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競談文論武》組織內鬥 敗亡徵候 - umedia 優傳媒  

新聞 / 百家爭鳴
張競談文論武》組織內鬥 敗亡徵候
2020-09-09 17:12:00
A+
A
A-

組織內鬥,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作者/張競(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


 
本周在國內最受人矚目的黨政新聞,大概就是中國國民黨黃復興黨部內部之人事地震。黃復興所屬桃園縣黨部主委于北辰受到上級撤換去職,引起黃復興黨部成員強烈討論,社交群組內隔空交戰不休。政黨組織內部人事調整本是政黨家務事,竟變質成為社會關注事項,恐怕就難免受到社會公評加以論斷。
 
筆者本身曾是軍中袍澤,亦是具有中國國民黨四十年黨齡之黨員,遠在退伍離營前,當軍中政黨組織依法解散時,就將黨籍轉至高雄鼓山區地方黨部。後來在繼續擔任軍職時期,曾經因為至海外進修,將黨籍移轉至美國波士頓黨部,以及英國倫敦黨部,並在返國後再移轉回到鼓山區黨部。最後是在退伍離營成為榮民,因為遷居才將黨籍移轉至高雄三民區黨部。
 
許多朋友都對我居然不是黃復興黨部成員感到很訝異。其實在退伍離營數年之後,確實因為軍校同學擔任黨工,曾經詢問我是否要將黨籍轉至黃復興黨部。但因多年來我在地方與海外黨部參與黨內活動,獲得許多有趣見聞,更讓我理解到許多與我人生經歷完全不同之黨內先進同志,為何認同總理中山先生遺教,此乃參加中國國民黨的真正原因。再加上與地方黨部同志們相處愉快,因此就從未考慮加入紀律嚴明階層有序之黃復興黨部。
 
身為黃復興黨部局外人,本來不應當對其內部整肅紀律指三道四,更何況主任委員臧幼俠將軍與筆者不僅相識,更是軍校高班學長;並且于北辰將軍還是筆者在戰爭學院服務時曾經教過之學生。門生故舊發生此種不愉快狀況,同室操戈兄弟鬩牆,局外人看到只能說真是遺憾。但冰凍三尺絕非一日之寒,公開投書開砲抨擊早就浮上檯面,筆者雖曾試圖為之緩頰,但畢竟有如隔靴搔癢。解鈴最後仍須繫鈴人,假若當事者不能打開心結,誰都沒有辦法化解雙方的冰霜關係。
 
但是作為中國國民黨黨員還是不能不對此提出警語以及忠告。組織內部確實要有紀律,但是處理方式卻要展現政治智慧,避免手法粗糙硬幹到底,否則最後必然就會兩敗俱傷。馬英九總統當初針對王金平院長處理關說疑雲公開擂起戰鼓,社會譁然,最後不論是司法裁判或是政治斡旋,馬英九總統都顯然未能取得上風,益證當時確實是輕舉躁進。
 
黨內發生如此嚴重的人事鬥爭,最後很難對社會展現團結形象,更不能取信民眾該黨能夠維持內部和諧運作。因此日後選戰一再敗選,不論其他原因,但確實在內部初起惡鬥時,就已經具體顯露敗象。儘管當事者至今猶不願承認當時見識短淺,未能以大局整體考量;若據此認定全黨命脈為之大傷,前途因此陪葬,實不為過。
 
如今黃復興黨部處理本案,顯然又是缺乏政治智慧。在高位者未能具備戰略高度,思考「杯酒釋兵權」或是「高官送客」手法,如何在雙方不撕破面子前提下,運用人事權責明升暗調,將地方諸侯轉送至中央看管,架空其實際權限。難道戰爭學院教官課堂所再三強調:野戰用兵時,必須運用間接路線直搗戰略重心的這些心法,都還給我們這些不成材的教官了嗎?
 
其實如此攤牌,無非顯現主事者擔心喪失威望之恐懼感,更證明無法貫徹意志之焦慮感。領導統御過程中,威儀聲望極端重要,如今臧幼俠主任委員要重建領導威信,于北辰同志要恢復傷痛,恐怕整個黃復興都要付出代價。筆者雖非黃復興黨部成員,但在此必須要替袍澤加油,並且希望同志們不要忘記,家和萬事才會興啊!
 
