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轉載自[東南亞周報]
作者/梁東屏
緬甸將在十一月舉行大選,種種的跡象都顯示出,現今的執政黨「全國民主聯盟(全民盟)」將會贏得選舉繼續執政。這一陣子,不少國家的代表團也絡繹於途造訪緬甸,很顯然是要押寶,而押寶的對象當然就是「全民盟」及其領導人------緬甸實質領袖國務資政翁山蘇姬。
不過在現今區域內的政治氛圍之下,特別是美、中之間幾近白熱化的對峙和競爭,緬甸內部的有識之士已經對當權者提出建言,希望緬甸能維持一直以來的中立外交政策,不要向中國、美國、日本、印度傾斜。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秘書長兼辦公室主任楊潔篪最近就走訪緬甸,會見了緬甸總統溫敏、國務資政翁山蘇姬以及國防軍總司令敏昂良。楊潔篪呼籲中緬雙方應該要加強高層互訪,深化兩國的互信與合作,他也向緬方做出保證,一旦中國發展出新冠病毒疫苗,就將會優先提供給緬甸使用。當然,他也不忘敦促緬甸加速推展遲遲尚未啟動的「中緬經濟走廊計畫」。
日本外務大臣茂木敏充在楊潔篪到訪前一週也訪問了緬甸,宣布為緬甸提供緊急援助,同時跟緬方討論了有關舉行自由、公平選舉,在新冠疫情之下為外國在緬的長期居民及商業人士重開邊界,以及為貧窮的若開邦提供援助等議題。印度方面也決定於本週派出資深官員訪問緬甸。
緬甸的大選結果自然也會影響及美國的利益。過去這三十年以來,美國對緬甸的民主運動作了不少投資,因此也在緬甸內部贏得相當可觀的影響力,華府當然不會樂見雙方關係倒退。美國駐仰光大使館已經宣布,將向緬甸提供高達四千六百萬美元的援助,讓緬甸的聯邦選舉委員會、民間團體以及政黨能夠更好地處理並參與此次大選。
不過相較起來,中國對緬政策顯得更為靈活與果斷。譬如緬甸在一九九零年舉行大選,結果翁山蘇姬領導的「全民盟」贏得壓倒性勝利,當時的中國駐緬大使程瑞生就是第一個前往位於仰光的「全民盟」總部恭賀的外國使節。然而當軍政府後來悍然表示不承認選舉結果後,中國又馬上轉向表態支持軍政府。
到二零一五年時,中國看到緬甸的政治風向開始轉變,立刻改變過去跟翁山蘇姬不相往來的作法,主動邀請當時還是國會反對黨領袖的翁山蘇姬往訪,並且獲得習近平接見。當年十一月的大選結果,「全民盟」一如預期大獲全勝,中國對緬甸的支持,也順利的從軍方轉移至翁山蘇姬所領導的文人政府。
「全民盟」方面的消息來源指出,自二零一六年以來,該黨受邀前往中國訪問的人數遠遠超過受邀往訪美國、歐盟以及其他亞洲國家。「全民盟」的一位中央執行委員也告訴緬甸的「伊洛瓦底新聞社」,過去幾年緬甸飽受羅興亞人問題困擾,中國卻趁著西方國家紛紛責難緬甸之際乘虛而入,藉由支撐緬甸而建立起相當有建設性的雙方關係。
但緬甸政府及軍方都有一個隱憂,就是中國一直跟緬北的民地武(民族地方武力)保持接觸,甚至於對這些武裝力量的影響力還要超過緬甸政府。過去這幾十年來,許多「民地武」都倚賴中國的政治、經濟乃至於武器方面的支持,以至於他們在有欠於中國的情況下,往往在不自覺中變成了中國在緬甸的馬前卒,中國也可以通過他們對少數族裔地區內的政黨施加影響力。
中國在東南亞區域內影響力日增是顯而易見的,而且也會盡其可能影響各國的選舉。舉例來說,中國就毫不掩飾對於柬埔寨總理洪森的支持,並且協助他贏得二零一八年的大選。
作者簡介
梁東屏,曾任中國時報紐約新聞中心記者、主任,中國時報駐東南亞特派員。現為香港亞洲周刊、新加坡新明日報、新加坡品雜誌、台灣人間福報…專欄作家。
2002年隻身前往阿富汗採訪,獲第十七屆吳舜文新聞獎採訪報導最優獎。著有「一個人@東南亞」、「閒走@東南亞」、「說三到四@東南亞」、「閒嗑牙@東南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