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陽話中東》 眾神與溫泉交會的故鄉 — 「棉花堡」與「希拉波利斯遺址」! - umedia 優傳媒  

新聞 / 百家爭鳴
富陽話中東》 眾神與溫泉交會的故鄉 — 「棉花堡」與「希拉波利斯遺址」!
2020-09-08 15:10:00
A+
A
A-

希拉波利斯遺址在海拔高度大約500米山上

 

 

作者/程富陽

 

就在「世紀冠狀病毒」持續燃燒,美國民主共和兩黨2020年總統選舉廝殺慘烈,「美中博弈」已到近身肉搏之際,忽然傳來美國在中東的外交大好消息。原來在美國居中協調之下,以色列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聯)於上月(8月)13日達成歷史性的《亞伯拉罕協議》,雙方同意實現關係正常化。

 

這可說是中東地區自二戰以來第3份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簽訂的和平協議,前2份為1978年以色列和埃及在美國簽署的《大衛營協議》(Camp David Accords),及1994年在以約南部過境點簽訂的《以約條約》(Israel–Jordan peace treaty)。而據聞在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近期訪問中東地區後,巴林、阿曼、蘇丹與摩洛哥等中東地緣的國家,對與以色列是否恢復正常的官方關係,紛紛也表現出一副郎情妾意的模樣。但其最後結果如何?就端看後續美、以能提出什麼對其更為有利的條件了。

 

感覺上,中東和平似乎一夕之間紛至沓來,但如細加探究,美國川普於此際炒作此等「速食和平」,實為自己總統選情脫困。而以色列總理納坦亞胡,雖因今年3月的國會選舉與國防部長甘茨打了個平手,不得不與其達成未來兩人先後擔任18個月總理的協議,但他仍處於因腐敗被指控而受司法審判的風險上,此刻實不得不配合美國,與阿聯達成此一不向巴勒斯坦人要求立即交出約旦河以西的部份居住領土的和平協議,以解其身陷燃眉的困境。

 

然而就整體中東區域和平而言,這個於匆忙中簽訂的協議,未必受益。莫論巴勒斯坦解放組織與伊斯蘭抵抗運動組織哈馬斯立即對此表達強烈的抗議譴責,直斥阿聯此舉無非是對阿拉伯國家的「背叛」行為;伊朗外交部也隨即發布聲明稱,以色列和阿聯達成的關係正常化協議是「危險且非法的」;而土耳其總統厄爾多安更立刻召開新聞發佈會,批評阿聯此舉對於巴勒斯坦及中東和平「百害而無一利」;連與美國關係密切的沙烏地阿拉伯也公開宣稱無意與以色列關係正常化。顯然這份協議在中東的和平道路上,仍充滿了爭議與變數,並未獲得阿拉伯世界廣大的共識與支持。

 

事實上,只要翻閱歷史就會知道,1978年美國卡特總統就曾在其「和解戰略」(Reconciliation strategy)的催促下,促成以埃匆匆簽訂《大衛營協議》。當年參與並促成此協議的卡特總統、埃及總統沙達特及以色列總理比金,雖都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但卻也因未獲內部多數共識,先是於3年後的1981年,埃及沙達特在開羅舉行「慶祝贖罪日戰爭勝利八周年」的閱兵場上被右派份子擊斃;而支持比金簽此和平協議前總理拉賓,更在1995年二次當了以色列總理時,於首都特拉維夫的國王廣場(後改稱拉賓廣場)前被激進份子格殺;至於美國卡特在1980年交棒給雷根時,後者竟一改前任和平戰略路線為競力戰略,終而掀起美蘇冷戰的最高潮。歷史殷鑑,豈能不慎!

 

1979年3月26日,埃及總統沙達特(左)和以色列總理比金(右),在美國總統卡特的見證下簽署[埃以合約],其下場不勝唏噓。歷史殷鑑,豈能不慎!

