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區塊的儲量最高,已開始生產,將考驗柬埔寨政府處理"橫財"的能力。(圖片取自網路)
柬埔寨開始生產原油
作者/梁東屏
十二月二十九日,柬埔寨位於暹邏灣A區塊的阿普莎拉(Apsara)油田開採出第一桶原油,象徵著柬國正式成為區域內的產油國。柬國總理洪森興奮地在社交媒體上宣布,「我很高興地在此告訴所有的柬國人民,在經過漫長的等待之後,我們在A區塊開始了原油生產。二零二一年即將來到,我們的國家得到了一個大禮───在我們領土上的第一滴石油生產出來了,這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最新重大成就。」
洪森接著又在國營電視公司發表全國性講話,指稱「成功開採石油是全柬埔寨人的福氣,也將大大增強我們達成石油及天然氣生產國目標的能量。」
跟柬方合作開發的是新加坡上市油氣公司克里斯能源(Kris Energy),該公司柬埔寨執行長唐凱文(Kelvin Tang譯音)也發表聲明指稱A區塊開採出石油,對該公司而言是「一個重要的戰略里程碑」。按照雙方的協議,克里斯能源公司的占比為百分之九十五,柬國則為百分之五。
柬埔寨跟克里斯能源係於二零一七年簽約,在位於暹羅灣距離西哈努克海岸約一百四十公里、面積三千零八十三平方公里、被稱作A區塊的地段上合作進行開發。柬埔寨的油田被劃分成了A、B、C、D、E、F六個區塊,其中A區塊的儲量最高,水深約為五十米至八十米,在地形上一直延伸至柬埔寨近海的高棉盆地,具有明顯的開採優勢。
美國跨國能源公司雪佛龍(Chevron Corp)早在二零零五年便已發現該處有相當可觀的原油儲存量,並於二零一三年開始勘探A區塊,推估當地的儲存量為三千萬桶,但由於當時和柬國政府就收入分配的談判無法達成協議,再加上二零一四年原油價格下跌等因素,雪佛龍公司開採的意願逐漸下降。
過去十餘年,來自澳洲、中國、法國、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和南韓的公司都先後表示有興趣在柬埔寨的海域開採原油。克里斯能源則在二零一四年脫穎而出,以六千五百萬美元的代價,從雪佛龍手中買下A區塊的探勘開採權。
克里斯能源的初期開採計畫是前述阿普莎拉單一油井,接著再繼續開鑿另外四個油井,預計最高峰可日產七千五百桶的量。這個數量雖然和鄰國越南及泰國的生產量相比,還相差甚遠,但對柬埔寨而言,特許費用和稅金的收入已經很可觀了。柬國在二零一七年時曾經做過推估,預計在第一階段就可以有美金五億元收入。
唐凱文指出,「我們當前的工作是繼續完成另外四個油井的開鑿,讓產量趨於穩定,同時切實監控開採的運作,如此才能找出最佳的往前道路,來優化柬埔寨的石油生產以及此項資產的價值。」
柬埔寨的鄰國印尼、馬來西亞、緬甸、越南、泰國和菲律賓都已建立了石油工業,而沒有石油資源的新加坡則擁有大型煉油工業。專家認為,石油產出將為柬埔寨經濟提供強大的動力,但柬埔寨石油的未來也面臨著挑戰,在技術方面,油藏的深度決定了鑽井的難度。
另外,石油勘探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開採公司必須有龐大的預算,還有技術人員的培養等一系列問題需要解決。儘管如此,柬埔寨的潛力依然不可小覷。不過,也有評論指出,如果柬國政府無法創造出適當的法律環境,來處理這筆可預期的「橫財」,石油的收入可能會加劇柬國已經氾濫成災的貪腐問題。
作者簡介
梁東屏,曾任中國時報紐約新聞中心記者、主任,中國時報駐東南亞特派員。現為香港亞洲周刊、新加坡新明日報、新加坡品雜誌、台灣人間福報…專欄作家。
2002年隻身前往阿富汗採訪,獲第十七屆吳舜文新聞獎採訪報導最優獎。著有「一個人@東南亞」、「閒走@東南亞」、「說三到四@東南亞」、「閒嗑牙@東南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