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符裏的彗星 ── 郭美貞》
編輯人語
郭美貞(1940~2013),一位憑藉才華和毅力在男人世界裡闖出名號的指揮家,被國際間譽為「握着充滿活力指揮棒的女性」,受到大指揮家伯恩斯坦賞識並擔任過他紐約愛樂交響樂團的助理指揮,伯恩斯坦説:「假如真有女指揮一說,郭小姐當之無愧。」
她祖籍廣東中山,生在西貢,長在澳洲、菲律賓,七、八十年代以台灣為自己的祖國,指揮台灣省交響樂、台北市交響樂團、國防部示範樂隊,並為培養青年音樂家不遺餘力,還一度創立台北愛樂交響樂團。台灣人稱她「女暴君」,既是對她能力的肯定,也預示了迫使她最後又遠走他鄉的陰影。
劉敦仁先生是郭美貞結緣台灣的牽線人,1965年經他在羅馬向于斌總主教、于焌吉大使引薦,促成了郭美貞的台灣故事。郭病逝澳大利亞後,劉敦仁不捨半世紀故人情誼,四處廣蒐資料構成文字群,以「音符裡的彗星」為名,即日起在《優傳媒》連載,請您細酌。
作者/劉敦仁
她在紐約獲得國際比賽金獎的消息傳遍全球,菲律賓華僑在獲得這一令人鼓舞興奮的資訊時也為此感到自豪。當地華僑李惠秀女士(Mrs﹒Fay Lee Co)得悉後更是雀躍無比,那是東南亞華僑對故鄉傳統情結的表現,不管在地球的哪個角落,凡是中國人,哪怕是點滴成就,都會給海外僑胞帶去發自內心的自豪感。
李惠秀的父親拉蒙.李(Ramon Lee)在馬尼拉唐人街經營一家因炸雞而聞名的餐館。這家餐館至今仍然保持百年前的原貌,沒有空調,但門庭若市,一代又一代的顧客在這裡品嘗那特殊製作的炸雞。在眾多的顧客中,有一位名叫拉法埃爾.祖盧埃(Rafael Zulueta),是當地著名的演藝經紀人。他光顧該餐館的日子久了,很自然地就和李先生成了好友。
為了讓菲律賓當地愛好音樂的菲律賓人和華僑,能共享美貞在國際上獲得的殊榮,李惠秀女士先多方收集美貞的資料,然後請父親和拉法埃爾.祖魯埃塔商議,是否能設法爭取邀請美貞訪問菲律賓,指揮馬尼拉交響樂團。李惠秀的真誠和對音樂的愛好,感動了祖魯埃塔,終於邀請到美貞到菲律賓訪問。
菲律賓詩人兼演藝經紀人拉法埃爾.祖蘆埃塔的畫像,係從珍藏在菲律賓阿雅拉圖書館其詩集中掃描出來
菲律賓阿雅拉圖書館珍藏的拉法埃爾.祖蘆埃塔詩人的作品,封面上有他的親筆簽名
該圖書館珍藏的詩集圖書目錄編號,(兩幅圖片均由阿雅拉圖書館提供)
郭美貞在菲律賓馬尼拉首次訪問音樂會節目單
我和妻子為了收集有關美貞在菲律賓生活的資料,在2014年7月到馬尼拉的時候,通過許文哲先生的介紹而認識了李惠秀女士。在和她交談中,她用愉快但帶著幾分惋惜的語調,回憶著和父親同祖魯埃塔先生一同去機場迎接美貞的那段情景,她那佈滿皺紋的臉龐上一直是帶著淳樸的微笑。她還告訴我,當美貞發現她父女兩人是廣東原籍時,她立即感受到‘他鄉遇故知’的興奮,彼此間立即用廣東話交談,給美貞留下終生難忘的記憶。
美貞在1968年9月抵達菲律賓,馬尼拉交響樂團於9月12、14和15日在菲華人壽保險公司大禮堂舉行了三場音樂會,統由美貞指揮。這三場音樂會是特地為當地瑜美公寓悲劇事件的孤兒籌募教育基金而舉行的,所以定名為“菲華之夜”。在公演之後,馬尼拉紀事報評論美貞是“指揮壇上權威與信心的象徵。”
