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惠珀感懷隨筆》一趟藝術饗宴之旅(1) — 加泰隆尼亞的傳奇 - umedia 優傳媒  

新聞 / 百家爭鳴
王惠珀感懷隨筆》一趟藝術饗宴之旅(1) — 加泰隆尼亞的傳奇
2020-10-02 07:00:00
A+
A
A-

從高第設計的奎爾公園俯瞰巴塞隆納(郭正宏繪)。

 

作者/王惠珀

 

《前言》

蘇軾丙辰中秋書《水調歌頭》(1076年):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2020年在台灣過中秋:天上軍機轟隆作響,海峽上艦艇擺開陣勢挑起巨浪。地上群魔政客瘋言瘋語,雲端炒手推波助瀾。擾得無辜百姓,焦躁不安,愁腸寸斷。  

 

處亂世,得學會自處,我想起了電影《The Book Thief》裡的德國小女生Liesel。納粹時期家裡窩藏猶太大哥哥,教她閱讀、寫日記、享受孤獨,她從字裡行間找到了屬於自己的美善心房。二戰聯軍空襲,她在防空洞說故事,撫慰鄰居,忘卻不安。

 

而今Covid-19當道,我學Liesel閉關在家,寫成《一趟藝術饗宴之旅》,本文是系列遊記的第一部曲。這是一年前參加速寫名師郭正宏老師規畫的「南法旅繪」每日一畫,由在法國專攻西洋藝術史的姚淑華小姐帶隊的行程。我們集文史藝術及繪畫,隨著彼得梅爾《山居歲月》的腳步,度過短暫而夢幻的初夏。

 

南法旅繪

巴塞隆納位於西班牙北邊加泰隆尼亞地區,緊鄰法國。我們從這裡沿著地中海岸東北行,到法國南部,留有中世紀璀璨歷史及藝術瑰寶的普羅旺斯。然後逛到地中海多元文化的馬賽,再沿著蔚藍海岸來到名城尼斯及坎城。圖二

旅繪路線:加泰隆尼亞→普羅旺斯-南阿爾卑斯區-蔚藍海岸大區。

 

巴塞隆納

巴塞隆納真了不起,出了「加泰隆尼亞現代主義建築師三傑」: 高第(Antoni Gaudí,1852~1926)、多明尼克(Lluís Domènechi Montaner,1850~1923)及普意居(Josep Puig i Catafalch,1867~1956)。高第是「新藝術運動」的代表人物之一,巴塞隆納到處有他的影子。

 

巴塞隆納還有畢卡索(Pablo Ruiz Picasso,1881~1973)、米羅(Joan Miró i Ferrà,1893~ 1983)及達利(Salvador Dalí,1904~1989)三位奇才,集繪畫、雕塑、陶藝、版畫等超現實主義作品聞名於世,是世界公認20世紀最有代表性的「加泰隆尼亞最偉大的現代藝術家」。

 

高第的風格源於他的名言:「直線屬於人類,曲線屬於上帝」。他的建築少不了馬賽克磚,而馬賽克圖案延伸到各式各樣的產業,讓整個巴塞隆納的軟、硬體像個充滿童趣的超大的藝術叢林。他十一項建築中,有五項被列入世界遺產。代表作包括奎爾公園(Park guell)、聖家族教堂(Sagrada Familia)、米拉之家(Casa Milà)及奇幻童趣的巴特羅之家(Casa Batllo)等。圖三

高第的代表建築聖家族教堂、奎爾公園、米拉之家及巴特羅之家(圖取自Wikipedia)。

 

當期待中的聖家堂立在眼前時,已被它的複雜、豐富及雄奇震攝,手上的畫筆不自覺地退縮了。老師總是有辦法破解我的畏怯,一邊作畫一邊解說其神韻,高帝的傑作終於在我笨拙的,顫抖的手中留下記錄。壯膽完成第一張畫,此行將是個開心的豐富的旅行。圖四

速寫奎爾公園(郭正宏繪)及聖家族教堂(王惠珀繪)。

 

我覺得聖十字保羅醫院(Hospital de la Santa Creu i Sant Pau)更是迷人。這個源於1401年歐洲最古老的醫院,在1930年由多明尼克重新設計,拓展成當今規模龐大的建築社群。他大量使用紅磚、馬賽克磚及彩色玻璃,形成迷人的外觀及富有創意的內景,並以「開放空間與陽光」作為療病的主軸,於1997年被列為UNESCO世界文化遺產。圖五、圖六

