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淇銘未來事件簿》蔡英文的「司法改革」,變成了「司法文革,造反有理」! - umedia 優傳媒  

新聞 / 百家爭鳴
莊淇銘未來事件簿》蔡英文的「司法改革」,變成了「司法文革,造反有理」!
2021-01-22 07:00:00
A+
A
A-

亂掰 「抵抗權」,不啻鼓勵違法強佔官署有理,這不就是毛澤東文革時,鼓動年輕人「造反有理」嗎!(圖片取自網路)

 

蔡英文的「司法改革,變成了「司法文革,造反有理」!

 

作者/莊淇銘

 

有同學問:蔡英文總統推動的「司法改革」好像因為這次魏揚等人的判決,被批判是司法開倒車?跟同學說:不是喊改革就對,要看如何改。毛澤東當年推動文革的時候,也是高舉「改革」的大旗,結果是,替國家帶來了災難!

 

司法改革的兩大重點是:政府單位依法行政,司法單位依法判決。先談依法行政,行政單位不依法行政,將造成法治蕩然,社會秩序紊亂。民進黨政府不依法行政的例子,可謂罄竹難書,限於篇幅,僅舉一知名案例:上次的台大校長遴選,管仲閔教授依「台大校長遴選辦法」參加遴選當選。根據大學校長遴選辦法,教育部應該立即頒發校長證書。然而,當時教育部找盡各種理由刁難,遲遲不發當選證書。

 

同學說:我知道了,這就是不依法行政,行政違法。政府部門公然違法,蔡英文還有臉說「司法改革」,其實質已變成「行政文革,造反有理」。跟同學說:雖然行政單位造反不發聘書,且連換了好幾位部長要繼續拔管;然而,最後,還是乖乖的將校長聘書送給管仲閔。因為,法律站在管仲閔這邊。

 

再看司法判決,試舉三例。首先,鐵路警察局故巡官李承翰處理自強號列車補票糾紛,遭鄭姓男子持刀猛刺,傷重身亡。嘉義地方法院於去四月30日宣判,根據刑法19條,因鄭男罹患思覺失調症,判無罪。宣判後各界譁然。有的說,這個判決是司法的恥辱!有的更直指蔡英文總統高喊的「司法改革」是空包彈。同學說:我看不是空包彈,是開改革的倒車,尤其是看到了魏揚等人的判決!

 

跟同學說:教授法律課程多年,最高法院此次的判決,是負面審判範例教材。因為違反了引用不當法理及罪刑法定原則。

 

2014年太陽花事件,魏揚等七人,經高等法院二審依煽惑他人犯罪,被判二至四個月徒刑。上訴最高法院後,最高法院撤銷二審判決,發回高院更審,最高法院的法律見解是,他們七人在行使抵抗權。同學問:甚麼是抵抗權?回同學:我國法律沒有抵抗權。抵抗權是憲法層次的概念,是為了保衛與回復民主憲政秩序,由憲法賦予正當性與合法性。但前提要是,「破壞民主憲政秩序的不法情況極公然」。也就是說,當國家憲政秩序遭到極大的危機時,人民才得行使抵抗權。此次美國總統大選後,川普原不願依憲法交出政權,如果因而造成美國動亂,人民就有權力行使抵抗權。試問最高法院,當時通過服貿條例有任何違法或違憲嗎?完全沒有,通過服貿條例過程,比蔡英文通過美國萊豬,更公開,更透明,且辦過多場公聽會,傾聽民意。是以,最高法院以抵抗權為名發回更審,是引用不當的法理。

 

其次,我國屬大陸法系,其特性是成文法及「罪刑法定原則」。刑法第一條明定「行為之處罰,以行為時之法律有明文規定者為限。」故而高等法院依刑法第153條第1款規定的煽惑他人犯罪,判決魏揚等七人二到四個月徒刑。但是最高法院不尊重高等法院的依法判決,卻亂掰 「抵抗權」,不啻鼓勵違法強佔官署有理,這不就是毛澤東文革時,鼓動年輕人「造反有理」嗎!

 

再者,吵得沸沸揚揚的蔡英文論文真假事件,進入法律程序。日昨高院駁回北院指北院未經言詞辯論,有重大瑕疵,廢棄原判決,發回北院重新審理,讓彭文正高喊勝利。吾人來看去年北審的判決理由。其理由是論文及蔡英文具有博士學位身分的存在與否,是一種單純的「事實問題」並非「法律關係」,不能做為「確認之訴」。

 

乖乖隆的冬!那因為博士論文涉及抄襲,而被取消教授資格的,或是部長因而下台的,不是該大呼冤枉了!台灣的研究所要取得碩士學位,必須完成碩士論文。是以,如果沒有碩士論文,當然沒有碩士身分;沒有碩士身分卻領碩士級的薪水,當然有法律問題。當初北審的法律見解,不禁令人仰天浩歎!

 

 

作者簡介

莊淇銘,國立成功大學環境工程學士、美國俄亥俄大學電腦碩士、美國路易絲安娜大學電腦博士。現任智多新協會會長、台北市研考會委員、台北縣資訊委員會委員、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數位科技設計學系暨教育經營管理研究所教授。

 

自小成長不愛讀書,翹課離家出走是家常便飯。高中上夜校,大學考三次,最後終於考上成大。當兵期間,頓悟學習重要性,真正開始收心學習。

 

擔任過開南大學創校校長、高雄市立空大校長,以及國立台北教育大學三校校長、考試院典試委員、中華民國多媒體英語學會理事長、中華民國跆拳道協會榮譽理事長。

 

45歲開始鑽研快速學習法,致力於學習效率研究,每年受邀演講場次200場以上, 專業知識領域達23種之多。除了是電腦專家外,可以講10種語言,是語言專家、社會觀察家、創新思考、生命教育、生死學及兩性關係作家。

亂掰 「抵抗權」,不啻鼓勵違法強佔官署有理,這不就是毛澤東文革時,鼓動年輕人「造反有理」嗎!(圖片取自網路)

 

蔡英文的「司法改革,變成了「司法文革,造反有理」!

