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婉真說故事》活著說出真相 蔡寬裕的曲折人生 - umedia 優傳媒  

新聞 / 談古論今
陳婉真說故事》活著說出真相 蔡寬裕的曲折人生
2021-02-24 07:00:00
A+
A
A-

《活著說出真相》新書封面。(陳婉真翻拍)

 

活著說出真相   蔡寬裕的曲折人生

 

作者/陳婉真

 

國史館於今年2月20日,和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及國家人權博物館共同舉辦一項新書發表會,一口氣發表了3本新書。其中《活著說出真相  蔡寬裕先生訪談錄》最是曲折動人,不僅因為這本書是由國史館館長陳儀深主訪,也因為訪談時間前後長達20年;同時又涉及「蘇東啟案」及「泰源事件」兩件戒嚴時期僅見的「類武裝起義」。蔡寬裕能活到現在,依然耳聰目明,解嚴後持續不斷參與街頭運動、政治受難者平反運動,並積極投入人權教育工作,親自為歷史作見證,才讓國史館有機會把這些看似不相干的白色恐怖事件串連起來,讓台灣人的反抗歷史更加清晰。

 

「類武裝起義」是作者自己想到的名詞,因為如果從現在的角度看起來,無論是蘇東啟案或是泰源事件,根本都是以卵擊石的幼稚行動,但相關涉案人員的認真、抱持著必死的決心,以及明知不可而為之的勇氣,還有事後的勇敢承擔,保護同志存活下來的義氣,在在令人既敬佩又感動。

 陳婉真翻拍自《活著說出真相》

 

來自雲林的陳儀深,因為對於故鄉曾經發生的事特別有感,因此分別於2000年及2002年,由他當時任職的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出版的《口述歷史》第10及11期,刊載了〈蘇東啟政治案件專輯〉及〈泰源監獄事件專輯〉。這些口述歷史的訪問,最主要穿針引線的人就是蔡寬裕。

 

蔡寬裕在1957年的「劉自然事件」時,他還是東吳大學4年級學生(他是東吳大學在台復校第一屆經濟系畢業生),他沒有參加,只是在教室裡批評駐台美軍在台灣打死人卻不受台灣法律審判,根本和當年上海租界一樣,簡直是喪權辱國。他不知道講這話時職業學生已經打了小報告,因而被捕,拘禁6個多月。

 陳婉真翻拍自《活著說出真相》

 

陳儀深說,蔡寬裕出獄後在1961年蘇東啟案發前,因為工作的關係,經常自行開車南北往返,路過北港時常去找蘇東啟「秉燭夜談」,因此對於蘇案的細節及蘇東啟和李萬居之間的關係知之甚詳。至於泰源事件,國民黨政府認為那是「劫械逃獄案」或「獄中再叛亂案」,但是對支持台獨者而言,則認為是一樁革命事件。蔡寬裕就是當時參與其事的外役,事後雖因鄭金河、江炳興等烈士一肩挑起而沒有擴大偵辦,但蔡寬裕和柯旗化等「涉嫌人」卻在刑滿後,還被留訓在綠指部3年,在這個意義上,蔡寬裕也是泰源事件的受難者之一。

 

可以說,蔡寬裕可能是唯一參與這兩大事件者,因此,陳儀深在做兩者的口訪時,如果沒有蔡寬裕的提供相關人物背景,訪問就無法那麼順利完成。

 

蔡寬裕於1933年出生於台北大稻埕,生母是歌仔戲演員,藝名叫「賽月金」。父親蔡乞食經營事業有成,也在瑞芳採礦,家境不錯,因而看上戲旦;但戲班老闆不放人,父親竟然把整個戲班買下來,順利娶回美人。之後因日本皇民化運動禁止演出歌仔戲,生母赴廈門發展而與父親離異,因此,他對生母完全沒有印象。所幸父親續弦的繼母視他如己出,蔡寬裕也視她為唯一的母親;後來生父過世,繼母嫁給莊姓中醫師,他也跟著改繼父的姓,繼父也對他很好。他自己說,雖然年幼失怙失恃 ,卻是親情滿滿。直到現在,很多圈內朋友都記得他是「莊寬裕」。但母親過世時他還在服刑,出獄後家人告知母親遺言交代他要改回蔡姓,原因是他改姓莊後牢獄之災不斷,母親認為可能是生父在天之靈不滿他改姓所致,因此他現在的名字是「蔡寬裕」。

