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競談文論武》黃海軍演遭U-2偵查 北京為禁飛區與華盛頓隔空過招 - umedia 優傳媒  

新聞 / 百家爭鳴
張競談文論武》黃海軍演遭U-2偵查 北京為禁飛區與華盛頓隔空過招
2020-08-27 10:00:00
A+
A
A-

 

黃海軍演疑遭U-2偵查 北京抗議就禁飛區與華盛頓過招。(圖/翻攝自YouTube)

 

作者/張競(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

 

25日解放軍在黃海海域實施軍事演習期間,美軍U-2型偵察機進入管制海域上空活動,北京對此立即表態回應,當晚解放軍發言人吳謙提出聲明,指稱美機擅闖北部戰區實彈演習禁飛區。由如此迅速果斷反應處置來看,顯然共軍早已預期美軍將有如此作為,早就備妥各項聲明,以便因應不同狀況適時發布。

 

次日中國大陸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跟進呼應,重申美軍偵察活動嚴重干擾共軍正常演訓活動,並再度援引雙方所曾簽訂之《海空遭遇安全行為準則》;以及聲稱依據國際慣例,此種行為極易引發誤解誤判,並將此再度定位為挑釁行動,表示將對美提出嚴正交涉。

 

儘管如此,北京卻未曾檢討其所提抗議,可能存在無法自圓其說之漏洞。因8月20日山東海事局對外以軍事演習為由所發布之《魯航警0306號航行警告》內容,僅說明自2020年8月22日1200時至2020年8月26日1200時為止,在黃海青島至連雲港以東指定海域進行軍事演習;依據該份航行警告僅要求「為確保安全,任何船隻在上述時間內,不得進入該海域」。

 

在此更必須提醒,假若查閱山東海事局網站英文網頁,在Navigation Warnings & Notices to Mariners欄位,資料更新進度僅止於今年6月27日所發布編號SD0212之通告。換言之,就官方宣告作業來說,該份航行警告僅有中文版本,卻無英文版本,顯本身有所疏失存在漏洞。

 

衡情論理,此項軍事演習並未在官方正式通告內容中明確限制航空器進入該海域上空,同時亦未提到任何實彈演習,僅提到將在所劃定海域內「組織重大軍事活動」,顯然並不完全符合北京軍事與外交發言人所聲稱,美軍闖入「實彈演習禁飛區」說法。

 

由於前述劃定演習區域東部外緣係位在東經123度,而上海飛航情報區東部邊界是在東經124度,因此足以確認整個演習海域相關空域都在上海飛航情報區內。因此在查閱過前述山東海事局所發航行警告後,再度查閱上海飛航情報區所發布之飛行通報(NOTAM:Notice to Airmen),其實亦未存在任何針對本項軍事演習活動管制要求,作者亦未查到任何有關劃設前述「實彈演習禁飛區」公告。

此外再檢視在前述山東海事局所發布海域管制期間,該演習海域內相關民用航空活動軌跡,並未顯現出任何繞道或是停止活動跡象,更無法看出空中活動受到任何在該海域劃設「實彈演習禁飛區」影響。儘管解放軍曾經會同過山東省海洋與漁業監督監察總隊、青島海事局以及連雲港海事局因為實彈射擊而發佈過臨時禁航通告,不過亦未限制飛航活動。因此經過前述查證過程,顯然找不到中國大陸官方曾經暫時劃設「實彈演習禁飛區」之政府宣告文件。

 

就官方宣告作業來說,該份航行警告僅有中文版本,卻無英文版本,顯本身有所疏失存在漏洞。(圖/翻攝自YouTube)

 

美軍對此則是以聲明回應,表示其偵察活動係符合各方接受國際規範,並堅稱未來仍將依循國際法理,由其自主決定在任何地域飛航與執行任務;其實亦可看出美軍根本就未深入理解中國大陸所發通告,否則就會看出前述漏洞來做文章。

 

不過中國大陸國力增強後,對外發聲確實是影響力大增,新華社發稿報導將該「實彈演習禁飛區」稱為no-fly zone後,居然全球各大媒體亦都追隨採用相同用語,實在是不可思議。其實此等空域多半稱為restricted area或是prohibited area,新華社卻選用當年波灣戰後聯合國制裁伊拉克時期,為保護庫德族人,在其國境上空所劃設之no-fly zone,就用辭遣字來說,實在是太過粗糙讓人搖頭。