聖十字保羅醫院建築社群外觀。

旅繪團參觀醫院藝術展示。

 

《畢卡索美術館》

畢卡索(Picasso)成名於法國,是立體主義的創始者及現代藝術的代表人物。他開啟「造型藝術」革命,在繪畫、雕塑、版畫及陶瓷上都有著獨創一格的成就。畢卡索的遺作逾兩萬件,這裡有他早期至藍色、粉紅色時期立體派的畫作及陶瓷作品。圖七

畢卡索美術館。

 

《達利戲劇博物館》

加泰隆尼亞地區一個人口不到五萬的小鎮Figueres,因畫家達利(Salvador Dali)而聞名。達利出生於此,帶著具有衝突性的傳統、戀母、調皮、顛覆傳統等特質,創作變得沒有極限,舉凡畫作、雕刻、礦物、珠寶、重金屬等全派上用場。製造出來的各種視覺藝術、立體畫及變形藝術成為「超現實主義」魔幻大師。

 

這個博物館建於古羅馬廢棄的劇院遺址上,由達利親自設計。它的訪客量僅次於首都馬德里的普拉多藝術館(Prado Museum),明顯是個受人愛戴的博物館。達利說:「…. The people who come to see it will leave with the sensation of having had a theatrical dream」。於是,訪客走進來會陷入這位奇才設下的眩惑繽紛的氛圍裡,好一個戲劇夢境!  圖八

多面向的達利(圖/作者攝於達利戲劇博物館)。

 

博物館中庭擺著Rainy Taxi 的實體汽車,上面站著代表戀母的希臘女體雕塑。達利視覺藝術的經典畫作是「林肯」,畫中裸女正在給林肯(美金五元紙鈔大頭像)搔鼻子,以及在烤架上的達利自畫像(Soft self-portrait with grilled bacon)。達利活在同時代畢卡索不可一世的光環下,出不了頭又不服氣,經常在給畫家們打分數,其中畢卡索在許多面向上的評比都墊底,還留下紀錄,真是好玩。達利的作品表現著畫家自嘲、幽默、詼諧以及無限的想像力,真是迷人。圖九

達利戲劇博物館的中庭、裸女及自畫像(圖作者攝)。

《結語》

郭正宏老師是城市速寫(Urban sketch)協會的台灣代表,而姚淑華小姐挑選地點非常內行。我們上車聽課,下車見習,逛了九個藝術聖地,完成九張畫作,真是一趟藝術的巡禮。沿途的古鎮名城賦予此行豐富的文史內涵,能有這樣的旅繪,真是造化。限於時間,未能造訪位於巴塞隆納蒙特惠克山的米羅美術館,倒有些遺憾。

 

回程中,腦子裡浮起「古井無波 秋竹有節」的聯想。這是蘇東坡《臨江仙·送錢穆父》的詞:

一別都門三改火,天涯踏盡紅塵,依然一校作春溫。

無波真古井,有節是秋筠。

惆悵孤帆連夜發,送行淡月微雲,尊前不用翠眉顰。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時下的意思是政治作怪,致世事變遷,親情友情悖離,未能盡如人意。我已學會享受孤獨,樂當浪跡天涯的旅人,其中的奧妙是習得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旅行會改造氣質,讓我變得寬容與謙誠。

 

 

 

作者簡介

王惠珀,台灣桃園人,台大藥學院學士、美國密西根大學藥學博士。曾任台大醫學院藥學院(系)教授及系主任、長庚大學醫學院天然藥物研究所創所所長、台北醫學大學藥學院長、行政院衛生署藥政處處長等職。專長涵蓋新藥設計開發及藥事管理。

 

其新藥研究曾獲十五國四十一項發明專利,及獲頒經濟部「國家發明獎」等多項發明與研究貢獻獎,並列名當代名人錄及國際年度專業人士。

 

王惠珀在藥政管理上致力於以智財權管理藥品之學名藥立法、推動優良藥品製造規範等,以及促成健保藥價「三同政策」。此外並曾開啟專業橋接庶民的「全民用藥教育」計畫、「人民的眼睛」計畫,蓄積藥師參與社區公共衛生及長期照護的能量,獲得行政院「參與及建立制度獎」、藥師典範獎。      

