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淪陷 1937年12月12日,日軍第6師團衝破南京中華門防線,戰車駛向城門,城門上國軍所書「誓復國仇」的標語仍清晰可見。
南京保衛戰與大屠殺國際事件
作者/徐宗懋圖文館
民國26年底,南京保衛戰爆發後,日軍以四個精銳師團的兵力圍攻南京城,由於德國的調停未成,中日戰火越燒越烈。儘管國軍在淞滬會戰傷亡慘重,但日軍也付出很大的代價,而且超過大本營原來的估計。過去日軍習慣對中國軍隊強攻猛打,就可迫使中國部隊快速退縮,這次他們遭遇超乎預料的頑強抵抗,因此沿著長江兩岸攻打南京時帶著報復的心態,可說一路燒殺。等到圍攻南京城時,更是卯足全力。儘管中國軍隊拼死抵抗,但在武器裝備遠不如日軍的情況下,仍然被攻破,付出了慘重的傷亡代價。日軍一進入南京城以後,就進行報復性的殺戮,爆發了國際矚目的屠殺事件,史稱「南京大屠殺」。
日軍殘暴的屠殺 1937年底,日軍命令中國戰俘自行挖壕溝,隨後以刺刀將他們活活地刺死,手段兇殘無比。
(十張鐵證如山的日本暴行和國際報導照片)
民國26年11月,國軍由京滬沿線轉移陣地,扼守南京。日軍集結第六師團谷壽夫部隊、第十六師團中島部隊、第十八師團牛島部隊、第一百一十四師團末松部隊等,在松井石根大將指揮下,合力圍攻,遭到中國軍隊堅強抵抗,於是在陷城之後,作有計畫的屠殺,以示報復,並企圖懾服中國人的抗敵意志。12月12日傍晚,谷壽夫率領的第六師團任前鋒,攻陷中華門,即開屠殺。翌晨又率大軍進城,與中島、牛島、末松等部隊,進入市內各區,展開大規模屠殺,繼以焚燒姦掠。12月12日至21日是屠殺最驚怖的時期,也就是谷壽夫部隊駐南京的期間。計在中華門外花神廟、寶塔廟、石觀音、下關草鞋峽等處,日軍將中國軍民用機槍集體射殺並焚屍滅跡者,有十九萬人。此外零星屠殺,其屍體經慈善機關收埋者十五萬具,被害者總數達三十萬人以上。這個數字是遠東戰犯法庭經過調查以後所確認的,直到今天每年的12月12日,中國大陸各地仍然以各種形式紀念這個悲傷的日子。 ......(以下請付費閱讀)
多幅首次公布之珍貴照片及精彩內容,請點擊付費連結 https://u-mall.waca.shop/product/detail/499381
★★★ 圖文版權所有,須經《優傳媒》同意才能使用
作者簡介
徐宗懋圖文館負責人徐宗懋先生從事記者二十年,近年極力耕耘世界近代歷史影像,推動中華民族精神教育和文化研究工作。過去曾在前線採訪過以巴衝突、美國轟炸利比亞、薩爾瓦多內戰、尼加拉瓜內戰等。目前是新世語文化有限公司負責人,出版品以徐宗懋圖文館(臺灣)、秦風老照片館(中國大陸)為品牌。收藏珍貴歷史事件老照片,推廣老照片為近代歷史第一手材料的重要性,倡議新的歷史影像革命,堅持藉由歷史原件的搜集,呈現給讀者最高畫質的視覺知識饗宴,並透過對歷史的敬畏,與品質的追求,加上對工作無限的熱愛,以堅定的步伐,在歷史圖像的出版上,走出一條精彩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