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萬欽瞭望國際》美國柯拉克來台、中共軍機騷擾與國際新情勢 - umedia 優傳媒  

新聞 / 百家爭鳴
戴萬欽瞭望國際》美國柯拉克來台、中共軍機騷擾與國際新情勢
2020-09-25 04:41:00
A+
A
A-

 

 

作者/戴萬欽(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所博士,曾任淡江大學國際學院院長)

上周真是不尋常的一周,台灣、海峽兩岸及國際上,恰巧同時發生了不少事。

 

尤其引人關注的是,美國國務院主管經濟發展、能源和環境事務的次卿柯拉克(Keith Krach),在9月17日來台訪問兩夜,導致中共大批多型軍機在9月18日到9月19日連續對台灣發動騷擾。在9月18日,便至少有8架中共軍機跨越台灣海峽中間線。20日則另有兩架運8反潛機進入台灣西南空域活動。

 

到今天,其餘波,依然盪漾未止。自2019年3月底以來,中共軍機共計四度跨越海峽中線。

 

上周,中共先是由其解放軍飛行員在9月18日,於空中直接答覆我方飛行員說,台灣海峽並無中線協議存在,接著又由其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記者會作出呼應。

 

事多湊巧的一周》

 

大陸在廈門主辦的海峽論壇,原本即訂在9月20日舉行開幕式。國民黨在大陸中央電視台記者李紅的「王金平求和説」風波之後,決定不派代表團參加。而中共政協主席汪洋,便決定不親身赴廈門開幕式致詞,改為錄影播放。

 

而歐盟則在9月14日以視訊方式,和中共舉行特別高峯會議。中共政治局委員楊潔篪和外長王毅,稍早便先後訪問歐洲為此次高峯會鋪路。雙方目標原訂在年底前能夠簽訂協商已經逾7年的投資協定。

 

但是,歐盟輪值主席德國總理梅克爾和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等人,在此次會議中就公平貿易問題採取強硬態度,並且對香港的港版國安法問題及新疆的人權問題,公開提出掛慮。結果,會議閉幕時未能有聯合聲明。

 

中共國務院在9月17日發佈報告説,在2014年至2019年期間,每年平均對新疆工人提供了大約130萬人次的職業訓練。

 

歐盟在新型冠狀病毒肆虐後,對中共的好感降低了。歐盟自去年春天起,已經在經貿投資上改將中共視為「競爭對手」。

 

在倫敦發行的金融時報,於9月19日湊巧刊出評論中共作為的社論。其標題為「中共的強悍態度會傷害其自己利益」。該篇社論説:中共今天的經濟發展成就,是受惠於全球化的環境。中共「改採霸氣的戰略,不僅會疏離鄰邦和美國,也會疏離世界很多其他國家」。

 

該篇社論又說:中國大陸有一些觀察家也反對強悍的姿態⋯⋯這樣的路線,會傷害全球化的發展,而且中共自己便是全球化發展的主要受惠者。

 

而美國總統川普則在日本時間9月20日晚間,首度和日本甫就職的首相菅義偉通了電話。兩人既談了北韓問題,也談及中國大陸、美日安保同盟關係和區域安全問題。

 

菅義偉未來會如何在美中關係問題以及海峽兩岸問題上採取平衡的政策,頗受注意。菅義偉仍然任命和中共關係友好的二階俊博擔任自民黨幹事,是令中共感到寬心的。尤其,即將出使北京的職業外交官垂秀夫,便是因為二階的支持方脫頴而出。

 

柯拉克國務次卿來台前夕,華盛頓和北京的外交關係,彷彿出現一時性的降級。川普政府決定召回駐北京大使泰瑞·布蘭斯泰(Terry Branstad),幾乎讓兩國的關係,降成代辦級層次。布蘭斯泰是愛荷華州前州長,並非職業外交官出身。

 

北京未來是否會將在美國表現稱職的崔天凱大使也相應召回,是可以注意的。

 

在柯拉克抵台前夕,美國國務院也湊巧宣布將向川普總統建議出售7種價值共達7億美元的武器給台灣。項目包括高機動性多管火箭系統、高性能匿縱無人偵察機、魚叉反艦飛彈及智慧型水雷等。

 

美國戰略專家的解釋是:F16 V型戰機,容易暴露在中共軍事突襲的風險下。而這7項武器,則是在防衞上既機動好用,又價格較低。

 

卜睿哲仗義敦促惠台》

 

柯拉克的來訪,有不少人質疑他原來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參加李登輝前總統的追思會。更有不少人批評美國在台灣執政黨原則上同意食用萊克多巴胺瘦肉精的豬肉可以開放進口之後,仍然無誠意要積極和台灣著手商訂雙邊貿易協定和自由貿易區條約。

