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符裏的彗星 ──郭美貞》四、國際桂冠決定她的一生 - umedia 優傳媒  

新聞 / 談古論今
音符裏的彗星 ──郭美貞》四、國際桂冠決定她的一生
2020-08-26 07:00:00
A+
A
A-

音符裏的彗星 ── 郭美貞》

 

編輯人語

郭美貞(1940~2013),一位憑藉才華和毅力在男人世界裡闖出名號的指揮家,被國際間譽為「握着充滿活力指揮棒的女性」,受到大指揮家伯恩斯坦賞識並擔任過他紐約愛樂交響樂團的助理指揮,伯恩斯坦説:「假如真有女指揮一說,郭小姐當之無愧。」

她祖籍廣東中山,生在西貢,長在澳洲、菲律賓,七、八十年代以台灣為自己的祖國,指揮台灣省交響樂、台北市交響樂團、國防部示範樂隊,並為培養青年音樂家不遺餘力,還一度創立台北愛樂交響樂團。台灣人稱她「女暴君」,既是對她能力的肯定,也預示了迫使她最後又遠走他鄉的陰影。

劉敦仁先生是郭美貞結緣台灣的牽線人,1965年經他在羅馬向于斌總主教、于焌吉大使引薦,促成了郭美貞的台灣故事。郭病逝澳大利亞後,劉敦仁不捨半世紀故人情誼,四處廣蒐資料構成文字群,以「音符裡的彗星」為名,即日起在《優傳媒》連載,請您細酌。

 

作者/劉敦仁

如果說1964年是美貞音樂事業的起始點,1967年就應該是美貞從此踏入國際樂壇節節攀升的重要轉折點。她在澳大利亞辛勤執教積攢了一些財力後,特意前往意大利西西里島達奧明納城(Taomina),參加塞奇和巴比洛利爵士合作主的音樂指揮培訓班。因為她的勤勞刻苦學習,同時在指揮西西里交響樂團的時候展現出她在音樂指揮上的傑出才華,除了獲得全額獎學金之外,塞奇和巴比洛利爵士還極力推薦她前往紐約參加密特羅波洛斯國際指揮比賽。雖然她在這第一次參加的國際賽事中僅進入了半決賽,但給她提供了不少參加國際比賽的經驗。

也因為她在1964年學習時候的努力,她受邀於1965年到西西里島的首府巴勒爾摩(Palermo),在“音樂之友”(Amici della Musica)指揮西西里交響樂團。在老師的鼓勵下決再度前往紐約,參加1967年的比賽。行前她曾經有過一番內心的掙扎,擔心自己是否有足夠實力奪取這個聞名全球的國際音樂指揮大獎。經過反復斟酌,她終於下定決心前往參賽。

這個世界聞名的國際青年指揮比賽,是為紀念世界著名指揮家笛密特里.密特羅波洛斯(Dimitri Mitropoulos1896-1960)而舉辦的。他是美國籍希臘指揮家,作曲家和鋼琴家,出生于雅典,在布魯塞爾和柏林求學。是國際著名音樂家布索尼(Bosoni)的學生。1921-1925 在柏林國家歌劇院艾里希.克萊伯手下當助理指揮。

密特羅波洛斯國際指揮比賽的參賽條件極為嚴格,一共有十二條規則,第一條規定參賽者年齡限制在20歲到33歲之間,第二條要求參賽者必須得到其具有公民資格的國家出具證明並給以支持,換言之參賽者必須代表其國家才能登上比賽殿堂。

這一條就是美貞是否決定參加比賽的最大糾結。她生活的澳大利亞一直施行“白人政策”,對有色人種成見很深。居住在當地的移民必須要連續生活十五年才有資格申請加入國籍。美貞離開澳大利亞前往美國參加第一次比賽時,只有十四年零十個月的居住記錄,僅僅差兩個月,澳大利亞政府拒絕了美貞改變身份的申請。這回她已符合了條件,澳大利亞政府也願意她代表該國,但因為公民資格的矛盾,使得美貞拒絕了澳大利亞政府的要求,而希望能以“中華民國”公民身份代表臺灣參加這個重要的國際比賽。

美貞一家雖然幾代人生活在越南,卻一直持有“中華民國”護照,代表臺灣出賽應該是順理成章的事。美貞倔強的個性再次展現出來,她主動寫信給教育部說明原委,要求允許她代表“中華民國”參加這個享有國際盛譽的國際音樂比賽。出乎她意料的是,教育部遲遲不予答覆。情急之下,美貞直接向教育部撥通了長途電話,在電話中作了自我介紹,最後教育部給了個似是而非的答覆,意思是,所有中國人都可以代表國家,但政府不會特別指定她代表台灣參加這個比賽。但這並沒有挫折美貞對臺灣的嚮往和對當地孩子音樂教育培養的勇氣。