 

作者/莊淇銘

 

有同學問:蔡英文總統推動的「司法改革」好像因為這次魏揚等人的判決,被批判是司法開倒車?跟同學說:不是喊改革就對,要看如何改。毛澤東當年推動文革的時候,也是高舉「改革」的大旗,結果是,替國家帶來了災難!

 

司法改革的兩大重點是:政府單位依法行政,司法單位依法判決。先談依法行政,行政單位不依法行政,將造成法治蕩然,社會秩序紊亂。民進黨政府不依法行政的例子,可謂罄竹難書,限於篇幅,僅舉一知名案例:上次的台大校長遴選,管仲閔教授依「台大校長遴選辦法」參加遴選當選。根據大學校長遴選辦法,教育部應該立即頒發校長證書。然而,當時教育部找盡各種理由刁難,遲遲不發當選證書。

 

同學說:我知道了,這就是不依法行政,行政違法。政府部門公然違法,蔡英文還有臉說「司法改革」,其實質已變成「行政文革,造反有理」。跟同學說:雖然行政單位造反不發聘書,且連換了好幾位部長要繼續拔管;然而,最後,還是乖乖的將校長聘書送給管仲閔。因為,法律站在管仲閔這邊。

 

再看司法判決,試舉三例。首先,鐵路警察局故巡官李承翰處理自強號列車補票糾紛,遭鄭姓男子持刀猛刺,傷重身亡。嘉義地方法院於去四月30日宣判,根據刑法19條,因鄭男罹患思覺失調症,判無罪。宣判後各界譁然。有的說,這個判決是司法的恥辱!有的更直指蔡英文總統高喊的「司法改革」是空包彈。同學說:我看不是空包彈,是開改革的倒車,尤其是看到了魏揚等人的判決!

 

跟同學說:教授法律課程多年,最高法院此次的判決,是負面審判範例教材。因為違反了引用不當法理及罪刑法定原則。

 

2014年太陽花事件,魏揚等七人,經高等法院二審依煽惑他人犯罪,被判二至四個月徒刑。上訴最高法院後,最高法院撤銷二審判決,發回高院更審,最高法院的法律見解是,他們七人在行使抵抗權。同學問:甚麼是抵抗權?回同學:我國法律沒有抵抗權。抵抗權是憲法層次的概念,是為了保衛與回復民主憲政秩序,由憲法賦予正當性與合法性。但前提要是,「破壞民主憲政秩序的不法情況極公然」。也就是說,當國家憲政秩序遭到極大的危機時,人民才得行使抵抗權。此次美國總統大選後,川普原不願依憲法交出政權,如果因而造成美國動亂,人民就有權力行使抵抗權。試問最高法院,當時通過服貿條例有任何違法或違憲嗎?完全沒有,通過服貿條例過程,比蔡英文通過美國萊豬,更公開,更透明,且辦過多場公聽會,傾聽民意。是以,最高法院以抵抗權為名發回更審,是引用不當的法理。

 

其次,我國屬大陸法系,其特性是成文法及「罪刑法定原則」。刑法第一條明定「行為之處罰,以行為時之法律有明文規定者為限。」故而高等法院依刑法第153條第1款規定的煽惑他人犯罪,判決魏揚等七人二到四個月徒刑。但是最高法院不尊重高等法院的依法判決,卻亂掰 「抵抗權」,不啻鼓勵違法強佔官署有理,這不就是毛澤東文革時,鼓動年輕人「造反有理」嗎!

 

再者,吵得沸沸揚揚的蔡英文論文真假事件,進入法律程序。日昨高院駁回北院指北院未經言詞辯論,有重大瑕疵,廢棄原判決,發回北院重新審理,讓彭文正高喊勝利。吾人來看去年北審的判決理由。其理由是論文及蔡英文具有博士學位身分的存在與否,是一種單純的「事實問題」並非「法律關係」,不能做為「確認之訴」。

 

乖乖隆的冬!那因為博士論文涉及抄襲,而被取消教授資格的,或是部長因而下台的,不是該大呼冤枉了!台灣的研究所要取得碩士學位,必須完成碩士論文。是以,如果沒有碩士論文,當然沒有碩士身分;沒有碩士身分卻領碩士級的薪水,當然有法律問題。當初北審的法律見解,不禁令人仰天浩歎!

 

 

作者簡介

莊淇銘,國立成功大學環境工程學士、美國俄亥俄大學電腦碩士、美國路易絲安娜大學電腦博士。現任智多新協會會長、台北市研考會委員、台北縣資訊委員會委員、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數位科技設計學系暨教育經營管理研究所教授。

 

自小成長不愛讀書,翹課離家出走是家常便飯。高中上夜校,大學考三次,最後終於考上成大。當兵期間,頓悟學習重要性,真正開始收心學習。

 

擔任過開南大學創校校長、高雄市立空大校長,以及國立台北教育大學三校校長、考試院典試委員、中華民國多媒體英語學會理事長、中華民國跆拳道協會榮譽理事長。

 

45歲開始鑽研快速學習法,致力於學習效率研究,每年受邀演講場次200場以上, 專業知識領域達23種之多。除了是電腦專家外,可以講10種語言,是語言專家、社會觀察家、創新思考、生命教育、生死學及兩性關係作家。

加入好友
優傳媒 版權所有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著作權與轉載授權 / 合作夥伴 / 法律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