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婉真說故事》反併吞第二彈 水利會成立「護水護產顧農民自救會」 - umedia 優傳媒  

新聞 / 談古論今
陳婉真說故事》反併吞第二彈 水利會成立「護水護產顧農民自救會」
2020-08-19 07:00:00
A+
A
A-

「護水護產顧農民自救會」的海報正面,自救會揚言將自己辦選舉、自己選會長,10/1拒絕官派會長進入掛牌。(圖/護水護產顧農民自救會提供)

 

作者/陳婉真

 

吵嚷多時的水利會「改制」案,在爭議不斷聲中,行政院宣示將於10月1日,由官派會長(處長)分赴全國17個農田水利會掛牌接管,各水利會代表決成立「護水護產顧農民自救會」反制,除近日內委請立法委員連署提出〈農田水利法〉釋憲案之外,並將舉行全國性大串連,目標是10/1拒絕掛牌、拒絕官派會長就任。

 

自救會是由原「反消滅水利會聯盟」易名成立,由桃園農田水利會會長黃金春負責聯絡,除已委請水利會出身的立法委員林文瑞提案釋憲外,近日將再開會研商各項反制抗爭。

 

立法院於7月2日三讀通過農田水利法,賦予水利會改制為公務機關的法源依據,曾任台南縣長的律師蘇煥智立即提出〈農田水利會組織通則〉第40條的釋憲案,40條內容是規範各農田水利會會務委員及會長均停止選舉,任期均延至今年9月30日止,蘇煥智認為該條文違憲。

 

眼看10月1日官派會長的派任日即將到來,反消滅水利會聯盟決擴大參與面並加強抗爭力道,更名為「護水護產顧農民自救會」,將展開包括再提釋憲案、自己選舉會務委員及會長,以及10月1日強力反制行政院違憲接管水利會,拒絕官派會長及掛牌。

 

「護水護產顧農民自救會」的海報反面,自救會揚言將自己辦選舉、自己選會長,10/1拒絕官派會長進入掛牌。(圖/護水護產顧農民自救會提供)

 

釋憲聲請書中開宗明義說,農田水利灌溉組織是台灣先民飄洋渡海開拓墾殖所自然形成的互助組織,時間已將近四百年歷史。日治時期正式賦予公法人地位迄今也已超過一百年,乃是先於中華民國而存在的公法人農民自治團體。

 

聲請書說,這次執政黨推動農田水利會改制公務機關的理由,誠如柯建銘立委的「誠實告白」,就是為了「消滅地方派系」及讓「農業用水公共化」。講得直白一點就是要讓親國民黨的地方派系沒有資源自動瓦解,而執政的民進黨可以直接掌控水利會;也讓工業財團金主,可以更方便、更便宜調撥農業用水。

 

從1920年動工興建、歷經10年完工的嘉南大圳舊送水口,也是技師八田與一的妻子於1945年跳水身亡的地點。百年前任職於總督府的八田與一,為了維持水利會屬民間公法人事業體,辭去總督府的職位;百年後民進黨政府為方便工業用水的取用,強行將水利會財產收歸國有。(圖/陳婉真攝)

 

聲請書認為,消滅全國17個水利會及155萬農民的會員權利,不但大開民主倒車,也和全球政府組織改造朝向小政府(去公務化)、分權化、地方化、民營化的大方向相違背;並將紊亂既有成熟的互助自治的灌溉秩序,也造成政府不可預期的財務沈重負擔。

 

蘇煥智說,新通過的農田水利法針對未來農田水利會的運作,僅以「改制」兩字帶過,即視同全國17個水利會自動消滅或廢止,顯然違反「組織法律保留原則」及權力分立原則,以及憲法第23條法律保留原則及「干預限制法定主義」。

 

嘉南農田水利會珍藏的1919年動工儀式紀念照,鄉民扶老攜幼爭睹盛況。施工期間除總督府撥預算外,鄉民出錢出力出地合力完成的嘉南大圳,不該以立院人數優勢強搶民產。(圖/陳婉真翻拍)  

 

說得白話一點就是:僅憑「農田水利法」無法消滅既有公法人的17個農田水利會,因為農田水利法中沒有一條法律規定既有水利會廢止或消失,最淺顯的例子就是2016年立法院表決通過廢止〈中華民國紅十字會法〉,並不影響「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的存在及運作。