解決了代表參賽國的資格問題,其他的規則,比如需要有國際知名音樂家的推薦信等等,美貞都不費吹灰之力就能順利解決。關於費用方面,她需要自己負擔從居住地到紐約的往返旅費,抵達後,從一月六日到二十三日在當地的食宿費用則全部由紐約猶太人慈善聯合會(Federation of Jewish Philanthropies)負擔。紐約猶太人慈善聯合會創立於1917年,是世界上猶太人最大的地方慈善組織,每年要撥出鉅款支持分散在世界各地逾一百多個慈善機構。

 

紐約密特羅波洛斯國際青年指揮比賽參與須知小冊封面

有了第一次參加這個國際比賽並進入半決賽的經驗,美貞對於這次參賽更有信心。每個參加比賽者要通過初賽,複賽,半決賽和決賽四個階段,大會選擇了近三十位世界著名音樂作曲家的作品,分成三組,由參賽者在每組中選擇三首作為參賽時指揮的樂曲。裁判員在其中挑選一首樂曲的部分或整首,由參賽者指揮;裁判也可能會臨時選擇一首不在這些樂曲之內的作品,要求參賽者即席指揮。

半決賽時,所有參賽者必須從大會安排的三首作品中選擇一首來指揮。最後大會選擇一首新作品,讓參賽者和樂團在演奏前十分鐘進行簡短的排練,考驗參賽者對作品的領會和隨機應變的靈敏性。大會為美貞指定的是美國作曲家柯布蘭(Copland)的作品,樂曲非常複雜,但是在她的指揮棒下,多彩多藝的燦爛旋律,如行雲流水,揮灑自如,並且動作優美,具備權威氣派,獲得了由指揮家萊奧納多.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為首的九位裁判一致讚賞,最終奪得國際比賽金獎。

 

郭美貞獲得的金獎獎牌背面刻有她的名字

 

金獎獎牌正面

裁判員在這次的國際比賽中選出了四名參賽者同時名列榜首,除了美貞是唯一的一位亞洲女青年之外,其他三位都來自歐洲,他們是西德三十歲的阿羅易司.斯卜林格爾(Alois Springer),二十五歲的法國人保羅.卡波隆格(Paul Capolongo)及三十三歲的西班牙參賽者加西亞.阿森西奧(Garcia Ascensio)。每人各獲得金獎牌一枚及現金五千美元,對他們四位年輕音樂比賽得獎者的事業上最大的幫助,是每人都和紐約愛樂交響樂團或者和華盛頓國家交響樂團簽訂1967-1968音樂季節合同。

大會還設有第二名銀獎,獎金為二千五百美元,第三名銅獎,獎金一千美元,第四名銅獎,獎金七百五十美元。

 

1967年獲得金獎後,指揮紐約愛樂交響樂團時的神態

 

四位獲得金獎者都有機會於1967年1月23日在紐約愛樂交響樂團大廳裡舉辦的頒獎典禮中,出場指揮是晚的音樂演奏。晚會結束後,大會主席正式宣佈三位獲得金獎者將在紐約交響樂團擔任助理指揮一年,另一位前往華盛頓國家交響樂團擔任助理指揮一年。美貞很榮幸地被留在紐約,擔任首席指揮伯恩斯坦的助理指揮。

 

伯恩斯坦與四位獲獎者合影,中間是郭美貞

紐約世界論壇報(World Journal Tribune)在1月20日首先發佈突出美貞獲獎的新聞。從1月25日開始自紐約到愛荷華小城,至少有四十家報刊,同時轉載了美聯社發佈的新聞稿並配有美貞和紐約愛樂交響樂團首席指揮伯恩斯坦的合照。照片上顯示了美貞愉悅的燦爛笑容。美國新聞界為一位年輕外國指揮家發佈全國新聞,用空前絕後來形容一點都不誇張。

 

紐約報刊報導郭美貞獲獎的新聞,伯恩斯坦與郭美貞合影(當地報紙全文)

 

美國休斯頓當地報刊在2月4日對美貞在國際指揮賽中的脫穎而出,給予了超越尋常的評價,形容她是“握著充滿活力指揮棒的女性”(The lady with fiery baton)。這句充滿讚揚的評語,後來被廣泛引用,但到了臺灣將美貞形容成“女暴君”。當然其中不乏背後因對美貞的成就而產生的嫉羨。

經過了近三周的艱苦競爭,1967年的國際指揮比賽落下帷幕,美貞實現了她多年夢寐以求的願望,帶著這份榮譽開始了國際樂壇的生涯。

早在1958年,美貞在澳大利亞就曾在悉尼參加過一個為十八歲到二十八歲青年舉行的指揮比賽,她獲得勝利。那次的比賽者有來自西班牙,紐西蘭和英國等國家四十餘名青年。

在1965年的春天,美貞以“中華民國”代表身份前往丹麥參加當地的一次國際比賽,她指揮了丹麥廣播交響樂團,演奏西貝留斯作品第二交響曲,獲得好評,雖然沒有入圍,但被膺選為十位傑出青年指揮之一。在美貞後來的音樂道路上增加了一道彩虹。