 

 陳婉真翻拍自《活著說出真相》

 

1958年蔡寬裕大學畢業後回母校台中商職任教,並在私立新生補校兼課,隔年,因教育廳獎勵教育人員進修方案,自費往日本東京教育大學短期進修,並接觸廖文毅的台獨組織,年底回國。回國後開始擔任代理新生商職校長,1962年,因「獻身台灣民族獨立運動」傳單再度被捕,這次被依〈懲治判叛亂條例〉二條三「陰謀以非法之方法顚覆政府」判刑10年,外加刑滿後多留的3年,直到1975年始出獄。

 

1970年的泰源事件發生前,蔡寬裕在獄中擔任外役,因為外役有自由走動之便,蔡寬裕可以說是最重要的聯繫人員。雖然他起初並不贊成這種形式的起義,但發展到後來演變成「身不由己」,原本講好如果起事第一階段成功,蔡寬裕要負責打開牢房門鎖,讓獨派政治犯走出牢房大家共同舉事。這其中有牢裡紅(統派)白(獨派)囚犯的互不信任、獨派陣營裡的領導權之爭…。但最令人感動的是,包括鄭金河、陳良、詹天增、謝東榮、江炳興等被判處死刑的5人,無論怎麼刑求,每一位都堅稱革命是自己策劃的。另一位也和他們一起奪槍逃亡的鄭正成,為保留革命的火種,5人也都異口同聲說鄭正成是被他們綁架的,鄭正成因而得以保命,被判刑15年6個月。

 

 蔡寬裕在新書發表座談會中致詞 (陳婉真攝)

 

陳儀深說,這本訪問在尋思書名時,令編輯們最感動的部分是,泰源事件烈士之一的詹天增,準備赴義前還交代蔡寬裕:「要活下來,以便為後人說出真相!」於是決定用《活著說出真相》作為書名。

 

陳儀深表示,起事者之一的鄭正成之所以活下來,是因為在搶衛兵的時候不在現場,罪行與其他人不同,這與過去的口述紀錄有所出入。他指出,外界也出版過記錄泰源事件的書籍,但與歷史檔案差距太大,部分資訊更是憑想像撰述,準確度不足。例如參與行動的監獄阿兵哥有幾個人,此書就講的比較清楚,並無外界所說的都有參與。此外佔領台東電台,目的是要讓國際知道,台灣確實有政治犯。還有,泰源事件並不是台獨人士要殺統派分子,而是對台灣獨立的理想行動。

 

蔡寬裕則說,起事者中有4人都是蘇東啟案受刑人,因此,某種意義上而言,泰源事件可以說是蘇東啟案的延伸,也是戒嚴時期在島內唯一的一件武裝抗暴案件。

 

本書也談到施明德在泰源事件的角色,並對施明德和蔡寬裕共同的女人陳麗珠也作了訪問,道出白色恐怖時期政治受難者的恩怨情愁,讀後令人忍不住掩卷三嘆....。

 

 蔡寬裕和陳麗珠合攝於座談會後。(陳婉真攝)

 

 

作者簡介

陳婉真曾擔任《中國時報》記者、美國《美麗島週刊》創辦人、立法委員、國大代表、台灣產業文化觀光推展協會理事長、綠色台灣文教基金會執行長等職務。

她生於彰化縣,從小立志當新聞工作者,台灣師範大學畢業便後順利考進中國時報,仗義執言和使命必達、務實求真的精神,讓她在新聞界以犀利觀點聞名。

她在戒嚴時期挑戰禁忌,即投入政治改革,因此成為黑牢裡的政治犯,但是無畏無懼的堅持理想,不論藍綠執政,從不向威權低頭。

現在是自由撰稿人,想記錄主流媒體忽略的真實台灣故事,挖掘更多因為政權更迭而被埋沒的歷史。

《活著說出真相》新書封面。(陳婉真翻拍)

