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惠珀感懷隨筆》一趟藝術饗宴之旅(2)—普羅旺斯冶遊 - umedia 優傳媒  

新聞 / 百家爭鳴
王惠珀感懷隨筆》一趟藝術饗宴之旅(2)—普羅旺斯冶遊
2020-12-18 10:09:00
A+
A
A-

 

 

  卡卡頌中世紀城堡  (圖/郭正宏繪)。

 

一趟藝術饗宴之旅(2)—普羅旺斯冶遊  

 

作者/王惠珀  

 

《前言》

這一年來世事丕變,日月無光,閉關在家,孩子只能在手機遙望,更加懷念去年的南法遠行。十二位城市速寫班同學隨著郭正宏老師及留法專攻藝術史的姚淑華領隊,做了十六天的文史旅繪教學。本文是整個行程的第二部曲,到了普羅旺斯地區的中世紀古城卡卡頌(Carcassonne)、因梵谷而聞名的亞爾(Arles)以及中世紀天主教教廷所在地亞維儂(Avignon)。

 西班牙及南法旅繪路線。

 

普羅旺斯位於法國東南角,與摩納哥及北義大利接壤,古羅馬時期北至阿爾卑斯山,南抵庇里牛斯山脈,涵蓋整個法國南部。法國大革命後是法國五個行省之一,1960年以後屬於普羅旺斯-阿爾卑斯-藍色海岸大區。法國以信奉天主教為主,普羅旺斯雖是人口數萬以下的小鄉鎮,這裡卻有著梵蒂岡等級的中世紀教廷,滿是古蹟以及文史藝術遺產。

 

《一趟超越時空的遨遊》

卡卡頌人口不到五萬,已有2500年歷史。這個中世紀古城建在古羅馬堡壘上,有著歐洲最大的雙城牆,城牆寬可行駛汽車,3公里長的圍城內建有52個塔樓。城堡內的宗座聖殿Basilique Saint Nazaire結合羅曼與哥德藝術,有著極美的12-16世紀彩繪玻璃。

 卡卡頌中古世紀城堡及宗座聖殿。

 

1245年,法蘭西國王路易九世建了Bastide Saint Louis築防下城,如今遺留著哥德建築典範教堂église Saint Vincent、Saint Michel教堂、私人宅邸以及市集。十七世紀時,太陽王(路易十四)鑿了Canal du Midi運河,銜接地中海和大西洋。卡卡頌以中世紀古堡和Midi運河的建築工藝,被UNESCO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卡卡頌城堡、築防下城及Midi運河。

 

郭正宏老師是卡卡頌國際速寫畫會的台灣代表,我們在此完成了古堡城門的畫作,感覺很神聖。我們住在城堡內,我獨自繞行古堡一圈,漫步在石頭路上,腦中浮起了朱元璋的「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故事,這故事發生在同一個時代的東方(1374年)。明朝一統中原後在唐朝長安皇城遺址上建了西安古城牆,雄偉、大氣,比美卡卡頌。走進時光隧道,彷彿遊了一趟中古世紀,心中浮起余秋雨《千年一嘆》東西歷史的情懷,超夢幻。此時的手機真是好用,照相保留絕美回憶,Google則是個超棒的活動圖書館。

     

旅繪團畫卡卡頌城堡。

 

亞爾的著名居民

當腦中存著名畫的記憶,耳邊響起熟悉的樂曲,心中有著期待時,玩起來就特別夠味了。今天來到亞爾市(Arles),心情自然雀躍。

 

亞爾是隆河口省一個人口只有五萬的市鎮,居民因梵谷而揚名。其實它有著傲人的史蹟,包括仍在使用的古羅馬競技場、劇院,極具古意的街區,以及雄偉的十二世紀Saint Trophy教堂。我們不可免俗的也來親炙梵谷作畫的咖啡館。

 

亞爾Saint Trophy教堂、古羅馬競技場、劇院及梵谷畫過的咖啡館。  (圖/作者提供)

 

