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讀孫大砲的話有感》(之一) 從中美貿易戰、美豬事件之發生,審視美國資本主義本質 - umedia 優傳媒  

新聞 / 談古論今
重讀孫大砲的話有感》(之一) 從中美貿易戰、美豬事件之發生,審視美國資本主義本質
2020-09-07 17:49:00
A+
A
A-

1912年2月15日,法國Je Sais Tout關於辛亥革命的報導,標題為:孫中山,中華民國的總統。圖片共1張,是孫中山的一張彩色肖像。這是目前已知孫中山最早的彩色像肖像。 (圖/ 徐宗懋圖文館收藏,優傳媒授權使用


作者/劉東皋(中報雜誌總編輯)

 

自發生美中貿易戰以來,就想重讀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以了解他是在什麼背景環境下產生三民主義的思想,以及這些思想的真正內涵。 
 
說是重讀,其實是新讀。因為,1960年代出生、成長的那個年代,到了高中必讀三民主義,讓我非常痛恨。除厭惡填鴨硬記,不喜逐條逐字背誦教條之外,實際所讀的所謂「三民主義」課本教材,基本上是用來洗腦用的。多數除了灌輸「萬惡的共匪」及「高尚的國民黨」之觀念外,與真正的三民主義內涵和孫文思想,根本是兩件事。所以,讀得很不爽,聯考分數也不高。 

然而,隨著對於政治與歷史愈加的清晰了解後(這一點要感謝戒嚴時期那些冒著生命危險衝撞體制、爭取民主自由思想的黨外人士之努力;而使台灣得以解嚴、開出一個自由思想的窗口),我逐漸改變。但我那個年代在台灣出生的人,至少我自己,絕對不會感謝李登輝這種人。我所感謝的,包括施明德、黃信介、李敖、陳映真這些為了自由思想與民主而被抓被關或被虐者,是他們為追求自由思想而犧牲個人的幸福,打開了台灣民主思想自由之門;而不是那些隨風轉舵、只圖個人富貴而不惜敗壞社會公義與正義的人。 
 
至少,在我們那個成長的年代,還有被正義所感召的靈魂。而所謂正義之士,當然是那些勇於為社會公義而冒險犯難的人,包括印度的甘地、緬甸的翁山蘇姬、古巴的切‧格瓦拉,還有孫中山;因此絕不會去尊崇那種玩弄權術、敗壞公義、形成台灣金權政治局面的那些人。 
 
回到正題。孫文的三民主義思想事實上是被遷到台灣的國民黨所搞壞了。遷到台灣的國民黨,為了進行集權統治,只想控制人民思想,而不敢讓孫文的社會主義觀念(孫文提倡的是私有制民生主義)及他所批判英、美、日列強帝國主義的真實面目,叫台灣人民理解。當時的國民黨只圖以片面的三民主義教材及教條灌輸人民共產黨就是邪惡政權的觀念,與今日在美國保護下的民進黨政府做的一樣。 

 

革命期間被稱為孫大砲的孫文,其三民主義論述精闢,涵蓋當時中國及國際局勢之政經分析。(圖:維基百科)
 
但真實的情況是,在孫文出生後的那個時代,英、美、日、法、德、義等國,都是採軍事侵略與擴張的帝國殖民主義;而馬克斯共產主義及社會主義思想,則是孫文革命的那個年代、在世界各國引起重大影響的學說與潮流。孫文在民生主義中曾說,馬克斯是當時全世界「社會黨的聖人」;而他的民生主義就是社會主義。

但民生主義與馬克思共產主義最大的不同在於,孫文的主張仍屬私有制,而私有制原是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重要的分野。只是,孫文期以分配的公平,讓不公的土地與金融炒作利益,合理分配給整體社會。因此,他在創建興中會後不久,就提出「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主張。常年在國外生活,對英、歐、美資本主義非常了解的孫文,早就看出土地利益的分配不公,是造成貧富極度不均、社會階級對立的最重要因素。而當時資本家的土地、金錢炒作及對基層勞、農民的嚴重剝削,且連溫和改革都不願意,也才造成那時共產主義的興起。因此,他在不到四十歲之齡,就倡議「平均地權」以去除資本主義之惡瘤。 
 
