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起香江》靜觀文明與鬥爭的分別 - umedia 優傳媒  

新聞 / 百家爭鳴
潮起香江》靜觀文明與鬥爭的分別
2020-10-05 07:00:00
A+
A
A-

靜觀文明與鬥爭的分別

 

作者/鄭漢良

 

在台灣涉嫌殺害女友潘曉穎後棄屍不顧、隻身逃返香港的陳同佳,因洗錢(偷取及變賣潘女的手機)罪名在香港服刑,去年10月刑滿出獄。他當時公開表示對他犯下的罪過以及之後所引起的連串社會運動感到懺悔,並願意向台灣方面自首,言畢旋即在官方安排的監護人基督教神職人員管仲鳴的引領下,搭乘汽車前往警方為他安排的「安全屋」匿居。然而,迄今轉眼已一年,陳不但沒有自首,更恍如人間蒸發。潘女的母親於是透過傳媒公開向陳同佳喊話,要他兌現諾言。

 

值得注意者乃是潘母這次願意接受採訪的傳媒,均是港府和北京方面視為「反中亂港」的,媒體,與去年年初潘母將愛女慘死伸張公義的責任,完全寄望在民建聯和特區政府身上,可說是一個極端。

 

潘母在採訪中披露了這兩年來她和丈夫所經歷的精神打壓以及嚐盡人情冷暖的辛酸。2019年初,港府推出逃犯條例修訂草案,要為客死異鄉的潘女伸張正義討回公道,而這也是特首林鄭月娥日夜牽腸掛肚的「初心」。潘母上周接受訪問時披露,港府撤回逃犯條例修訂後,她已被棄之如敝屣,她透過立場新聞和蘋果日報質問林鄭「你的初心」去了哪裡?

 

港府在推出修例草案之前,林鄭曾在2018年12月17日上京述職。根據新華社報導,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對她的工作「充分肯定」,又支持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然而在官樣文章的底下,有知情人士披露習近平還指出作為國家一份子,香港應該做好國家安全工作。

 

其實習近平早在2017年7月1日香港回歸日發表演說時,已經警告「任何危害主權安全、挑戰中央權力和香港基本法權威、利用香港對內地進行滲透破壞的活動,都是對底線的觸碰,都是絕不能允許的」。

 

與澳門早已經就基本法23條立法相比,香港一直未能落實成立港版的「反顛覆法」,對北京而言,無疑如芒在背,是國家安全的一大「缺口」,林鄭月娥2018年年底述職時接到這方面的指示,不足為奇。

 

林鄭月娥述職返港後大概兩個月後,港府即在2月初一次行政會議上提出逃犯條例修例草案,一份美國傳媒報導指出,這次會議在2月7日農曆新年之前召開,當時很多成員已經無心開會,草案在未經多少人的「大腦」考慮下草草拍板。農曆年假後,港府在2月13日提交修訂逃犯條例及刑事事宜相互法律協助條例的草案。自此,香港就踏上一條不歸路。

 

從去年初夏開始,反修例運動在硝煙彈藥瀰漫下越演越烈,警方鎮壓手法在北京敲邊鼓聲中也越趨暴力。到了9月4日林鄭月娥終於在形勢比人強下宣布正式撤回修例草案。然而就在香港部分人沉醉於初步勝利的歡愉當中,中共卻在早一天已經宣布向香港發動全面鬥爭,清算從2014年雨傘運動到反修例運動的一筆總帳。

 

9月3日習近平在中央黨校發表一篇「殺氣騰騰」的講話,內容強調「發揮鬥爭精神、增強鬥爭本領」。這是外界以為中共放棄階級鬥爭這個玩意以來,相信是最高領導人提及「鬥爭」最多次數的一篇演講,總共接近一百次之多。

 

習的演講指出,當前今後中國的發展「面臨的重大鬥爭不會少……港澳台工作、外交工作、黨的建設等都有」,因此領導幹部要有「草搖葉響知鹿過、松風一起知虎來」的見微知著能力,「該鬥爭的就要鬥爭」。

 

內容的「鬥爭」洋洋灑灑,包括「爭鬥是一門藝術,要善於鬥爭」、「堅持鬥爭過程和鬥爭實效相統一」、「合理選擇鬥爭方式,把握鬥爭火候……根據形勢需要及時調整鬥爭策略……在鬥爭中爭取團結,在鬥爭中謀求合作,在鬥爭中爭取共贏」、「鬥爭精神、鬥爭本領不是與生俱來的……」、「掌握馬克思主義,夯實敢於鬥爭、善於鬥爭的思想根基,理論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堅定,鬥爭起來才有底氣,才有力量」。

 

毛澤東以前自詡與天與地與人鬥,都是「其樂無窮」,今天中共又拿出古法來「其樂無窮」一番。面對國際複雜局勢,樂在哪裡還需時間證明,但對付丁點兒的香港,情況簡直是樂翻天。鬥爭論出來三個多月後,主管香港事務的班子換了幾個「鬥爭」豐富的領導幹部,接踵而來的就是搬出鬥爭重磅武器「香港國安法」。

 

陳同佳日前回應潘母的呼籲,發放錄音稱自己已準備向台灣自首,並且在週一(10月5日)委託律師與台方面接觸。台灣當局應該以透明的手段和獨立的司法來處理陳同佳的自首,一來可以真正為死去的潘女伸張正義,二來可以向世界證明港人送中與送台的分別,文明手法與一味鬥爭的分別。

 

作者簡介

鄭漢良,從事新聞工作近40年,余紀忠時代曾服務美洲中國時報和台灣中國時報,退休前是中時副總編輯以及駐港特派員。     

靜觀文明與鬥爭的分別

 