1967年2月在國際音樂著名音樂家也是美貞的老師約翰·巴比洛利爵士協助下,她從紐約直接飛到休斯頓,和這位老師及另一位大指揮家安德里.普雷溫(Andre Privin)分別指揮了休斯頓交響樂團,贏得了熱烈的喝彩。

 

郭美貞在紐約卡內基音樂廳前留影

 

這些國際比賽給美貞累積了舞臺上指揮的經驗和膽量,而給她打開國際音樂職業大門的是當時美國最著名的音樂經紀人索羅門 依沙勒維奇 胡洛克(Solomon Isalevich Hurok )。有了他的支持,美貞在國際樂壇上的威望如虎添翼。

胡洛克原籍俄羅斯,於1888年出生在沙皇時代,1906年移居美國,1914年加入美國國籍。

 

胡洛克在演藝界聲望甚高,通過他的宣傳和推動,許多國際舞臺表演者,音樂家等因此而成名。西班牙作曲家安德列.塞克維亞(Andres Segovia),波蘭鋼琴家阿塞。魯賓斯坦(Arthur Rubinstein)和美國小提琴家艾塞克.斯特恩(Isaac Stern)等,都是在他的策劃宣傳下得以名聞全球。他在演藝圈裡最傑出的演出活動都是經過不懈努力和奮鬥而著有成效的。他喜歡接受挑戰,凡是他想完成的項目必定鍥而不捨。其中包括經過三十五年的醞釀策劃,終於在1959年將莫斯科大劇院芭蕾舞團安排到美國作八周巡迴公演。繼而在1961年安排蘇聯的基洛夫芭蕾舞團到美國公演。甚至在1962年正值古巴飛彈危機之時,他仍然順利安排了莫斯科大劇院芭蕾舞團到美國訪問演出。從這幾個文化活動的安排,可以看出胡洛克先生的膽識和才幹。當然胡洛克先生的成功引起美國猶太人的不滿,一些極端組織在1972年曾前往他在紐約曼哈頓的辦公樓裡放置炸彈,企圖謀害他,結果造成無辜人員傷亡,胡洛克也因此而受了傷。他在1974年因心臟病發在紐約去世。

美貞於1967年在紐約獲得密特羅波洛斯國際指揮比賽金獎後,第二年年初即和胡洛克簽訂了合約,正式成為美貞的經紀人。有趣的是胡洛克先生本人對音樂的理解非常有限,但他擁有天賦的敏銳第六感,他能準確判斷出一個音樂家是否擁有特殊天分,是否值得他去策劃宣傳幫助走向成功。否則他絕對不會輕易表達支持的。

他毫無猶疑地和美貞簽約,就是看準了她在音樂上的天賦,以及她在舞臺上淡定自如的指揮技巧,很多地方即便是男性指揮也難以具備,這些將是她通向成功道路最有力的條件。他為美貞選擇的兩幅宣傳照片成為後來幾乎世界各地採用的標準版本。圖片中的美貞聚精會神地指揮,表情中反映出美貞的全身投入,揮灑自如。

從美貞獲得世界最重要的指揮金獎後,世界各地一直宣揚她是第一個獲得這個獎項的女性。實際上這是個誤傳。就在前一年,密特羅波洛斯國際指揮獎的桂冠被1937年在瑞士出生的女指揮家西維亞.卡杜芙(Sylvia Caduff)奪得。美貞之所以被譽為國際傑出女指揮家,甚至被誤認為是第一個奪得密特羅波洛斯國際指揮獎的女性(第一位亞裔女性獲得這項殊榮則是事實),出於她的個性,技巧和勇氣。她能衝破社會上對女性不能擔任指揮的傳統心障,讓紐約人士對她刮目相看而永遠銘記在心。

事實上,女性在音樂界的地位一直受到挑戰和歧視。在男人的心目中,女人應以家庭為主,何況因為女性的孅細嬌弱,很難掌控以男性為主的舞臺。然而從歷史的角度看,女性在音樂界裡的奮鬥是一直存在的。

西元二世紀,在古羅馬時代,天主教裡一位殉難的女性,切齊麗亞,後來得到教廷公議宣佈為音樂守護神,成為教廷中少數的女性聖人之一,被尊稱為聖.切齊麗亞(Santa Cecilia)。根據歷史記載,西元1570年在諾曼迪的艾佛挪(Evreux)舉行了有史以來第一場紀念這位女聖人的音樂會,到1585年羅馬創立了以聖.切齊麗亞命名至今為止最古老的音樂學院,開創了女性在音樂界裡的歷史地位。

