李本京深談花旗》後川普時期美國:分歧的社會,破碎的民主 - umedia 優傳媒  

新聞 / 百家爭鳴
李本京深談花旗》後川普時期美國:分歧的社會,破碎的民主
2021-03-11 07:00:00
A+
A
A-

 

美國社會「被遺忘的人們」因著川普而突然有了明燈,在他的強勢帶領下,美國找不出另外一次如今日這般強烈的分歧。(圖片取自網路)

 

後川普時期美國:分歧的社會,破碎的民主

 

作者/李本京

 

川普在2016年於共和黨全國大會上取得總統候選人資格後,即一鼓作氣於年底大選時贏得選舉,入主白宮。就在選後一個月,一本細述該次大選之書閃電問世,這本書由雷克Thomas Lake所著,其書名爲:「聞所未聞,一場選舉的改變(Unprecedented: The Election Changes Everything)」。這本書的書名就是川普首任四年的寫照。書中警示著說:「川普帶來了改變,一場全面性的改變」,2016年大選是分水嶺,之前是一個國家,之後則是兩個國家,從此美國進入分裂時代(The Divided Era)。

 

令人側目的是,川普這四年,社會到處充滿爭議與對立,被消音多年的「白人至上」(White Supremacy)又出現在大街上,只是這次他們是提着長槍上街;激進的左派分子,例如民主社會主義者(Democratic Nationalist of  America)也動員起來。發展至今,族群由對立而演變爲敵對,社會陷入紛擾不安,川普毫無對策。一個十足昏庸無能的獨裁者,最終敗選,結束了四年的混亂。

 

就外交層面而言,川普是一個十足的門外漢,他鄙視友邦,對盟友需索「保護費」,在外交圈中的真正朋友稀若晨星。他不重視已行之多年的美式世界秩序,強力推行他的「川式世界秩序」(Trumpian World Order),它在國際間大展民粹主義,這多少會損及美國在世界的影響力。川普施政第一大事就是要去除所有歐巴馬所留下的國內、外政策,他佯充能手,強行進入國際外交事務,自然失算多,成功少。

 

在這四年中,川普成爲一個熱門的新聞人物,事實上他自己也製造新聞。即使他自政壇退休,想當然爾仍會不時地佔據新聞版面。不可否認,他的成名,他的失敗,在美國歷史上必有記載。尤其他在2020年COVID-19疫情時的表現,令世人難以想像;在他無厘頭的領導下,美國死亡及確診人數日有增加,令人瞠目,這一事實將會留在美國歷史中。

 

如今2020大選已過,人們不會忘記這不凡的一年。這一年充滿了喧嘩、咒罵、敵對,甚至互毆,是美國選舉史上再也無法洗刷的一頁恥辱。這並且也是美國歷年最嚴重的一次分裂,唯有內戰及越戰差堪比擬。儘管拜登於選後大聲呼籲融和團結,然而這一宣示是不會有何作用的。美國在即將進入建國第245周年時却遇上了此一嚴肅的難題,「社會分裂,民主破碎」。

 

此一分裂與越戰後之分裂容有相異之處。當年之越戰引發了六十年代非裔、婦女、青年等要求平等運動,然而在美軍於1973年兵敗撤軍後,這一運動所引致之社會分裂已隨歲月更迭而消失,社會逐漸恢復平靜和平。然而今日大選所撕裂之社會却將繼續分裂,這難道就是美國人所期盼的嗎?當前的分裂,却看不到短期之內就有癒合之可能,因為這次不但是社會文化的分裂,而是民主制度的破碎及敗壞。共和及民主二黨之爭鬥不會稍歇,未來將繼續這類凶猛無情之爭鬥,美國回不去了。

 

這次大選不僅是一次總統選舉而已,而是共和與民主二黨對立之黨派政治決鬥。川普確實輸了這次選舉,然而却未必就此修心養性,享受退休生活。共和黨是否會另尋他人來作領袖?民主黨此次雖拿到總統寶座,然而却不能宣稱是「大勝」!什麼原因令致如此?沒有川普的美國將是個什麼樣子的國家?這些都是當前眾人想知道的真相。

