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請頂尖專家學者講授各個行業最新的發展趨勢,在做決策時就不會偏離大方向。(圖片取自網路)
專業失靈,偏見治國,是全民的災難
作者/徐作聖(管理學退休教授,新竹市)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19年10月24日中央政治局學習會中明確指出: 「把區塊鏈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重要突破口,明確主攻方向,加大投入力度,著力攻克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習近平對新興科技的瞭解令人刮目相看,這段講話為中國智慧產業的未來發展提供了一套明確的方向,也為分散式智慧經濟未來佈局提供了重要的戰略藍圖。
根據作者了解,大陸中央政治局七位常委每月舉行「學習會」,邀請頂尖專家學者講授各個行業最新的發展趨勢,如此在做決策時就不會偏離大方向。專題內容包羅萬象,有量子科技、區塊鏈、AI、危機管理、健康醫療。過去20年每月舉行的中央政治局「學習會」,提供了中央委員與時俱進的新知,有助於對國家短中長期所面臨的環境作出適時的應對措施;也提供了中央決策者與社會有互動的機制,使得符合社會期待的產經政策能夠及時反應社會所需。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即將要爆發時,鍾南山等院士專家向中央政治局匯報疫情的可能走向及執行建議,北京政府第二天即下達封城令 ,全國動員控制疫情,收到了良好的效益。大陸這種官學互動的學習關係值得肯定,它不但提供決策機構最新的產業資訊,也使得學界講員能透過交流把最新的思維與理論向領導階層充分反映,產學官資源因而可以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反觀臺灣,行政院竟不斷以疫情為藉口,蠻悍拒絕召開依法必須召開的多個重大會報,這種不惜行政違法的事都做得出來!而一般性的產業及科技策略規劃,永遠是大官先行,用「大內宣」貫徹其既定政策,產學研各界聊備一格、行禮如儀,參與者永遠是老面孔,以先進國家 (尤其是美國) 角度來看世界,完全看不出「策略性、在地化、接地氣」的前瞻創新思維與格局。換句話說,臺灣的政策規劃是為政治服務的,儀式性的大會是要令百姓無所適從的,如果再加上意識形態導向,產業何去何從就只有天曉得了!
不必否認,臺灣的政治領袖真的缺乏學習新知的熱忱與機制,為什麼這批說來也是法律、政治、經濟專業的決策菁英,就可以不需要與時俱進,學習新興科技與全球產業動向呢?究竟是制度的問題還是個人的問題?不管是哪個,決策者們缺乏最新全球科技趨勢與產業發展的知識,是全民的災難啊!
臺灣社會本已政治兩極化,又採行的是贏者全拿的選舉制度,彷彿唯政治算計、打擊異己才是王道!我們看到,台灣所有決策都和黨派意識有關,連購買疫苗與萊豬進口都牽扯到意識型態,百姓健康不被放在第一位,實在是愚癡荒謬到了極點!決策者缺乏專業知識,又沒有容人雅量,以致專業失靈,偏見治國,令有心人不知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