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南農田水利會會務委員黃慶雄,出示親友繳交曾文水庫灌溉工程費收據。曾文水庫興建計劃原本就是規劃為灌溉用途,農民負擔的金額比省政府支付的還多,後來曾文水庫卻登記為台灣省政府所有,黃慶雄說既然是省府所有,他拒繳工程費,結果卻被移送法院強制執行,他家當時最有價值的電視機及摩托車都被扣押。(陳婉真攝)
農委會橫柴入灶 冷眼看水利會改制大戲
作者/陳婉真
今年中秋連假,剛好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期重叠,台灣在慶中秋,中國在慶國慶。
就在全民瘋烤肉的中秋團圓日,全國17個農田水利會的招牌被悄悄拆下,改換成農委會轄下各地水利管理處,並於10月1日舉行揭牌,以及署長、各管理處處長人事布達儀式;17個管理處的揭牌典禮則於10月5日上班日同時辦理。
奇怪的是,水利會的改制,算是一件百年來的重大轉變,對農委會而言,一下子增加了17個新的管理處;對各原本的水利會而言,由公法人轉變為農委會轄下的公務機關,兩造都應該是值得慶賀的事,感覺上卻是出奇的低調。
彰化農田水利會會務委員製作抗議布條,在縣內各農路路口懸掛,譴責土匪政府違憲。(陳婉真攝)
更奇特的是,一般公務機關光是一級主管交接,都要清楚辦理移交,這次卻完全沒有,原因和幾處民選水利會幹部的反對有關,但如此交接也太不清不楚了。
更不清不楚的是,水利會原本的公法人地位,在沒有任何法源依據下,憑空消失,原先登記在水利會名下的財產,農委會早在改制前即以公文要求各水利會逕自辦理財產移轉,等於是人民團體的財產,一夕之間被國家充公沒收。
水利會的體制變革,從國民黨一黨獨大時代,到民進黨一黨獨大,經歷了李登輝執政時期,曾經一度將水利會會長改為官派,到陳水扁時期,又改為會員直選,始終無法改制為公務機關,原因就在於水利會龐大的資產,政府如果要收購,勢必難以支應天文數字的徵收補償費用,因此,到了陳水扁執政時,國民黨仗著立法院人數及派系勢力的優勢,順應民進黨全面直選的主張,結果那次選舉中,民進黨在桃園及南投兩會選贏了,其餘全部敗給國民黨支持的人選,畢竟水利會這個區塊民進黨幾乎未曾努力耕耘過。
諷刺的是,這次帶頭反對改制最力的,正是當年選贏的桃園水利會會長黃金春;第一個成為改制犧牲者的,則是當年的南投水利會會長洪國浩。
2015年全國水利會長聯誼會,參選總統的蔡英文,及後來主導改制的蘇嘉全和會長們合影。坐在蔡英文左手邊的黃金春說,早知道選她是要來消滅水利會,他絕不敢成立水利全國後援會。那種被騙的感覺很讓人痛心。(黃金春提供)
黃金春在改制前幾週,眼見原本應允站出來反對改制的戰友人數越來越少,戰力越來越弱,決定放棄強力抵抗,但聲明將持續提出釋憲,及採取司法途徑等各種可能的方式,長期抗爭。
戰友越來越少的主要原因,當然就是因為掌握有執政優勢,可以使出各種威逼利誘的手段;特別是員工為了保住工作,多數是忍氣吞聲,敢怒不敢言,農民也因善良不與人爭的個性,只能眼睜睜旁觀這場鬥爭大戲。
洪國浩在卸任南投水利會長後,曾擔任兩屆草屯鎮長,並曾代表民進黨參選南投縣長,可惜敗給對手,而於今年2月,因雲林水利會會長林文瑞擔任國民黨不分區立委,洪國浩成為代理會長。
可以說,民進黨人中,只有黃金春和洪國浩真正經過基層廝殺而當選為水利會長,黃金春還曾當面向蔡英文舉薦洪國浩,建議由他來改革水利會。然而,令很多人跌破眼鏡的是,這一次不但他的代理會長換人了,在首波水利署人事改組中,洪國浩也完全落空,令很多他的支持者深深為他不平。
農委會在法源不全、準備不及的情況下,甘犯未來可能違憲之虞,強勢主導,將水利會收歸國有,背後涉及龐大的利益,以及有意爭奪大位者的私利考量,是開民主的倒車,令人驟然看清政客的真面目。(陳婉真攝)
在過往8個月間,洪國浩可以說是農田水利署的最佳測試劑,因為新制即將推動,地方反彈聲浪不小,洪國浩只能在當權者與抗爭者雙方僵持不下的夾縫中,不斷作修正。
譬如,農委會為因應新創的「雙軌雙流」人事制度,也就是首長及主管為官派;原先的會務委員比照省議會改制,改為官派的諮詢委員,其餘水利人員雖然要經過考試,卻不能成為公務員,無法享受一切公務員的福利及退撫制度。
農委會責令洪國浩在水利會規劃一間公務員的辦公場所,卻被洪國浩婉拒了,理由很簡單,在同一個機關裡,少數公務員管理多數升遷受阻的水利工作人員,本來就很容易引起反彈,基層人員更譏為水利會的「一國兩制」,農委會後來放棄這個想法,洪國浩也落得兩面不討好。
