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爾斯海默已在其新著「大幻想」中,清楚分析了自由主義外交政策會不斷導致失敗與挫折。(圖騙取自網路)
美國新總統仍可能利用台灣 台灣卻要避免誤入陷阱
作者/張陌
關鍵時刻已經降臨,美國大選即將底定,但結果未必能夠一下子確定,有人擔憂川普若是落敗將不會承認敗局,並拒不交出政權,美國將陷入分裂;這樣的擔憂,在過去二百多年的美國政治歷史上,不曾發生。
這個情境讓今年8月時,美國海軍研究所(US Naval Institute)發表的The War that Never Was?兵推文章,成了一個更逼近現實的想像。
那篇文章預言似地猜測:北京將趁美國的交接爭議發動「紅省行動」(Operation Red Province),於明年1月初連續軍演以混淆各方判斷,再於1月20日美國總統就職日前,對台北發出統一的最後通牒。華府則陷入群龍無首的混亂局面,對於究竟是否出兵護台莫衷一是,蔡英文最後在別無選擇下向中共投降,習近平向全國宣布,台灣終於回歸。
不過,北京顯然不會這麼做,剛開完的五中全會發表了公報,公報上綱要性地公布了「十四五規劃」及「2035年遠景目標」,這個計畫雄心勃勃,因為在那個眾所預期的2035年到臨之前,中國已經坐上了世界第一的位子。在這之前,沒有一個領導人會愚蠢地想要打上一仗,讓這一個位子永遠地失之交臂。
但這也凸顯,新任的美國總統,不管是連任的川普,或是很可能取而代之的拜登,都將面對一個即將超越美國的中國,而為了阻止這個很難逆轉的現實,美國將會施出渾身解數。
亦即,不必懷疑美中的白熱化對抗,將在未來的四年或者八年中登場,就算是作為一個優雅的老政客拜登,他對付北京的手段亦不會比川普來得斯文,因為這在過慣了老大日子的美國,失去老大的位子幾乎是生死攸關。
失去霸主地位之後,美國的美元霸權也勢必一落千丈,在一段也許並不算短的衰落期過後,它將被一個新的貨幣取代,或者降格為與其他強勢貨幣並存,只有相互拆借與折算、而無獨尊地位的、褪色的普通貨幣。
但一旦至此,一旦失去了金融帝國的皇冠,美國將無法支撐它的龐大開銷以及過去藉由獨一無二的鑄幣權而生出的債務,其帝國的瓦解也將難以避免。
可以想見,無論是哪一位候選人當選,他的歷史任務就是阻止中國對美國的超越,甚至阻止他自己成為那一個在其任上走下神壇、交出霸主地位的美國總統。但就像羅馬帝國的戴克留先皇帝,雖然試圖阻止羅馬的衰落,但仍然難以挽回帝國分解成東、西兩個帝國,以及它的最終的殞落。新任的這一位美國總統,可以解答歷史給予衰頹的問卷嗎?
若是川普連任(這可能是北京希冀的),美國仍將繼續他四年以來的那一套毫無章法、自行其是的七傷拳,歐洲與美國將呈現某種貌合神離的局面,甚至於,可能會有某一個局部的歐洲,將開始與他們認為的未來新霸主展開更為密切的交往。
而拜登的當選則將重拾歐洲對美國的信心,拜登將會繼續美國的價值領導,對於已經受損嚴重的所謂自由民主普世價值進行修補,並與歐洲重新建立同盟關係,以形成一個抗中的長期聯盟。
但拜登的政府也必然是一個再度陷入「自由主義」外交政策的政府,美國在自由主義上的傳教士熱情,從不曾因為哪一個黨執政而有所不同,共和黨如此,民主黨亦復如此,民主黨在其基因上,更是一個標準的自由主義。
美國攻勢現實主義大師米爾斯海默已在其新著「大幻想」中,清楚地分析了這個「試圖在全世界範圍內廣泛建立或扶植自由民主政權,以獲致一個真正安全的世界的自由主義外交政策」,會不斷導致失敗與挫折,這在包括阿富汗、伊拉克、敘利亞、埃及和利比亞的嘗試,都已經得到驗證。
自由主義的外交政策並不會尋求與中國開戰,因為它的成本過高,但卻很容易利用對方內部的反對者、以及各種形態的非政府組織,去進行顛覆或製造動亂,以達到政權更迭的效果。去年的香港反送中運動就是一個典型的例證,背後的始作俑者早已呼之欲出。
沒有證據顯示,拜登上台之後美國將放棄自由主義外交,改採現實主義外交,也就是更為在乎地緣政治的均勢,並且充分尊重對手戰略利益的外交政策。甚至於,拜登如果要做八年總統,他基於很可能在任內交出霸主的棒子,而對中國採取更為凶猛的圍堵與打壓作為。
因此,台灣在拜登的任內,未必會如此刻的揣測,認為拜登將會對台灣先前過度倒向共和黨而施予懲罰,並刻意疏離台灣,相反地,拜登更可能藉由教唆台灣進行更激烈的對抗,讓北京在追趕美國的步伐上分神。
不過,台灣必須認清,美國並不是沒有底線的烏托邦瘋子,它的自由主義既是精神上的嚮往,也是戰略上的欺騙,喜歡以跟美國「心靈相通」(like-minded)自居的民進黨,切莫在美中爭雄的歷史大局中,走上了無法回頭的戰略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