小時候常聽的《阿萊城的姑娘》原是法國作曲家比才的舞台劇,愛情故事的背景就在此地。可惜舞台劇不賣座,倒是配樂被編成管弦樂組曲流傳了下來,成為家喻戶曉的名曲。

 

亞爾讓我感受到的是極為優沃的鄉居,正是法郎幣上十六世紀哲人Montaigne形容的「最好的生活就是簡單的、近身的、優質的、標準的生活」。嗯,安居樂活就該長這樣。

 

今天作畫二次。我們沿著城郊的索格河找到起降木橋,東施效顰的畫起梵谷的名畫,覺得很自豪。其實這裡已杳無人跡,帶些荒涼。沿著河到達L’lsle-sur-la sorgue (索格村),享受半日農村市集的悠閒,然後上溯至Fontaine-de-Vaucluse (碧泉村),這裡的石灰岩山村起伏有致,民居紅瓦白牆,環以水車碧泉,是極佳的作畫景點。

   

  東施效顰學梵谷畫起降木橋,在索格河畫碧泉村。

 

《尋訪中世紀教廷遺迹》

亞維儂(Avignon)是羅馬時期建的古城,高聳的城牆非常壯觀。老城區只有1萬人口,但觀光客摩肩擦踵,熱鬧極了。此地是法國少見的保留了完整城牆的城市,美輪美奐的教宗宮(Palais des Papes the Cathedral)建於十二世紀,是現今歐洲留存最大的哥德式宮殿。法國大革命時,教宗宮內部破壞殆盡,徒留雄偉的宮殿建築。

 

在天主教會的歷史上,亞維儂有著傲人的地位。西元前49年,凱薩大帝從佔領馬賽的希臘人手中奪得此地,開始建設羅馬式教堂,因此這裡可以見識到梵帝岡等級的史蹟。1309教廷從羅馬梵蒂岡遷移至此,歷經七位教宗,到1377年額我略十一世才把教廷遷回梵諦岡,自此兩地各立教宗,稱為「天主教亞維儂分裂時期」。

 亞維儂、七位教宗、教宗宮及聖母大教堂。

 

教宗宮山坡上矗立著十二世紀建的羅馬式聖母大教堂(Notre Dame des Doms),遠眺隆河(The Rhone)上的聖貝內澤橋,該橋十六世紀遭洪水沖斷,梵谷為斷橋保存的畫作揚名於世。1995年亞維儂以中世紀古城及斷橋名列UNESCO世界文化遺產。

 梵谷畫過的亞維儂隆河及斷橋。

 

亞維儂有一個有名的Les Halles et les marches市場,塞滿生鮮花卉、果蔬、醃魚、生肉、醬菜、骨董、衣飾、藝術擺飾以及觀光客。這裡的攤販文化跟台灣一樣,充滿著閒適、和諧的活潑氣息,只是法國式的庶民經濟帶著極為優質的文藝素養,令人激賞。

 

《結語》

旅繪行程不趕場,我們上車聽講西方藝術史,下車見習繪畫。沿途的古鎮名城賦予此行豐富的知性內涵,能有這樣的旅繪之行真是造化。看來女士們比較會安排退休生活,這次旅繪之行都是女生,陪同太座或母親出遊的男士們,遞咖啡點心,愛屋及烏,真是體貼。

 

作者簡介

王惠珀,台灣桃園人,台大藥學院學士、美國密西根大學藥學博士。曾任台大醫學院藥學院(系)教授及系主任、長庚大學醫學院天然藥物研究所創所所長、台北醫學大學藥學院長、行政院衛生署藥政處處長等職。專長涵蓋新藥設計開發及藥事管理。

 

其新藥研究曾獲十五國四十一項發明專利,及獲頒經濟部「國家發明獎」等多項發明與研究貢獻獎,並列名當代名人錄及國際年度專業人士。

 

王惠珀在藥政管理上致力於以智財權管理藥品之學名藥立法、推動優良藥品製造規範等,以及促成健保藥價「三同政策」。此外並曾開啟專業橋接庶民的「全民用藥教育」計畫、「人民的眼睛」計畫,蓄積藥師參與社區公共衛生及長期照護的能量,獲得行政院「參與及建立制度獎」、藥師典範獎。