此外,對於馬克斯的階級鬥爭,孫文也並不贊同,他主張透過社會調和(政府重分配)的手段將過度不當利得讓社會共享。可以說,孫文三民主義學說的重要精神,今天主要落實在德國、北歐及新加坡等採資本主義私有制的溫和社會主義國家。尤其新加坡,看似採行歐美式資本主義,但政府堅持清廉執政,讓所有國民都有「組屋」可安居,只有百分之十五左右的不動產可作為商品買賣或炒作。由於人民安居後得以安心立業,人民的勞動所得不至被金融財團、建商所吸走,可充分用在子女教育、生活品質的提升上。經過近三十年時間,新加坡的國力與國民所得乃能大幅成長。 
 
重點是,國民黨自李登輝主政後,就學習美式惡質資本主義那一套,放任資本家及黑金與執政黨掛勾。不但台灣曾經擁有的所謂「淹腳目」的財富,不斷透過五鬼搬運與不當利益輸送,流入財團、地主手中,以致中產階級逐漸淪落,形成M型社會兩極化(這與日本學習美式惡質資本主義的社會政經結構很類似,但日本至少是高所得國家)。更嚴重的是,台灣社會風氣自此大為敗壞,許多人不以行詐、欺偽為恥,只想著有樣學樣、巧取豪奪。雖然李登輝被逐出國民黨,然而台灣社會的良善結構已經傾敗,國民黨中更是充斥金權思想。 
 
每次政權倒台後,國民黨的前後主席們,才說自己是孫中山信徒;但這些黨主席們在任時,連孫中山的三民主義思想都不願提倡、更不敢落實。單單一個平均地權思想,新加坡李光耀及其繼承者李顯龍拿去力行,讓新加坡國民財富三十年來整體大幅提升,人均所得從1990年的12766元,上升到2019年的6萬餘美元;台灣卻僅從近8000美元到25000美元。 
 
台灣自李登輝將政治與金權結合以來,社會上愈發只顯現美式惡質資本主義社會的貧富不均、中產階級弱化、青年遠景無望的敗弱景像;勞工平均薪資所得20 多年來不升反降,政府卻只在基本工資的微調上作文章。民進黨更是毫無當初創黨者的精神,任令多數基層勞工、農民、青年淪為弱勢,將台灣過去累積下來的資源財富,透過看似合法的手段(如大搞前瞻建設計畫、透過標案輸送國家利益給親信組成的網路公司等),不斷輸送利益給綠營財團、企業支持者與一些1450的無良青年,多數基層沒有關係的年輕人反而以「uber」送餐能賺五萬元為目標,完全失去了自己的人生職志與專業願景,似乎只能以付出勞力「賺五萬元以上」的金錢目標為志。這樣的年輕人直到年老力衰之後,恐多數將淪為貧老一族。孫中山三民主義的均富精神與蔣經國早年在台灣建立的勤樸向上、均富樂利的社會結構,早被李登輝之後的國民黨破壞殆盡了。 
 
如真正研讀孫文口述撰寫的三民主義,單單只是看完民族主義第一講,就被孫文的敘事之精彩與論述之精闢所深深吸引。如果將三民主義的內容當成是孫中山的政論文章,他絕對比台灣當前所謂的政論名嘴、或政論家,高明太多。 
 
孫中山在民族主義第一講就提到,歐戰(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發生時,俄國發生革命、打破帝制,成了社會主義新國家。但「歐洲各國,何以反對俄國的新主義呢?因為歐洲各國是主張侵略,有強權而無公理;俄國的新主義是主張以公理撲滅強權的。因為這種主張和列強相反,所以列強至今還想消滅他。」 
 
他在民族主義第三講清楚的說到:「世界上的國家,拿帝國主義把人征服了,為要想保全他的特殊地位,做全世界的主人翁,便要提倡世界主義,要全世界都服從」、「現在世界頂強盛的國家,是英國美國。世界上不只一個強國,有幾個強國,所謂列強。但是列強的思想性質,至今還沒有改變」。在民族主義第四講他就詳述:「世界上的十五萬萬人之中,頂強盛的是歐洲和美洲的四萬萬白種人。白種人以此為本位,去吞滅別色人種。如美洲的紅番已經消滅,非洲的黑人,不久就要消滅,印度的棕色人正在消滅之中,亞洲黃色人現在受白人的壓迫,不久或要消滅。」 
 
