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魁北克蒙特莫任希瀑布大公園的秋季景色
冰上無夢的一宿
作者/劉敦仁
假如你興高采烈地告訴周邊的親朋好友,你在冰上睡了一覺,對方肯定會睜大了眼注視著你,懷疑你是否神經錯亂!
事實上,筆者的確曾有過冰上睡了一宿的經驗,不僅沒有被凍僵,反而是終身難忘的人生經歷。如今每憶及此,都會有無限的樂趣。
那應該是二十年前的一段往事了,筆者被加拿大聯邦政府的旅遊部門聘請到北京,擔任駐華首席代表,負責和中國旅遊局商討如何能讓加拿大獲得 ‘旅遊目的地’ 的權利。那時候凡是外國政府,如要接受中國遊客蒞臨觀光,就必須要獲得中國政府批准的 ‘旅遊目的地’ 資格。
於是在抵達北京後,沒有絲毫的耽擱,就快馬加鞭地進行各項工作。其中一個較為重要的是,如果要讓中國公民對加拿大的旅遊景點有快捷的瞭解,就必須提供能吸引中國公民的旅遊資料。
加拿大地處寒帶,夏季的旅遊季節極為短促,而冬天的溜冰滑雪,狗牽雪橇,都極其有益於身心健康,並且在許多從未見過雪花國家的公民,都是嚮往的旅遊節目。
加拿大東部的法語區魁北克大自然優美,冬季的活動節目繁多。尤其是省府魁北克市,在北美洲是一座擁有四百年歷史的最古老城市。
通過魁北克省旅遊機構的安排協助,筆者特地做了一次實地考察,對他們的旅遊設施作了具體瞭解,其中當地在冬天建造的 ‘冰酒店’ (Ice Hotel) 應該是最為吸引中國公民的景點。
魁北克冰酒店的外貌
這座名叫 Hotel de Glace ‘冰酒店’ 是2000年首創前建造的,筆者在旅遊機構安排下,準備在該酒店住一宿,體驗一下在天寒地凍的雪庫裏過夜的經歷。因為是該酒店開業後的第二次經營,很多的設施還有待依據經驗逐步完善,但能有機會親身體驗這稀有的冰上建築,也是一種人生的享受。
‘冰酒店’ 建築在離魁北克城市13公里外的蒙特莫任希瀑布大公園 (Montmorency Falls Park),風景極其優美。抵達冰酒店時已經時黑夜。在旅遊局工作人員的陪同下,很順利地辦妥入住手續。面對眼前一切都是由冰雪建造成的點點滴滴,如同置身幻境,難以抑制內心的興奮和激動。
旅遊局為筆者安排了一間單人房。由於在入住冰酒店之前,旅遊局已告知將大件行李存放在附近的普通酒店裏,所以在進入客房時就輕鬆許多。
通過一條較為狹窄的過道,注意到每間客房都是用國際連鎖大酒店的名稱命名。如 ‘希爾頓’、’喜來登’ 等。筆者的住房就是用 ‘喜來登’ 的名字,不禁令人發噱!
魁北克冰酒店客房設施
進入客房後,看不到 ‘喜來登’ 的奢華,僅僅是一張簡單的床鋪,一張小桌子和一把椅子,僅此而已。在仔細端詳後看到床鋪,桌椅都是用冰製成的。心裏不禁打了個寒顫,思忖著這一晚是否能睡得安穩就成了七上八下的憂慮了。
走近床邊仔細端詳,冰床上面舖設了木床板,木床板上加了一個常用的床褥。還鋪上床單,再上面就是一張馴鹿皮,鹿皮上放置著喜愛露營人士使用的睡袋。旅遊局的工作人員告訴筆者,這個睡袋可以讓旅客在攝氏零下27度安穩地睡眠。
魁北克冰酒店的內景
因為冰酒店尚在草創階段,還沒有考慮到加開餐廳設備,所以筆者早在來到之前,就已經先解決了腸胃問題。但酒店裏設有一間酒吧。帶著好奇的心情進入,隨即被那些冰製的器皿所吸引,尤其是每個客人手執的酒杯,竟然都是用冰造成的。如不細細觀察,還真以為是玻璃器皿。
在熱鬧的氣氛下,要了雞尾酒,唯一佐酒的小吃就是加拿大地道的熏三文魚。在那環境裏即使彼此不認識,也會很自然地相互端著冰酒杯,興致濃濃地交談。筆者參與其中,心情完全放鬆。正在談得興高采烈時,突然發現那冰酒杯沾在嘴唇上,牢固得無法解開。一時不知如何是好。
站在櫃檯裡面的侍應生見狀,立即過來,只是很巧妙地用了幾秒鐘,就將酒杯和我的嘴唇脫離,也算是一場幽默的 ‘ 虛驚 ’。