 

 

  卡卡頌中世紀城堡  (圖/郭正宏繪)。

 

一趟藝術饗宴之旅(2)—普羅旺斯冶遊  

 

作者/王惠珀  

 

《前言》

這一年來世事丕變,日月無光,閉關在家,孩子只能在手機遙望,更加懷念去年的南法遠行。十二位城市速寫班同學隨著郭正宏老師及留法專攻藝術史的姚淑華領隊,做了十六天的文史旅繪教學。本文是整個行程的第二部曲,到了普羅旺斯地區的中世紀古城卡卡頌(Carcassonne)、因梵谷而聞名的亞爾(Arles)以及中世紀天主教教廷所在地亞維儂(Avignon)。

 西班牙及南法旅繪路線。

 

普羅旺斯位於法國東南角,與摩納哥及北義大利接壤,古羅馬時期北至阿爾卑斯山,南抵庇里牛斯山脈,涵蓋整個法國南部。法國大革命後是法國五個行省之一,1960年以後屬於普羅旺斯-阿爾卑斯-藍色海岸大區。法國以信奉天主教為主,普羅旺斯雖是人口數萬以下的小鄉鎮,這裡卻有著梵蒂岡等級的中世紀教廷,滿是古蹟以及文史藝術遺產。

 

《一趟超越時空的遨遊》

卡卡頌人口不到五萬,已有2500年歷史。這個中世紀古城建在古羅馬堡壘上,有著歐洲最大的雙城牆,城牆寬可行駛汽車,3公里長的圍城內建有52個塔樓。城堡內的宗座聖殿Basilique Saint Nazaire結合羅曼與哥德藝術,有著極美的12-16世紀彩繪玻璃。

 卡卡頌中古世紀城堡及宗座聖殿。

 

1245年,法蘭西國王路易九世建了Bastide Saint Louis築防下城,如今遺留著哥德建築典範教堂église Saint Vincent、Saint Michel教堂、私人宅邸以及市集。十七世紀時,太陽王(路易十四)鑿了Canal du Midi運河,銜接地中海和大西洋。卡卡頌以中世紀古堡和Midi運河的建築工藝,被UNESCO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卡卡頌城堡、築防下城及Midi運河。

 

郭正宏老師是卡卡頌國際速寫畫會的台灣代表,我們在此完成了古堡城門的畫作,感覺很神聖。我們住在城堡內,我獨自繞行古堡一圈,漫步在石頭路上,腦中浮起了朱元璋的「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故事,這故事發生在同一個時代的東方(1374年)。明朝一統中原後在唐朝長安皇城遺址上建了西安古城牆,雄偉、大氣,比美卡卡頌。走進時光隧道,彷彿遊了一趟中古世紀,心中浮起余秋雨《千年一嘆》東西歷史的情懷,超夢幻。此時的手機真是好用,照相保留絕美回憶,Google則是個超棒的活動圖書館。

     

旅繪團畫卡卡頌城堡。

 

亞爾的著名居民

當腦中存著名畫的記憶,耳邊響起熟悉的樂曲,心中有著期待時,玩起來就特別夠味了。今天來到亞爾市(Arles),心情自然雀躍。

 

亞爾是隆河口省一個人口只有五萬的市鎮,居民因梵谷而揚名。其實它有著傲人的史蹟,包括仍在使用的古羅馬競技場、劇院,極具古意的街區,以及雄偉的十二世紀Saint Trophy教堂。我們不可免俗的也來親炙梵谷作畫的咖啡館。

 

亞爾Saint Trophy教堂、古羅馬競技場、劇院及梵谷畫過的咖啡館。  (圖/作者提供)

 

小時候常聽的《阿萊城的姑娘》原是法國作曲家比才的舞台劇,愛情故事的背景就在此地。可惜舞台劇不賣座,倒是配樂被編成管弦樂組曲流傳了下來,成為家喻戶曉的名曲。

 