可惜孫中山過世太早。他經歷過一次大戰的歷史,卻未能看到更慘烈的二次大戰。經過二次大戰與東、西方冷戰,促使民族自決運動進一步興起;美國也因而改採馬歇爾主義,借推行民主政治體制之名,以科技、經濟優勢建構全球經濟(自由主義)殖民體系,不再以戰爭侵略模式建立殖民地(因為若繼續採軍事侵略殖民政策,搞到最後列強為爭奪資源而進行軍事對抗,所造成人力物力損失太慘烈);這也才使非洲、印度、與亞洲黃種人,沒有完全淪為西方帝國主義的奴隸而滅種。 
 
但許多後進國家在二戰之後受美國介入影響,實行假民主、真民粹、無法治的資本主義結果,卻搞得國家社會四分五裂,貪污腐敗橫行,貧富差距擴大;也因社會紛亂、貧富差距日大,美、英、法等白人國家,不但可將軍售及高端科技物資銷售給後進國家而獲利,後進國家則長期只能持續以低廉的勞動力(因為貧富差距日大所造成)生產廉價生活用品或代工產品,繼續供應美、英等國。社會愈紛亂不公,貧富差距愈大,美歐國家愈能利用一群買辦商人及政客,透過經濟制度壓榨人民百姓(低價勞工),繼續讓這些先進科技國家從實質不平衡的貿易交易中獲利。 
 
在民族主義第四講孫中山又說:「我們今日要把中國失去的民族主義恢復起來,用此四萬萬人的力量,為世界上的人類去打不平,這才算是我們四萬萬人的天職。列強因為恐怕我們有了這種思想,所以便生出一種似是而非的道理,主張世界主義而煽惑我們。說世界文明要進步、人類眼光要遠大,民族主義過於狹隘,太不適宜,所以要提倡世界主義。近日中國的新青年,主張新文化,反對民族主義,就是被這種道理所迷惑。但這種道理,不是受屈民族所應該講的。我們是受屈民族,必先要把我們民族自由平等地位恢復起來,才配來講世界主義。」 

 

國民黨徒有孫文三民主義之寶貝,卻不懂得重新闡述及應用其理論及內涵,將台灣建構成比新加坡丶德國更均富的私有制國家,顯然與自李登輝以來形成的金權政治結構有關。(圖:劉東皋翻攝孫文著作)

 
何謂列強帝國主義呢?孫中山在民族主義第四講也說:「現在世界上民族,佔地球上領土最多的,是薩克遜民族。這個民族最初發源的地方是歐洲」,「歐戰之前,歐洲民族都受了帝國主義的毒。甚麼是帝國主義呢?就是用政治力去侵略別國的主義。這種侵略政策現在名為帝國主義;歐洲各民族都染了這種主義,所以常常發生戰爭。」 
 
第一次大戰期間,美國總統威爾遜提出十四條主張維持以後的世界和平,其中最要緊的是讓各民族自決。但「當戰爭未分勝負時,英國法國都很贊成,到了戰勝開和議的時候,英國法國和意大利覺得威爾遜所主張的民族開放,和帝國主義的利益衝突太大,便用種種方法騙去威爾遜的主張,弄到和議結局所定條件,最不公平。世界上弱小民族不但不能自決,不但不能自由,並且以後所受的壓迫,比從前更要利害。由此可見強盛的國家和有力量的民族,已經雄占全球,無論甚麼國家或甚麼民族利益,都被他們壟斷了。他們想永遠維持這種壟斷地位,再不准弱小民族復興,所以天天鼓吹世界主義;謂民族主義太狹隘。其實他們主張的世界主義,就是變相的帝國主義與變相的侵略主義。」 
 
回到孫文在民族主義第一講所說的:「自歐戰以後,俄國人自己推翻帝國主義,把帝國主義的國家變成新社會主義的國家,世界上又生出一個更大的變化。這種變化,成功不過六年,他們在這六年之中,改組內部,把從前用武力的舊政策,改成用和平的新政策。這種新政策,不但是沒有侵略各國的野心,並且抑強扶弱,主持公道,於是世界各國又來怕俄國。現在各國怕俄國的心理,比從前還要厲害,因為那種和平新政策,不但是打破俄國的帝國主義,並且是打破世界的帝國主義;不但是打破世界的帝國主義,並且打破世界的資本主義」;「因為現在各國表面上的政權,雖由政府作主,但是實在由資本家從中把持;俄國的新政策要打破這種把持,故世界上的資本家便大恐慌。所以世界上從此便生出一個很大的變動,因為這個大變動,此後世界上的潮流也隨之改變。」 

 

