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東屏@東南亞》聯合佤邦軍建立軍事學院 - umedia 優傳媒  

新聞 / 百家爭鳴
梁東屏@東南亞》聯合佤邦軍建立軍事學院
2020-10-05 07:00:00
A+
A
A-

聯合佤邦軍建立軍事學院


作者/梁東屏


  緬甸軍事力量最強大的民族地方武力(民地武)聯合佤邦軍最近成立了本身的軍事學院,準備有系統地培養軍事人才。由於佤邦基本上是緬甸中央政府無法有效節制的地區,緬甸軍方面對此一形勢,也只能顧左右而言他地表示希望佤邦軍能專注於全國停火協議,努力達成永久的和平。
  緬甸軍方發言人兆敏敦少將就指出,「我們一再強調,在走向和平的道路上,武裝團體不應該尋求擴張武力或領域」。
  只不過聯合佤邦軍的一貫策略顯然是建立起自身強大的武力,才能確保跟緬甸國防軍和平相處。
  聯合佤邦軍係於一九八九年四月十七日脫離緬甸共產黨之後成立,隨即跟當時執政的「國家法律、秩序重建委員會」簽訂停火協議。三十一年以來,雙方並未發生任何戰事,但聯合佤邦軍卻並未閒著,默默地發展成緬甸境內規模最大、裝備最精良的「民地武」,目前擁有四萬正規軍以及一萬後備部隊。
去年,聯合佤邦軍舉行紀念成軍及停火三十週年,在首府邦康舉行大閱兵,展示了包括無人機以及防空導彈等先進武器。佤邦也向緬甸實質領導人翁山蘇姬以及國防軍總司令敏昂良發出了邀請函,但兩人均未出席。
此次建立自身的軍事學院,自然是佤邦又朝軍事擴張的方向邁進了一步。聯合佤邦軍發言人及聯絡官倪鑾就在北撣邦的臘戌指出,佤邦軍設置軍事學院的目的就是要培養未來的領導人,「我們的目的是培養未來的領導人,適合摩登時代並具有現代知識的領導人。每一個組織都應該有自己的軍事學院以及軍事訓練學校」。
  倪鑾表示,軍事學院的訓練過程為四年,目標是要加強並提升武裝部隊的軍事概念及作戰技巧。
  緬甸政治觀察家貌貌梭表示,一般來說,緬甸的「民地武」都有規模不等的軍事訓練設施,目前已經設置有軍事學院等級的有克欽獨立軍以及德昂民族解放軍,「我認為聯合佤邦軍設置軍事學院的目的是要從最底層開始培養未來的軍事指揮官」。
  根據緬甸的二零零八年憲法,佤邦屬於「自管區」,分成北佤及南佤,範圍包括了六個市鎮。雖然在法理上佤邦係置於中央政府治理之下,但實際上佤邦才有完全的控制,有自己的軍隊、政府、行政機構,等於是「自治區」,佤邦現在也要爭取名義上的「自治」。

 

 

 

作者簡介

梁東屏,曾任中國時報紐約新聞中心記者、主任,中國時報駐東南亞特派員。現為香港亞洲周刊、新加坡新明日報、新加坡品雜誌、台灣人間福報…專欄作家。

 

2002年隻身前往阿富汗採訪,獲第十七屆吳舜文新聞獎採訪報導最優獎。著有「一個人@東南亞」、「閒走@東南亞」、「說三到四@東南亞」、「閒嗑牙@東南亞」等。

聯合佤邦軍建立軍事學院


作者/梁東屏


  緬甸軍事力量最強大的民族地方武力(民地武)聯合佤邦軍最近成立了本身的軍事學院,準備有系統地培養軍事人才。由於佤邦基本上是緬甸中央政府無法有效節制的地區,緬甸軍方面對此一形勢,也只能顧左右而言他地表示希望佤邦軍能專注於全國停火協議,努力達成永久的和平。
  緬甸軍方發言人兆敏敦少將就指出,「我們一再強調,在走向和平的道路上,武裝團體不應該尋求擴張武力或領域」。
  只不過聯合佤邦軍的一貫策略顯然是建立起自身強大的武力,才能確保跟緬甸國防軍和平相處。
  聯合佤邦軍係於一九八九年四月十七日脫離緬甸共產黨之後成立,隨即跟當時執政的「國家法律、秩序重建委員會」簽訂停火協議。三十一年以來,雙方並未發生任何戰事,但聯合佤邦軍卻並未閒著,默默地發展成緬甸境內規模最大、裝備最精良的「民地武」,目前擁有四萬正規軍以及一萬後備部隊。
去年,聯合佤邦軍舉行紀念成軍及停火三十週年,在首府邦康舉行大閱兵,展示了包括無人機以及防空導彈等先進武器。佤邦也向緬甸實質領導人翁山蘇姬以及國防軍總司令敏昂良發出了邀請函,但兩人均未出席。
此次建立自身的軍事學院,自然是佤邦又朝軍事擴張的方向邁進了一步。聯合佤邦軍發言人及聯絡官倪鑾就在北撣邦的臘戌指出,佤邦軍設置軍事學院的目的就是要培養未來的領導人,「我們的目的是培養未來的領導人,適合摩登時代並具有現代知識的領導人。每一個組織都應該有自己的軍事學院以及軍事訓練學校」。
  倪鑾表示,軍事學院的訓練過程為四年,目標是要加強並提升武裝部隊的軍事概念及作戰技巧。
  緬甸政治觀察家貌貌梭表示,一般來說,緬甸的「民地武」都有規模不等的軍事訓練設施,目前已經設置有軍事學院等級的有克欽獨立軍以及德昂民族解放軍,「我認為聯合佤邦軍設置軍事學院的目的是要從最底層開始培養未來的軍事指揮官」。
  根據緬甸的二零零八年憲法,佤邦屬於「自管區」,分成北佤及南佤,範圍包括了六個市鎮。雖然在法理上佤邦係置於中央政府治理之下,但實際上佤邦才有完全的控制,有自己的軍隊、政府、行政機構,等於是「自治區」,佤邦現在也要爭取名義上的「自治」。

 

 

 

作者簡介

梁東屏,曾任中國時報紐約新聞中心記者、主任,中國時報駐東南亞特派員。現為香港亞洲周刊、新加坡新明日報、新加坡品雜誌、台灣人間福報…專欄作家。

 

2002年隻身前往阿富汗採訪,獲第十七屆吳舜文新聞獎採訪報導最優獎。著有「一個人@東南亞」、「閒走@東南亞」、「說三到四@東南亞」、「閒嗑牙@東南亞」等。

加入好友
優傳媒 版權所有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著作權與轉載授權 / 合作夥伴 / 法律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