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讀孫大砲的話有感》(之四) 民權主義的洞見[2]─追求國家的平等比人民自由重要 - umedia 優傳媒  

新聞 / 談古論今
重讀孫大砲的話有感》(之四) 民權主義的洞見[2]─追求國家的平等比人民自由重要
2021-01-13 16:48:00
A+
A
A-

 

重讀孫大砲的話有感》(之四) 民權主義的洞見[2]─追求國家的平等比人民自由重要

 

劉東皋 (中報雜誌總編輯)

 

孫中山先生在民權主義第二講把民權主義的「民權」比擬為法國大革命的「平等」。雖然法國大革命講「自由、平等、博愛」,但他不認為當時的中國需要追求個人的自由,反而是要追求國家、民族的自由。理由是,中國人已經太自由了,每個人講自由,因此像一盤散沙;個人沒有國家民族觀念,導致成為列強的「次殖民地」,卻還不自知的隨著外國的口號胡亂的講自由。

 

他在民權主義第二講中說:「近來歐美之革命風潮傳播到中國,中國新學生及許多志士,都發起提倡自由。這種言論,可說是人云亦云,對於民權與自由沒有用過心力去研究,沒有徹底了解。我們革命黨向來主張用三民主義去革命,而不主張以革命去爭自由,是很有深意的。從前法國革命的口號是自由,美國革命的口號是獨立,我們的革命是三民主義,是用了很多時間、做了很多工夫,才定出來的,不是人云亦云。」

 

「像法國美國,是我們所稱為實行民權先進的國家,在這兩個國家之內,是不是人人都有自由呢?但是有許多人,像學生、軍人官吏、和不及二十歲未成年的人,都是沒有自由的。…中國學生得到了自由的思想,沒有別的地方用,便拿到學校內去用,於是生出學潮,美其名說爭自由。歐美人講自由是有很嚴格界限的,不能說人人都有自由。中國新學生講自由,把什麼界限都打破了,…,故常常鬧出學潮,這就是把自由用之不得其所。」

 

孫中山認為,中國的革命與外國為爭個人自由的目的不同,「由於中國人自由太多,所以中國要革命…直接了當說,是和歐洲革命的目的相反。歐洲從前因為太沒有自由,所以革命要去爭自由;我們是因為自由太多,沒有團體、沒有抵抗力,成一片散沙;因為是一片散沙,所以受外國帝國主義的侵略,受列強經濟商戰的壓迫,我們現在便不能抵抗。要將來能夠抵抗外國的壓迫,就要打破個人的自由,結成很堅固的團體。」

 

…就是我們革命黨裡頭,也有這種毛病。所以從前推倒滿清之後,至今無法建設民國,就是用錯了自由的壞處。我們革命黨,從前之所以被袁世凱打敗的原故,就是為了這個理由。…簡單的說,袁世凱有很堅固的團體,我們革命黨是一片散沙,所以袁世凱就打敗了革命黨。」「究竟我們三民主義的口號,和自由平等博愛三個口號,有什麼闗係呢?照我講起來,我們的民族,可以說和他們的自由一樣,因為實行民族主義,就是為國家爭自由。但歐洲當時是為個人爭自由。」

 

在民權主義第二講最後,他說:「我們為什麼要國家自由呢?因為中國受列強壓迫,失去了國家的地位,不祇是半殖民地,實在已成了次殖民地,比不上緬甸、安南、高麗,不過是一國的殖民地,只是一個主人的奴隸,中國是各國的殖民地,要做各國的奴隸。中國現在是做十多個主人的奴隸,所以現在的國家,是很不自由的。要把我們的國家自由恢復起來,就要集合自由成一個很堅固的團體,要用革命方法把國家變成一個大堅固團體,非有革命主義不能成功。我們的革命主義,便是集合散沙起來的水和士敏土,能夠把四萬萬人都要革命主義集合起來,成一個大團體。這一個大團體能夠自由…,中國民族才能真自由。」

 

一生僅活了五十九歲的孫中山所處時代,面對列強以工業化後的船堅砲利侵占中國領土,美其名是打開門戶、開放通商,賣給中國的卻是鴨片煙膏,賺取的則是白花花的銀子。滿清無能,也只能讓列強予取予求,一下子賠款、一下子割地,甚至連海關都讓外國收稅以償還賠款。這種種因國力頹靡而至喪權辱國的軟弱行為,導致平民百姓生活易加困頓,對國情有深刻了解的知識份子更是痛心疾首。