上二圖皆翻攝孫中山自序
 
看到這裡,才恍然大悟,原來在孫中山革命的那個時代,以武力侵略他國的帝國主義國家,早就在提倡世界主義,猶如現在不斷的以民主多元文化搞思想洗腦,其實是列強要更易於以政治力、經濟力宰制處於經濟鏈中、下底層的國家或社會。而當年的那些列強,尤其以美國為主的英、歐資本主義國家,至今仍是由白人資本家所控制!這是孫中山要主張民族主義救國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對照於今日的台灣,許多社會境況,竟如此相像。美國至今仍將共產黨與共產主義視為邪惡政權,因為美國政府背後,幾乎都是盎格魯薩克遜白人資本家所控制,根本對共產主義,乃至類似德國、北歐國家的溫和社會主義不屑一顧;愈講社會多元、世界主義,愈便於白人資本家進行經濟宰制與控制。然而本質上,美國社會連自己國家長期共存的黑人,都難以公平的對待(如今年發生的黑人佛洛依德事件),更遑論其他有色人種移民;而其心態,怎麼會真正的去尊重所謂的亞洲、非洲等其他有色人種國家呢?推行口號式的所謂多元文化平等,只是便於軟化、分化各種社會,以有利於資本(經濟與科技優勢)殖民罷了。 
 
最近蔡政府的瘦肉精美豬開放政策,即因而讓我聯想到,台灣部分以閩南語系為主的政客,訴求台灣多元文化,卻是以獨尊閩族、排斥其他漢族以遂其台灣獨立願望為目的,並沒有真正在不同族群上建立平等關係;不斷排斥與中華文化相關的歷史文化,連客家文化及客家語至今都沒有建立完整教育保存,更遑論其他。此舉如同學習過去列強所宣傳的世界主義,類似過去列強殖民資本主義國家的作為,其心態並非真正想建立世界主義;也並未顧及廣大的弱勢農民、勞工福祉,完全只圖自己的政治利益與經濟掠奪(以不義之手段將國家資源搬運至私人手上,或任由美國政府予取予求,或任令惡質的財經金制度製造貧富不均以獲得財團支持,皆屬經濟掠奪)。實際上其中許多政客根本未在意台灣人民真正的生活福祉與社會的和平安定,多數只淪為最惡質的資本主義國家之買辦集團!

 

 

1912年2月15日,法國Je Sais Tout關於辛亥革命的報導,標題為:孫中山,中華民國的總統。圖片共1張,是孫中山的一張彩色肖像。這是目前已知孫中山最早的彩色像肖像。 (圖/ 徐宗懋圖文館收藏,優傳媒授權使用


作者/劉東皋(中報雜誌總編輯)

 

自發生美中貿易戰以來,就想重讀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以了解他是在什麼背景環境下產生三民主義的思想,以及這些思想的真正內涵。 
 
說是重讀,其實是新讀。因為,1960年代出生、成長的那個年代,到了高中必讀三民主義,讓我非常痛恨。除厭惡填鴨硬記,不喜逐條逐字背誦教條之外,實際所讀的所謂「三民主義」課本教材,基本上是用來洗腦用的。多數除了灌輸「萬惡的共匪」及「高尚的國民黨」之觀念外,與真正的三民主義內涵和孫文思想,根本是兩件事。所以,讀得很不爽,聯考分數也不高。 

然而,隨著對於政治與歷史愈加的清晰了解後(這一點要感謝戒嚴時期那些冒著生命危險衝撞體制、爭取民主自由思想的黨外人士之努力;而使台灣得以解嚴、開出一個自由思想的窗口),我逐漸改變。但我那個年代在台灣出生的人,至少我自己,絕對不會感謝李登輝這種人。我所感謝的,包括施明德、黃信介、李敖、陳映真這些為了自由思想與民主而被抓被關或被虐者,是他們為追求自由思想而犧牲個人的幸福,打開了台灣民主思想自由之門;而不是那些隨風轉舵、只圖個人富貴而不惜敗壞社會公義與正義的人。 
 
至少,在我們那個成長的年代,還有被正義所感召的靈魂。而所謂正義之士,當然是那些勇於為社會公義而冒險犯難的人,包括印度的甘地、緬甸的翁山蘇姬、古巴的切‧格瓦拉,還有孫中山;因此絕不會去尊崇那種玩弄權術、敗壞公義、形成台灣金權政治局面的那些人。 
 