 

因此,這場看似花團錦簇的中東和平表象,是否真如一場百年和好的喜宴,恐怕還得靠時間來驗證。自兩次波戰後,國際即看清老美那套「有利則麻吉哥倆好吹捧到天,有害則航母戰機進逼威懾」的遠迫近誘手法。這倒讓我想起那個位於土耳其西南代尼茲利省境內的棉花堡與希拉波利斯遺址,因為它們也讓我在遊覽完後有種「冷熱交替」的感覺。

 

「棉花堡」在一片無瑕的廣袤大地上,鋪展著綿延毗櫛的柔順山丘,雕琢出層層疊疊的棉花狀的鈣化乳石,形成了錯落有致的溫泉池;幽藍透徹的泉水,絢麗潔白的堤崖 ,似幻化為一卷渾然天成、層巒聳翠的畫冊。

 

躡足在晶瑩岩石之上,凝望著剔透溫泉之霧,穿梭如夢幻遐想之境,翱翔於天地悠遊之間,讓人不禁落入中國詩詞那:「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的懷想。土耳其民間對「棉花堡」有一個傳說:傳聞牧羊人安迪密恩(Endymion)為了和希臘月神瑟莉妮(Celene)幽會,竟然忘了擠羊奶,致使羊奶恣意橫流,覆蓋住了整座丘陵,而塑造出這座美麗「棉花堡」來。多美麗的傳說啊!

 

但事實上,「棉花堡」整個景區應喚作「希拉波利斯遺址」;只棉花堡過於出名,竟蓋過了這個以眾神之首宙斯之妻希拉命名的城區 。希城建於公元前190年,是最能彰顯古希臘羅馬雕刻文化的時期。據傳它正是古希臘眾神聚此浸泡溫泉之所。當年筆者造訪此地,雖大都只見一片殘垣斷壁,但仍可見處處遺留有2千年前的大浴場、競技場、街道、大劇場和古墳場等古蹟;漫行其間,仍可遙想公元前二世紀「帕加馬王朝」全盛時期的帝國氣魄。

 

「棉花堡」和「希拉波利斯城」於1988年共同被聯合國列為世界文化遺產。蒞臨此地,佇立「古城劇院」遺跡的最高處,可眺望遠方千年前曾經容納數萬人的「古羅馬運動場」,遙想這個舊昔東西方絲路必經通道的宏偉邊城,冥思這個古希臘羅馬曾經共同創造的人類文明;2千多年後的今天,卻只剩下一根根殘破的古希臘羅馬圓柱,依稀在孱弱地述說著古城舊時的輝煌盛況。

 

近百年來世界極端繁華進步著,「棉花堡」猶如眾神賜予人間的夢幻奇景,令人目不暇給。但人類不心存感恩去細細品味欣賞,反而忙著製造無數爭亂,為世界帶來衝突與不安。此次無論是「冠狀病毒」、「美中博弈」,竟像似眾神連續暗示,導因於人類之過於極度貪婪與爭奪,其將是讓世界再度跌回如希城那殘敗枯萎的手段而已。

 

如今美國僅為一己之利益,竟倉促急拉以色列和阿聯,在阿拉伯世界尚共識不足的狀況下簽署《亞伯拉罕協議》。我們固然同樣企盼這份協議能帶來和平,但又不得不說,到底此協議會為中東帶來和平或還是反而趨向更激烈的衝突,恐怕連以眾神之首宙斯之妻希拉為名的希拉波利斯,也未必敢多置一詞吧!(待續)

 

作者簡介

程富陽,退役上校,先後畢業於政戰學校、約旦民間「穆塔爾大學軍事教育研究所」、中華民國「國防大學國際戰略研究所 」,及約旦皇家軍事陸、戰院。曾任國防大學共教中心主任,目前仍於該中心任教。著有《現代戰爭軍事新聞趨勢》、《從非傳統安全看兩岸安全戰略的演變與展望》、《中東情勢暨國防安全專書》,以及《富陽隨筆第一~三冊》等。   