冰酒吧用冰製成的酒杯
趁著大夥在喝酒聊天之際,筆者決定到 ‘冰酒店’ 周圍 ‘巡查’ 一番。通過走道,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小巧而精美的 ‘教堂’,全部是用冰雕琢而成,如同仙境中的擺設。接著感到身上突然有一股暖流襲來,仔細一瞧,原來是來到整座 ‘冰酒店’ 中的 ‘衛生間’。剛一進入就感覺到溫暖如春,冷得僵硬的身子也頓時覺得所有的經脈都順暢無阻了。原來冰酒店裏,衛生間是唯一供暖的場所。
整座 ‘冰酒店’ 裏除了酒吧之外,沒有其他可供活動的節目,於是在巡視完畢後,即進入客房。房間裡的溫度是攝氏零下五度,雖然和外面的零下23度有一定的溫差,而且感覺上也是可以忍受的。唯一的擔憂是要在這冰天雪地的零下氣溫中入夢恐非易事。
鑽入睡袋後,躺在冰製的床鋪上,雖然有木板和床墊間隔,心理上仍然會感到與直接睡在冰上無異。眼皮有意下垂,零下的酷寒卻將瞌睡蟲趕盡殺絕,只能在睡袋中翻來覆去。藉此調節身體的溫度。唯一能給自己增加些暖意的手段,就是每隔半小時到衛生間,用熱水將面龐及雙手搓得發紅,再回到房裡鑽進睡袋裏。如此周而復始,一直折騰到戶外略有些微曙光時,才進入夢鄉。
在迷迷濛濛中,旅遊局的工作人員將筆者從無夢的睡眠中驚醒。在門外見到後,他帶著微笑問昨晚的經歷如何。當然禮貌上給了他一個歡欣的答覆。
時光流逝,2020年恰是加拿大 ‘冰酒店’ 開設二十週年,十九年前人生難得的經仍然是歷歷在目。尤其是在冬季來臨時,回憶起那晚從睡袋到衛生間的來回折騰,不禁會自我陶醉地一陣莞然。
‘冰酒店’ 的建造是每年十一月開始,工期大約六週,十二月聖誕節前開始營業,到次年三月結束。四月份天氣轉暖後,整棟酒店便自行融化消失。所以,從思考設計到運作,冰酒店的建築和經營完全依靠冰雕藝術人才。
在筆者入住魁北克冰酒店時,滿以為是加拿大所創始的冰雪傑作,回到北京後還向國人同胞大為吹噓。曾幾何時,經過瞭解,原來冰酒店的開創起源於瑞典。加拿大只是個 ‘模仿者’。這不由令筆者想起魁北克市的大幅街頭壁畫,是起源於法國里昂的藝術創作,不知情的人還以為魁北克奪了頭魁。
瑞典之所以會產生建造冰酒店的靈感,應追溯到1989年,一位日本冰雕藝術家前往瑞典,在離基魯納 (Kiruna) 約13公里的久卡斯查爾威 (Jukkasjarvi) 小鎮舉行其個人冰雕藝術作品個展。次年春天法國藝術家夏諾特.德力 (Jannot Derid) 來到同一小鎮,在圓筒狀的雪屋 (Igloo) 中舉行個人展。
瑞典冰酒店的內部通道設計
在展覽期間的一個晚上,因當地酒店客滿,有些參觀者無處過夜,於是要求是否能在雪屋中用睡袋暫住一宿,歪打正著地成為地球上有史以來第一批在 ‘冰酒店’ 過夜的旅客。
因為這個經歷,當地旅遊機構得到發展 ‘冰酒店’ 的啟發。他們在該小鎮開始醞釀如何建造冰酒店的計劃。來源就在當地托恩河 (Torne River) 的河床中提取自然形成的冰磚,作為建造冰酒店的材料。
建築師和冰雕藝術家們,商討只能在冬天運作的冰酒店,必須將所有建築材料適當地提前儲存,否則到了十一月根本來不及收集足夠的冰雪來進行。於是他們在冰雪融化季節前,從托恩河裏採取約900公噸左右的冰塊及27000公噸的積雪,完全儲存在一個龐大的庫房中。
到了十一月,他們即開始用冰塊設計雕塑出酒吧,冰酒杯,傢俱,裝飾品等冰酒店中使用的實物,而積雪就用來作為基建的原始材料。如有剩餘的積雪,就繼續存儲作為次年之用。
完成冰酒店的工序需要六週時間,以便冰酒店能在十二月準時開業,迎接聖誕節的來臨,到次年四月冰雪融化前結束。
瑞典冰酒店的冰教堂佈局