又如擴大嘉惠非灌區農民的農業用水供應,是農委會這次自認改制的亮點,洪國浩在擔任南投水利會長任內,曾經設法利用能高大圳剩餘水,提供埔里重要農業生產區大坪頂(非灌區)的灌溉用水,地方反應相當好,這次他也花了很多精神,走訪雲林水利會轄區的鹿谷、竹山等非灌區,希望能貫徹農委會這項擴大灌區的諾言,可惜人事命令公布後,令他的南投鄉親感到極度錯愕。
如果熟悉地方政治生態,你就不會對洪國浩的遭遇感到詫異,雲林水利管理處處長人選,光是雲林的蘇治芬及劉建國兩位民進黨立委的爭執不下,就讓農委會傷透腦筋,只能以水利署副署長林國華暫時兼代,副處長則是林文瑞時代的總幹事,讓地方兩黨各派系暫時相安無事。
至於南投方面,由於曾任不分區立委的蔡培慧積極想參選下屆縣長,以蔡培慧僅有一次參選卻落敗的經驗,地方經營方面遠遠落在洪國浩之後,當然會想方設法阻斷洪國浩回鄉再度參選縣長的路,洪國浩就這樣在派系惡鬥下成為犧牲者,對照當初民進黨口口聲聲打破地方派系的改制理由,看起來格外諷刺。
洪國浩另一項未竟的任務,是打算把各區處的「掌水工」辭退,後來因為反彈聲浪太大而收回成命,也讓洪國浩這個代會長做得更加辛苦。
外界猜測,民進黨掌控水利會之後,因為有人看上人數龐大的掌水工職缺,以及類似的「水路掌水工」、颱風天一定要出動的「水門看管工」等等職缺,打算配合農業外勞政策的推動,引進外勞取代本國工人,那又是一筆為數可觀的仲介收入了。
再往前推到去年選前,桃園水利會會長黃金春因擔任蔡英文競選連任的全國水利後援會會長,特別到總統官邸和蔡英文談了100分鐘,蔡英文應允:如果水利會財產問題無法解決,就不要改制;並說以後改制的事一定要和黃金春談過再來推動。
彰化農田水利會會務委員製作抗議布條,在縣內各農路路口懸掛,譴責土匪政府違憲。(陳婉真攝)
黃金春事後回憶說,蘇治芬和蘇嘉全是當初主張改制最積極的立委,蘇嘉全也曾到桃園水利會找黃金春,但只是簡短的告知:水利會非改制不可,當黃金春提到水利會財產的徵收問題時,蘇嘉全想都不想就回說:「我們現在已經全面執政,沒有什麼辦不到的事。」說完頭也不回就走了,黃金春說,這哪是來討論事情的?根本是來下命令的,蔡英文很顯然被矇蔽了。
不久前蘇嘉全因為侄子蘇震清的案子,斷了他的總統夢;然而,黨內有意角逐總統大位的人,無不對水利會這隻大肥羊虎視耽耽,像桃園管理處處長一職,就是由鄭文燦的親信、和水利會毫無淵源的何明光擔任,畢竟桃園水利會擁有龐大的資產,隨便找一塊土地去開發利用,選舉經費就綽綽有餘,不爭的才是儍瓜。
雖然農水署長蔡昇甫說,改制最主要是要讓37萬公頃未獲灌溉服務的農民,也跟31萬公頃灌區內農民獲得一樣的服務,聽在水利會民選幹部耳裡,卻認為根本是假議題,以目前31萬公頃灌區內的水源都已不足,導致常要以輪作及休耕等方式因應,現在卻在毫無數據的前提下信口開河,不知道水源要從何而來?
也有人擔心,所謂37萬公頃非灌區範圍,原本是經濟部水利署所轄,為了搶水利會的主導權,農委會雖然成功踏出改制的第一步,但未來農委會農田水利署和經濟部水利署的職權,又將如何劃分?
熟悉水利會業務的老員工認為,以往未精省前,水利會原本屬省水利局管轄,所有水利業務一條鞭管理,可惜精省後農委會以補助水利會費為由,主張將水利會業務劃歸農委會,但誠如黃金春所言,除了撥款補助以及審核各水利會的預算之外,他看不出農委會對水利會業務究竟瞭解多少?作了多少改進?有的只是外行領導內行的扞格不入。
員工認為,如果農委會不對於農產品的生產作更有效的規劃與調配,譬如縮小耗水量大的水稻生產面積,鼓勵農民改種耗水較少的雜糧,光是嘴巴說要擴大灌區,根本是一場騙局。
至於水利會財產移轉問題,據目前新接手的水利會幹部私下透露,目前還在緩衝期,還不急於辦理過戶。
接下來,我們就要緊盯各管理處,辦理財產過戶是根據什麼法源?有沒有繳交稅賦?要交增值稅?贈與稅?還是要逃漏稅?好戲還在後頭!
作者簡介
陳婉真,曾擔任《中國時報》記者、美國《美麗島週刊》創辦人、立法委員、國大代表、台灣產業文化觀光推展協會理事長、綠色台灣文教基金會執行長等職務。
她生於彰化縣,從小立志當新聞工作者,台灣師範大學畢業便後順利進入中國時報,仗義執言和使命必達、務實求真的精神,讓她在新聞界以犀利觀點聞名。
她在戒嚴時期挑戰禁忌,即投入政治改革,因此成為黑牢裡的政治犯,但是無畏無懼的堅持理想,不論藍綠執政,從不向威權低頭。
現在是自由撰稿人,想記錄主流媒體忽略的真實台灣故事,挖掘更多因為政權更迭而被埋沒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