希拉波利斯遺址在海拔高度大約500米山上

 

 

作者/程富陽

 

就在「世紀冠狀病毒」持續燃燒,美國民主共和兩黨2020年總統選舉廝殺慘烈,「美中博弈」已到近身肉搏之際,忽然傳來美國在中東的外交大好消息。原來在美國居中協調之下,以色列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聯)於上月(8月)13日達成歷史性的《亞伯拉罕協議》,雙方同意實現關係正常化。

 

這可說是中東地區自二戰以來第3份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簽訂的和平協議,前2份為1978年以色列和埃及在美國簽署的《大衛營協議》(Camp David Accords),及1994年在以約南部過境點簽訂的《以約條約》(Israel–Jordan peace treaty)。而據聞在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近期訪問中東地區後,巴林、阿曼、蘇丹與摩洛哥等中東地緣的國家,對與以色列是否恢復正常的官方關係,紛紛也表現出一副郎情妾意的模樣。但其最後結果如何?就端看後續美、以能提出什麼對其更為有利的條件了。

 

感覺上,中東和平似乎一夕之間紛至沓來,但如細加探究,美國川普於此際炒作此等「速食和平」,實為自己總統選情脫困。而以色列總理納坦亞胡,雖因今年3月的國會選舉與國防部長甘茨打了個平手,不得不與其達成未來兩人先後擔任18個月總理的協議,但他仍處於因腐敗被指控而受司法審判的風險上,此刻實不得不配合美國,與阿聯達成此一不向巴勒斯坦人要求立即交出約旦河以西的部份居住領土的和平協議,以解其身陷燃眉的困境。

 

然而就整體中東區域和平而言,這個於匆忙中簽訂的協議,未必受益。莫論巴勒斯坦解放組織與伊斯蘭抵抗運動組織哈馬斯立即對此表達強烈的抗議譴責,直斥阿聯此舉無非是對阿拉伯國家的「背叛」行為;伊朗外交部也隨即發布聲明稱,以色列和阿聯達成的關係正常化協議是「危險且非法的」;而土耳其總統厄爾多安更立刻召開新聞發佈會,批評阿聯此舉對於巴勒斯坦及中東和平「百害而無一利」;連與美國關係密切的沙烏地阿拉伯也公開宣稱無意與以色列關係正常化。顯然這份協議在中東的和平道路上,仍充滿了爭議與變數,並未獲得阿拉伯世界廣大的共識與支持。

 

事實上,只要翻閱歷史就會知道,1978年美國卡特總統就曾在其「和解戰略」(Reconciliation strategy)的催促下,促成以埃匆匆簽訂《大衛營協議》。當年參與並促成此協議的卡特總統、埃及總統沙達特及以色列總理比金,雖都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但卻也因未獲內部多數共識,先是於3年後的1981年,埃及沙達特在開羅舉行「慶祝贖罪日戰爭勝利八周年」的閱兵場上被右派份子擊斃;而支持比金簽此和平協議前總理拉賓,更在1995年二次當了以色列總理時,於首都特拉維夫的國王廣場(後改稱拉賓廣場)前被激進份子格殺;至於美國卡特在1980年交棒給雷根時,後者竟一改前任和平戰略路線為競力戰略,終而掀起美蘇冷戰的最高潮。歷史殷鑑,豈能不慎!

 

1979年3月26日,埃及總統沙達特(左)和以色列總理比金(右),在美國總統卡特的見證下簽署[埃以合約],其下場不勝唏噓。歷史殷鑑,豈能不慎!