從高第設計的奎爾公園俯瞰巴塞隆納(郭正宏繪)。

 

作者/王惠珀

 

《前言》

蘇軾丙辰中秋書《水調歌頭》(1076年):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2020年在台灣過中秋:天上軍機轟隆作響,海峽上艦艇擺開陣勢挑起巨浪。地上群魔政客瘋言瘋語,雲端炒手推波助瀾。擾得無辜百姓,焦躁不安,愁腸寸斷。  

 

處亂世,得學會自處,我想起了電影《The Book Thief》裡的德國小女生Liesel。納粹時期家裡窩藏猶太大哥哥,教她閱讀、寫日記、享受孤獨,她從字裡行間找到了屬於自己的美善心房。二戰聯軍空襲,她在防空洞說故事,撫慰鄰居,忘卻不安。

 

而今Covid-19當道,我學Liesel閉關在家,寫成《一趟藝術饗宴之旅》,本文是系列遊記的第一部曲。這是一年前參加速寫名師郭正宏老師規畫的「南法旅繪」每日一畫,由在法國專攻西洋藝術史的姚淑華小姐帶隊的行程。我們集文史藝術及繪畫,隨著彼得梅爾《山居歲月》的腳步,度過短暫而夢幻的初夏。

 

南法旅繪

巴塞隆納位於西班牙北邊加泰隆尼亞地區,緊鄰法國。我們從這裡沿著地中海岸東北行,到法國南部,留有中世紀璀璨歷史及藝術瑰寶的普羅旺斯。然後逛到地中海多元文化的馬賽,再沿著蔚藍海岸來到名城尼斯及坎城。圖二

旅繪路線:加泰隆尼亞→普羅旺斯-南阿爾卑斯區-蔚藍海岸大區。

 

巴塞隆納

巴塞隆納真了不起,出了「加泰隆尼亞現代主義建築師三傑」: 高第(Antoni Gaudí,1852~1926)、多明尼克(Lluís Domènechi Montaner,1850~1923)及普意居(Josep Puig i Catafalch,1867~1956)。高第是「新藝術運動」的代表人物之一,巴塞隆納到處有他的影子。

 

巴塞隆納還有畢卡索(Pablo Ruiz Picasso,1881~1973)、米羅(Joan Miró i Ferrà,1893~ 1983)及達利(Salvador Dalí,1904~1989)三位奇才,集繪畫、雕塑、陶藝、版畫等超現實主義作品聞名於世,是世界公認20世紀最有代表性的「加泰隆尼亞最偉大的現代藝術家」。

 

高第的風格源於他的名言:「直線屬於人類,曲線屬於上帝」。他的建築少不了馬賽克磚,而馬賽克圖案延伸到各式各樣的產業,讓整個巴塞隆納的軟、硬體像個充滿童趣的超大的藝術叢林。他十一項建築中,有五項被列入世界遺產。代表作包括奎爾公園(Park guell)、聖家族教堂(Sagrada Familia)、米拉之家(Casa Milà)及奇幻童趣的巴特羅之家(Casa Batllo)等。圖三

高第的代表建築聖家族教堂、奎爾公園、米拉之家及巴特羅之家(圖取自Wikipedia)。

 

當期待中的聖家堂立在眼前時,已被它的複雜、豐富及雄奇震攝,手上的畫筆不自覺地退縮了。老師總是有辦法破解我的畏怯,一邊作畫一邊解說其神韻,高帝的傑作終於在我笨拙的,顫抖的手中留下記錄。壯膽完成第一張畫,此行將是個開心的豐富的旅行。圖四

速寫奎爾公園(郭正宏繪)及聖家族教堂(王惠珀繪)。

 

我覺得聖十字保羅醫院(Hospital de la Santa Creu i Sant Pau)更是迷人。這個源於1401年歐洲最古老的醫院,在1930年由多明尼克重新設計,拓展成當今規模龐大的建築社群。他大量使用紅磚、馬賽克磚及彩色玻璃,形成迷人的外觀及富有創意的內景,並以「開放空間與陽光」作為療病的主軸,於1997年被列為UNESCO世界文化遺產。圖五、圖六

