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烯查漏,還找不到原因,也不能排除會再發生,高雄人如何安心? - umedia 優傳媒  

新聞 / 焦點內容
乙烯查漏,還找不到原因,也不能排除會再發生,高雄人如何安心?
2020-09-17 18:30:00
A+
A
A-

「九一一」高雄市前鎮區測得高濃度乙烯引起市民恐慌,市府全力加強人孔蓋監測。(圖/優傳媒檔案照片)

 

優傳媒記者黃世澤/高雄報導

 

「九一一」高雄市前鎮區測得高濃度乙烯引起市民恐慌,副市長林欽榮主持乙烯外洩案檢討會議邀請四大專業團隊「抓漏」的結果,竟然只是「喜憂參半」。喜的是目前暫時斷定沒有「大漏」,市府就請民眾放心;但小漏仍在,「貓膩」不知藏在那裡,高雄市民會安心嗎?

 

經發局長廖泰翔強調,廠商檢討報告中,未清楚交代乙烯從何而來,也無法完全排除可能再發生洩漏情形,在保障市民安全前提下,市府不會同意復工。

 

面對乙烯疑雲,高雄人聞臭就色變。昨天再傳出前鎮區乙烯事故現場濃度飆高,環保局不敢掉以輕心,派員調查,發現出事人孔所測得之總碳氫化合物濃度高而非乙烯濃度。

 

環保局解釋,總碳氫化合物代表空氣中含有碳氫物質之總和,乙烯僅為其中一項物質,故測得之總碳氫化合物濃度不能代表乙烯濃度。本事故市政府在採取相關應變措施後,目前兩人孔總碳氫化合物平均濃度已降至137ppm。

 

高雄市政府要求四家廠商全力壓力測試,大漏沒了,小漏仍在找原因。(圖/優傳媒檔案照片)

 

水利局人員至現場協助原民會故事館抽取地下室積水,初步判定為,抽水時將地下室蓄積之沼氣及殘存乙烯氣體抽出所造成。上午結束抽水後,人孔平均濃度立即降至約2.5ppm。

 

華運、台塑、亞聚、台氯等4家業者表示仍在持續持壓檢漏中,華運董事長張鴻江被市府疑為首要嫌疑者,張鴻江表示,如果管線通過壓力測試,仍維持正常的壓力,那到底是什麼原因?這是個大哉問,到時候還要再去想辦法去找答案。

 

高市副市長林欽榮籲請華運等4家業者仍須負起責任,除持續進行管線持壓作業外,更務必儘快找出洩漏原因。一旦問題得以釐清,他也將主持第3次檢討會議,以期早日完成總結報告。總結報告並應經雙方指定第3方驗證單位檢視,在確保市民安全無虞前提下,再研議後續恢復供氣相關事宜。

 

林欽榮再邀集四家公司,包括華運、台塑、台聚、亞聚和邀請四家第三公正單位,包含中油、中鋼的團隊,以及國家毒災中心等。

 

林欽榮請大家不要慌,乙烯都是背景值,但是乙烯並不是自然界生產的,它是工業製造出來的。

 

林欽榮直指華運就是三個管線最大「嫌疑者」,因為即使是持壓已經超過平均三十六個小時維持正常的情況之下,仍然還沒有找到問題,沒有找到漏點,就暫時斷定是正常的,沒有大漏。但是到底小漏在哪裡?或者周邊還有什麼其他原因,都需要科學辯證。

「九一一」高雄市前鎮區測得高濃度乙烯引起市民恐慌,市府全力加強人孔蓋監測。(圖/優傳媒檔案照片)

 

優傳媒記者黃世澤/高雄報導

 

「九一一」高雄市前鎮區測得高濃度乙烯引起市民恐慌,副市長林欽榮主持乙烯外洩案檢討會議邀請四大專業團隊「抓漏」的結果,竟然只是「喜憂參半」。喜的是目前暫時斷定沒有「大漏」,市府就請民眾放心;但小漏仍在,「貓膩」不知藏在那裡,高雄市民會安心嗎?

 

經發局長廖泰翔強調,廠商檢討報告中,未清楚交代乙烯從何而來,也無法完全排除可能再發生洩漏情形,在保障市民安全前提下,市府不會同意復工。

 

面對乙烯疑雲,高雄人聞臭就色變。昨天再傳出前鎮區乙烯事故現場濃度飆高,環保局不敢掉以輕心,派員調查,發現出事人孔所測得之總碳氫化合物濃度高而非乙烯濃度。

 

環保局解釋,總碳氫化合物代表空氣中含有碳氫物質之總和,乙烯僅為其中一項物質,故測得之總碳氫化合物濃度不能代表乙烯濃度。本事故市政府在採取相關應變措施後,目前兩人孔總碳氫化合物平均濃度已降至137ppm。

 

高雄市政府要求四家廠商全力壓力測試,大漏沒了,小漏仍在找原因。(圖/優傳媒檔案照片)

 

水利局人員至現場協助原民會故事館抽取地下室積水,初步判定為,抽水時將地下室蓄積之沼氣及殘存乙烯氣體抽出所造成。上午結束抽水後,人孔平均濃度立即降至約2.5ppm。

 

華運、台塑、亞聚、台氯等4家業者表示仍在持續持壓檢漏中,華運董事長張鴻江被市府疑為首要嫌疑者,張鴻江表示,如果管線通過壓力測試,仍維持正常的壓力,那到底是什麼原因?這是個大哉問,到時候還要再去想辦法去找答案。

 

高市副市長林欽榮籲請華運等4家業者仍須負起責任,除持續進行管線持壓作業外,更務必儘快找出洩漏原因。一旦問題得以釐清,他也將主持第3次檢討會議,以期早日完成總結報告。總結報告並應經雙方指定第3方驗證單位檢視,在確保市民安全無虞前提下,再研議後續恢復供氣相關事宜。

 

林欽榮再邀集四家公司,包括華運、台塑、台聚、亞聚和邀請四家第三公正單位,包含中油、中鋼的團隊,以及國家毒災中心等。

 

林欽榮請大家不要慌,乙烯都是背景值,但是乙烯並不是自然界生產的,它是工業製造出來的。

 

林欽榮直指華運就是三個管線最大「嫌疑者」,因為即使是持壓已經超過平均三十六個小時維持正常的情況之下,仍然還沒有找到問題,沒有找到漏點,就暫時斷定是正常的,沒有大漏。但是到底小漏在哪裡?或者周邊還有什麼其他原因,都需要科學辯證。

加入好友
優傳媒 版權所有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著作權與轉載授權 / 合作夥伴 / 法律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