 

因此,這場看似花團錦簇的中東和平表象,是否真如一場百年和好的喜宴,恐怕還得靠時間來驗證。自兩次波戰後,國際即看清老美那套「有利則麻吉哥倆好吹捧到天,有害則航母戰機進逼威懾」的遠迫近誘手法。這倒讓我想起那個位於土耳其西南代尼茲利省境內的棉花堡與希拉波利斯遺址,因為它們也讓我在遊覽完後有種「冷熱交替」的感覺。

 

「棉花堡」在一片無瑕的廣袤大地上,鋪展著綿延毗櫛的柔順山丘,雕琢出層層疊疊的棉花狀的鈣化乳石,形成了錯落有致的溫泉池;幽藍透徹的泉水,絢麗潔白的堤崖 ,似幻化為一卷渾然天成、層巒聳翠的畫冊。

 

躡足在晶瑩岩石之上,凝望著剔透溫泉之霧,穿梭如夢幻遐想之境,翱翔於天地悠遊之間,讓人不禁落入中國詩詞那:「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的懷想。土耳其民間對「棉花堡」有一個傳說:傳聞牧羊人安迪密恩(Endymion)為了和希臘月神瑟莉妮(Celene)幽會,竟然忘了擠羊奶,致使羊奶恣意橫流,覆蓋住了整座丘陵,而塑造出這座美麗「棉花堡」來。多美麗的傳說啊!

 

但事實上,「棉花堡」整個景區應喚作「希拉波利斯遺址」;只棉花堡過於出名,竟蓋過了這個以眾神之首宙斯之妻希拉命名的城區 。希城建於公元前190年,是最能彰顯古希臘羅馬雕刻文化的時期。據傳它正是古希臘眾神聚此浸泡溫泉之所。當年筆者造訪此地,雖大都只見一片殘垣斷壁,但仍可見處處遺留有2千年前的大浴場、競技場、街道、大劇場和古墳場等古蹟;漫行其間,仍可遙想公元前二世紀「帕加馬王朝」全盛時期的帝國氣魄。

 

「棉花堡」和「希拉波利斯城」於1988年共同被聯合國列為世界文化遺產。蒞臨此地,佇立「古城劇院」遺跡的最高處,可眺望遠方千年前曾經容納數萬人的「古羅馬運動場」,遙想這個舊昔東西方絲路必經通道的宏偉邊城,冥思這個古希臘羅馬曾經共同創造的人類文明;2千多年後的今天,卻只剩下一根根殘破的古希臘羅馬圓柱,依稀在孱弱地述說著古城舊時的輝煌盛況。

 

近百年來世界極端繁華進步著,「棉花堡」猶如眾神賜予人間的夢幻奇景,令人目不暇給。但人類不心存感恩去細細品味欣賞,反而忙著製造無數爭亂,為世界帶來衝突與不安。此次無論是「冠狀病毒」、「美中博弈」,竟像似眾神連續暗示,導因於人類之過於極度貪婪與爭奪,其將是讓世界再度跌回如希城那殘敗枯萎的手段而已。

 

如今美國僅為一己之利益,竟倉促急拉以色列和阿聯,在阿拉伯世界尚共識不足的狀況下簽署《亞伯拉罕協議》。我們固然同樣企盼這份協議能帶來和平,但又不得不說,到底此協議會為中東帶來和平或還是反而趨向更激烈的衝突,恐怕連以眾神之首宙斯之妻希拉為名的希拉波利斯,也未必敢多置一詞吧!(待續)

 

作者簡介

程富陽,退役上校,先後畢業於政戰學校、約旦民間「穆塔爾大學軍事教育研究所」、中華民國「國防大學國際戰略研究所 」,及約旦皇家軍事陸、戰院。曾任國防大學共教中心主任,目前仍於該中心任教。著有《現代戰爭軍事新聞趨勢》、《從非傳統安全看兩岸安全戰略的演變與展望》、《中東情勢暨國防安全專書》,以及《富陽隨筆第一~三冊》等。   

加入好友
優傳媒 版權所有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著作權與轉載授權 / 合作夥伴 / 法律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