女性在歐洲積極參與音樂的活動,德國鋼琴家克拉娜.修曼(Clara Schumann 1819-1896)是先驅者。她一生和丈夫羅勃特·修曼(Robert Schumann)攜手為音樂奮鬥,六十一年來,她既要挑起養育八個孩子的重擔,還不間斷地舉行音樂會來維持家計。她鼓勵著名作曲家約翰.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創作,且是第一個為公眾演奏勃拉姆斯作品的女鋼琴家。因為她的創作音樂,曾留下這樣的名言:

 

“沒有任何的東西能超越創作的愉悅。

當一個人生活在聲音的世界裡時,就能得到些許時間的忘我。”

 

克拉娜.修曼給予女性在音樂界裡奮鬥旅程上的鼓勵,是難以估計的。

十八世紀,義大利威尼斯出現了一個以受過音樂教育的孤兒組成的女子樂團。1867年維也納音樂女指揮約瑟芬·威恩莉奇(Josephine Weimlich)創辦了女子交響樂團,然而在音樂廳裡,聽眾只是用輕佻的態度去看待女音樂家的儀態風姿,卻不去理解她們在音樂上的造詣。

雖然如今在美國女指揮家有著蓬勃的發展,但這是經過女性不懈的爭取得來的。第一位出現在指揮臺上的是卡洛琳·B·尼可(Caroline B·Nichols 1864-1939),她擔任波斯頓在1888年創立的法德特女子交響樂團指揮。繼而從1926到1932年,美國波斯頓,芝加哥和紐約等城市先後組成了女子交響樂團。擔任這幾個交響樂團的女指揮是來自英國的艾賽爾.樂琴斯卡(Ethel Leginska 1886-1970),她也是第一位站在紐約卡內基音樂廳(Carnegie Hall)指揮臺上的女指揮家。此後女性在音樂舞臺上指揮樂團風起雲湧,歷史在轉變,漸漸地在素以男性為主的指揮臺上,女指揮家的身影不斷出現。女指揮家們固然為自己爭得了一席之地,但仍然避免不了男性的歧視,並且面對用各種不同的藉口給女指揮家設置的種種障礙。即使在素以民主自由為標榜的美國,大男人主義仍然在音樂圈裡盛行。一直到二十世紀,在幾位有遠見的音樂家努力下,女指揮在樂壇的地位才漸露曙光。雷奧納多.伯恩斯坦在這方面功不可沒,他在培養青年指揮時沒有設置任何的性別歧視。

從1958年到1972年,伯恩斯坦始終如一地舉行青年音樂會(Young People’s Concert)。第一場於1958年1月18日在紐約卡內基音樂廳舉行,並由哥倫比亞電視廣播公司(CBS)實況轉播。到1962年,這個有影響力的音樂會轉到林肯中心演奏,繼續由CBS電視擔任轉播,同時向全球四十個國家出售播出版權。伯恩斯坦一共指揮了五十三場。他在1969年從音樂總監位置上卸任,但仍然以名譽指揮身份指揮到1972年結束。

通過這個持續近十四年的青年音樂會,伯恩斯坦為音樂界培植了無數有才華有能力的青年指揮家,使得國際樂壇上的指揮人才輩出。美貞在1967年贏得密特羅波洛斯國際指揮比賽金獎後,也被伯恩斯坦延攬為助理指揮,同時給了她進入青年音樂會陣營中的機會。至今在紐約發行的伯恩斯坦青年音樂會DVD,不僅讓音樂愛好者可以欣賞歷屆著名青年指揮家指揮的音樂會,也鼓勵有志於音樂事業的年輕後輩立志奮鬥。

美貞在紐約卡內基音樂廳奪得金獎,又指揮紐約愛樂交響樂團,不僅僅是她個人的成就,重要的是她成為亞洲第一位負有國際聲譽的女指揮,打破了被男性壟斷的音樂指揮台。迄今為止亞洲沒有再出現被國際公認的女指揮。

 

作者簡介

劉敦仁,出生於上海,幼年時隨父母遷居臺灣,在臺灣修畢大學後,負笈西班牙,專研西班牙文學及世界藝術史,後移居義大利,在梵蒂岡擔任大公會新聞辦公室中文組工作,工作結束後,入羅馬大學研習宗教考古,專題為羅馬的地下古墓。

 

1960年代曾任聯合報駐馬德里及羅馬特派員,撰寫歐洲文化藝術航訊,頗富盛名。其後因工作需要,移居加拿大,先後在多倫多大學和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繼續西班牙文學研究,隨後在加拿大從事教學工作,並赴英國及上海等地講學逾14年。

 

1978年第一次作大陸之行,此行使他決定放棄教學工作,而轉為文化交流,進行美國、加拿大和大陸之間的教育和文化交流工作迄今。

 

2012年是中華民族建立共和百周年的一年, 他特地邀請了六十餘位辛亥先輩後裔執筆撰文, 並彙編成《民族魂》一書出版。近作是外交耆宿劉師舜大使的傳記以及傑出女指揮家郭美貞的傳記。