 

蘇煥智說,水利會是獨立公法人,但也是一個民間社團,只是被賦予部分公權力而被賦予公法人的地位。水利會法人不等於國家法人,其資產亦非國家資產,在未經合法徵收程序,即由國家強奪全國17個農田水利會高達數兆元的資產(含水權及灌溉管理經營權),顯然侵害憲法第15條保障人民財産權及違反憲法23條比例原則的規定。

 

位於烏山頭水庫南端的溢洪道,枯水期成為散步步道。(圖/陳婉真攝)

 

自救會強調,雖然民進黨立委仗著人數優勢強行表決通過農田水利法,但法律並無明文授權農委會成立農田水利署及農田水利處,如果農委會執意於10月1日掛牌,那就是違法越權;而且政府並未合法徵收水利會的水權及財產,強行掛牌就是侵害全國水利會的水權、水利設施所有權及灌溉管理經營權。這些財產權屬水利會全體會員所有,掛牌就是強佔水利會財產,任何人護產的行為應受法律保障;農委會若強行派處長赴任,就是違法強佔,會員可以拒絕其就任。

 

自救會多位成員表示,百年前成立的水利會公法人,原本是為了公平分配農民的灌溉用水問題,近數十年來隨著政府政策轉彎,犧牲農業扶植工業,農民不吭一聲,原本的農業用水在每年枯水期,被迫要提供給民生用水及工業用水之用,而農業用水永遠排在最後順位,很明顯的,這次的「改制」,除了所謂消除地方派系的理由之外,最重要的目的是方便工業財團金主搶奪農業用水,農民缺水情況會加速惡化。

 

為了推動10月1日掛牌的既定政策,農委會近日在網站上增設一個「農田水利會改制升格,農業水源利用效率會更好專區」,說明為什麼要改制升格、農田水利會改公務機關沒有違法,以及懶人包、Q&A...等,對一般不了解水利會及公務機關運作的人士而言,相當有說服力。

 

嘉南農田水利會經營的烏山頭水庫因狀似珊瑚,又名珊瑚潭水庫,除灌溉功能外,目前依舊是台南重要旅遊景點,10/1起就要變成農委會轄下的機構,在法令不完備的情況下強行改制,不僅開民主倒車,且違憲違法。(圖/陳婉真攝)

 

然而,誠如黃金春說的,全台各地農田水利會的設置背景、運作情況各不相同,所有水利會幹部都是對基層相當了解,並且是經由選舉產生,幹部和會員間的聯繫相當緊密,未來如果改為官派,重要幹部是公務員,將造成水利會很難順利運作。

 

最明顯的例子是雲林農田水利會,由於原會長林文瑞當選國民黨不分區立法委員,遺缺由競選南投縣長失利的前草屯鎮長洪國浩接任,洪國浩曾任兩屆南投水利會會長,對於水利會業務算起來應該不陌生,然而今年2月赴任迄今卻因為對地方情況不熟悉,造成相當程度的反彈,例如雲林水利會因為引濁水溪水灌溉,濁水溪的含泥量相當高,水利會每年都要進行田間圳溝疏濬,新會長為了節約考量,說他問過嘉南農田水利會,發現沒有必要年年疏濬,必要時圳溝內的雜草只要噴灑除草劑即可。

 

為了節約的考量,強調環境保護的綠色執政,竟然主張在灌溉農田的圳溝噴灑除草劑,已經够令人儍眼;來自烏溪流域的派任會長,不了解濁水溪的特殊水質,也造成本年度防汛期許多例行工程發包受阻,令下屬無所適從。

 

如果所謂改制的理由是民進黨一再強調的,阻絕黑金派系的操控,那麼,水利會改制後,接下來是不是農會也要改為公務機關?黑金勢力最大的地方縣市議會,是否也是下一個改制的目標?這樣的台灣還算是一個民主國家嗎?