全球第一座較有規模的冰酒店,就這樣在瑞典誕生了。首家酒店共擁有客房55間。迄今為止已有三十年的經營歷史,冰酒店的規模已擴大到110間客房,是初建造時的兩倍面積,客房價為每位客人每晚瑞典幣1500克朗 (Krona),約折合175 美元。
2007年, 瑞典又在拉普蘭德 (Lapland)的 ‘萊尼奧雪村’ (Lainio Snow Village) 建造了另一座冰酒店。這是距離北極圈最北邊約150 公里的冬季旅遊景點。最具吸引力的是,瑞典在這裡推銷的是,旅客在冰酒店中,如果運氣好,可以直接觀察到北極光的出現。
芬蘭在這個行業裡,有後來居上之勢,在北部小鎮凱米 (Kemi) 建造一座全球最大的冰酒店。全名是 ‘凱米雪堡’ (Snow Castle of Kemi)。而且其房價比瑞典的要低廉些。
芬蘭冰酒店客房的設計風格
凱米位在芬蘭的極北部,離開首都赫爾辛基有720公里的距離,有航空及直達火車前往,非常便捷。‘ 凱米雪堡 ’ 是從1996年開始建造的,它以別開生面的古堡形式出現在旅客眼前。其古堡塔最高可達20公尺,而最長的冰圍牆達一千米長。
全球的冰酒店在預訂時有一共同規定,每位旅客只能留宿一晚。實際上在冰天雪地零下五度的極端低溫中,一夜的逗留足足有餘。而幾乎所有的旅客,在留宿了 ‘冰酒店’ 後,都會異口同聲地說,這是終身難忘的人生寶貴經驗。
凱米古堡冰酒店除了具備一般冰酒店的設備之外,其特色是專為孩子建造了遊戲場所,還有劇場及美術展覽館等成年旅客的文化娛樂。最受旅客歡迎的是,定期邀請世界著名歌劇演唱家表演。在全球諸多的冰酒店中,充分展示出高度的文化意境。
芬蘭凱米古堡冰酒店的外貌設計
芬蘭凱米古堡冰酒店的冰餐廳佈局
如今在全球共有十座冰酒店,遍佈在瑞典、瑞士、挪威、芬蘭、羅馬尼亞、加拿大及日本等地。也許瑞士建造在阿爾比士山間的冰酒店可被認為是最浪漫的酒店,因為那是唯一沒有電力供應的酒店,所有的照明就是依靠穩弱的燭光了。
筆者經驗過的加拿大魁北克冰酒店,如今已擴充到一百間,而且設備改進不少。魁北克旅遊機構支持在蒙特利爾城市附近也開設了一間規模較小的冰酒店雪村,雖然只有三十間客房,卻有套房、單間及雪屋等區分供旅客選擇,別有情趣。
但凡在冰酒店曾經留宿過的旅客,幾乎都會一致地表示,這的確是人生中難能可貴的一次寶貴經驗。筆者雖然在二十年前有過一番領略,但似乎仍覺意猶未盡蠢蠢欲動。原本計劃好今年前往芬蘭,躺在冰床上,透過冰製的房頂,仰望天空,等待北極光的露臉,那該是人生中另一個難能可貴的經歷。
遺憾的是心冠病毒仍然在全球肆虐。雖然冰酒店照常營業,受制於航空交通的諸多限制,這個願望只能耐心等待,但願他日再次徜徉在大自然懷抱中,盡享冰雪賜予的寧靜!
(2020年11月11日完稿於溫哥華)
作者簡介
劉敦仁,出生於上海,幼年時隨父母遷居臺灣,在臺灣修畢大學後,負笈西班牙,專研西班牙文學及世界藝術史,後移居義大利,在梵蒂岡擔任大公會新聞辦公室中文組工作,工作結束後,入羅馬大學研習宗教考古,專題為羅馬的地下古墓。
1960年代曾任聯合報駐馬德里及羅馬特派員,撰寫歐洲文化藝術航訊,頗富盛名。 其後因工作需要,移居加拿大,先後在多倫多大學和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繼續西班牙文學研究,隨後在加拿大從事教學工作,並赴英國及上海等地講學逾14年。
1978年第一次作大陸之行,此行使他決定放棄教學工作,而轉為文化交流,進行美國、加拿大和大陸之間的教育和文化交流工作迄今。
2012年是中華民族建立共和百周年的一年, 他特地邀請了六十餘位辛亥先輩後裔執筆撰文, 並彙編成《民族魂》一書出版。近作外交耆宿劉師舜大使的傳記,是他費時十年的心血結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