回到正題。孫文的三民主義思想事實上是被遷到台灣的國民黨所搞壞了。遷到台灣的國民黨,為了進行集權統治,只想控制人民思想,而不敢讓孫文的社會主義觀念(孫文提倡的是私有制民生主義)及他所批判英、美、日列強帝國主義的真實面目,叫台灣人民理解。當時的國民黨只圖以片面的三民主義教材及教條灌輸人民共產黨就是邪惡政權的觀念,與今日在美國保護下的民進黨政府做的一樣。 

 

革命期間被稱為孫大砲的孫文,其三民主義論述精闢,涵蓋當時中國及國際局勢之政經分析。(圖:維基百科)
 
但真實的情況是,在孫文出生後的那個時代,英、美、日、法、德、義等國,都是採軍事侵略與擴張的帝國殖民主義;而馬克斯共產主義及社會主義思想,則是孫文革命的那個年代、在世界各國引起重大影響的學說與潮流。孫文在民生主義中曾說,馬克斯是當時全世界「社會黨的聖人」;而他的民生主義就是社會主義。

但民生主義與馬克思共產主義最大的不同在於,孫文的主張仍屬私有制,而私有制原是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重要的分野。只是,孫文期以分配的公平,讓不公的土地與金融炒作利益,合理分配給整體社會。因此,他在創建興中會後不久,就提出「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主張。常年在國外生活,對英、歐、美資本主義非常了解的孫文,早就看出土地利益的分配不公,是造成貧富極度不均、社會階級對立的最重要因素。而當時資本家的土地、金錢炒作及對基層勞、農民的嚴重剝削,且連溫和改革都不願意,也才造成那時共產主義的興起。因此,他在不到四十歲之齡,就倡議「平均地權」以去除資本主義之惡瘤。 
 
此外,對於馬克斯的階級鬥爭,孫文也並不贊同,他主張透過社會調和(政府重分配)的手段將過度不當利得讓社會共享。可以說,孫文三民主義學說的重要精神,今天主要落實在德國、北歐及新加坡等採資本主義私有制的溫和社會主義國家。尤其新加坡,看似採行歐美式資本主義,但政府堅持清廉執政,讓所有國民都有「組屋」可安居,只有百分之十五左右的不動產可作為商品買賣或炒作。由於人民安居後得以安心立業,人民的勞動所得不至被金融財團、建商所吸走,可充分用在子女教育、生活品質的提升上。經過近三十年時間,新加坡的國力與國民所得乃能大幅成長。 
 
重點是,國民黨自李登輝主政後,就學習美式惡質資本主義那一套,放任資本家及黑金與執政黨掛勾。不但台灣曾經擁有的所謂「淹腳目」的財富,不斷透過五鬼搬運與不當利益輸送,流入財團、地主手中,以致中產階級逐漸淪落,形成M型社會兩極化(這與日本學習美式惡質資本主義的社會政經結構很類似,但日本至少是高所得國家)。更嚴重的是,台灣社會風氣自此大為敗壞,許多人不以行詐、欺偽為恥,只想著有樣學樣、巧取豪奪。雖然李登輝被逐出國民黨,然而台灣社會的良善結構已經傾敗,國民黨中更是充斥金權思想。 
 
每次政權倒台後,國民黨的前後主席們,才說自己是孫中山信徒;但這些黨主席們在任時,連孫中山的三民主義思想都不願提倡、更不敢落實。單單一個平均地權思想,新加坡李光耀及其繼承者李顯龍拿去力行,讓新加坡國民財富三十年來整體大幅提升,人均所得從1990年的12766元,上升到2019年的6萬餘美元;台灣卻僅從近8000美元到25000美元。 
 
台灣自李登輝將政治與金權結合以來,社會上愈發只顯現美式惡質資本主義社會的貧富不均、中產階級弱化、青年遠景無望的敗弱景像;勞工平均薪資所得20 多年來不升反降,政府卻只在基本工資的微調上作文章。民進黨更是毫無當初創黨者的精神,任令多數基層勞工、農民、青年淪為弱勢,將台灣過去累積下來的資源財富,透過看似合法的手段(如大搞前瞻建設計畫、透過標案輸送國家利益給親信組成的網路公司等),不斷輸送利益給綠營財團、企業支持者與一些1450的無良青年,多數基層沒有關係的年輕人反而以「uber」送餐能賺五萬元為目標,完全失去了自己的人生職志與專業願景,似乎只能以付出勞力「賺五萬元以上」的金錢目標為志。這樣的年輕人直到年老力衰之後,恐多數將淪為貧老一族。孫中山三民主義的均富精神與蔣經國早年在台灣建立的勤樸向上、均富樂利的社會結構,早被李登輝之後的國民黨破壞殆盡了。 
 
