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長補選/看歷年數據藍綠版圖變動大 白寄望「賓士板塊」 - umedia 優傳媒  

新聞 / 焦點內容
高市長補選/看歷年數據藍綠版圖變動大 白寄望「賓士板塊」
2020-08-11 18:00:00
A+
A
A-

 

依台灣民眾黨資料,中間選民有54萬和藍綠板塊三分天下,被稱為「賓士板塊」。(圖/台灣民眾黨提供)

 

優傳媒記者黃世澤/高雄報導

 

高雄市長補選投票前夕,全面進入催票階段。預估這次補選投票率不會高過五成半,民進黨陳其邁力拼以60萬票起跳再加碼衝刺,國民黨李眉蓁初次參加大選渴望突破「楊秋興防線」,台灣民眾黨吳益政尋求中間力量與藍綠板塊三方滙流,被稱為「賓士板塊」,高雄人正在進行一場「高雄人的寧靜革命」。

 

回顧高雄市長選舉最新得票數,「罷韓」衝出了93萬張的同意票,此次陳其邁想全數轉換為他的選票。但他面臨幾個變數,包括補選投票率一向不高,選戰氛圍趨向冷淡,天氣變化以及大勢已定,選民投票意願被拉低等不利因素。

 

不過民進黨在高雄長期執政,已構成綿密的組織網絡,歷次大小選舉累積的雄厚實力,有趨向產業和專業化之勢。一向各據山頭的地方派系,陳其邁因勢利導,猶如各派系共主,各山頭已由小區密集的掃街行程,擴大到各區的戰情中心。擁陳只有一個目標,就是朝向副總統賴清德規劃的93萬票目標全力邁進,目前催票系統下達的指令已到達各戶,充滿衝高票數的企圖心。

 

高雄市選舉人數大約230萬人,2018高雄市長選舉,在7成3的投票率之下,韓國瑜以89萬票勝出,陳其邁拿下74萬票。經過一年半的時間,高雄市民選擇市長換人做,在4成2的投票率、96萬人投票之下,開出超過93萬張的罷韓同意票。

 

國民黨候選人李眉蓁初次參加大選,最大的依靠還是國民黨一息尚存,若以三成藍營支持者為底氣,再加上李眉蓁年輕女性的個人魅力,守住四成不無可能。

 

2010年高雄市縣合併升格後首次市長選舉,「三腳督」之下,國民黨黃昭順拿下29萬票。2014年國民黨改由楊秋興出馬,選票增加到45萬票。若此次補選投票率不高,並且李眉蓁的獲票達到這個基本盤,也不是沒有獲勝的機會。但如果無法超越,李眉蓁面對的結果就是,究竟是突破「楊秋興防線」,抑或是創下新低得票?

 

民眾黨的吳益政沒有藍綠政黨深厚的資源和包袱,因此訴求「高雄人的寧靜革命」,他發現中間選民是城市主體性,政黨應該團結人民,而非分裂人民。

 

民眾黨立委蔡壁如說,民進黨在陳菊的最後一任拿到99萬選票的高峰之後「走鐘」,2018年韓國瑜終結民進黨的「走鐘」,今年6月市民把交出去的權力收回來,都不是某個政黨贏得選舉,而是中間選民改寫了高雄的歷史,現在正是中間選民決定高雄未來的關鍵時刻。

 

這次擔任吳益政競選總幹事的蔡壁如以圖表說明,歷史投票資料所顯示的趨勢,中間選民一直是左右選情的關鍵,也是改變歷史的動力。

 

從民進黨陳菊2014年的99萬票高峰,到陳其邁2018年潰敗的74萬票,中間差距約25萬票,顯示中間選民對民進黨的失望。中間選民曾經給過國民黨機會,但也讓韓國瑜從2018年的89萬票高峰,降到2020年總統選舉的61萬票,差距為28萬票,與最低的31.9萬票防線,中間差距則約57萬票。

 

這些擺盪的選票至少有25至28萬票,不能汙名化為牆頭草,而是中間選民自主性的表現。選票不是政黨的禁臠,就算是鐵票也會生鏽,基本盤也會崩盤。

 