 

 

 

作者簡介

張競,中華民國榮民,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曾任海軍中權軍艦艦長,美國海軍戰爭學院績優畢業,英國赫爾大學政治學博士,目前在大學執教國際關係等政治學門課程。勤於媒體針砭時政與探論國際現勢,亦經常接受媒體電訪;偶爾出席政論節目,評論政軍議題。著述文稿課題廣泛,獲得讀者極多迴響。 

組織內鬥,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作者/張競(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


 
本周在國內最受人矚目的黨政新聞,大概就是中國國民黨黃復興黨部內部之人事地震。黃復興所屬桃園縣黨部主委于北辰受到上級撤換去職,引起黃復興黨部成員強烈討論,社交群組內隔空交戰不休。政黨組織內部人事調整本是政黨家務事,竟變質成為社會關注事項,恐怕就難免受到社會公評加以論斷。
 
筆者本身曾是軍中袍澤,亦是具有中國國民黨四十年黨齡之黨員,遠在退伍離營前,當軍中政黨組織依法解散時,就將黨籍轉至高雄鼓山區地方黨部。後來在繼續擔任軍職時期,曾經因為至海外進修,將黨籍移轉至美國波士頓黨部,以及英國倫敦黨部,並在返國後再移轉回到鼓山區黨部。最後是在退伍離營成為榮民,因為遷居才將黨籍移轉至高雄三民區黨部。
 
許多朋友都對我居然不是黃復興黨部成員感到很訝異。其實在退伍離營數年之後,確實因為軍校同學擔任黨工,曾經詢問我是否要將黨籍轉至黃復興黨部。但因多年來我在地方與海外黨部參與黨內活動,獲得許多有趣見聞,更讓我理解到許多與我人生經歷完全不同之黨內先進同志,為何認同總理中山先生遺教,此乃參加中國國民黨的真正原因。再加上與地方黨部同志們相處愉快,因此就從未考慮加入紀律嚴明階層有序之黃復興黨部。
 
身為黃復興黨部局外人,本來不應當對其內部整肅紀律指三道四,更何況主任委員臧幼俠將軍與筆者不僅相識,更是軍校高班學長;並且于北辰將軍還是筆者在戰爭學院服務時曾經教過之學生。門生故舊發生此種不愉快狀況,同室操戈兄弟鬩牆,局外人看到只能說真是遺憾。但冰凍三尺絕非一日之寒,公開投書開砲抨擊早就浮上檯面,筆者雖曾試圖為之緩頰,但畢竟有如隔靴搔癢。解鈴最後仍須繫鈴人,假若當事者不能打開心結,誰都沒有辦法化解雙方的冰霜關係。
 
但是作為中國國民黨黨員還是不能不對此提出警語以及忠告。組織內部確實要有紀律,但是處理方式卻要展現政治智慧,避免手法粗糙硬幹到底,否則最後必然就會兩敗俱傷。馬英九總統當初針對王金平院長處理關說疑雲公開擂起戰鼓,社會譁然,最後不論是司法裁判或是政治斡旋,馬英九總統都顯然未能取得上風,益證當時確實是輕舉躁進。
 
黨內發生如此嚴重的人事鬥爭,最後很難對社會展現團結形象,更不能取信民眾該黨能夠維持內部和諧運作。因此日後選戰一再敗選,不論其他原因,但確實在內部初起惡鬥時,就已經具體顯露敗象。儘管當事者至今猶不願承認當時見識短淺,未能以大局整體考量;若據此認定全黨命脈為之大傷,前途因此陪葬,實不為過。
 
如今黃復興黨部處理本案,顯然又是缺乏政治智慧。在高位者未能具備戰略高度,思考「杯酒釋兵權」或是「高官送客」手法,如何在雙方不撕破面子前提下,運用人事權責明升暗調,將地方諸侯轉送至中央看管,架空其實際權限。難道戰爭學院教官課堂所再三強調:野戰用兵時,必須運用間接路線直搗戰略重心的這些心法,都還給我們這些不成材的教官了嗎?
 
其實如此攤牌,無非顯現主事者擔心喪失威望之恐懼感,更證明無法貫徹意志之焦慮感。領導統御過程中,威儀聲望極端重要,如今臧幼俠主任委員要重建領導威信,于北辰同志要恢復傷痛,恐怕整個黃復興都要付出代價。筆者雖非黃復興黨部成員,但在此必須要替袍澤加油,並且希望同志們不要忘記,家和萬事才會興啊!
 
 

 

 

作者簡介

張競,中華民國榮民,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曾任海軍中權軍艦艦長,美國海軍戰爭學院績優畢業,英國赫爾大學政治學博士,目前在大學執教國際關係等政治學門課程。勤於媒體針砭時政與探論國際現勢,亦經常接受媒體電訪;偶爾出席政論節目,評論政軍議題。著述文稿課題廣泛,獲得讀者極多迴響。 

加入好友
優傳媒 版權所有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著作權與轉載授權 / 合作夥伴 / 法律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