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奇蹟出現,沒有任何理由可以相信,緬甸軍隊這次會突然良心發現而放下屠刀。(圖片取自網路)
豈是最血腥的一天 !
作者/梁東屏
緬甸軍警三月三日在各地用實彈驅逐示威者,據聯合國秘書長緬甸問題特使克里斯蒂娜•比爾格納(Christine Burgener)在美國紐約召開的線上記者會上表示,當天有至少三十八名示威者死亡。另外根據救助兒童會的說法,死者當中包括四名兒童。
消息傳出之後,所有的媒體均將之稱為「最血腥的一天」。只不過,這可能只能稱之為「到目前為止」最血腥的一天,因為根據緬甸軍警過去的紀錄,除非示威行動被完全撲滅,隨時都還可能出現另一個「最血腥的一天」。這是一個殘忍但又不能不面對的現實。
在緬甸的歷史上,大規模的示威及鎮壓曾經發生過兩次,一次是一九八八年的起義,那次的死亡人數是三千多人;但這也只是公布的數字,實際的死亡人數顯然遠高於此。另一次是二零零七年由僧侶領頭上街的「袈裟革命」,見諸報端的死亡人數是一千餘人;同樣的,實際的死亡人數遠高於此。
此次從二月六日開始的示威持續至今已逾月餘,目前已知至少有五十四人死亡,有超過一千七百餘人被任意扣留,其中包括二十九名記者,逮捕行動還在不斷升級。
問題是,前述兩次大規模屠殺的結果,都是緬甸軍警成功地把示威鎮壓下去,因此,除了奇蹟出現,沒有任何理由可以相信,緬甸軍隊這次會突然良心發現而放下屠刀。事實上,所有的跡象都顯示出,鎮壓及屠殺行為會繼續進行下去。
目前,國際社會紛紛出面譴責,或對緬甸施以各種形式的制裁,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賴斯說:「我們敦促所有國家同聲譴責緬甸軍方對本國人民的殘酷暴力行為。」法國總統馬克龍也呼籲「立即結束緬甸的鎮壓行動。」歐洲聯盟則指出,緬甸顯然違反了國際法。
但這些譴責或制裁對發動政變的緬甸軍頭而言,根本不會有任何效力。克里斯蒂娜•比爾格納就表示,自二月初緬甸發生軍事政變以來,她跟緬甸軍方一直有聯繫的管道,她也曾警告緬甸國防軍副總司令梭溫,緬甸軍方很可能因此次政變而受到一些國家嚴厲制裁並被孤立,但梭溫卻答道:「我們早已經習慣被制裁,而且也熬過了,我們要學著只和幾個朋友同行就可以了。」
梭溫講的是事實,在此之前,緬甸軍政府早就已經被西方國家制裁了二、三十年之久,他們既然決定發動政變,這些後果當然都已經考慮過。
作者簡介
梁東屏,曾任中國時報紐約新聞中心記者、主任,中國時報駐東南亞特派員。現為香港亞洲周刊、新加坡新明日報、新加坡品雜誌、台灣人間福報…專欄作家。
2002年隻身前往阿富汗採訪,獲第十七屆吳舜文新聞獎採訪報導最優獎。著有「一個人@東南亞」、「閒走@東南亞」、「說三到四@東南亞」、「閒嗑牙@東南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