 

活著說出真相   蔡寬裕的曲折人生

 

作者/陳婉真

 

國史館於今年2月20日,和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及國家人權博物館共同舉辦一項新書發表會,一口氣發表了3本新書。其中《活著說出真相  蔡寬裕先生訪談錄》最是曲折動人,不僅因為這本書是由國史館館長陳儀深主訪,也因為訪談時間前後長達20年;同時又涉及「蘇東啟案」及「泰源事件」兩件戒嚴時期僅見的「類武裝起義」。蔡寬裕能活到現在,依然耳聰目明,解嚴後持續不斷參與街頭運動、政治受難者平反運動,並積極投入人權教育工作,親自為歷史作見證,才讓國史館有機會把這些看似不相干的白色恐怖事件串連起來,讓台灣人的反抗歷史更加清晰。

 

「類武裝起義」是作者自己想到的名詞,因為如果從現在的角度看起來,無論是蘇東啟案或是泰源事件,根本都是以卵擊石的幼稚行動,但相關涉案人員的認真、抱持著必死的決心,以及明知不可而為之的勇氣,還有事後的勇敢承擔,保護同志存活下來的義氣,在在令人既敬佩又感動。

 陳婉真翻拍自《活著說出真相》

 

來自雲林的陳儀深,因為對於故鄉曾經發生的事特別有感,因此分別於2000年及2002年,由他當時任職的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出版的《口述歷史》第10及11期,刊載了〈蘇東啟政治案件專輯〉及〈泰源監獄事件專輯〉。這些口述歷史的訪問,最主要穿針引線的人就是蔡寬裕。

 

蔡寬裕在1957年的「劉自然事件」時,他還是東吳大學4年級學生(他是東吳大學在台復校第一屆經濟系畢業生),他沒有參加,只是在教室裡批評駐台美軍在台灣打死人卻不受台灣法律審判,根本和當年上海租界一樣,簡直是喪權辱國。他不知道講這話時職業學生已經打了小報告,因而被捕,拘禁6個多月。

 陳婉真翻拍自《活著說出真相》

 

陳儀深說,蔡寬裕出獄後在1961年蘇東啟案發前,因為工作的關係,經常自行開車南北往返,路過北港時常去找蘇東啟「秉燭夜談」,因此對於蘇案的細節及蘇東啟和李萬居之間的關係知之甚詳。至於泰源事件,國民黨政府認為那是「劫械逃獄案」或「獄中再叛亂案」,但是對支持台獨者而言,則認為是一樁革命事件。蔡寬裕就是當時參與其事的外役,事後雖因鄭金河、江炳興等烈士一肩挑起而沒有擴大偵辦,但蔡寬裕和柯旗化等「涉嫌人」卻在刑滿後,還被留訓在綠指部3年,在這個意義上,蔡寬裕也是泰源事件的受難者之一。

 

可以說,蔡寬裕可能是唯一參與這兩大事件者,因此,陳儀深在做兩者的口訪時,如果沒有蔡寬裕的提供相關人物背景,訪問就無法那麼順利完成。

 

蔡寬裕於1933年出生於台北大稻埕,生母是歌仔戲演員,藝名叫「賽月金」。父親蔡乞食經營事業有成,也在瑞芳採礦,家境不錯,因而看上戲旦;但戲班老闆不放人,父親竟然把整個戲班買下來,順利娶回美人。之後因日本皇民化運動禁止演出歌仔戲,生母赴廈門發展而與父親離異,因此,他對生母完全沒有印象。所幸父親續弦的繼母視他如己出,蔡寬裕也視她為唯一的母親;後來生父過世,繼母嫁給莊姓中醫師,他也跟著改繼父的姓,繼父也對他很好。他自己說,雖然年幼失怙失恃 ,卻是親情滿滿。直到現在,很多圈內朋友都記得他是「莊寬裕」。但母親過世時他還在服刑,出獄後家人告知母親遺言交代他要改回蔡姓,原因是他改姓莊後牢獄之災不斷,母親認為可能是生父在天之靈不滿他改姓所致,因此他現在的名字是「蔡寬裕」。