 

美國布里金斯研究院資深研究員卜睿哲(Richard Bush),在柯拉克抵台灣前,便公開為台灣抱不平。卜睿哲一向基本上友台,曾經兼任美國在台協會理事會主席。他敦促美國應該從戰略利益出發,在經貿問題上要善待台灣。

 

今天台灣內部確實有一部份人士,反對和美國在軍事上及政治上發展準聯盟關係。卜睿哲的呼籲,是符合美國的國家自我利益的。

 

自卡特政府在1979年初和中共建交後,美國竟然在40年當中,未曾派遣國務院高官正式訪問台北。

 

副國務卿克里斯多福,係在1978年12月來台商議斷絶邦交後如何維持關係。此刻仍然清晰記得台灣人民當時的的悲憤。當時,台灣想爭取美國代表處的中文譯名為「美國駐台協會」而不可得。

 

所以,國民黨此次對柯拉克來台的正式立場,仍然是歡迎的。

 

國民黨籍的我國前駐美代表沈呂巡大使,最近在文章中舉列一些美國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就可以給台灣的象徵性利益。那些既是執政黨可以向美國爭取的,也是美國該爽快給的。

 

台灣堡壘論與不沈的航母》

 

就在柯拉克來台前幾天,國際媒體才報導美國國防部有意發展「台灣堡壘」(Fortress Taiwan)概念,協助台灣增強抗共的軍事實力。

 

麥克阿瑟將軍在1950年代初期,曾經把台灣比喻成「一艘不沈的航空母艦」(an unsinkable aircraft carrier)。故總統蔣中正當時是很高興的,歡迎麥帥支持台灣發展攻勢軍力。結果是,事與願違。

 

其實,日本和以色列,都曾經被美國比喻為一艘不沈的航空母艦。

 

時代不同了!今天的台灣確實有很多人希望台灣能夠作「民主的堡壘」。但是,倒也有不少人不願將台灣作為美國一旦被迫進襲中共政權的航空母艦。

 

中共大批戰機接連三天的騷擾動作,已經引發德國等國國際戰略專家的注意。媒體亦報導美國軍事專家中有人在文章中建議,美國未來應該在台灣派駐四師部隊協助台灣自衞。

 

而美國最近在德國要移減的駐軍,應該已經決定主要會轉來東亞地區。

 

美台都會調整戰略及戰術》

 

台灣軍方目前為因應新情勢,已經修改空軍的防衞戰術,將律定第一擊改為「自衞反擊權」。漢光36號演習所進行的電腦兵棋推演,也納入中共新增的威脅。台灣戰機未來緊急升空時,攜掛空對空飛彈,可能是常態了。

 

中共這一波的軍機行動,觸發台灣和美國都思考,防備中共的戰略及戰術必須調整。

 

尤其,美國聯邦參議員史考特,在18日正式接力提出「防止台灣遭侵略法案」,主張授權美國總統可以在台灣遭受中共軍事攻擊時以武力介入戰爭。美國1973年由國會通過的戰爭權力法案(War Powers Act of 1973),意在限制總統逕行對外用兵的作為。

 

中共在軍事上如果再有進逼過度,川普會不會有若干象徵性的相應動作?中共的進逼,會不會反而是川普連任選戰陷入重重困境時的甘霖?紐約曼哈頓檢察官,現在正要求法官同意徹查川普的商業報稅資料,以探是否涉及詐欺。

 

而美國海軍前副部長克羅普希投書媒體稱,他研判11月3日是中共發動對台突擊的最佳時機。這算是好事,因為可以讓台美雙方提高警覺,從而避免類似珍珠港事變時犯下「情報失敗」的覆轍。

 

大前研一的善意提示》

 

對台灣友善的日本企業經營學名師大前研一,9月24日曾經對台灣民間團體進行一場未公開的兩小時視訊演講。大前在答覆中共軍機騷擾問題時警告說:台灣不可研判中共一旦動手犯台時,美國必定會派軍艦等部隊馳援。

 

大前強調,日本所以能夠認定美軍必然會在日本遭到侵襲時參加對抗,是因為美日之間畢竟簽有安保同盟條約。既有3萬5千多名美軍駐紮在日本本土及琉球,而且日本自衞隊平日和美軍即有許多協同訓練和演習。

 

國人確實有很高比例,懷疑美國已經有充分準備及有決心會以武力助台防衞。所以,美國未來再要求我們在政治、外交及經濟上得多進一步配合時,朝野都可以要求美國就支持台灣安全問題,得要戰略明確,不宜再戰略模糊了。

 

結論》

 

台灣安全問題,在1960年之後,便不曾成為美國總統大選兩大黨候選人辯論會的議題。今年,情況可能不同了!