作者/鄭漢良

 

在台灣涉嫌殺害女友潘曉穎後棄屍不顧、隻身逃返香港的陳同佳,因洗錢(偷取及變賣潘女的手機)罪名在香港服刑,去年10月刑滿出獄。他當時公開表示對他犯下的罪過以及之後所引起的連串社會運動感到懺悔,並願意向台灣方面自首,言畢旋即在官方安排的監護人基督教神職人員管仲鳴的引領下,搭乘汽車前往警方為他安排的「安全屋」匿居。然而,迄今轉眼已一年,陳不但沒有自首,更恍如人間蒸發。潘女的母親於是透過傳媒公開向陳同佳喊話,要他兌現諾言。

 

值得注意者乃是潘母這次願意接受採訪的傳媒,均是港府和北京方面視為「反中亂港」的,媒體,與去年年初潘母將愛女慘死伸張公義的責任,完全寄望在民建聯和特區政府身上,可說是一個極端。

 

潘母在採訪中披露了這兩年來她和丈夫所經歷的精神打壓以及嚐盡人情冷暖的辛酸。2019年初,港府推出逃犯條例修訂草案,要為客死異鄉的潘女伸張正義討回公道,而這也是特首林鄭月娥日夜牽腸掛肚的「初心」。潘母上周接受訪問時披露,港府撤回逃犯條例修訂後,她已被棄之如敝屣,她透過立場新聞和蘋果日報質問林鄭「你的初心」去了哪裡?

 

港府在推出修例草案之前,林鄭曾在2018年12月17日上京述職。根據新華社報導,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對她的工作「充分肯定」,又支持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然而在官樣文章的底下,有知情人士披露習近平還指出作為國家一份子,香港應該做好國家安全工作。

 

其實習近平早在2017年7月1日香港回歸日發表演說時,已經警告「任何危害主權安全、挑戰中央權力和香港基本法權威、利用香港對內地進行滲透破壞的活動,都是對底線的觸碰,都是絕不能允許的」。

 

與澳門早已經就基本法23條立法相比,香港一直未能落實成立港版的「反顛覆法」,對北京而言,無疑如芒在背,是國家安全的一大「缺口」,林鄭月娥2018年年底述職時接到這方面的指示,不足為奇。

 

林鄭月娥述職返港後大概兩個月後,港府即在2月初一次行政會議上提出逃犯條例修例草案,一份美國傳媒報導指出,這次會議在2月7日農曆新年之前召開,當時很多成員已經無心開會,草案在未經多少人的「大腦」考慮下草草拍板。農曆年假後,港府在2月13日提交修訂逃犯條例及刑事事宜相互法律協助條例的草案。自此,香港就踏上一條不歸路。

 

從去年初夏開始,反修例運動在硝煙彈藥瀰漫下越演越烈,警方鎮壓手法在北京敲邊鼓聲中也越趨暴力。到了9月4日林鄭月娥終於在形勢比人強下宣布正式撤回修例草案。然而就在香港部分人沉醉於初步勝利的歡愉當中,中共卻在早一天已經宣布向香港發動全面鬥爭,清算從2014年雨傘運動到反修例運動的一筆總帳。

 

9月3日習近平在中央黨校發表一篇「殺氣騰騰」的講話,內容強調「發揮鬥爭精神、增強鬥爭本領」。這是外界以為中共放棄階級鬥爭這個玩意以來,相信是最高領導人提及「鬥爭」最多次數的一篇演講,總共接近一百次之多。

 

習的演講指出,當前今後中國的發展「面臨的重大鬥爭不會少……港澳台工作、外交工作、黨的建設等都有」,因此領導幹部要有「草搖葉響知鹿過、松風一起知虎來」的見微知著能力,「該鬥爭的就要鬥爭」。

 

內容的「鬥爭」洋洋灑灑,包括「爭鬥是一門藝術,要善於鬥爭」、「堅持鬥爭過程和鬥爭實效相統一」、「合理選擇鬥爭方式,把握鬥爭火候……根據形勢需要及時調整鬥爭策略……在鬥爭中爭取團結,在鬥爭中謀求合作,在鬥爭中爭取共贏」、「鬥爭精神、鬥爭本領不是與生俱來的……」、「掌握馬克思主義,夯實敢於鬥爭、善於鬥爭的思想根基,理論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堅定,鬥爭起來才有底氣,才有力量」。

 

毛澤東以前自詡與天與地與人鬥,都是「其樂無窮」,今天中共又拿出古法來「其樂無窮」一番。面對國際複雜局勢,樂在哪裡還需時間證明,但對付丁點兒的香港,情況簡直是樂翻天。鬥爭論出來三個多月後,主管香港事務的班子換了幾個「鬥爭」豐富的領導幹部,接踵而來的就是搬出鬥爭重磅武器「香港國安法」。

 

陳同佳日前回應潘母的呼籲,發放錄音稱自己已準備向台灣自首,並且在週一(10月5日)委託律師與台方面接觸。台灣當局應該以透明的手段和獨立的司法來處理陳同佳的自首,一來可以真正為死去的潘女伸張正義,二來可以向世界證明港人送中與送台的分別,文明手法與一味鬥爭的分別。

 

作者簡介

鄭漢良,從事新聞工作近40年,余紀忠時代曾服務美洲中國時報和台灣中國時報,退休前是中時副總編輯以及駐港特派員。     

加入好友
優傳媒 版權所有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著作權與轉載授權 / 合作夥伴 / 法律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