如真正研讀孫文口述撰寫的三民主義,單單只是看完民族主義第一講,就被孫文的敘事之精彩與論述之精闢所深深吸引。如果將三民主義的內容當成是孫中山的政論文章,他絕對比台灣當前所謂的政論名嘴、或政論家,高明太多。 
 
孫中山在民族主義第一講就提到,歐戰(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發生時,俄國發生革命、打破帝制,成了社會主義新國家。但「歐洲各國,何以反對俄國的新主義呢?因為歐洲各國是主張侵略,有強權而無公理;俄國的新主義是主張以公理撲滅強權的。因為這種主張和列強相反,所以列強至今還想消滅他。」 
 
他在民族主義第三講清楚的說到:「世界上的國家,拿帝國主義把人征服了,為要想保全他的特殊地位,做全世界的主人翁,便要提倡世界主義,要全世界都服從」、「現在世界頂強盛的國家,是英國美國。世界上不只一個強國,有幾個強國,所謂列強。但是列強的思想性質,至今還沒有改變」。在民族主義第四講他就詳述:「世界上的十五萬萬人之中,頂強盛的是歐洲和美洲的四萬萬白種人。白種人以此為本位,去吞滅別色人種。如美洲的紅番已經消滅,非洲的黑人,不久就要消滅,印度的棕色人正在消滅之中,亞洲黃色人現在受白人的壓迫,不久或要消滅。」 
 
可惜孫中山過世太早。他經歷過一次大戰的歷史,卻未能看到更慘烈的二次大戰。經過二次大戰與東、西方冷戰,促使民族自決運動進一步興起;美國也因而改採馬歇爾主義,借推行民主政治體制之名,以科技、經濟優勢建構全球經濟(自由主義)殖民體系,不再以戰爭侵略模式建立殖民地(因為若繼續採軍事侵略殖民政策,搞到最後列強為爭奪資源而進行軍事對抗,所造成人力物力損失太慘烈);這也才使非洲、印度、與亞洲黃種人,沒有完全淪為西方帝國主義的奴隸而滅種。 
 
但許多後進國家在二戰之後受美國介入影響,實行假民主、真民粹、無法治的資本主義結果,卻搞得國家社會四分五裂,貪污腐敗橫行,貧富差距擴大;也因社會紛亂、貧富差距日大,美、英、法等白人國家,不但可將軍售及高端科技物資銷售給後進國家而獲利,後進國家則長期只能持續以低廉的勞動力(因為貧富差距日大所造成)生產廉價生活用品或代工產品,繼續供應美、英等國。社會愈紛亂不公,貧富差距愈大,美歐國家愈能利用一群買辦商人及政客,透過經濟制度壓榨人民百姓(低價勞工),繼續讓這些先進科技國家從實質不平衡的貿易交易中獲利。 
 
在民族主義第四講孫中山又說:「我們今日要把中國失去的民族主義恢復起來,用此四萬萬人的力量,為世界上的人類去打不平,這才算是我們四萬萬人的天職。列強因為恐怕我們有了這種思想,所以便生出一種似是而非的道理,主張世界主義而煽惑我們。說世界文明要進步、人類眼光要遠大,民族主義過於狹隘,太不適宜,所以要提倡世界主義。近日中國的新青年,主張新文化,反對民族主義,就是被這種道理所迷惑。但這種道理,不是受屈民族所應該講的。我們是受屈民族,必先要把我們民族自由平等地位恢復起來,才配來講世界主義。」 

 

國民黨徒有孫文三民主義之寶貝,卻不懂得重新闡述及應用其理論及內涵,將台灣建構成比新加坡丶德國更均富的私有制國家,顯然與自李登輝以來形成的金權政治結構有關。(圖:劉東皋翻攝孫文著作)

 
何謂列強帝國主義呢?孫中山在民族主義第四講也說:「現在世界上民族,佔地球上領土最多的,是薩克遜民族。這個民族最初發源的地方是歐洲」,「歐戰之前,歐洲民族都受了帝國主義的毒。甚麼是帝國主義呢?就是用政治力去侵略別國的主義。這種侵略政策現在名為帝國主義;歐洲各民族都染了這種主義,所以常常發生戰爭。」 
 
