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德拉 : 「若不能把悲痛與怨恨留在身後,那麼我其實仍身在獄中。懷著仇恨生活,折磨的只是你自己的內心以及周遭的親友。」(圖片取自網路)
柯文哲‧馬英九‧曼德拉
作者/莊淇銘
有同學問:前總統馬英九應邀出席台北市228紀念活動,被綠營嚴厲抨擊;甚至還有人指責柯文哲說:「你是斯德哥爾摩喔!」。跟同學說:這些批評不僅膚淺且背離事實,然而,卻被媒體報導得沸沸揚揚,不禁要為柯文哲及馬英九說幾句公道話。
首先,馬英九受邀出席,是受協辦本次活動的台北市228協會邀請,如果認為不該邀請,那應該請228協會不要邀請,而不是在邀請馬英九後,才對外放話說:「邀請馬英九對受難者及國定假日是一種侮辱」。這種不禮貌且無的放矢的作為,才是對自己的侮辱!同學說:對喔,這樣很不禮貌!而且,憑甚麼說「邀請馬英九對受難者及家屬是一種侮辱」?馬英九擔任過台北市長及總統,近20年來每年都參加台北市228紀念活動,也多次為此歷史悲劇道歉。如果此等說法成立,那馬英九這二十年來年年都在「侮辱受難者及國定假日」囉?
同學再問:那抨擊柯文哲「你是斯德哥爾摩喔!」的說法呢?回同學說,這已經到了令人噴飯的地步。因為,既不瞭解甚麼是「斯德哥爾摩症」,也不知其所云!首先談談斯德哥爾摩症。1973年8月23日,兩名罪犯,在斯德哥爾摩內搶劫一家信貸銀行,並挾持了四位銀行職員。在與警察僵持了五天半後,歹徒最終投降。然而這起事件發生後,四名曾經遭受挾持的銀行職員,表明不僅不痛恨歹徒,且對歹徒在挾持期間不但沒有傷害他們,卻對他們多所照顧,表達感激。在此情況下,被挾持的銀行職員,不願意在法庭指出歹徒。
很清楚的,斯德哥爾摩症需要有加害者及受害者,且受害者因為認為加害者沒有傷害他們而表達感激。請問,馬英九是228的加害者嗎?其次,柯文哲是因為馬英九而成為受害者嗎?都不是!何況,馬英九參加紀念活動也不是柯文哲邀請的。同學說:我瞭解了,這種說法就是引喻失義,不知所云。
同學問:由於柯文哲的祖父是228的受害者,對於柯文哲呼籲大家放棄仇恨的看法呢?跟同學說:看看曼德拉的格局與胸襟吧。曼德拉曾因追求黑人平權入獄27年,期間遭受無數的折磨、欺凌及侮辱;一些一同被關受欺壓的受害者,心中思考的是將來如何報復加害者。然而,曼德拉選擇寬恕。有位哲學家曾說:歷史的錯誤可以被原諒,但是,不能被遺忘。不但不能被遺忘,更要記取教訓,以免重蹈覆轍。但是,無止盡地散布仇恨的種子,將造成社會分裂動盪。
在曼德拉出獄的前一天晚上,他深深的思考著:「當我邁過通往自由的監獄大門的那一刻,我很清楚地知道,自己若不能把悲痛與怨恨留在身後,那麼我其實仍身在獄中。因為,失去的永遠都失去了,再怎麼怨恨對方,也不可能讓一切回到原點,懷著仇恨生活,折磨的只是你自己的內心以及周遭的親友。」
曼德拉離開世間,仍然贏得世人和其國人的尊敬,就是因為他的無私付出及寬容胸襟。他在七十五歲做了一任總統,就告老還鄉。還鄉後,他不是坐擁豐厚的退休金養老,而是持續在全球及南非奔走,為化解對立盡力,為弱勢人權發聲。
同學說:我知道了!柯文哲是以台北市大家長的身分,呼籲大家以寬容化解怨懟,不要將自己繼續關在仇恨的牢獄中!
作者簡介
莊淇銘,國立成功大學環境工程學士、美國俄亥俄大學電腦碩士、美國路易絲安娜大學電腦博士。現任智多新協會會長、台北市研考會委員、台北縣資訊委員會委員、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數位科技設計學系暨教育經營管理研究所教授。
自小成長不愛讀書,翹課離家出走是家常便飯。高中上夜校,大學考三次,最後終於考上成大。當兵期間,頓悟學習重要性,真正開始收心學習。
擔任過開南大學創校校長、高雄市立空大校長,以及國立台北教育大學三校校長、考試院典試委員、中華民國多媒體英語學會理事長、中華民國跆拳道協會榮譽理事長。
45歲開始鑽研快速學習法,致力於學習效率研究,每年受邀演講場次200場以上, 專業知識領域達23種之多。除了是電腦專家外,可以講10種語言,是語言專家、社會觀察家、創新思考、生命教育、生死學及兩性關係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