 

川普其人其事

 

川普在美國歷史上定有一頁,這是因為他的思維及行事均與眾不同。簡單來說,他的語言及作風迥異常人,因之他一定為一些人抨擊敵視,然而也會有一群鐵桿兄弟。每一個政治人物努力將自已裝扮成一個紳士,一個有修養的人。川普不此之為。他語言粗魯,雖然不罵髒話,却是低俗無禮,這就是他的格調。有些粉絲就愛上這些特點。

 

幾乎每一位政治人物都力倡融合團結,他却直白的大談分歧的必要性。這也成為他思想及言語最吸引群眾的一招。人們聽他的講演,立即歡呼喊贊,將心交給他。他在未來的美國政壇鐵定會有一席之地,不會就此終結自己的政治生命,他仍將領導一群支持者,在共和黨內成為最大的一個派別。就當前共和黨內部領導階層以觀,尚無一人有潛力可以取他而代之的。

 

就整個社會而言,川普的一舉一動仍是新聞焦點所在。他不會僅滿意作為共和黨的實力領袖,他有可能在2024再度披掛上陣,也可能扮演King Maker,作一個幕後操縱者。他是否真有實力來攪動美國政壇的一池春水,就看2022年的期中選舉了,因為此次選舉要選出435位眾議員,及改選33位(可能的數字)參議員,川普的政治生命在這一戰就可得到驗證。假若川普由是控制兩院,則再度出山挑戰大位就是必然之舉。

 

「被遺忘的人們」與「新進步主義」

 

如僅就大選結果而論,川普的支持者拿下七千四百萬張票,較諸四年前對戰希拉蕊多了許多,由此可見川普仍有吸票之力。尤其他在2020年二月應對疫情,這半年多語多荒謬,沒有出台一件治瘟疫之計,令人嘆為觀止。眾人皆曰他的選情將受重傷,誰知仍獲得如許眾多人支持,可見他還是有票源的。

 

儘管一般人對他並無好感,怎麼看他都覺他不夠格得此大位。他自私重利,出言不遜,胸無點墨,反科學,反學習。早年是個不成材的問題少年,及長於1984年連續在大西洋城(Atlantic City)開了Trump Plaza, Trump Castle及Taj Mahal三家大型賭場,僅數年即全部倒閉。充份顯出他毫無章法的亂投資。這一實例顯出他並無經商及管理能力。時至今日,他無法應付疫情,專家預測到2021年三月時,美國的死亡人數可能超過53萬,而確診人數則有可能接近2900萬。這些驚人數字說明川普是無能之人。人們好奇為何他有這麼多效忠粉絲?即或他實在不是一個具有「總統樣」的炒房專家。

 

簡單的答案是,這一龐大支持川普的共和黨人,在生活水準日漸下滑之際,終於找到一位領袖,一位聆聽他們苦訴,也給予他們希望的川普。他們就是俗稱「被遺忘的人」(the Forgotten People)。問題是他們被誰遺忘?這才是問題的核心。而這些被遺忘的人却就是支持川普不遺餘力的粉絲們。在「東部菁英」或被稱為「東部當權派」於享受治理國家之餘,從未對這些被遺忘人們正眼相看過。

 

這才是問題的由來,尤以東部 Ivy League (長春藤) 畢業之學子,也就是當權派 (insiders) 為然。他們壟斷金融、操縱政治。這些操盤治國之士多與 Ivy League有關。前不久 Amy C. Barrett 被任命為大法官,她是歷史上唯一不是 Ivy League 學校法學院畢業者。這說明了美國這個不公平的社會,任公職者(尤其是領導階層)多與此等學校有關連。有趣的是儘管川普在校時成績乏善可陳,然而他也是Ivy League的賓大學生(U Penn)。

 

另一個社會分裂源頭是「新進步主義」(New Progressivism)的引進。這一引起社會波動的起始人就是 Obama,他放大北歐國家之進步思想,例如墮胎、同性戀、廢死、吸麻等,挑起了美國社會的不安。另外如桑得士、華倫 (Bernie Sanders, Elizabeth Warren) 等大力提倡社會主義,許多保守派認為社會主義就是共產主義,他們由是而不安,也是可以理解的。