 

但衡諸當時,擁有四億人口的中國,由於滿清長期的閉關,整個中國尚處於農業社會,清廷除了毫無現代國家治理技能、滿口儒家訓詁的文臣,有的就是會騎馬打仗射箭的武將,連僅有的火砲,都是古董型大砲,面對工業革命後發展新型砲艦的帝國主義侵略者,當然成為這些惡劣資本主義列強眼中的一大塊肥肉。

 

滿清的無能是一回事,惡質的帝國主義者依恃工業革命後發展的現代化武器,在全球到處肆虐占領落後的非洲、亞洲等農業社會國家,根本就毫無「民主人權」可言。當時所謂的民主,只是西歐、美國那些白人才擁有;連美國的黑人、印地安人,都是所謂「民主」國家所壓榨迫害的對象。而這些假民主的真列強,靠的就是以現代化軍事武力占領殖民地,入侵壓榨各地區尚未進入工業文明的所謂落後國家。但實際上這些尚處於農牧業社會的國家或地區文化,包括中國、土耳其、印度等,不但悠遠而且深厚;只是尚未經過工業革命的洗禮而已。

 

孫中山過世前,第一次世界大戰雖然才結束不久,但他在民族主義演講中便已預言,全球將再面臨一次世界大戰,而第二次大戰將是受壓迫者與壓迫者的戰爭。可見,1925年過世的孫中山活在那個時代,在憂世憂國的情懷下已深具洞見。1939年爆發二次大戰,距離孫文的預言已過了十五年,但孫中山早看出,中國若不能追求真正國家民族自由(而非個人自由),面對列強以暴凌弱的帝國殖民主義,(1925年後的)將來恐將再遭列強的侵略分割。果然,比中國早幾十年進行工業化改革的日本,竟然便想吞下中國這頭巨象(或如拿破崙所言,一頭沉睡的獅)。惡質的帝國主義者仗恃工業科技與軍事武力,便妄想到處建立殖民,壓榨他國百姓;終導致二次大戰巨大的傷亡;也導致兩顆原子彈落在日本本土內!

 

 

重讀孫大砲的話有感》(之四) 民權主義的洞見[2]─追求國家的平等比人民自由重要

 

劉東皋 (中報雜誌總編輯)

 

孫中山先生在民權主義第二講把民權主義的「民權」比擬為法國大革命的「平等」。雖然法國大革命講「自由、平等、博愛」,但他不認為當時的中國需要追求個人的自由,反而是要追求國家、民族的自由。理由是,中國人已經太自由了,每個人講自由,因此像一盤散沙;個人沒有國家民族觀念,導致成為列強的「次殖民地」,卻還不自知的隨著外國的口號胡亂的講自由。

 

他在民權主義第二講中說:「近來歐美之革命風潮傳播到中國,中國新學生及許多志士,都發起提倡自由。這種言論,可說是人云亦云,對於民權與自由沒有用過心力去研究,沒有徹底了解。我們革命黨向來主張用三民主義去革命,而不主張以革命去爭自由,是很有深意的。從前法國革命的口號是自由,美國革命的口號是獨立,我們的革命是三民主義,是用了很多時間、做了很多工夫,才定出來的,不是人云亦云。」

 

「像法國美國,是我們所稱為實行民權先進的國家,在這兩個國家之內,是不是人人都有自由呢?但是有許多人,像學生、軍人官吏、和不及二十歲未成年的人,都是沒有自由的。…中國學生得到了自由的思想,沒有別的地方用,便拿到學校內去用,於是生出學潮,美其名說爭自由。歐美人講自由是有很嚴格界限的,不能說人人都有自由。中國新學生講自由,把什麼界限都打破了,…,故常常鬧出學潮,這就是把自由用之不得其所。」

 

孫中山認為,中國的革命與外國為爭個人自由的目的不同,「由於中國人自由太多,所以中國要革命…直接了當說,是和歐洲革命的目的相反。歐洲從前因為太沒有自由,所以革命要去爭自由;我們是因為自由太多,沒有團體、沒有抵抗力,成一片散沙;因為是一片散沙,所以受外國帝國主義的侵略,受列強經濟商戰的壓迫,我們現在便不能抵抗。要將來能夠抵抗外國的壓迫,就要打破個人的自由,結成很堅固的團體。」