 

再回顧蔡英文從2010年參選新北市長失利那次開始,桃園農田水利會會長黃金春就是她的全國水利後援會會長,黃金春憑著他的人脈關係,每次選舉都能把17個農田水利會幹部召集起來支持蔡英文,可以說水利會早已成為蔡英文成功收編的地方派系之一,這樣一個忠誠度那麼高的農田水利會,卻遭到強調最會溝通的政府違法收編,這不禁讓鄉下老農民回想起耕者有其田政策推動時,也是如此強搶民產,怎麼民進黨那麼快就青出於藍勝於藍,而農民永遠是政治鬥爭的陪葬品?

 

長眠於水庫旁的八田與一,對於台灣農田水利營運模式的建制,連獨裁統治時期的國民黨都未曾更動,有著「民主進步」之名的政黨為了便宜行事,強行改制,水利之父地下有知也會流淚。(圖/陳婉真攝)

 

台灣號稱是一個民主憲政國家,既是憲政國家,最重要的依循法則,就是在行使政府權力時必須受到法律的制約,也就是基本的法治觀念。

 

在一個法治國裡,國家的力量受制於對當局任意行使公權力的約束,以達到保護公民的權利。一個國家必須首先是一個法治國才能成為一個自由民主的國家。

 

台灣無論是總統、行政院長都是法界出身,不可能不了解法治國的精神,為了率行其消滅黑金(實際是圖利財團)的目的,可以如此違背程序正義、先射箭再畫靶,是民主政治的惡劣示範,難道在缺乏強有力的反對黨現況下,我們只能眼睜睜看著一個新的獨裁勢力為所欲為?

 

 

作者簡介

陳婉真,曾擔任《中國時報》記者、美國《美麗島週刊》創辦人、立法委員、國大代表、台灣產業文化觀光推展協會理事長、綠色台灣文教基金會執行長等職務。

 

她生於彰化縣,從小立志當新聞工作者,台灣師範大學畢業便後順利進入中國時報,仗義執言和使命必達、務實求真的精神,讓她在新聞界以犀利觀點聞名。

 

她在戒嚴時期挑戰禁忌,即投入政治改革,因此成為黑牢裡的政治犯,但是無畏無懼的堅持理想,不論藍綠執政,從不向威權低頭。

 

現在是自由撰稿人,想記錄主流媒體忽略的真實台灣故事,挖掘更多因為政權更迭而被埋沒的歷史。  

「護水護產顧農民自救會」的海報正面,自救會揚言將自己辦選舉、自己選會長,10/1拒絕官派會長進入掛牌。(圖/護水護產顧農民自救會提供)

 

作者/陳婉真

 

吵嚷多時的水利會「改制」案,在爭議不斷聲中,行政院宣示將於10月1日,由官派會長(處長)分赴全國17個農田水利會掛牌接管,各水利會代表決成立「護水護產顧農民自救會」反制,除近日內委請立法委員連署提出〈農田水利法〉釋憲案之外,並將舉行全國性大串連,目標是10/1拒絕掛牌、拒絕官派會長就任。

 

自救會是由原「反消滅水利會聯盟」易名成立,由桃園農田水利會會長黃金春負責聯絡,除已委請水利會出身的立法委員林文瑞提案釋憲外,近日將再開會研商各項反制抗爭。

 

立法院於7月2日三讀通過農田水利法,賦予水利會改制為公務機關的法源依據,曾任台南縣長的律師蘇煥智立即提出〈農田水利會組織通則〉第40條的釋憲案,40條內容是規範各農田水利會會務委員及會長均停止選舉,任期均延至今年9月30日止,蘇煥智認為該條文違憲。

 

眼看10月1日官派會長的派任日即將到來,反消滅水利會聯盟決擴大參與面並加強抗爭力道,更名為「護水護產顧農民自救會」,將展開包括再提釋憲案、自己選舉會務委員及會長,以及10月1日強力反制行政院違憲接管水利會,拒絕官派會長及掛牌。

 

「護水護產顧農民自救會」的海報反面,自救會揚言將自己辦選舉、自己選會長,10/1拒絕官派會長進入掛牌。(圖/護水護產顧農民自救會提供)

 

釋憲聲請書中開宗明義說,農田水利灌溉組織是台灣先民飄洋渡海開拓墾殖所自然形成的互助組織,時間已將近四百年歷史。日治時期正式賦予公法人地位迄今也已超過一百年,乃是先於中華民國而存在的公法人農民自治團體。