第一次大戰期間,美國總統威爾遜提出十四條主張維持以後的世界和平,其中最要緊的是讓各民族自決。但「當戰爭未分勝負時,英國法國都很贊成,到了戰勝開和議的時候,英國法國和意大利覺得威爾遜所主張的民族開放,和帝國主義的利益衝突太大,便用種種方法騙去威爾遜的主張,弄到和議結局所定條件,最不公平。世界上弱小民族不但不能自決,不但不能自由,並且以後所受的壓迫,比從前更要利害。由此可見強盛的國家和有力量的民族,已經雄占全球,無論甚麼國家或甚麼民族利益,都被他們壟斷了。他們想永遠維持這種壟斷地位,再不准弱小民族復興,所以天天鼓吹世界主義;謂民族主義太狹隘。其實他們主張的世界主義,就是變相的帝國主義與變相的侵略主義。」 
 
回到孫文在民族主義第一講所說的:「自歐戰以後,俄國人自己推翻帝國主義,把帝國主義的國家變成新社會主義的國家,世界上又生出一個更大的變化。這種變化,成功不過六年,他們在這六年之中,改組內部,把從前用武力的舊政策,改成用和平的新政策。這種新政策,不但是沒有侵略各國的野心,並且抑強扶弱,主持公道,於是世界各國又來怕俄國。現在各國怕俄國的心理,比從前還要厲害,因為那種和平新政策,不但是打破俄國的帝國主義,並且是打破世界的帝國主義;不但是打破世界的帝國主義,並且打破世界的資本主義」;「因為現在各國表面上的政權,雖由政府作主,但是實在由資本家從中把持;俄國的新政策要打破這種把持,故世界上的資本家便大恐慌。所以世界上從此便生出一個很大的變動,因為這個大變動,此後世界上的潮流也隨之改變。」 

 

上二圖皆翻攝孫中山自序
 
看到這裡,才恍然大悟,原來在孫中山革命的那個時代,以武力侵略他國的帝國主義國家,早就在提倡世界主義,猶如現在不斷的以民主多元文化搞思想洗腦,其實是列強要更易於以政治力、經濟力宰制處於經濟鏈中、下底層的國家或社會。而當年的那些列強,尤其以美國為主的英、歐資本主義國家,至今仍是由白人資本家所控制!這是孫中山要主張民族主義救國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對照於今日的台灣,許多社會境況,竟如此相像。美國至今仍將共產黨與共產主義視為邪惡政權,因為美國政府背後,幾乎都是盎格魯薩克遜白人資本家所控制,根本對共產主義,乃至類似德國、北歐國家的溫和社會主義不屑一顧;愈講社會多元、世界主義,愈便於白人資本家進行經濟宰制與控制。然而本質上,美國社會連自己國家長期共存的黑人,都難以公平的對待(如今年發生的黑人佛洛依德事件),更遑論其他有色人種移民;而其心態,怎麼會真正的去尊重所謂的亞洲、非洲等其他有色人種國家呢?推行口號式的所謂多元文化平等,只是便於軟化、分化各種社會,以有利於資本(經濟與科技優勢)殖民罷了。 
 
最近蔡政府的瘦肉精美豬開放政策,即因而讓我聯想到,台灣部分以閩南語系為主的政客,訴求台灣多元文化,卻是以獨尊閩族、排斥其他漢族以遂其台灣獨立願望為目的,並沒有真正在不同族群上建立平等關係;不斷排斥與中華文化相關的歷史文化,連客家文化及客家語至今都沒有建立完整教育保存,更遑論其他。此舉如同學習過去列強所宣傳的世界主義,類似過去列強殖民資本主義國家的作為,其心態並非真正想建立世界主義;也並未顧及廣大的弱勢農民、勞工福祉,完全只圖自己的政治利益與經濟掠奪(以不義之手段將國家資源搬運至私人手上,或任由美國政府予取予求,或任令惡質的財經金制度製造貧富不均以獲得財團支持,皆屬經濟掠奪)。實際上其中許多政客根本未在意台灣人民真正的生活福祉與社會的和平安定,多數只淪為最惡質的資本主義國家之買辦集團!

 

 

加入好友
優傳媒 版權所有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著作權與轉載授權 / 合作夥伴 / 法律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