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民俸祿的政治人物們該好好想想何謂苦民所苦了!(圖片取自網路)
學費,開春後一線員工的憂愁 !
作者/黃丙喜(國家公益發展協進會理事長)
新春期間,跟家人、朋友聚餐,看到許多勞工犧牲家人團聚,加班賺錢的勁,十分佩服。菜色為了好做,簡化了,售價卻上漲了,我們一桌人欣然接受。
一線勞工的辛苦,特別是發生在深受新冠疫情影響的觀光旅遊、餐飲服務和店面銷售等行業員工身上的,出身平民的我們能够感同身受。
新春看新聞,不免心酸。自新冠肺炎去年開始後,航空相關行業一天比一天差,尤其春節過年期間,可說跌到谷底,初二預報入出境旅客317人,已經够慘了,沒想到實際人數只有280人,也是桃園機場的新低。報紙上刊出機場免稅店員面對空空蕩蕩的場景的無奈。她們說:「唉!現在不免發愁,開春後,小孩的學費怎麼繳?」
民國51年,小學註冊費是新台幣15.5元,那張黃色的小收據,至今仍深印腦海,因為,父母親也曾為它發愁。
新冠疫情最大的負作用是讓貧富差距更為擴大。春節間和三位經濟學者和四位企業家聊天。他們說,去年股價、房價、匯價三漲,台灣GDP反向成長2.68%,經濟好似一片大好,但那是外熱內冷。而那些沒錢去炒房炒股的一線勞工和弱勢族群,受物價上漲的影響,實質收入反而更低。
勞工階層的薪資受新冠疫情影響,去年普遍都原地踏步。許多在內需型企業工作的員工沒有被炒魷魚就不錯了。大陸呢?台商開春後不缺工,憂慮的反而是缺料愈來愈嚴重。兩岸很多的產業互動關係很强,相互貿易的比重也達到43.6%,勞工薪資的命運更與此息息相關。台商企業說,大陸勞工今年薪資可望上漲10%,台灣的大部分勞工呢?去年,苦啊!今年,可就期待別再苦了。
升斗小民遇到天災人禍,經常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譬如跟銀行借款,對他們來說想都不敢想。能有會標的算不錯的了。跟親戚朋友借錢來週轉還算幸運的救急了。
政治為何可管衆人之事?因為,要謀國家之利、全民之福。老子《道德經》說,「至治之極,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樂其業。」食民俸祿的政治人物們該好好想想何謂苦民所苦了!
作者簡介
黃丙喜,筆耕公共政策三十年,期許為國泰民安增動力,為社會公義添喉舌。
出身新聞媒體,而後轉任台灣大型和跨國企業,赴美獲管理學博士,先後在南洋理工大學、芬蘭厄爾托大學和台灣科技大學教授IMBA和EMBA學程,並任國發會、經濟部、衛福部等政府機構專案顧問,負責政策前瞻、國會溝通和危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