聖十字保羅醫院建築社群外觀。

旅繪團參觀醫院藝術展示。

 

《畢卡索美術館》

畢卡索(Picasso)成名於法國,是立體主義的創始者及現代藝術的代表人物。他開啟「造型藝術」革命,在繪畫、雕塑、版畫及陶瓷上都有著獨創一格的成就。畢卡索的遺作逾兩萬件,這裡有他早期至藍色、粉紅色時期立體派的畫作及陶瓷作品。圖七

畢卡索美術館。

 

《達利戲劇博物館》

加泰隆尼亞地區一個人口不到五萬的小鎮Figueres,因畫家達利(Salvador Dali)而聞名。達利出生於此,帶著具有衝突性的傳統、戀母、調皮、顛覆傳統等特質,創作變得沒有極限,舉凡畫作、雕刻、礦物、珠寶、重金屬等全派上用場。製造出來的各種視覺藝術、立體畫及變形藝術成為「超現實主義」魔幻大師。

 

這個博物館建於古羅馬廢棄的劇院遺址上,由達利親自設計。它的訪客量僅次於首都馬德里的普拉多藝術館(Prado Museum),明顯是個受人愛戴的博物館。達利說:「…. The people who come to see it will leave with the sensation of having had a theatrical dream」。於是,訪客走進來會陷入這位奇才設下的眩惑繽紛的氛圍裡,好一個戲劇夢境!  圖八

多面向的達利(圖/作者攝於達利戲劇博物館)。

 

博物館中庭擺著Rainy Taxi 的實體汽車,上面站著代表戀母的希臘女體雕塑。達利視覺藝術的經典畫作是「林肯」,畫中裸女正在給林肯(美金五元紙鈔大頭像)搔鼻子,以及在烤架上的達利自畫像(Soft self-portrait with grilled bacon)。達利活在同時代畢卡索不可一世的光環下,出不了頭又不服氣,經常在給畫家們打分數,其中畢卡索在許多面向上的評比都墊底,還留下紀錄,真是好玩。達利的作品表現著畫家自嘲、幽默、詼諧以及無限的想像力,真是迷人。圖九

達利戲劇博物館的中庭、裸女及自畫像(圖作者攝)。

《結語》

郭正宏老師是城市速寫(Urban sketch)協會的台灣代表,而姚淑華小姐挑選地點非常內行。我們上車聽課,下車見習,逛了九個藝術聖地,完成九張畫作,真是一趟藝術的巡禮。沿途的古鎮名城賦予此行豐富的文史內涵,能有這樣的旅繪,真是造化。限於時間,未能造訪位於巴塞隆納蒙特惠克山的米羅美術館,倒有些遺憾。

 

回程中,腦子裡浮起「古井無波 秋竹有節」的聯想。這是蘇東坡《臨江仙·送錢穆父》的詞:

一別都門三改火,天涯踏盡紅塵,依然一校作春溫。

無波真古井,有節是秋筠。

惆悵孤帆連夜發,送行淡月微雲,尊前不用翠眉顰。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時下的意思是政治作怪,致世事變遷,親情友情悖離,未能盡如人意。我已學會享受孤獨,樂當浪跡天涯的旅人,其中的奧妙是習得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旅行會改造氣質,讓我變得寬容與謙誠。

 

 

 

作者簡介

王惠珀,台灣桃園人,台大藥學院學士、美國密西根大學藥學博士。曾任台大醫學院藥學院(系)教授及系主任、長庚大學醫學院天然藥物研究所創所所長、台北醫學大學藥學院長、行政院衛生署藥政處處長等職。專長涵蓋新藥設計開發及藥事管理。

 

其新藥研究曾獲十五國四十一項發明專利,及獲頒經濟部「國家發明獎」等多項發明與研究貢獻獎,並列名當代名人錄及國際年度專業人士。

 

王惠珀在藥政管理上致力於以智財權管理藥品之學名藥立法、推動優良藥品製造規範等,以及促成健保藥價「三同政策」。此外並曾開啟專業橋接庶民的「全民用藥教育」計畫、「人民的眼睛」計畫,蓄積藥師參與社區公共衛生及長期照護的能量,獲得行政院「參與及建立制度獎」、藥師典範獎。      

加入好友
優傳媒 版權所有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著作權與轉載授權 / 合作夥伴 / 法律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