 

共和黨人士多受到社會階層的排擠,他們已喪失中產階級的身份,因為稅捐重,收入少。他們極有可能在極短的三、五年就從中產階級滑至中下層階級,有的更因付不出租金,60天一到,警察執行公務,將一應傢俱私物搬至街頭,這一家人當即就成了遊民。粗略估計今日美國遊民已遠超過80萬,僅洛城一地就有6萬多遊民,而這一數目每天仍在增長中。

 

外國人總以為美國是一個富有國家,事實上,並非如此,我們不可以因為美國是超強、有錢的國家,而忘記了美國事實上是個百分百的資本主義社會。因此之故,美國富人最多,然而窮人也不少,例如美國最富有者的0.1%的收入,却是其他人的90%的收入,時至今日,十分嚴重之貧富懸殊現象到處可見。

 

川普雖然是一個大濶老,却樂意與勞工站在一起。「被遺忘的人們」突然有了明燈,有了領袖,於是「川家軍」(Trumpian Army) 即應時而起,與民主黨開始這一塲惡戰。全國自由派的媒體,民意調查組織,還有無數的知識份子,少數民族團體等的拜登大軍僅是小勝而已,足證川普有其不宜忽視的基礎。從此處即看出這與近20年人們生活水準下滑大有關係。美國是否富足,容有辯論空間,然而却不能否認這是一個資本主義國家,資本主義的優點美國當然有,然而其缺點則是一樣也不會少。

 

「突然」與「必然」

 

觀諸川普選後的幾次發言,發現他在未來美國政壇上是不會缺席的。他的立即作業從儲集政治能量開始,首先就要鞏固黨內主導權,將以全力爭取黨Boss的地位,雖不見得一統江山再將共和黨握於手中,然而執掌黨內最大派系之地位則是極有可能。他並且已宣稱將在2024年競選大位,可以預見的是他將在未來扮演一個聲音大、動作多的總統候選人,直接向拜登挑戰,2024大選就從2021年1月20日開始。

 

第二步則將注意力置於2022之期中選舉,藉以在2024再度出山。川普對國事興趣缺缺,然而對與己有關之選舉却會十分關心,萬分努力的。他的未來端看這四年的發展。諺云「民意似流水」流向何方,無人得知。然而民意具有改變之天性,川普的民意亦復如是。

 

川普在2020採用衝撞式的選舉模式將成為日後美國大選之範本。理性辯論已成絕響,選戰方式是戰鬥式,不再如早年那般文明與理性。每一塲選戰均有如「西部原野戰」(Wild Wild, West),硬漢 (Tough Guy) 才有機會勝選。事實上在歷史上也有數次因而失和及分歧之現象,然而却找不出另外一次如今日這般強烈的分歧,其結果是社會由而分裂,民主則破碎敗壞。如果無法將此一嚴重分裂癒合,則人們將長期生活在分裂的美利堅 (the Divided State of America) 當中。

 

「傳奇」人物川普「突然」來到美國政壇,他戰狼似的行為將自己塑造成一個全身就是「爭議」的國家領導人,他對新冠肺炎的無爲而治以及他的狂言亂語,最終留給美國一個分裂的國家,他的敗選就是一場「必然」的結果。川普在這四年之昏庸無能,再加上大選期間兩黨之終極生死鬥,帶來了一個最大的輸家——美國。

 

然而,川普卻在2021年3月1日在佛州奧蘭多參加共和黨保守主義政治行動大會(Conservative Political Action Conference, CPAC)上,非正式的表示:他將在2024年大選時再度出山。也就是說,自此而後,他將獨撐共和黨大旗再與民主黨決一死戰,由此必更加深了美國社會之分歧,民主之破碎的負面程度。

 

(作者新書  傳奇‧爭議:川普與分裂之美國  將於近日由黎明文化出版)

 

作者簡介

李本京,政大外交系,堪薩斯州大政治學碩士,紐約聖若望大學歷史學博士。淡江大學榮譽教授,中美文經協會榮譽理事長。近作:《傳奇‧爭議:川普與分裂之美國》,2021黎明文化。

