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丙喜打嘴鼓》台北,可以比您想的更好 - umedia 優傳媒  

新聞 / 百家爭鳴
黃丙喜打嘴鼓》台北,可以比您想的更好
2020-09-12 18:12:00
A+
A
A-

台北要做為令人羡慕的首都,除了風景,還要人景,也是就人的風采。這不只要有文化,還要有進一步的文明

 

作者/黃丙喜(國家公益發展協進會理事長)

 

台北人,跟世界其他首都的人一樣,骨子裡基本上有些自傲,大部份的心比較難以被滿足;然而,只要大家把心放寬些,台北其實可以比您想的更好!

 

台北做為首都,在世界地圖上是佔有五個很不一樣的位置的。這樣的獨特雖不能說唯一,最起碼排名前三絕對沒問題。也許您不相信,但建築師陳光雄經常在國際場合做這種陳述,很多人聽後的回應是:啊!那我一定要找機會去!

 

首先,首都是中央政府所在和政治的中心。台北既是政治,又是經濟的中心。全世界好多的首都只是政治中心。

 

其次,首都所在地有一千公尺左右的山,並不太多;如果再加上又有國家公園,哇!很多的首都又被除名了。

 

有山、有水,不一定會有溫泉。有溫泉已經是首都的得天獨厚,台北居然還有兩種溫泉。當年日本天皇都讚嘆,台北人,你不能不慶幸一下這種確幸。

 

有山,還不一定有海。台北,一小時的車程,海就到了!而且還環著三面。看海,很多首都人可是想得要死的!還想游一下泳嗎?台北人可方便幸福得多了!

 

小結一下,所謂風景是有山、有水、有溫泉、有海洋、有公園,還有嗎?當然要有風、有雨、有光、有色,還有景。

 

景是啥東西?景的具像是形,它的抽象是緻。看出其中的差別了嗎?在於人的修為的差異和他們心理感知的不同。

 

南朝宋儒劉義慶在《世說新語.言語》中說:「風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異。」風光景物固然有所不同,但它真正讓人不凡的在於風采。這不同的從景到緻的感受,正如《晉書.劉毅傳》說的:「故能令義士宗其風景,州閭歸其清流。」

 

所以,做個結論,台北要做為令人羡慕的首都,除了風景,還要人景,也是就人的風采。這不只要有文化,還要有進一步的文明。

 

文明是指人類文化高度進步的狀態,而隨著現代科技、人工智慧和網路資訊的發達,人類文明將成為偉大的文學、藝術、音樂、哲學、科學、電腦遊戲、電影、武術和運動大放異彩的時代。台北人準備好了吧!

 

 

 

作者簡介

黃丙喜,筆耕公共政策三十年,期許為國泰民安增動力,為社會公義添喉舌。

 

出身新聞媒體,而後轉任台灣大型和跨國企業,赴美獲管理學博士,先後在南洋理工大學、芬蘭厄爾托大學和台灣科技大學教授IMBA和EMBA學程,並任國發會、經濟部、衛福部等政府機構專案顧問,負責政策前瞻、國會溝通和危機管理。

台北要做為令人羡慕的首都,除了風景,還要人景,也是就人的風采。這不只要有文化,還要有進一步的文明

 

作者/黃丙喜(國家公益發展協進會理事長)

 

台北人,跟世界其他首都的人一樣,骨子裡基本上有些自傲,大部份的心比較難以被滿足;然而,只要大家把心放寬些,台北其實可以比您想的更好!

 

台北做為首都,在世界地圖上是佔有五個很不一樣的位置的。這樣的獨特雖不能說唯一,最起碼排名前三絕對沒問題。也許您不相信,但建築師陳光雄經常在國際場合做這種陳述,很多人聽後的回應是:啊!那我一定要找機會去!

 

首先,首都是中央政府所在和政治的中心。台北既是政治,又是經濟的中心。全世界好多的首都只是政治中心。

 

其次,首都所在地有一千公尺左右的山,並不太多;如果再加上又有國家公園,哇!很多的首都又被除名了。

 

有山、有水,不一定會有溫泉。有溫泉已經是首都的得天獨厚,台北居然還有兩種溫泉。當年日本天皇都讚嘆,台北人,你不能不慶幸一下這種確幸。

 

有山,還不一定有海。台北,一小時的車程,海就到了!而且還環著三面。看海,很多首都人可是想得要死的!還想游一下泳嗎?台北人可方便幸福得多了!

 

小結一下,所謂風景是有山、有水、有溫泉、有海洋、有公園,還有嗎?當然要有風、有雨、有光、有色,還有景。

 

景是啥東西?景的具像是形,它的抽象是緻。看出其中的差別了嗎?在於人的修為的差異和他們心理感知的不同。

 

南朝宋儒劉義慶在《世說新語.言語》中說:「風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異。」風光景物固然有所不同,但它真正讓人不凡的在於風采。這不同的從景到緻的感受,正如《晉書.劉毅傳》說的:「故能令義士宗其風景,州閭歸其清流。」

 

所以,做個結論,台北要做為令人羡慕的首都,除了風景,還要人景,也是就人的風采。這不只要有文化,還要有進一步的文明。

 

文明是指人類文化高度進步的狀態,而隨著現代科技、人工智慧和網路資訊的發達,人類文明將成為偉大的文學、藝術、音樂、哲學、科學、電腦遊戲、電影、武術和運動大放異彩的時代。台北人準備好了吧!

 

 

 

作者簡介

黃丙喜,筆耕公共政策三十年,期許為國泰民安增動力,為社會公義添喉舌。

 

出身新聞媒體,而後轉任台灣大型和跨國企業,赴美獲管理學博士,先後在南洋理工大學、芬蘭厄爾托大學和台灣科技大學教授IMBA和EMBA學程,並任國發會、經濟部、衛福部等政府機構專案顧問,負責政策前瞻、國會溝通和危機管理。

加入好友
優傳媒 版權所有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著作權與轉載授權 / 合作夥伴 / 法律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