在美貞整個音樂生涯中,菲律賓佔有非常重要的一頁,不僅在音樂上她給予了菲律賓社會無法形容的影響,在那裡她感受到在其他國家地區難以企及的率真對待和尊重,尤其是在旅菲僑胞之間,建立了牢固的友情,享盡他們給予的溫暖和關愛。
演出結束後,菲律賓總統夫人伊美爾黛.馬可仕(Imelda Marcos)特地在27日接見了美貞,並贈送她簽名照片。(我在2014年3月去澳大利亞她弟弟家時,在她遺物中發現了這張照片,本擬編排在此,遺憾的是照片上佈滿了墨水印跡無法清理,只能割愛。)馬可仕總統夫人還邀請美貞第二年再度到訪菲律賓,出席六月開幕的馬尼拉文化中心落成典禮。這座造價千萬美元的文化中心,是由馬可士夫人親自主持,並由她自己擔任該中心主席。
那時候菲律賓和臺灣的關係非常友好,交流密切,菲律賓馬可仕總統夫人特地請美貞攜帶一封致臺灣教育部的親筆信,邀請美貞率領一個兒童交響樂團於九月為文化中心落成典禮的藝術節演出。
邀請信中這樣寫著:“這一個節目將成為文化中心開幕典禮的高潮。”菲國音樂學院院長雷蒙.塔帕萊斯在訪問臺灣時聽過台南三B兒童管弦樂團的演出,給他留下深刻的印象。
郭美貞回到臺灣後,立即快馬加鞭,加緊訓練台南三B兒童交響樂團和臺北光仁小學管弦樂團及世紀學生管弦樂團,從中選拔出54位兒童組成了“中華兒童管弦樂團”,幽默大師林語堂為此還特地去台南聆聽孩子們的演奏。
臺北陽明山華興育幼園舉行的音樂會,舞臺上背朝觀眾席穿著白制服的指揮為郭美貞(照片由台北國史館提供)
令孩子們興奮而終身難忘的是,在飛往馬尼拉的前夕,中華兒童交響樂團於八月十四日晚上,在陽明山華興育幼院禮堂舉行了一場演出。蔣介石總統夫婦親臨觀賞孩子們的演出,並接見了郭美貞及全團。除了鼓勵叮嚀孩子們之外,還告訴他們在回到臺灣後,總統夫婦將準備好禮物贈送給每個孩子。
蔣介石總統伉儷出席音樂會前,由三位少年團員向蔣總統敬獻金質音樂會節目單
音樂會結束後,蔣介石總統伉儷接見郭美貞(以上兩張照片均由臺北國史館提供)
在接見的時候,蔣介石總統握著美貞的手說:“妳正在從事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兒童是國家的前途,非常高興妳願意花時間來訓練這些兒童,把他們的程度加強了許多,並且還要帶他們到菲律賓為國家爭取榮譽。”(摘自1978年4月5日民生報第二版紀念蔣公逝世三周年特刊)
教育部長鍾皎光還特地為郭美貞頒發了金質指揮棒。
1969年郭美貞在臺北獲得頒發金質指揮棒
美貞於1969年率領兒童團到訪馬尼拉,原本安排在馬尼拉文化中心演出兩場,因為兒童們的天資及高超的演出,最後一共演出六場,在菲律賓掀起了高潮和對音樂的熱情。
十月一日及二日在聖歡(SanJuan)馬尼拉電力公司禮堂指揮馬尼拉交響樂團演出,美貞在菲律賓從此名聲大震,連當地希爾頓酒店都以她的姓“Quach郭)為一道點心命名,並將採用之材料及製作方法刊載在報紙上。
美貞在1970年再度被邀請訪問馬尼拉,分別在3月13及15日,4月10日及12日,5月8日及10日先後指揮了六場音樂會,她所到之處風靡了音樂愛好者,在欲罷不能的情況下,又在6月及7月增加了三場演出。
1971年2月20日抵達菲律賓後,美貞又分別在菲律賓南部地區巴可洛等城市巡迴演出,深得當地人士的讚賞。1973年11月13日指揮馬尼拉交響樂團,次年8月30日及9月27日又分別在菲律賓文化中心指揮兩場。