音符裏的彗星 ── 郭美貞》

 

編輯人語

郭美貞(1940~2013),一位憑藉才華和毅力在男人世界裡闖出名號的指揮家,被國際間譽為「握着充滿活力指揮棒的女性」,受到大指揮家伯恩斯坦賞識並擔任過他紐約愛樂交響樂團的助理指揮,伯恩斯坦説:「假如真有女指揮一說,郭小姐當之無愧。」

她祖籍廣東中山,生在西貢,長在澳洲、菲律賓,七、八十年代以台灣為自己的祖國,指揮台灣省交響樂、台北市交響樂團、國防部示範樂隊,並為培養青年音樂家不遺餘力,還一度創立台北愛樂交響樂團。台灣人稱她「女暴君」,既是對她能力的肯定,也預示了迫使她最後又遠走他鄉的陰影。

劉敦仁先生是郭美貞結緣台灣的牽線人,1965年經他在羅馬向于斌總主教、于焌吉大使引薦,促成了郭美貞的台灣故事。郭病逝澳大利亞後,劉敦仁不捨半世紀故人情誼,四處廣蒐資料構成文字群,以「音符裡的彗星」為名,即日起在《優傳媒》連載,請您細酌。

 

作者/劉敦仁

如果說1964年是美貞音樂事業的起始點,1967年就應該是美貞從此踏入國際樂壇節節攀升的重要轉折點。她在澳大利亞辛勤執教積攢了一些財力後,特意前往意大利西西里島達奧明納城(Taomina),參加塞奇和巴比洛利爵士合作主的音樂指揮培訓班。因為她的勤勞刻苦學習,同時在指揮西西里交響樂團的時候展現出她在音樂指揮上的傑出才華,除了獲得全額獎學金之外,塞奇和巴比洛利爵士還極力推薦她前往紐約參加密特羅波洛斯國際指揮比賽。雖然她在這第一次參加的國際賽事中僅進入了半決賽,但給她提供了不少參加國際比賽的經驗。

也因為她在1964年學習時候的努力,她受邀於1965年到西西里島的首府巴勒爾摩(Palermo),在“音樂之友”(Amici della Musica)指揮西西里交響樂團。在老師的鼓勵下決再度前往紐約,參加1967年的比賽。行前她曾經有過一番內心的掙扎,擔心自己是否有足夠實力奪取這個聞名全球的國際音樂指揮大獎。經過反復斟酌,她終於下定決心前往參賽。

這個世界聞名的國際青年指揮比賽,是為紀念世界著名指揮家笛密特里.密特羅波洛斯(Dimitri Mitropoulos1896-1960)而舉辦的。他是美國籍希臘指揮家,作曲家和鋼琴家,出生于雅典,在布魯塞爾和柏林求學。是國際著名音樂家布索尼(Bosoni)的學生。1921-1925 在柏林國家歌劇院艾里希.克萊伯手下當助理指揮。

密特羅波洛斯國際指揮比賽的參賽條件極為嚴格,一共有十二條規則,第一條規定參賽者年齡限制在20歲到33歲之間,第二條要求參賽者必須得到其具有公民資格的國家出具證明並給以支持,換言之參賽者必須代表其國家才能登上比賽殿堂。

這一條就是美貞是否決定參加比賽的最大糾結。她生活的澳大利亞一直施行“白人政策”,對有色人種成見很深。居住在當地的移民必須要連續生活十五年才有資格申請加入國籍。美貞離開澳大利亞前往美國參加第一次比賽時,只有十四年零十個月的居住記錄,僅僅差兩個月,澳大利亞政府拒絕了美貞改變身份的申請。這回她已符合了條件,澳大利亞政府也願意她代表該國,但因為公民資格的矛盾,使得美貞拒絕了澳大利亞政府的要求,而希望能以“中華民國”公民身份代表臺灣參加這個重要的國際比賽。

美貞一家雖然幾代人生活在越南,卻一直持有“中華民國”護照,代表臺灣出賽應該是順理成章的事。美貞倔強的個性再次展現出來,她主動寫信給教育部說明原委,要求允許她代表“中華民國”參加這個享有國際盛譽的國際音樂比賽。出乎她意料的是,教育部遲遲不予答覆。情急之下,美貞直接向教育部撥通了長途電話,在電話中作了自我介紹,最後教育部給了個似是而非的答覆,意思是,所有中國人都可以代表國家,但政府不會特別指定她代表台灣參加這個比賽。但這並沒有挫折美貞對臺灣的嚮往和對當地孩子音樂教育培養的勇氣。