 

美國社會「被遺忘的人們」因著川普而突然有了明燈,在他的強勢帶領下,美國找不出另外一次如今日這般強烈的分歧。(圖片取自網路)

 

後川普時期美國:分歧的社會,破碎的民主

 

作者/李本京

 

川普在2016年於共和黨全國大會上取得總統候選人資格後,即一鼓作氣於年底大選時贏得選舉,入主白宮。就在選後一個月,一本細述該次大選之書閃電問世,這本書由雷克Thomas Lake所著,其書名爲:「聞所未聞,一場選舉的改變(Unprecedented: The Election Changes Everything)」。這本書的書名就是川普首任四年的寫照。書中警示著說:「川普帶來了改變,一場全面性的改變」,2016年大選是分水嶺,之前是一個國家,之後則是兩個國家,從此美國進入分裂時代(The Divided Era)。

 

令人側目的是,川普這四年,社會到處充滿爭議與對立,被消音多年的「白人至上」(White Supremacy)又出現在大街上,只是這次他們是提着長槍上街;激進的左派分子,例如民主社會主義者(Democratic Nationalist of  America)也動員起來。發展至今,族群由對立而演變爲敵對,社會陷入紛擾不安,川普毫無對策。一個十足昏庸無能的獨裁者,最終敗選,結束了四年的混亂。

 

就外交層面而言,川普是一個十足的門外漢,他鄙視友邦,對盟友需索「保護費」,在外交圈中的真正朋友稀若晨星。他不重視已行之多年的美式世界秩序,強力推行他的「川式世界秩序」(Trumpian World Order),它在國際間大展民粹主義,這多少會損及美國在世界的影響力。川普施政第一大事就是要去除所有歐巴馬所留下的國內、外政策,他佯充能手,強行進入國際外交事務,自然失算多,成功少。

 

在這四年中,川普成爲一個熱門的新聞人物,事實上他自己也製造新聞。即使他自政壇退休,想當然爾仍會不時地佔據新聞版面。不可否認,他的成名,他的失敗,在美國歷史上必有記載。尤其他在2020年COVID-19疫情時的表現,令世人難以想像;在他無厘頭的領導下,美國死亡及確診人數日有增加,令人瞠目,這一事實將會留在美國歷史中。

 

如今2020大選已過,人們不會忘記這不凡的一年。這一年充滿了喧嘩、咒罵、敵對,甚至互毆,是美國選舉史上再也無法洗刷的一頁恥辱。這並且也是美國歷年最嚴重的一次分裂,唯有內戰及越戰差堪比擬。儘管拜登於選後大聲呼籲融和團結,然而這一宣示是不會有何作用的。美國在即將進入建國第245周年時却遇上了此一嚴肅的難題,「社會分裂,民主破碎」。

 

此一分裂與越戰後之分裂容有相異之處。當年之越戰引發了六十年代非裔、婦女、青年等要求平等運動,然而在美軍於1973年兵敗撤軍後,這一運動所引致之社會分裂已隨歲月更迭而消失,社會逐漸恢復平靜和平。然而今日大選所撕裂之社會却將繼續分裂,這難道就是美國人所期盼的嗎?當前的分裂,却看不到短期之內就有癒合之可能,因為這次不但是社會文化的分裂,而是民主制度的破碎及敗壞。共和及民主二黨之爭鬥不會稍歇,未來將繼續這類凶猛無情之爭鬥,美國回不去了。

 

這次大選不僅是一次總統選舉而已,而是共和與民主二黨對立之黨派政治決鬥。川普確實輸了這次選舉,然而却未必就此修心養性,享受退休生活。共和黨是否會另尋他人來作領袖?民主黨此次雖拿到總統寶座,然而却不能宣稱是「大勝」!什麼原因令致如此?沒有川普的美國將是個什麼樣子的國家?這些都是當前眾人想知道的真相。

 

川普其人其事

 