 

 

 

 

 

作者/戴萬欽(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所博士,曾任淡江大學國際學院院長)

上周真是不尋常的一周,台灣、海峽兩岸及國際上,恰巧同時發生了不少事。

 

尤其引人關注的是,美國國務院主管經濟發展、能源和環境事務的次卿柯拉克(Keith Krach),在9月17日來台訪問兩夜,導致中共大批多型軍機在9月18日到9月19日連續對台灣發動騷擾。在9月18日,便至少有8架中共軍機跨越台灣海峽中間線。20日則另有兩架運8反潛機進入台灣西南空域活動。

 

到今天,其餘波,依然盪漾未止。自2019年3月底以來,中共軍機共計四度跨越海峽中線。

 

上周,中共先是由其解放軍飛行員在9月18日,於空中直接答覆我方飛行員說,台灣海峽並無中線協議存在,接著又由其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記者會作出呼應。

 

事多湊巧的一周》

 

大陸在廈門主辦的海峽論壇,原本即訂在9月20日舉行開幕式。國民黨在大陸中央電視台記者李紅的「王金平求和説」風波之後,決定不派代表團參加。而中共政協主席汪洋,便決定不親身赴廈門開幕式致詞,改為錄影播放。

 

而歐盟則在9月14日以視訊方式,和中共舉行特別高峯會議。中共政治局委員楊潔篪和外長王毅,稍早便先後訪問歐洲為此次高峯會鋪路。雙方目標原訂在年底前能夠簽訂協商已經逾7年的投資協定。

 

但是,歐盟輪值主席德國總理梅克爾和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等人,在此次會議中就公平貿易問題採取強硬態度,並且對香港的港版國安法問題及新疆的人權問題,公開提出掛慮。結果,會議閉幕時未能有聯合聲明。

 

中共國務院在9月17日發佈報告説,在2014年至2019年期間,每年平均對新疆工人提供了大約130萬人次的職業訓練。

 

歐盟在新型冠狀病毒肆虐後,對中共的好感降低了。歐盟自去年春天起,已經在經貿投資上改將中共視為「競爭對手」。

 

在倫敦發行的金融時報,於9月19日湊巧刊出評論中共作為的社論。其標題為「中共的強悍態度會傷害其自己利益」。該篇社論説:中共今天的經濟發展成就,是受惠於全球化的環境。中共「改採霸氣的戰略,不僅會疏離鄰邦和美國,也會疏離世界很多其他國家」。

 

該篇社論又說:中國大陸有一些觀察家也反對強悍的姿態⋯⋯這樣的路線,會傷害全球化的發展,而且中共自己便是全球化發展的主要受惠者。

 

而美國總統川普則在日本時間9月20日晚間,首度和日本甫就職的首相菅義偉通了電話。兩人既談了北韓問題,也談及中國大陸、美日安保同盟關係和區域安全問題。

 

菅義偉未來會如何在美中關係問題以及海峽兩岸問題上採取平衡的政策,頗受注意。菅義偉仍然任命和中共關係友好的二階俊博擔任自民黨幹事,是令中共感到寬心的。尤其,即將出使北京的職業外交官垂秀夫,便是因為二階的支持方脫頴而出。

 

柯拉克國務次卿來台前夕,華盛頓和北京的外交關係,彷彿出現一時性的降級。川普政府決定召回駐北京大使泰瑞·布蘭斯泰(Terry Branstad),幾乎讓兩國的關係,降成代辦級層次。布蘭斯泰是愛荷華州前州長,並非職業外交官出身。

 

北京未來是否會將在美國表現稱職的崔天凱大使也相應召回,是可以注意的。

 

在柯拉克抵台前夕,美國國務院也湊巧宣布將向川普總統建議出售7種價值共達7億美元的武器給台灣。項目包括高機動性多管火箭系統、高性能匿縱無人偵察機、魚叉反艦飛彈及智慧型水雷等。

 

美國戰略專家的解釋是:F16 V型戰機,容易暴露在中共軍事突襲的風險下。而這7項武器,則是在防衞上既機動好用,又價格較低。

 

卜睿哲仗義敦促惠台》

 

柯拉克的來訪,有不少人質疑他原來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參加李登輝前總統的追思會。更有不少人批評美國在台灣執政黨原則上同意食用萊克多巴胺瘦肉精的豬肉可以開放進口之後,仍然無誠意要積極和台灣著手商訂雙邊貿易協定和自由貿易區條約。

 