解決了代表參賽國的資格問題,其他的規則,比如需要有國際知名音樂家的推薦信等等,美貞都不費吹灰之力就能順利解決。關於費用方面,她需要自己負擔從居住地到紐約的往返旅費,抵達後,從一月六日到二十三日在當地的食宿費用則全部由紐約猶太人慈善聯合會(Federation of Jewish Philanthropies)負擔。紐約猶太人慈善聯合會創立於1917年,是世界上猶太人最大的地方慈善組織,每年要撥出鉅款支持分散在世界各地逾一百多個慈善機構。

 

紐約密特羅波洛斯國際青年指揮比賽參與須知小冊封面

有了第一次參加這個國際比賽並進入半決賽的經驗,美貞對於這次參賽更有信心。每個參加比賽者要通過初賽,複賽,半決賽和決賽四個階段,大會選擇了近三十位世界著名音樂作曲家的作品,分成三組,由參賽者在每組中選擇三首作為參賽時指揮的樂曲。裁判員在其中挑選一首樂曲的部分或整首,由參賽者指揮;裁判也可能會臨時選擇一首不在這些樂曲之內的作品,要求參賽者即席指揮。

半決賽時,所有參賽者必須從大會安排的三首作品中選擇一首來指揮。最後大會選擇一首新作品,讓參賽者和樂團在演奏前十分鐘進行簡短的排練,考驗參賽者對作品的領會和隨機應變的靈敏性。大會為美貞指定的是美國作曲家柯布蘭(Copland)的作品,樂曲非常複雜,但是在她的指揮棒下,多彩多藝的燦爛旋律,如行雲流水,揮灑自如,並且動作優美,具備權威氣派,獲得了由指揮家萊奧納多.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為首的九位裁判一致讚賞,最終奪得國際比賽金獎。

 

郭美貞獲得的金獎獎牌背面刻有她的名字

 

金獎獎牌正面

裁判員在這次的國際比賽中選出了四名參賽者同時名列榜首,除了美貞是唯一的一位亞洲女青年之外,其他三位都來自歐洲,他們是西德三十歲的阿羅易司.斯卜林格爾(Alois Springer),二十五歲的法國人保羅.卡波隆格(Paul Capolongo)及三十三歲的西班牙參賽者加西亞.阿森西奧(Garcia Ascensio)。每人各獲得金獎牌一枚及現金五千美元,對他們四位年輕音樂比賽得獎者的事業上最大的幫助,是每人都和紐約愛樂交響樂團或者和華盛頓國家交響樂團簽訂1967-1968音樂季節合同。

大會還設有第二名銀獎,獎金為二千五百美元,第三名銅獎,獎金一千美元,第四名銅獎,獎金七百五十美元。

 

1967年獲得金獎後,指揮紐約愛樂交響樂團時的神態

 

四位獲得金獎者都有機會於1967年1月23日在紐約愛樂交響樂團大廳裡舉辦的頒獎典禮中,出場指揮是晚的音樂演奏。晚會結束後,大會主席正式宣佈三位獲得金獎者將在紐約交響樂團擔任助理指揮一年,另一位前往華盛頓國家交響樂團擔任助理指揮一年。美貞很榮幸地被留在紐約,擔任首席指揮伯恩斯坦的助理指揮。

 

伯恩斯坦與四位獲獎者合影,中間是郭美貞

紐約世界論壇報(World Journal Tribune)在1月20日首先發佈突出美貞獲獎的新聞。從1月25日開始自紐約到愛荷華小城,至少有四十家報刊,同時轉載了美聯社發佈的新聞稿並配有美貞和紐約愛樂交響樂團首席指揮伯恩斯坦的合照。照片上顯示了美貞愉悅的燦爛笑容。美國新聞界為一位年輕外國指揮家發佈全國新聞,用空前絕後來形容一點都不誇張。

 

紐約報刊報導郭美貞獲獎的新聞,伯恩斯坦與郭美貞合影(當地報紙全文)

 

美國休斯頓當地報刊在2月4日對美貞在國際指揮賽中的脫穎而出,給予了超越尋常的評價,形容她是“握著充滿活力指揮棒的女性”(The lady with fiery baton)。這句充滿讚揚的評語,後來被廣泛引用,但到了臺灣將美貞形容成“女暴君”。當然其中不乏背後因對美貞的成就而產生的嫉羨。

經過了近三周的艱苦競爭,1967年的國際指揮比賽落下帷幕,美貞實現了她多年夢寐以求的願望,帶著這份榮譽開始了國際樂壇的生涯。

早在1958年,美貞在澳大利亞就曾在悉尼參加過一個為十八歲到二十八歲青年舉行的指揮比賽,她獲得勝利。那次的比賽者有來自西班牙,紐西蘭和英國等國家四十餘名青年。

在1965年的春天,美貞以“中華民國”代表身份前往丹麥參加當地的一次國際比賽,她指揮了丹麥廣播交響樂團,演奏西貝留斯作品第二交響曲,獲得好評,雖然沒有入圍,但被膺選為十位傑出青年指揮之一。在美貞後來的音樂道路上增加了一道彩虹。