亞爾讓我感受到的是極為優沃的鄉居,正是法郎幣上十六世紀哲人Montaigne形容的「最好的生活就是簡單的、近身的、優質的、標準的生活」。嗯,安居樂活就該長這樣。

 

今天作畫二次。我們沿著城郊的索格河找到起降木橋,東施效顰的畫起梵谷的名畫,覺得很自豪。其實這裡已杳無人跡,帶些荒涼。沿著河到達L’lsle-sur-la sorgue (索格村),享受半日農村市集的悠閒,然後上溯至Fontaine-de-Vaucluse (碧泉村),這裡的石灰岩山村起伏有致,民居紅瓦白牆,環以水車碧泉,是極佳的作畫景點。

   

  東施效顰學梵谷畫起降木橋,在索格河畫碧泉村。

 

《尋訪中世紀教廷遺迹》

亞維儂(Avignon)是羅馬時期建的古城,高聳的城牆非常壯觀。老城區只有1萬人口,但觀光客摩肩擦踵,熱鬧極了。此地是法國少見的保留了完整城牆的城市,美輪美奐的教宗宮(Palais des Papes the Cathedral)建於十二世紀,是現今歐洲留存最大的哥德式宮殿。法國大革命時,教宗宮內部破壞殆盡,徒留雄偉的宮殿建築。

 

在天主教會的歷史上,亞維儂有著傲人的地位。西元前49年,凱薩大帝從佔領馬賽的希臘人手中奪得此地,開始建設羅馬式教堂,因此這裡可以見識到梵帝岡等級的史蹟。1309教廷從羅馬梵蒂岡遷移至此,歷經七位教宗,到1377年額我略十一世才把教廷遷回梵諦岡,自此兩地各立教宗,稱為「天主教亞維儂分裂時期」。

 亞維儂、七位教宗、教宗宮及聖母大教堂。

 

教宗宮山坡上矗立著十二世紀建的羅馬式聖母大教堂(Notre Dame des Doms),遠眺隆河(The Rhone)上的聖貝內澤橋,該橋十六世紀遭洪水沖斷,梵谷為斷橋保存的畫作揚名於世。1995年亞維儂以中世紀古城及斷橋名列UNESCO世界文化遺產。

 梵谷畫過的亞維儂隆河及斷橋。

 

亞維儂有一個有名的Les Halles et les marches市場,塞滿生鮮花卉、果蔬、醃魚、生肉、醬菜、骨董、衣飾、藝術擺飾以及觀光客。這裡的攤販文化跟台灣一樣,充滿著閒適、和諧的活潑氣息,只是法國式的庶民經濟帶著極為優質的文藝素養,令人激賞。

 

《結語》

旅繪行程不趕場,我們上車聽講西方藝術史,下車見習繪畫。沿途的古鎮名城賦予此行豐富的知性內涵,能有這樣的旅繪之行真是造化。看來女士們比較會安排退休生活,這次旅繪之行都是女生,陪同太座或母親出遊的男士們,遞咖啡點心,愛屋及烏,真是體貼。

 

作者簡介

王惠珀,台灣桃園人,台大藥學院學士、美國密西根大學藥學博士。曾任台大醫學院藥學院(系)教授及系主任、長庚大學醫學院天然藥物研究所創所所長、台北醫學大學藥學院長、行政院衛生署藥政處處長等職。專長涵蓋新藥設計開發及藥事管理。

 

其新藥研究曾獲十五國四十一項發明專利,及獲頒經濟部「國家發明獎」等多項發明與研究貢獻獎,並列名當代名人錄及國際年度專業人士。

 

王惠珀在藥政管理上致力於以智財權管理藥品之學名藥立法、推動優良藥品製造規範等,以及促成健保藥價「三同政策」。此外並曾開啟專業橋接庶民的「全民用藥教育」計畫、「人民的眼睛」計畫,蓄積藥師參與社區公共衛生及長期照護的能量,獲得行政院「參與及建立制度獎」、藥師典範獎。

加入好友
優傳媒 版權所有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著作權與轉載授權 / 合作夥伴 / 法律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