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桑二世清真寺幾乎可以說是卡薩布蘭加"唯一"的景點。無論美國或「卡薩布蘭加」,竟都猶若昔日的風華絕代淪落至今日的伊人憔悴。
作者/程富陽
世紀矚目的2020年美國總統選舉第一場電視辯論,終於在上週三(9月30)登場。在整場辯論中,我們既聽不到有擔負全球安全整體體系的雄心戰略,也看不出有描繪一個世界大國應負決解國際爭端危機的宏圖大計,更嗅不出其有擘劃實踐人類追求和平幸福的能力與企圖。
雖然大家也看到辯論前大家所猜測的議題爭論,如大法官的提名時機、通訊選舉的公平機制,冠狀疫情的管控得失、種族歧視的衝突蔓延、繳稅的誠實與否、經濟的擴張收縮與對「美中博弈」的態度。但大眾看到更多的是,兩人如實境秀那互噴口水的火花四射,諸如:小丑、無能、騙子、閉嘴、笨蛋等字眼的充斥。難怪CNN的主播形容這是史上最糟糕的辯論,就像一場「摔角比賽」,更有媒體以「美國輸了」來形容這場辯論會。
我們亦不免感嘆,在19世紀那個全世界矚目學習的西方民主、科技的霸主是否已然消退?回想19世紀末,美國正是當年古老中國傾心追求的典範,當時不但武器,連操點訓練的口令都以以英文音譯為中文,如「前進」就按英語forward March音譯成「發威馬齊」。沒錯!「發威馬齊」標示的,正是超過一世紀所有古老、落後東方民族,尤其是中國,其不得不向西方學習的一條漫長光陰與道路。
但很遺憾的是,美國仍終究難逃脫那「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掏盡英雄」時代的必然驟變。當時光隧道從1867年跳躍到2020年,美國總統已從當年的安德魯•約翰遜轉換成今日的唐納•川普。此情此景,令人不禁憶起曾經搭郵輪蒞覽位於中東地緣邊陲的摩洛哥第一大城「卡薩布蘭加」。
以「卡薩布蘭加」為背景的《北非諜影》』曾榮獲1944年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和最佳改編劇本獎。迄今,對影片中那個好萊塢演員亨弗萊•鮑嘉所飾演,在卡薩布蘭加開「銳克美式咖啡吧」的美國人銳克角色,還是令許多人記憶深刻。
其實,「卡薩布蘭加」早在16世紀就被歐洲葡萄牙人殖民,1770年摩洛哥國王下令在安法城舊址興建一座新城,並將其命名為「卡薩布蘭加」,意為「白色的房子」。到19世紀末期已發展成北非海上貿易中心,如今,已是個超過3百萬人,並集工業、金融於一身的摩洛哥第一大城。
雖說今日的「卡薩布蘭加」仍是摩洛哥的第一大工業城,但已少了我欲追尋40年前印象中,那座流露戰爭中人性「浪漫與殘酷」交錯,及充滿諜報「爾虞我詐」紛疊的城市痕跡。如今,號稱二戰期間國際競逐的地中海俱樂部,在我眼裡卻顯得零落髒亂與單調,已難窺舊日想像的美麗「風情」。
咖啡的醇香、清真寺的朝拜、大西洋的濤聲,雖仍縈繞卡城,但相對於今日眼前浮現的一切,猶若對照著一世紀來美國的興與衰。昔日東方人追求的「發威馬齊」已然殞落!對筆者而言,無論美國或「卡薩布蘭加」,竟都猶若昔日的風華絕代淪落至今日的伊人憔悴,只令人泛起一絲「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的悵然而已!(待續)
作者簡介
程富陽,退役上校,先後畢業於政戰學校、約旦民間「穆塔爾大學軍事教育研究所」、中華民國「國防大學國際戰略研究所 」,及約旦皇家軍事陸、戰院。曾任國防大學共教中心主任,目前仍於該中心任教。著有《現代戰爭軍事新聞趨勢》、《從非傳統安全看兩岸安全戰略的演變與展望》、《中東情勢暨國防安全專書》,以及《富陽隨筆第一~三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