川普在美國歷史上定有一頁,這是因為他的思維及行事均與眾不同。簡單來說,他的語言及作風迥異常人,因之他一定為一些人抨擊敵視,然而也會有一群鐵桿兄弟。每一個政治人物努力將自已裝扮成一個紳士,一個有修養的人。川普不此之為。他語言粗魯,雖然不罵髒話,却是低俗無禮,這就是他的格調。有些粉絲就愛上這些特點。

 

幾乎每一位政治人物都力倡融合團結,他却直白的大談分歧的必要性。這也成為他思想及言語最吸引群眾的一招。人們聽他的講演,立即歡呼喊贊,將心交給他。他在未來的美國政壇鐵定會有一席之地,不會就此終結自己的政治生命,他仍將領導一群支持者,在共和黨內成為最大的一個派別。就當前共和黨內部領導階層以觀,尚無一人有潛力可以取他而代之的。

 

就整個社會而言,川普的一舉一動仍是新聞焦點所在。他不會僅滿意作為共和黨的實力領袖,他有可能在2024再度披掛上陣,也可能扮演King Maker,作一個幕後操縱者。他是否真有實力來攪動美國政壇的一池春水,就看2022年的期中選舉了,因為此次選舉要選出435位眾議員,及改選33位(可能的數字)參議員,川普的政治生命在這一戰就可得到驗證。假若川普由是控制兩院,則再度出山挑戰大位就是必然之舉。

 

「被遺忘的人們」與「新進步主義」

 

如僅就大選結果而論,川普的支持者拿下七千四百萬張票,較諸四年前對戰希拉蕊多了許多,由此可見川普仍有吸票之力。尤其他在2020年二月應對疫情,這半年多語多荒謬,沒有出台一件治瘟疫之計,令人嘆為觀止。眾人皆曰他的選情將受重傷,誰知仍獲得如許眾多人支持,可見他還是有票源的。

 

儘管一般人對他並無好感,怎麼看他都覺他不夠格得此大位。他自私重利,出言不遜,胸無點墨,反科學,反學習。早年是個不成材的問題少年,及長於1984年連續在大西洋城(Atlantic City)開了Trump Plaza, Trump Castle及Taj Mahal三家大型賭場,僅數年即全部倒閉。充份顯出他毫無章法的亂投資。這一實例顯出他並無經商及管理能力。時至今日,他無法應付疫情,專家預測到2021年三月時,美國的死亡人數可能超過53萬,而確診人數則有可能接近2900萬。這些驚人數字說明川普是無能之人。人們好奇為何他有這麼多效忠粉絲?即或他實在不是一個具有「總統樣」的炒房專家。

 

簡單的答案是,這一龐大支持川普的共和黨人,在生活水準日漸下滑之際,終於找到一位領袖,一位聆聽他們苦訴,也給予他們希望的川普。他們就是俗稱「被遺忘的人」(the Forgotten People)。問題是他們被誰遺忘?這才是問題的核心。而這些被遺忘的人却就是支持川普不遺餘力的粉絲們。在「東部菁英」或被稱為「東部當權派」於享受治理國家之餘,從未對這些被遺忘人們正眼相看過。

 

這才是問題的由來,尤以東部 Ivy League (長春藤) 畢業之學子,也就是當權派 (insiders) 為然。他們壟斷金融、操縱政治。這些操盤治國之士多與 Ivy League有關。前不久 Amy C. Barrett 被任命為大法官,她是歷史上唯一不是 Ivy League 學校法學院畢業者。這說明了美國這個不公平的社會,任公職者(尤其是領導階層)多與此等學校有關連。有趣的是儘管川普在校時成績乏善可陳,然而他也是Ivy League的賓大學生(U Penn)。

 

另一個社會分裂源頭是「新進步主義」(New Progressivism)的引進。這一引起社會波動的起始人就是 Obama,他放大北歐國家之進步思想,例如墮胎、同性戀、廢死、吸麻等,挑起了美國社會的不安。另外如桑得士、華倫 (Bernie Sanders, Elizabeth Warren) 等大力提倡社會主義,許多保守派認為社會主義就是共產主義,他們由是而不安,也是可以理解的。

 