1974年郭美貞擔任馬尼拉交響樂團總監時的照片
她並沒有因為在菲律賓擁有眾多慕名而來的聽眾,令她在指揮的時候稍有鬆懈。我在2014年7月訪問馬尼拉的時候,許文哲先生設宴接待我,在席間與會的柯美智女士親口給我講了一段令她對難忘的小插曲。當時樂團中有一位團員,接二連三地在一個音符上發生錯誤,無法逃過美貞敏銳的聽覺而即時糾正,不知這位團員是有意還是無意,仍然犯了同樣的錯誤,美貞的急性子再也忍耐不住,將指揮棒在樂譜架上使勁地敲了一下,居然指揮棒被敲斷,那斷裂的一小節飛向聽眾席,掉在一位聽眾的正前方,這位聽眾正是菲律賓的著名音樂評論家,她絲毫沒有遲疑地將折斷的指揮棒檢了起來,放進口袋。從這個小插曲可以理解,她在音樂事業上的嚴肅認真而贏得了菲律賓社會各界對她的尊重。
後來因為她在全球指揮樂團檔期安排得非常緊密,同時也為了臺灣的古典音樂發展嘔心瀝血,在那裡逗留了相當一段時間,為此她與菲律賓只能作暫時的闊別。一直到1991年她才再度蒞臨斯島,令她感動的是,菲律賓音樂愛好者始終沒有忘記她,所以她一抵達,在音樂界立即掀起一陣狂熱。其中最為轟動的是她為馬尼拉的MET劇院排練以日本為背景的輕歌劇‘日本天皇’(The Mikado),指揮馬尼拉交響樂團為該劇團伴奏。先後在該劇院演出六場,然後移師到大馬尼拉劇院繼續演出兩場。
郭美貞在馬尼拉指揮輕歌劇的宣傳單
1994年美貞在健康檢查時發現自己罹患了乳腺癌,又遭逢父母的先後病逝,一連串生活中的變故,導致她無法專注於音樂事業。那是她最為低沉的一段生命。一直到2007年,在菲律賓演藝經紀人莫内特.奇萊科(Monet Kilayko)的策劃下,美貞來到闊別了十六年的馬尼拉,和馬尼拉交響樂團合作舉行了好幾場極為出色的演奏,分別為:
*2007年4月22日,在馬尼拉聖史柯拉斯狄卡音樂學院
(St﹒Scholastica’s College)參加建校百周年紀念活動,並在該校的聖.契奇麗亞音樂廳(St.Cecilia’s Hall)指揮一場音樂會。
郭美貞在聖.契奇麗亞音樂廳指揮音樂會的節目單
這是一場非常特殊的音樂會,美貞和馬尼拉當地保險業鉅子許文哲先生的夫人,當地著名鋼琴家許林韻雲女士合作演出,開啟了日後的經常合作。
郭美貞於2007年9月5日在巴可洛指揮馬尼拉交響樂團的節目單,上面留有她的簽名
*2007年4月26日,在馬尼拉文化中心大禮堂舉辦一場音樂會。當音樂會開始時,美貞指揮演奏了菲律賓國歌,被公認為是所有交響樂團將菲律賓國歌演奏得最天衣無縫,最令菲律賓人感動的一次,每一位在場的來賓都屏息住呼吸,享受著菲律賓民族文化的自豪和尊嚴。
*2007年9月5日,在巴孔羅城(Bacolod City)聖拉沙爾大學University of St.LaSalle的聖拉沙爾聖堂(Santuario
deLaSalle)舉行了一場音樂會。
*2007年9月7日和8日,在杜馬奎迪城(Dumaguete City)的西利曼大學(Siliman University)的露西音樂廳(Luce Auditorium)舉辦了兩場音樂會;