 

聲請書說,這次執政黨推動農田水利會改制公務機關的理由,誠如柯建銘立委的「誠實告白」,就是為了「消滅地方派系」及讓「農業用水公共化」。講得直白一點就是要讓親國民黨的地方派系沒有資源自動瓦解,而執政的民進黨可以直接掌控水利會;也讓工業財團金主,可以更方便、更便宜調撥農業用水。

 

從1920年動工興建、歷經10年完工的嘉南大圳舊送水口,也是技師八田與一的妻子於1945年跳水身亡的地點。百年前任職於總督府的八田與一,為了維持水利會屬民間公法人事業體,辭去總督府的職位;百年後民進黨政府為方便工業用水的取用,強行將水利會財產收歸國有。(圖/陳婉真攝)

 

聲請書認為,消滅全國17個水利會及155萬農民的會員權利,不但大開民主倒車,也和全球政府組織改造朝向小政府(去公務化)、分權化、地方化、民營化的大方向相違背;並將紊亂既有成熟的互助自治的灌溉秩序,也造成政府不可預期的財務沈重負擔。

 

蘇煥智說,新通過的農田水利法針對未來農田水利會的運作,僅以「改制」兩字帶過,即視同全國17個水利會自動消滅或廢止,顯然違反「組織法律保留原則」及權力分立原則,以及憲法第23條法律保留原則及「干預限制法定主義」。

 

嘉南農田水利會珍藏的1919年動工儀式紀念照,鄉民扶老攜幼爭睹盛況。施工期間除總督府撥預算外,鄉民出錢出力出地合力完成的嘉南大圳,不該以立院人數優勢強搶民產。(圖/陳婉真翻拍)  

 

說得白話一點就是:僅憑「農田水利法」無法消滅既有公法人的17個農田水利會,因為農田水利法中沒有一條法律規定既有水利會廢止或消失,最淺顯的例子就是2016年立法院表決通過廢止〈中華民國紅十字會法〉,並不影響「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的存在及運作。

 

蘇煥智說,水利會是獨立公法人,但也是一個民間社團,只是被賦予部分公權力而被賦予公法人的地位。水利會法人不等於國家法人,其資產亦非國家資產,在未經合法徵收程序,即由國家強奪全國17個農田水利會高達數兆元的資產(含水權及灌溉管理經營權),顯然侵害憲法第15條保障人民財産權及違反憲法23條比例原則的規定。

 

位於烏山頭水庫南端的溢洪道,枯水期成為散步步道。(圖/陳婉真攝)

 

自救會強調,雖然民進黨立委仗著人數優勢強行表決通過農田水利法,但法律並無明文授權農委會成立農田水利署及農田水利處,如果農委會執意於10月1日掛牌,那就是違法越權;而且政府並未合法徵收水利會的水權及財產,強行掛牌就是侵害全國水利會的水權、水利設施所有權及灌溉管理經營權。這些財產權屬水利會全體會員所有,掛牌就是強佔水利會財產,任何人護產的行為應受法律保障;農委會若強行派處長赴任,就是違法強佔,會員可以拒絕其就任。

 

自救會多位成員表示,百年前成立的水利會公法人,原本是為了公平分配農民的灌溉用水問題,近數十年來隨著政府政策轉彎,犧牲農業扶植工業,農民不吭一聲,原本的農業用水在每年枯水期,被迫要提供給民生用水及工業用水之用,而農業用水永遠排在最後順位,很明顯的,這次的「改制」,除了所謂消除地方派系的理由之外,最重要的目的是方便工業財團金主搶奪農業用水,農民缺水情況會加速惡化。

 

為了推動10月1日掛牌的既定政策,農委會近日在網站上增設一個「農田水利會改制升格,農業水源利用效率會更好專區」,說明為什麼要改制升格、農田水利會改公務機關沒有違法,以及懶人包、Q&A...等,對一般不了解水利會及公務機關運作的人士而言,相當有說服力。

 

嘉南農田水利會經營的烏山頭水庫因狀似珊瑚,又名珊瑚潭水庫,除灌溉功能外,目前依舊是台南重要旅遊景點,10/1起就要變成農委會轄下的機構,在法令不完備的情況下強行改制,不僅開民主倒車,且違憲違法。(圖/陳婉真攝)