 

 陳婉真翻拍自《活著說出真相》

 

1958年蔡寬裕大學畢業後回母校台中商職任教,並在私立新生補校兼課,隔年,因教育廳獎勵教育人員進修方案,自費往日本東京教育大學短期進修,並接觸廖文毅的台獨組織,年底回國。回國後開始擔任代理新生商職校長,1962年,因「獻身台灣民族獨立運動」傳單再度被捕,這次被依〈懲治判叛亂條例〉二條三「陰謀以非法之方法顚覆政府」判刑10年,外加刑滿後多留的3年,直到1975年始出獄。

 

1970年的泰源事件發生前,蔡寬裕在獄中擔任外役,因為外役有自由走動之便,蔡寬裕可以說是最重要的聯繫人員。雖然他起初並不贊成這種形式的起義,但發展到後來演變成「身不由己」,原本講好如果起事第一階段成功,蔡寬裕要負責打開牢房門鎖,讓獨派政治犯走出牢房大家共同舉事。這其中有牢裡紅(統派)白(獨派)囚犯的互不信任、獨派陣營裡的領導權之爭…。但最令人感動的是,包括鄭金河、陳良、詹天增、謝東榮、江炳興等被判處死刑的5人,無論怎麼刑求,每一位都堅稱革命是自己策劃的。另一位也和他們一起奪槍逃亡的鄭正成,為保留革命的火種,5人也都異口同聲說鄭正成是被他們綁架的,鄭正成因而得以保命,被判刑15年6個月。

 

 蔡寬裕在新書發表座談會中致詞 (陳婉真攝)

 

陳儀深說,這本訪問在尋思書名時,令編輯們最感動的部分是,泰源事件烈士之一的詹天增,準備赴義前還交代蔡寬裕:「要活下來,以便為後人說出真相!」於是決定用《活著說出真相》作為書名。

 

陳儀深表示,起事者之一的鄭正成之所以活下來,是因為在搶衛兵的時候不在現場,罪行與其他人不同,這與過去的口述紀錄有所出入。他指出,外界也出版過記錄泰源事件的書籍,但與歷史檔案差距太大,部分資訊更是憑想像撰述,準確度不足。例如參與行動的監獄阿兵哥有幾個人,此書就講的比較清楚,並無外界所說的都有參與。此外佔領台東電台,目的是要讓國際知道,台灣確實有政治犯。還有,泰源事件並不是台獨人士要殺統派分子,而是對台灣獨立的理想行動。

 

蔡寬裕則說,起事者中有4人都是蘇東啟案受刑人,因此,某種意義上而言,泰源事件可以說是蘇東啟案的延伸,也是戒嚴時期在島內唯一的一件武裝抗暴案件。

 

本書也談到施明德在泰源事件的角色,並對施明德和蔡寬裕共同的女人陳麗珠也作了訪問,道出白色恐怖時期政治受難者的恩怨情愁,讀後令人忍不住掩卷三嘆....。

 

 蔡寬裕和陳麗珠合攝於座談會後。(陳婉真攝)

 

 

作者簡介

陳婉真曾擔任《中國時報》記者、美國《美麗島週刊》創辦人、立法委員、國大代表、台灣產業文化觀光推展協會理事長、綠色台灣文教基金會執行長等職務。

她生於彰化縣,從小立志當新聞工作者,台灣師範大學畢業便後順利考進中國時報,仗義執言和使命必達、務實求真的精神,讓她在新聞界以犀利觀點聞名。

她在戒嚴時期挑戰禁忌,即投入政治改革,因此成為黑牢裡的政治犯,但是無畏無懼的堅持理想,不論藍綠執政,從不向威權低頭。

現在是自由撰稿人,想記錄主流媒體忽略的真實台灣故事,挖掘更多因為政權更迭而被埋沒的歷史。

加入好友
優傳媒 版權所有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著作權與轉載授權 / 合作夥伴 / 法律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