*2008年5月25日前往新加坡維多利亞音樂廳,和波拉德高地交響樂團(Braddell Heights Symphony Orchestra)舉行了一場音樂會,仍然由許林韻文擔任鋼琴獨奏。在前往新加坡之前,美貞於2月24日在菲律賓馬尼拉的馬卡蒂區40 SolarStreet的Bel-air Village和馬尼拉交響樂團合作,為普羅大眾舉行了一場露天公園音樂會。
*2008年9月27日,和許林韻雲女士再度攜手合作,在菲律賓帕西葛城(Pasig City)的奧爾狄卡中心(Ortiga Center)梅拉爾多劇場(Meraldo Theatre),舉行的音樂會,由許林韻雲女士擔任鋼琴獨奏,她年僅十四歲的女兒首次登臺演出笛子獨奏。
郭美貞在馬尼拉為許有道先生八十五歲誕辰舉行的音樂會,這是郭美貞一生中指揮的最後一場音樂會
這是郭美貞一生中指揮的最後一場音樂會的節目單
這場音樂會是為紀念許先生先翁、當地殷商許有道八十五誕辰而舉辦的音樂會,由馬尼拉交響樂團演出。由於許先生多年來支援馬尼拉當地的音樂發展事業,舉辦一場紀念他父親的音樂會,在菲律賓也是絕無僅有的場面。在這場音樂會之前,美貞特地為馬尼拉歌劇團指揮演出普希尼作品“波西米亞人”,這是她生前指揮的最後一場歌劇,而為許先生先翁八十五誕辰舉辦的音樂會,也是她音樂生涯的最後一場指揮。
音樂會結束後,郭美貞和許林韻雲向觀眾謝幕
估計美貞先後訪問了菲律賓達二十多次,是她一生中所訪問的國家中最多的一個。因為當地華僑對她無微不至的關懷和真心實意的支持,她不止一次告訴當地的友人,菲律賓是她的第二故鄉。實際上當她罹患乳腺癌後,在生命終結前,她一直在菲律賓小島上生活,以游泳和潛水作為對她的自然療方,直到2013年春天美貞回到澳大利亞前,都一直受到俞鴻鈞女兒俞蓧璉(Angela Dee)長期的照料。
郭美貞在2013年辭世後,消息傳到馬尼拉,除了當地對她有著長期友情的著名音樂評論家,在中英文報刊撰寫紀念文章外,華僑保險業鉅子許文哲先生和夫人許林韻雲曾共同在其保險公司大堂舉行了一場追思彌撒,以資紀念這位國際音樂界的一代才女。
馬尼拉僑界紀念郭美貞去世的彌撒,好友柯美智向來賓講述郭美貞的生平事蹟
馬尼拉僑界紀念郭美貞去世的彌撒時神父講道
馬尼拉僑界紀念郭美貞去世的彌撒時神父送聖體。
作者簡介
劉敦仁,出生於上海,幼年時隨父母遷居臺灣,在臺灣修畢大學後,負笈西班牙,專研西班牙文學及世界藝術史,後移居義大利,在梵蒂岡擔任大公會新聞辦公室中文組工作,工作結束後,入羅馬大學研習宗教考古,專題為羅馬的地下古墓。
1960年代曾任聯合報駐馬德里及羅馬特派員,撰寫歐洲文化藝術航訊,頗富盛名。其後因工作需要,移居加拿大,先後在多倫多大學和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繼續西班牙文學研究,隨後在加拿大從事教學工作,並赴英國及上海等地講學逾14年。
1978年第一次作大陸之行,此行使他決定放棄教學工作,而轉為文化交流,進行美國、加拿大和大陸之間的教育和文化交流工作迄今。
2012年是中華民族建立共和百周年的一年, 他特地邀請了六十餘位辛亥先輩後裔執筆撰文, 並彙編成《民族魂》一書出版。近作是外交耆宿劉師舜大使的傳記以及傑出女指揮家郭美貞的傳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