 

為何美軍會對北京抗議如此毫不在乎,並且採取制式聲明加以回應,其實其所持立場是顯現在美軍編號NWP1-14M/MCTP11-10B/COMDTPUBP5800.7A,並以《THE COMMENDER’S HANDBOOK ON THE LAW OF NAVALOPERATIONS》為名之跨軍種軍事準則內容條文。

 

依據該準則2017年8月版第二章2-11頁第2.6.3.1節《警告區》(Warning Areas)內容,針對他國在國際水域及空域暫時設置《警告區》(Warning Areas),並且通告航行與飛越活動存在危險性,美軍確實是承認其合法性,但其確實白紙黑字斬釘截鐵地主張,此種活動必須事先透過既定機制通告,而美方機艦並不必然要保持在該區域之外,但卻必須避免干擾在該區域內各項活動。

 

美軍準則更進一步明白說出,美方機艦可進入該海空區域進行情報蒐集,以及觀察該區域內所涉各項活動;不過美方亦坦然接受宣告限制海空域活動國家,得以運用合理措施與相稱武力作為來保護活動不受干擾。

 

由前述資料可以理解北京與華盛頓對此立場差異甚大,雙方就此交鋒必然沒有交集。但此時卻有媒體報導認為北京為抗議此次事件,立即分由浙江與青海對西沙海域發射導彈以便表態,但就導彈演訓射擊規劃整備期程來看,兩者應當是風馬牛毫不相及。但北京真是要檢討前述通告文字,否則率爾發表聲明抗議,卻與管制海域活動通告內容矛盾,在國際宣傳與法理爭議上,必然是討不到便宜。

 

 

作者簡介

張競,中華民國榮民,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曾任海軍中權軍艦艦長,美國海軍戰爭學院績優畢業,英國赫爾大學政治學博士,目前在大學執教國際關係等政治學門課程。勤於媒體針砭時政與探論國際現勢,亦經常接受媒體電訪;偶爾出席政論節目,評論政軍議題。著述文稿課題廣泛,獲得讀者極多迴響。 

 

黃海軍演疑遭U-2偵查 北京抗議就禁飛區與華盛頓過招。(圖/翻攝自YouTube)

 

作者/張競(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

 

25日解放軍在黃海海域實施軍事演習期間,美軍U-2型偵察機進入管制海域上空活動,北京對此立即表態回應,當晚解放軍發言人吳謙提出聲明,指稱美機擅闖北部戰區實彈演習禁飛區。由如此迅速果斷反應處置來看,顯然共軍早已預期美軍將有如此作為,早就備妥各項聲明,以便因應不同狀況適時發布。

 

次日中國大陸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跟進呼應,重申美軍偵察活動嚴重干擾共軍正常演訓活動,並再度援引雙方所曾簽訂之《海空遭遇安全行為準則》;以及聲稱依據國際慣例,此種行為極易引發誤解誤判,並將此再度定位為挑釁行動,表示將對美提出嚴正交涉。

 

儘管如此,北京卻未曾檢討其所提抗議,可能存在無法自圓其說之漏洞。因8月20日山東海事局對外以軍事演習為由所發布之《魯航警0306號航行警告》內容,僅說明自2020年8月22日1200時至2020年8月26日1200時為止,在黃海青島至連雲港以東指定海域進行軍事演習;依據該份航行警告僅要求「為確保安全,任何船隻在上述時間內,不得進入該海域」。

 

在此更必須提醒,假若查閱山東海事局網站英文網頁,在Navigation Warnings & Notices to Mariners欄位,資料更新進度僅止於今年6月27日所發布編號SD0212之通告。換言之,就官方宣告作業來說,該份航行警告僅有中文版本,卻無英文版本,顯本身有所疏失存在漏洞。

 

衡情論理,此項軍事演習並未在官方正式通告內容中明確限制航空器進入該海域上空,同時亦未提到任何實彈演習,僅提到將在所劃定海域內「組織重大軍事活動」,顯然並不完全符合北京軍事與外交發言人所聲稱,美軍闖入「實彈演習禁飛區」說法。