 

…就是我們革命黨裡頭,也有這種毛病。所以從前推倒滿清之後,至今無法建設民國,就是用錯了自由的壞處。我們革命黨,從前之所以被袁世凱打敗的原故,就是為了這個理由。…簡單的說,袁世凱有很堅固的團體,我們革命黨是一片散沙,所以袁世凱就打敗了革命黨。」「究竟我們三民主義的口號,和自由平等博愛三個口號,有什麼闗係呢?照我講起來,我們的民族,可以說和他們的自由一樣,因為實行民族主義,就是為國家爭自由。但歐洲當時是為個人爭自由。」

 

在民權主義第二講最後,他說:「我們為什麼要國家自由呢?因為中國受列強壓迫,失去了國家的地位,不祇是半殖民地,實在已成了次殖民地,比不上緬甸、安南、高麗,不過是一國的殖民地,只是一個主人的奴隸,中國是各國的殖民地,要做各國的奴隸。中國現在是做十多個主人的奴隸,所以現在的國家,是很不自由的。要把我們的國家自由恢復起來,就要集合自由成一個很堅固的團體,要用革命方法把國家變成一個大堅固團體,非有革命主義不能成功。我們的革命主義,便是集合散沙起來的水和士敏土,能夠把四萬萬人都要革命主義集合起來,成一個大團體。這一個大團體能夠自由…,中國民族才能真自由。」

 

一生僅活了五十九歲的孫中山所處時代,面對列強以工業化後的船堅砲利侵占中國領土,美其名是打開門戶、開放通商,賣給中國的卻是鴨片煙膏,賺取的則是白花花的銀子。滿清無能,也只能讓列強予取予求,一下子賠款、一下子割地,甚至連海關都讓外國收稅以償還賠款。這種種因國力頹靡而至喪權辱國的軟弱行為,導致平民百姓生活易加困頓,對國情有深刻了解的知識份子更是痛心疾首。

 

但衡諸當時,擁有四億人口的中國,由於滿清長期的閉關,整個中國尚處於農業社會,清廷除了毫無現代國家治理技能、滿口儒家訓詁的文臣,有的就是會騎馬打仗射箭的武將,連僅有的火砲,都是古董型大砲,面對工業革命後發展新型砲艦的帝國主義侵略者,當然成為這些惡劣資本主義列強眼中的一大塊肥肉。

 

滿清的無能是一回事,惡質的帝國主義者依恃工業革命後發展的現代化武器,在全球到處肆虐占領落後的非洲、亞洲等農業社會國家,根本就毫無「民主人權」可言。當時所謂的民主,只是西歐、美國那些白人才擁有;連美國的黑人、印地安人,都是所謂「民主」國家所壓榨迫害的對象。而這些假民主的真列強,靠的就是以現代化軍事武力占領殖民地,入侵壓榨各地區尚未進入工業文明的所謂落後國家。但實際上這些尚處於農牧業社會的國家或地區文化,包括中國、土耳其、印度等,不但悠遠而且深厚;只是尚未經過工業革命的洗禮而已。

 

孫中山過世前,第一次世界大戰雖然才結束不久,但他在民族主義演講中便已預言,全球將再面臨一次世界大戰,而第二次大戰將是受壓迫者與壓迫者的戰爭。可見,1925年過世的孫中山活在那個時代,在憂世憂國的情懷下已深具洞見。1939年爆發二次大戰,距離孫文的預言已過了十五年,但孫中山早看出,中國若不能追求真正國家民族自由(而非個人自由),面對列強以暴凌弱的帝國殖民主義,(1925年後的)將來恐將再遭列強的侵略分割。果然,比中國早幾十年進行工業化改革的日本,竟然便想吞下中國這頭巨象(或如拿破崙所言,一頭沉睡的獅)。惡質的帝國主義者仗恃工業科技與軍事武力,便妄想到處建立殖民,壓榨他國百姓;終導致二次大戰巨大的傷亡;也導致兩顆原子彈落在日本本土內!

 

加入好友
優傳媒 版權所有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著作權與轉載授權 / 合作夥伴 / 法律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