1967年2月在國際音樂著名音樂家也是美貞的老師約翰·巴比洛利爵士協助下,她從紐約直接飛到休斯頓,和這位老師及另一位大指揮家安德里.普雷溫(Andre Privin)分別指揮了休斯頓交響樂團,贏得了熱烈的喝彩。

 

郭美貞在紐約卡內基音樂廳前留影

 

這些國際比賽給美貞累積了舞臺上指揮的經驗和膽量,而給她打開國際音樂職業大門的是當時美國最著名的音樂經紀人索羅門 依沙勒維奇 胡洛克(Solomon Isalevich Hurok )。有了他的支持,美貞在國際樂壇上的威望如虎添翼。

胡洛克原籍俄羅斯,於1888年出生在沙皇時代,1906年移居美國,1914年加入美國國籍。

 

胡洛克在演藝界聲望甚高,通過他的宣傳和推動,許多國際舞臺表演者,音樂家等因此而成名。西班牙作曲家安德列.塞克維亞(Andres Segovia),波蘭鋼琴家阿塞。魯賓斯坦(Arthur Rubinstein)和美國小提琴家艾塞克.斯特恩(Isaac Stern)等,都是在他的策劃宣傳下得以名聞全球。他在演藝圈裡最傑出的演出活動都是經過不懈努力和奮鬥而著有成效的。他喜歡接受挑戰,凡是他想完成的項目必定鍥而不捨。其中包括經過三十五年的醞釀策劃,終於在1959年將莫斯科大劇院芭蕾舞團安排到美國作八周巡迴公演。繼而在1961年安排蘇聯的基洛夫芭蕾舞團到美國公演。甚至在1962年正值古巴飛彈危機之時,他仍然順利安排了莫斯科大劇院芭蕾舞團到美國訪問演出。從這幾個文化活動的安排,可以看出胡洛克先生的膽識和才幹。當然胡洛克先生的成功引起美國猶太人的不滿,一些極端組織在1972年曾前往他在紐約曼哈頓的辦公樓裡放置炸彈,企圖謀害他,結果造成無辜人員傷亡,胡洛克也因此而受了傷。他在1974年因心臟病發在紐約去世。

美貞於1967年在紐約獲得密特羅波洛斯國際指揮比賽金獎後,第二年年初即和胡洛克簽訂了合約,正式成為美貞的經紀人。有趣的是胡洛克先生本人對音樂的理解非常有限,但他擁有天賦的敏銳第六感,他能準確判斷出一個音樂家是否擁有特殊天分,是否值得他去策劃宣傳幫助走向成功。否則他絕對不會輕易表達支持的。

他毫無猶疑地和美貞簽約,就是看準了她在音樂上的天賦,以及她在舞臺上淡定自如的指揮技巧,很多地方即便是男性指揮也難以具備,這些將是她通向成功道路最有力的條件。他為美貞選擇的兩幅宣傳照片成為後來幾乎世界各地採用的標準版本。圖片中的美貞聚精會神地指揮,表情中反映出美貞的全身投入,揮灑自如。

從美貞獲得世界最重要的指揮金獎後,世界各地一直宣揚她是第一個獲得這個獎項的女性。實際上這是個誤傳。就在前一年,密特羅波洛斯國際指揮獎的桂冠被1937年在瑞士出生的女指揮家西維亞.卡杜芙(Sylvia Caduff)奪得。美貞之所以被譽為國際傑出女指揮家,甚至被誤認為是第一個奪得密特羅波洛斯國際指揮獎的女性(第一位亞裔女性獲得這項殊榮則是事實),出於她的個性,技巧和勇氣。她能衝破社會上對女性不能擔任指揮的傳統心障,讓紐約人士對她刮目相看而永遠銘記在心。

事實上,女性在音樂界的地位一直受到挑戰和歧視。在男人的心目中,女人應以家庭為主,何況因為女性的孅細嬌弱,很難掌控以男性為主的舞臺。然而從歷史的角度看,女性在音樂界裡的奮鬥是一直存在的。

西元二世紀,在古羅馬時代,天主教裡一位殉難的女性,切齊麗亞,後來得到教廷公議宣佈為音樂守護神,成為教廷中少數的女性聖人之一,被尊稱為聖.切齊麗亞(Santa Cecilia)。根據歷史記載,西元1570年在諾曼迪的艾佛挪(Evreux)舉行了有史以來第一場紀念這位女聖人的音樂會,到1585年羅馬創立了以聖.切齊麗亞命名至今為止最古老的音樂學院,開創了女性在音樂界裡的歷史地位。

女性在歐洲積極參與音樂的活動,德國鋼琴家克拉娜.修曼(Clara Schumann 1819-1896)是先驅者。她一生和丈夫羅勃特·修曼(Robert Schumann)攜手為音樂奮鬥,六十一年來,她既要挑起養育八個孩子的重擔,還不間斷地舉行音樂會來維持家計。她鼓勵著名作曲家約翰.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創作,且是第一個為公眾演奏勃拉姆斯作品的女鋼琴家。因為她的創作音樂,曾留下這樣的名言:

 

“沒有任何的東西能超越創作的愉悅。

當一個人生活在聲音的世界裡時,就能得到些許時間的忘我。”

 

克拉娜.修曼給予女性在音樂界裡奮鬥旅程上的鼓勵,是難以估計的。

十八世紀,義大利威尼斯出現了一個以受過音樂教育的孤兒組成的女子樂團。1867年維也納音樂女指揮約瑟芬·威恩莉奇(Josephine Weimlich)創辦了女子交響樂團,然而在音樂廳裡,聽眾只是用輕佻的態度去看待女音樂家的儀態風姿,卻不去理解她們在音樂上的造詣。

雖然如今在美國女指揮家有著蓬勃的發展,但這是經過女性不懈的爭取得來的。第一位出現在指揮臺上的是卡洛琳·B·尼可(Caroline B·Nichols 1864-1939),她擔任波斯頓在1888年創立的法德特女子交響樂團指揮。繼而從1926到1932年,美國波斯頓,芝加哥和紐約等城市先後組成了女子交響樂團。擔任這幾個交響樂團的女指揮是來自英國的艾賽爾.樂琴斯卡(Ethel Leginska 1886-1970),她也是第一位站在紐約卡內基音樂廳(Carnegie Hall)指揮臺上的女指揮家。此後女性在音樂舞臺上指揮樂團風起雲湧,歷史在轉變,漸漸地在素以男性為主的指揮臺上,女指揮家的身影不斷出現。女指揮家們固然為自己爭得了一席之地,但仍然避免不了男性的歧視,並且面對用各種不同的藉口給女指揮家設置的種種障礙。即使在素以民主自由為標榜的美國,大男人主義仍然在音樂圈裡盛行。一直到二十世紀,在幾位有遠見的音樂家努力下,女指揮在樂壇的地位才漸露曙光。雷奧納多.伯恩斯坦在這方面功不可沒,他在培養青年指揮時沒有設置任何的性別歧視。

從1958年到1972年,伯恩斯坦始終如一地舉行青年音樂會(Young People’s Concert)。第一場於1958年1月18日在紐約卡內基音樂廳舉行,並由哥倫比亞電視廣播公司(CBS)實況轉播。到1962年,這個有影響力的音樂會轉到林肯中心演奏,繼續由CBS電視擔任轉播,同時向全球四十個國家出售播出版權。伯恩斯坦一共指揮了五十三場。他在1969年從音樂總監位置上卸任,但仍然以名譽指揮身份指揮到1972年結束。

通過這個持續近十四年的青年音樂會,伯恩斯坦為音樂界培植了無數有才華有能力的青年指揮家,使得國際樂壇上的指揮人才輩出。美貞在1967年贏得密特羅波洛斯國際指揮比賽金獎後,也被伯恩斯坦延攬為助理指揮,同時給了她進入青年音樂會陣營中的機會。至今在紐約發行的伯恩斯坦青年音樂會DVD,不僅讓音樂愛好者可以欣賞歷屆著名青年指揮家指揮的音樂會,也鼓勵有志於音樂事業的年輕後輩立志奮鬥。

美貞在紐約卡內基音樂廳奪得金獎,又指揮紐約愛樂交響樂團,不僅僅是她個人的成就,重要的是她成為亞洲第一位負有國際聲譽的女指揮,打破了被男性壟斷的音樂指揮台。迄今為止亞洲沒有再出現被國際公認的女指揮。

 

作者簡介

劉敦仁,出生於上海,幼年時隨父母遷居臺灣,在臺灣修畢大學後,負笈西班牙,專研西班牙文學及世界藝術史,後移居義大利,在梵蒂岡擔任大公會新聞辦公室中文組工作,工作結束後,入羅馬大學研習宗教考古,專題為羅馬的地下古墓。

 

1960年代曾任聯合報駐馬德里及羅馬特派員,撰寫歐洲文化藝術航訊,頗富盛名。其後因工作需要,移居加拿大,先後在多倫多大學和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繼續西班牙文學研究,隨後在加拿大從事教學工作,並赴英國及上海等地講學逾14年。

 

1978年第一次作大陸之行,此行使他決定放棄教學工作,而轉為文化交流,進行美國、加拿大和大陸之間的教育和文化交流工作迄今。

 

2012年是中華民族建立共和百周年的一年, 他特地邀請了六十餘位辛亥先輩後裔執筆撰文, 並彙編成《民族魂》一書出版。近作是外交耆宿劉師舜大使的傳記以及傑出女指揮家郭美貞的傳記。

加入好友
優傳媒 版權所有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著作權與轉載授權 / 合作夥伴 / 法律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