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價值回魂,是事實,還是想望? (圖/取自網路)
樂見美國價值回魂
作者/王惠珀
《前言》
過去四年,在川普只要絕對忠誠就「寵之以位,順之以恩」(諸葛亮語)的用人方式下,右派、利己、唯我獨尊的川式政治(Trumpism)潮流已經成型。
不信,請回想川普說過他有很多很棒的人可以用。所以防疫專家Fauci政治不正確被棄如敝履,取而代之的Scott Atlas在秋冬疫情嚴峻之時,公開宣布白宮不管疫情了,病毒也開始選邊站。根據報導,疫情嚴重的地區多集中在支持川式政治的共和黨州。
當然啦,有奶就是娘,趨炎附勢本是人性弱點,共和黨的美國價值也在川式政治的溫水煮青蛙下給煮糊了。黨內有人看到危機,於是美國版的「梁山泊」: Lincoln project冒了出來,要拯救共和黨的黨魂。
我們無法揣測川式政治只是曇花一現,美國價值會因川普敗選而回魂,還是川式政治已經成型,連共和黨都無法亡羊補牢挽回黨魂。且先來溫習一下,何謂美國價值。
《媒體為國家寫歷史》
自由、平等、大熔爐是美國價值,而三權分立及媒體第四權是維繫美國價值的四根支柱。
七零年代初到美國留學時,我努力跟著媒體新聞,學習看懂美國文化。那時候的電視節目,如CBS當家主播及Sixty Minutes主持人Walter Cronkite,被譽為最值得信賴的美國人及繼任的Dan Rather、ABC主播Barbara Walters及Diane Sawyer等,讓我極為敬佩美國第四權的地位,是他們在維繫著美國精神。窮留學生周末則泡在圖書館,貪心的吸吮著New York Times、Washington Post、Time Magazine等平面媒體提供的資訊。
其中Norman Rockwell為Saturday Evening Post繪的封面畫,從二〇年代繪到七〇年代(一戰、二戰、戰後到反戰),我極為喜愛,收藏了多本他的畫冊,上週妹婿還提起,我曾寄畫冊回台灣給家人收藏。這位小鎮畫家描繪美國社會眾生相,著重於家庭價值及庶民的安居樂活,為美國保留了第一手社會寫實。
《畫家為社會寫歷史》
製片家Thomas Miller及Robert Boyett太喜歡Rockwell溫馨幽默的畫風了,跟著創作了幾十年的電視影集: Happy Days (ABC,1974)、Mork & Mindy (ABC,1978,Robin Williams主演)、Full House (台譯天才老爸俏皮娃,ABC 1987)等。Variety (2020.11.09.)剛報導,今年十二月Boyett與Miller擁有的Rockwell的兩幅畫作《An Audience of One》及《Peephole》將在拍賣會上分別以350萬及150萬美元推出。上了年紀的Boyett說:「希望現代人有幸能夠跟我一樣,享受幾十年畫家為我們繪出的美國價值」。
庶民寫真 (Norman Rockwell)
我因為受不了藥學系畢業只當配藥的藥劑師(醫藥不分業)而出國留學。在美國看到大師的畫作《生病找醫生》(1957年)以及《用藥找藥師》(1939年),大夢初醒,原來美國早已是個醫藥分業的社會。回台之後,窮一生之精力為醫藥分業著力,得罪醫界,被25個醫師公會理事長在衛生署長官面前25娘教子(2004年,時任藥政處長),一婦當官萬夫莫敵,也得不到長官的支持,終至折翼。眼看著日本(1988年)、韓國(2000年)的醫藥分業紛紛上路,而台灣四十年來無所進展,醫藥分業只停留在官員的紙上政績,卻沾沾自喜喊著勿唐嫌台灣。不勝唏噓,真後悔我選這一行當專業。
筆者收藏著七十年代 Norman Rockwell的畫冊
藉著Norman Rockwell的庶民寫真看懂美國文化及核心價值,是我在美國求學最大的收穫之一。2015年陪外子參加波士頓馬拉松後,還去了麻州Stockbridge,這個人口不到二千人的小鎮是畫家的居停地,在Norman Rockwell Museum親炙大師畫作,完成去景仰寫實畫家為社會寫歷史的心願。
《溫習美國價值》
美國大熔爐的社會得來不易。經過百多年的努力,終於在1941年由羅斯福總統透過國情咨文演講,揭櫫了《The Four Freedoms》: 言論自由、信仰自由、免於恐懼的自由、免於匱乏的自由。到了2016年,這四大宣言開始走得荒腔走板。圖四 & 圖五
Obama總統曾將Norman Rockwell 的《The problem we all live with》陳列於白宮
Norman Rockwell繪《The Four Freedoms》
美國也以它的民主制度成為世界典範。1961年Norman Rockwell刊登了一幅詮釋民主素養的畫作《Do unto others as you would have them do unto you》,套句中國話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不論性別、膚色、信仰、老幼、階級,有同理心才能落實文明式的民主。圖六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Norman Rockwell,Saturday Evening Post,1961)
也就是說,有養分有內涵的民主才會有高度,才能感動人心。而民主自由要有高度,靠的是人民的修養。缺少素養的民主終將淪為政客弱肉強食,巧取豪奪,欲達目的不擇手段的民粹式民主。
怎麼到了二十一世紀,「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民主素養在川普執政下,變成了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川式政治?很多人都想不透。
更讓人想不透的是川普雖敗選,他的得票數只輸拜登500萬票(佔總票數1.5億的3.3%),而且共和黨多未表態認同拜登勝選。也就是說,這次選舉並未見到有要讓美國價值回魂的絕對多數支持。川式政治垮了嗎?拜登勝選會讓被撕裂的美國價值回魂嗎?看來未必。
《結語》
歷史是人類的導師,而媒體為導師留下教材,為時代留下記錄,為後代留下歷史,周而復始,生生不息。
20年來台灣跟川普走著一樣的路:政治正確一切正確,順汝以恩,逆我者亡。可以想見五十年後的子孫看到二十一世紀初的面貌將是:美國有川普亂世,台灣有一鼻孔出氣的沒有骨氣的媒體和無孔不入的1450散布假訊息,以及台灣是川普最忠實的支持者。可悲的是,看著官員及傳媒的失格,就知道台灣人沒有檢討能力。
25歲以前的我受著男女平權、教育平權一路走到出國留學,學習看懂美國價值,也盡一生之力落實這核心價值。而當下25歲年輕人所處的社會,與我25歲時的社會很不一樣。時代進步了?還是民主自由讓時代退步了?這樣的神主牌,不要也罷。
作者簡介
王惠珀,台灣桃園人,台大藥學院學士、美國密西根大學藥學博士。曾任台大醫學院藥學院(系)教授及系主任、長庚大學醫學院天然藥物研究所創所所長、台北醫學大學藥學院長、行政院衛生署藥政處處長等職。專長涵蓋新藥設計開發及藥事管理。
其新藥研究曾獲十五國四十一項發明專利,及獲頒經濟部「國家發明獎」等多項發明與研究貢獻獎,並列名當代名人錄及國際年度專業人士。
王惠珀在藥政管理上致力於以智財權管理藥品之學名藥立法、推動優良藥品製造規範等,以及促成健保藥價「三同政策」。此外並曾開啟專業橋接庶民的「全民用藥教育」計畫、「人民的眼睛」計畫,蓄積藥師參與社區公共衛生及長期照護的能量,獲得行政院「參與及建立制度獎」、藥師典範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