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野政黨能不能從黑猩猩身上得到一些啟發 ?
《黃丙喜打嘴鼓》政壇也是黑猩猩集團?
作者/黃丙喜(國家公益發展協進會理事長)
一場美國總統的拜登、川普大戰,讓人更能領會政壇利益纏鬥的本質。黑猩猩和人的基因相當接近,被戲稱為人的「親兄弟」。人生有很多險關、世事也很無常。我們可不可從黑猩猩世界取經? 英國學詹姆斯.蒂勒教授先後採訪了靈長類動物學家、進化心理學家和政治學家,探討人類的政治世界和其他靈長類動物的共同之處,包括:如何結盟、選出領袖、領導方式、處理敵我關係等等,甚至決定何時去打仗!
蒂勒教授總結出我們可以向黑猩猩學習的一些要點,特別值得目前處在對峙困境中的兩岸政治人物深思。
1. 和朋友保持親近,跟敵人要更親近。黑猩猩世界的盟友關係不斷轉變。要想登上巔峰、成為「猩上猩」,需要做好和友方翻臉和敵方擁抱的準備,且大多數結盟都是出於利益考慮,而不是友情。
近一年,中美貿易、金融、科技和地緣政治的衝突達到高峰。美國白宮新主人拜登上台後,中美緊張態勢可能會有所紓緩,但也不會回到歐巴馬時代,追求各自國家的優先利益一定掛帥。習近平和蔡英文恐怕得有更深刻的認識,並善於在這無情的國際政治棋盤中掌握位置,適時分清敵友。
2.結盟要挑選弱者,不是去聯結強者。黑猩猩一般會選擇構築「最小勝出聯盟」。套用在民選政壇,最小勝出聯盟的意思是要成為國會中多數所需的最少的盟友。
兩個弱小的黑猩猩可能會聯合起來對付一個更強壯的黑猩猩,而不是一個弱小和那個強壯的結盟。想一想,如果我和弱者結盟,而不是強者,這在分贓時可能對我更有利。台灣的在野黨,無分顏色,面對在行政和立法部門都一黨獨大的民進黨,是得好好想想這個道理。
3. 讓人害怕好,讓人喜歡更好。黑猩猩群的領導者可能是那種望而生畏、通過鐵腕來實現統治的。但是,這樣的領袖堅持不了太長時間。
要想成為成功的領袖,需要贏得廣大黑猩猩對你和你的盟友的支持,關鍵在於既要懂得溫和,也要懂得堅定。民進黨的中央和地方的政治人物開始為爭取2024總統候選人明爭暗鬥,不妨也拿來好好思考。
4. 讓人喜歡好,能給人好處更好。統治時間最長的領袖可以掌控資源、並且利用這些資源給自己換取支持。一個成功統治黑猩猩群超過12年的領袖常常把獵物的肉分給大眾。國民黨因為黨產被凍結,領導人物因此常常身手耍不開,得想想其它給的方法。
5. 外部威脅可以穩固支持。面對外來威脅,黑猩猩會摒棄前嫌,停止内鬥,聯合起來一致對外。
「團結在旗幟下」的效應在世界不乏事例。在國際危機、戰爭期間,美國總統的民意支持率會上升。
因為旗幟效應會減少國人對內政的批評,所以可能會被看作分流外交政策的一部分。習近平和蔡英文近年都受到這個效應的好處。問題是,最會炒作此一效應的川普最後陰溝裡翻船,玩過頭不見得是好事。
黑猩猩的一些行為模式跟人類在社會演進的過程中表現的還真是很像。台灣政壇也是黑猩猩的社會嗎?答案就由大家去各自感受了!
作者簡介
黃丙喜,筆耕公共政策三十年,期許為國泰民安增動力,為社會公義添喉舌。
出身新聞媒體,而後轉任台灣大型和跨國企業,赴美獲管理學博士,先後在南洋理工大學、芬蘭厄爾托大學和台灣科技大學教授IMBA和EMBA學程,並任國發會、經濟部、衛福部等政府機構專案顧問,負責政策前瞻、國會溝通和危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