 

由於前述劃定演習區域東部外緣係位在東經123度,而上海飛航情報區東部邊界是在東經124度,因此足以確認整個演習海域相關空域都在上海飛航情報區內。因此在查閱過前述山東海事局所發航行警告後,再度查閱上海飛航情報區所發布之飛行通報(NOTAM:Notice to Airmen),其實亦未存在任何針對本項軍事演習活動管制要求,作者亦未查到任何有關劃設前述「實彈演習禁飛區」公告。

此外再檢視在前述山東海事局所發布海域管制期間,該演習海域內相關民用航空活動軌跡,並未顯現出任何繞道或是停止活動跡象,更無法看出空中活動受到任何在該海域劃設「實彈演習禁飛區」影響。儘管解放軍曾經會同過山東省海洋與漁業監督監察總隊、青島海事局以及連雲港海事局因為實彈射擊而發佈過臨時禁航通告,不過亦未限制飛航活動。因此經過前述查證過程,顯然找不到中國大陸官方曾經暫時劃設「實彈演習禁飛區」之政府宣告文件。

 

就官方宣告作業來說,該份航行警告僅有中文版本,卻無英文版本,顯本身有所疏失存在漏洞。(圖/翻攝自YouTube)

 

美軍對此則是以聲明回應,表示其偵察活動係符合各方接受國際規範,並堅稱未來仍將依循國際法理,由其自主決定在任何地域飛航與執行任務;其實亦可看出美軍根本就未深入理解中國大陸所發通告,否則就會看出前述漏洞來做文章。

 

不過中國大陸國力增強後,對外發聲確實是影響力大增,新華社發稿報導將該「實彈演習禁飛區」稱為no-fly zone後,居然全球各大媒體亦都追隨採用相同用語,實在是不可思議。其實此等空域多半稱為restricted area或是prohibited area,新華社卻選用當年波灣戰後聯合國制裁伊拉克時期,為保護庫德族人,在其國境上空所劃設之no-fly zone,就用辭遣字來說,實在是太過粗糙讓人搖頭。

 

為何美軍會對北京抗議如此毫不在乎,並且採取制式聲明加以回應,其實其所持立場是顯現在美軍編號NWP1-14M/MCTP11-10B/COMDTPUBP5800.7A,並以《THE COMMENDER’S HANDBOOK ON THE LAW OF NAVALOPERATIONS》為名之跨軍種軍事準則內容條文。

 

依據該準則2017年8月版第二章2-11頁第2.6.3.1節《警告區》(Warning Areas)內容,針對他國在國際水域及空域暫時設置《警告區》(Warning Areas),並且通告航行與飛越活動存在危險性,美軍確實是承認其合法性,但其確實白紙黑字斬釘截鐵地主張,此種活動必須事先透過既定機制通告,而美方機艦並不必然要保持在該區域之外,但卻必須避免干擾在該區域內各項活動。

 

美軍準則更進一步明白說出,美方機艦可進入該海空區域進行情報蒐集,以及觀察該區域內所涉各項活動;不過美方亦坦然接受宣告限制海空域活動國家,得以運用合理措施與相稱武力作為來保護活動不受干擾。

 

由前述資料可以理解北京與華盛頓對此立場差異甚大,雙方就此交鋒必然沒有交集。但此時卻有媒體報導認為北京為抗議此次事件,立即分由浙江與青海對西沙海域發射導彈以便表態,但就導彈演訓射擊規劃整備期程來看,兩者應當是風馬牛毫不相及。但北京真是要檢討前述通告文字,否則率爾發表聲明抗議,卻與管制海域活動通告內容矛盾,在國際宣傳與法理爭議上,必然是討不到便宜。

 

 

作者簡介

張競,中華民國榮民,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曾任海軍中權軍艦艦長,美國海軍戰爭學院績優畢業,英國赫爾大學政治學博士,目前在大學執教國際關係等政治學門課程。勤於媒體針砭時政與探論國際現勢,亦經常接受媒體電訪;偶爾出席政論節目,評論政軍議題。著述文稿課題廣泛,獲得讀者極多迴響。 

加入好友
優傳媒 版權所有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著作權與轉載授權 / 合作夥伴 / 法律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