美國布里金斯研究院資深研究員卜睿哲(Richard Bush),在柯拉克抵台灣前,便公開為台灣抱不平。卜睿哲一向基本上友台,曾經兼任美國在台協會理事會主席。他敦促美國應該從戰略利益出發,在經貿問題上要善待台灣。

 

今天台灣內部確實有一部份人士,反對和美國在軍事上及政治上發展準聯盟關係。卜睿哲的呼籲,是符合美國的國家自我利益的。

 

自卡特政府在1979年初和中共建交後,美國竟然在40年當中,未曾派遣國務院高官正式訪問台北。

 

副國務卿克里斯多福,係在1978年12月來台商議斷絶邦交後如何維持關係。此刻仍然清晰記得台灣人民當時的的悲憤。當時,台灣想爭取美國代表處的中文譯名為「美國駐台協會」而不可得。

 

所以,國民黨此次對柯拉克來台的正式立場,仍然是歡迎的。

 

國民黨籍的我國前駐美代表沈呂巡大使,最近在文章中舉列一些美國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就可以給台灣的象徵性利益。那些既是執政黨可以向美國爭取的,也是美國該爽快給的。

 

台灣堡壘論與不沈的航母》

 

就在柯拉克來台前幾天,國際媒體才報導美國國防部有意發展「台灣堡壘」(Fortress Taiwan)概念,協助台灣增強抗共的軍事實力。

 

麥克阿瑟將軍在1950年代初期,曾經把台灣比喻成「一艘不沈的航空母艦」(an unsinkable aircraft carrier)。故總統蔣中正當時是很高興的,歡迎麥帥支持台灣發展攻勢軍力。結果是,事與願違。

 

其實,日本和以色列,都曾經被美國比喻為一艘不沈的航空母艦。

 

時代不同了!今天的台灣確實有很多人希望台灣能夠作「民主的堡壘」。但是,倒也有不少人不願將台灣作為美國一旦被迫進襲中共政權的航空母艦。

 

中共大批戰機接連三天的騷擾動作,已經引發德國等國國際戰略專家的注意。媒體亦報導美國軍事專家中有人在文章中建議,美國未來應該在台灣派駐四師部隊協助台灣自衞。

 

而美國最近在德國要移減的駐軍,應該已經決定主要會轉來東亞地區。

 

美台都會調整戰略及戰術》

 

台灣軍方目前為因應新情勢,已經修改空軍的防衞戰術,將律定第一擊改為「自衞反擊權」。漢光36號演習所進行的電腦兵棋推演,也納入中共新增的威脅。台灣戰機未來緊急升空時,攜掛空對空飛彈,可能是常態了。

 

中共這一波的軍機行動,觸發台灣和美國都思考,防備中共的戰略及戰術必須調整。

 

尤其,美國聯邦參議員史考特,在18日正式接力提出「防止台灣遭侵略法案」,主張授權美國總統可以在台灣遭受中共軍事攻擊時以武力介入戰爭。美國1973年由國會通過的戰爭權力法案(War Powers Act of 1973),意在限制總統逕行對外用兵的作為。

 

中共在軍事上如果再有進逼過度,川普會不會有若干象徵性的相應動作?中共的進逼,會不會反而是川普連任選戰陷入重重困境時的甘霖?紐約曼哈頓檢察官,現在正要求法官同意徹查川普的商業報稅資料,以探是否涉及詐欺。

 

而美國海軍前副部長克羅普希投書媒體稱,他研判11月3日是中共發動對台突擊的最佳時機。這算是好事,因為可以讓台美雙方提高警覺,從而避免類似珍珠港事變時犯下「情報失敗」的覆轍。

 

大前研一的善意提示》

 

對台灣友善的日本企業經營學名師大前研一,9月24日曾經對台灣民間團體進行一場未公開的兩小時視訊演講。大前在答覆中共軍機騷擾問題時警告說:台灣不可研判中共一旦動手犯台時,美國必定會派軍艦等部隊馳援。

 

大前強調,日本所以能夠認定美軍必然會在日本遭到侵襲時參加對抗,是因為美日之間畢竟簽有安保同盟條約。既有3萬5千多名美軍駐紮在日本本土及琉球,而且日本自衞隊平日和美軍即有許多協同訓練和演習。

 

國人確實有很高比例,懷疑美國已經有充分準備及有決心會以武力助台防衞。所以,美國未來再要求我們在政治、外交及經濟上得多進一步配合時,朝野都可以要求美國就支持台灣安全問題,得要戰略明確,不宜再戰略模糊了。

 

結論》

 

台灣安全問題,在1960年之後,便不曾成為美國總統大選兩大黨候選人辯論會的議題。今年,情況可能不同了!

 

 

 

加入好友
優傳媒 版權所有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著作權與轉載授權 / 合作夥伴 / 法律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