 

然而,誠如黃金春說的,全台各地農田水利會的設置背景、運作情況各不相同,所有水利會幹部都是對基層相當了解,並且是經由選舉產生,幹部和會員間的聯繫相當緊密,未來如果改為官派,重要幹部是公務員,將造成水利會很難順利運作。

 

最明顯的例子是雲林農田水利會,由於原會長林文瑞當選國民黨不分區立法委員,遺缺由競選南投縣長失利的前草屯鎮長洪國浩接任,洪國浩曾任兩屆南投水利會會長,對於水利會業務算起來應該不陌生,然而今年2月赴任迄今卻因為對地方情況不熟悉,造成相當程度的反彈,例如雲林水利會因為引濁水溪水灌溉,濁水溪的含泥量相當高,水利會每年都要進行田間圳溝疏濬,新會長為了節約考量,說他問過嘉南農田水利會,發現沒有必要年年疏濬,必要時圳溝內的雜草只要噴灑除草劑即可。

 

為了節約的考量,強調環境保護的綠色執政,竟然主張在灌溉農田的圳溝噴灑除草劑,已經够令人儍眼;來自烏溪流域的派任會長,不了解濁水溪的特殊水質,也造成本年度防汛期許多例行工程發包受阻,令下屬無所適從。

 

如果所謂改制的理由是民進黨一再強調的,阻絕黑金派系的操控,那麼,水利會改制後,接下來是不是農會也要改為公務機關?黑金勢力最大的地方縣市議會,是否也是下一個改制的目標?這樣的台灣還算是一個民主國家嗎?

 

再回顧蔡英文從2010年參選新北市長失利那次開始,桃園農田水利會會長黃金春就是她的全國水利後援會會長,黃金春憑著他的人脈關係,每次選舉都能把17個農田水利會幹部召集起來支持蔡英文,可以說水利會早已成為蔡英文成功收編的地方派系之一,這樣一個忠誠度那麼高的農田水利會,卻遭到強調最會溝通的政府違法收編,這不禁讓鄉下老農民回想起耕者有其田政策推動時,也是如此強搶民產,怎麼民進黨那麼快就青出於藍勝於藍,而農民永遠是政治鬥爭的陪葬品?

 

長眠於水庫旁的八田與一,對於台灣農田水利營運模式的建制,連獨裁統治時期的國民黨都未曾更動,有著「民主進步」之名的政黨為了便宜行事,強行改制,水利之父地下有知也會流淚。(圖/陳婉真攝)

 

台灣號稱是一個民主憲政國家,既是憲政國家,最重要的依循法則,就是在行使政府權力時必須受到法律的制約,也就是基本的法治觀念。

 

在一個法治國裡,國家的力量受制於對當局任意行使公權力的約束,以達到保護公民的權利。一個國家必須首先是一個法治國才能成為一個自由民主的國家。

 

台灣無論是總統、行政院長都是法界出身,不可能不了解法治國的精神,為了率行其消滅黑金(實際是圖利財團)的目的,可以如此違背程序正義、先射箭再畫靶,是民主政治的惡劣示範,難道在缺乏強有力的反對黨現況下,我們只能眼睜睜看著一個新的獨裁勢力為所欲為?

 

 

作者簡介

陳婉真,曾擔任《中國時報》記者、美國《美麗島週刊》創辦人、立法委員、國大代表、台灣產業文化觀光推展協會理事長、綠色台灣文教基金會執行長等職務。

 

她生於彰化縣,從小立志當新聞工作者,台灣師範大學畢業便後順利進入中國時報,仗義執言和使命必達、務實求真的精神,讓她在新聞界以犀利觀點聞名。

 

她在戒嚴時期挑戰禁忌,即投入政治改革,因此成為黑牢裡的政治犯,但是無畏無懼的堅持理想,不論藍綠執政,從不向威權低頭。

 

現在是自由撰稿人,想記錄主流媒體忽略的真實台灣故事,挖掘更多因為政權更迭而被埋沒的歷史。  

加入好友
優傳媒 版權所有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著作權與轉載授權 / 合作夥伴 / 法律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