共和黨人士多受到社會階層的排擠,他們已喪失中產階級的身份,因為稅捐重,收入少。他們極有可能在極短的三、五年就從中產階級滑至中下層階級,有的更因付不出租金,60天一到,警察執行公務,將一應傢俱私物搬至街頭,這一家人當即就成了遊民。粗略估計今日美國遊民已遠超過80萬,僅洛城一地就有6萬多遊民,而這一數目每天仍在增長中。

 

外國人總以為美國是一個富有國家,事實上,並非如此,我們不可以因為美國是超強、有錢的國家,而忘記了美國事實上是個百分百的資本主義社會。因此之故,美國富人最多,然而窮人也不少,例如美國最富有者的0.1%的收入,却是其他人的90%的收入,時至今日,十分嚴重之貧富懸殊現象到處可見。

 

川普雖然是一個大濶老,却樂意與勞工站在一起。「被遺忘的人們」突然有了明燈,有了領袖,於是「川家軍」(Trumpian Army) 即應時而起,與民主黨開始這一塲惡戰。全國自由派的媒體,民意調查組織,還有無數的知識份子,少數民族團體等的拜登大軍僅是小勝而已,足證川普有其不宜忽視的基礎。從此處即看出這與近20年人們生活水準下滑大有關係。美國是否富足,容有辯論空間,然而却不能否認這是一個資本主義國家,資本主義的優點美國當然有,然而其缺點則是一樣也不會少。

 

「突然」與「必然」

 

觀諸川普選後的幾次發言,發現他在未來美國政壇上是不會缺席的。他的立即作業從儲集政治能量開始,首先就要鞏固黨內主導權,將以全力爭取黨Boss的地位,雖不見得一統江山再將共和黨握於手中,然而執掌黨內最大派系之地位則是極有可能。他並且已宣稱將在2024年競選大位,可以預見的是他將在未來扮演一個聲音大、動作多的總統候選人,直接向拜登挑戰,2024大選就從2021年1月20日開始。

 

第二步則將注意力置於2022之期中選舉,藉以在2024再度出山。川普對國事興趣缺缺,然而對與己有關之選舉却會十分關心,萬分努力的。他的未來端看這四年的發展。諺云「民意似流水」流向何方,無人得知。然而民意具有改變之天性,川普的民意亦復如是。

 

川普在2020採用衝撞式的選舉模式將成為日後美國大選之範本。理性辯論已成絕響,選戰方式是戰鬥式,不再如早年那般文明與理性。每一塲選戰均有如「西部原野戰」(Wild Wild, West),硬漢 (Tough Guy) 才有機會勝選。事實上在歷史上也有數次因而失和及分歧之現象,然而却找不出另外一次如今日這般強烈的分歧,其結果是社會由而分裂,民主則破碎敗壞。如果無法將此一嚴重分裂癒合,則人們將長期生活在分裂的美利堅 (the Divided State of America) 當中。

 

「傳奇」人物川普「突然」來到美國政壇,他戰狼似的行為將自己塑造成一個全身就是「爭議」的國家領導人,他對新冠肺炎的無爲而治以及他的狂言亂語,最終留給美國一個分裂的國家,他的敗選就是一場「必然」的結果。川普在這四年之昏庸無能,再加上大選期間兩黨之終極生死鬥,帶來了一個最大的輸家——美國。

 

然而,川普卻在2021年3月1日在佛州奧蘭多參加共和黨保守主義政治行動大會(Conservative Political Action Conference, CPAC)上,非正式的表示:他將在2024年大選時再度出山。也就是說,自此而後,他將獨撐共和黨大旗再與民主黨決一死戰,由此必更加深了美國社會之分歧,民主之破碎的負面程度。

 

(作者新書  傳奇‧爭議:川普與分裂之美國  將於近日由黎明文化出版)

 

作者簡介

李本京,政大外交系,堪薩斯州大政治學碩士,紐約聖若望大學歷史學博士。淡江大學榮譽教授,中美文經協會榮譽理事長。近作:《傳奇‧爭議:川普與分裂之美國》,2021黎明文化。

加入好友
優傳媒 版權所有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著作權與轉載授權 / 合作夥伴 / 法律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