從2020年政黨票的資料可看出,有54萬中間選民做了兩大黨之外的選擇,和藍綠板塊合為三分天下,被稱為「賓士板塊」,但主流政黨和媒體卻刻意忽視。雖然只有兩個小黨跨越5%門檻,他們還是勇敢投給小黨,不會受到兩大黨恐嚇「浪費選票」的影響。且看這回市長補選,中間選民會怎樣表現。   

 

依台灣民眾黨資料,中間選民有54萬和藍綠板塊三分天下,被稱為「賓士板塊」。(圖/台灣民眾黨提供)

 

優傳媒記者黃世澤/高雄報導

 

高雄市長補選投票前夕,全面進入催票階段。預估這次補選投票率不會高過五成半,民進黨陳其邁力拼以60萬票起跳再加碼衝刺,國民黨李眉蓁初次參加大選渴望突破「楊秋興防線」,台灣民眾黨吳益政尋求中間力量與藍綠板塊三方滙流,被稱為「賓士板塊」,高雄人正在進行一場「高雄人的寧靜革命」。

 

回顧高雄市長選舉最新得票數,「罷韓」衝出了93萬張的同意票,此次陳其邁想全數轉換為他的選票。但他面臨幾個變數,包括補選投票率一向不高,選戰氛圍趨向冷淡,天氣變化以及大勢已定,選民投票意願被拉低等不利因素。

 

不過民進黨在高雄長期執政,已構成綿密的組織網絡,歷次大小選舉累積的雄厚實力,有趨向產業和專業化之勢。一向各據山頭的地方派系,陳其邁因勢利導,猶如各派系共主,各山頭已由小區密集的掃街行程,擴大到各區的戰情中心。擁陳只有一個目標,就是朝向副總統賴清德規劃的93萬票目標全力邁進,目前催票系統下達的指令已到達各戶,充滿衝高票數的企圖心。

 

高雄市選舉人數大約230萬人,2018高雄市長選舉,在7成3的投票率之下,韓國瑜以89萬票勝出,陳其邁拿下74萬票。經過一年半的時間,高雄市民選擇市長換人做,在4成2的投票率、96萬人投票之下,開出超過93萬張的罷韓同意票。

 

國民黨候選人李眉蓁初次參加大選,最大的依靠還是國民黨一息尚存,若以三成藍營支持者為底氣,再加上李眉蓁年輕女性的個人魅力,守住四成不無可能。

 

2010年高雄市縣合併升格後首次市長選舉,「三腳督」之下,國民黨黃昭順拿下29萬票。2014年國民黨改由楊秋興出馬,選票增加到45萬票。若此次補選投票率不高,並且李眉蓁的獲票達到這個基本盤,也不是沒有獲勝的機會。但如果無法超越,李眉蓁面對的結果就是,究竟是突破「楊秋興防線」,抑或是創下新低得票?

 

民眾黨的吳益政沒有藍綠政黨深厚的資源和包袱,因此訴求「高雄人的寧靜革命」,他發現中間選民是城市主體性,政黨應該團結人民,而非分裂人民。

 

民眾黨立委蔡壁如說,民進黨在陳菊的最後一任拿到99萬選票的高峰之後「走鐘」,2018年韓國瑜終結民進黨的「走鐘」,今年6月市民把交出去的權力收回來,都不是某個政黨贏得選舉,而是中間選民改寫了高雄的歷史,現在正是中間選民決定高雄未來的關鍵時刻。

 

這次擔任吳益政競選總幹事的蔡壁如以圖表說明,歷史投票資料所顯示的趨勢,中間選民一直是左右選情的關鍵,也是改變歷史的動力。

 

從民進黨陳菊2014年的99萬票高峰,到陳其邁2018年潰敗的74萬票,中間差距約25萬票,顯示中間選民對民進黨的失望。中間選民曾經給過國民黨機會,但也讓韓國瑜從2018年的89萬票高峰,降到2020年總統選舉的61萬票,差距為28萬票,與最低的31.9萬票防線,中間差距則約57萬票。

 

這些擺盪的選票至少有25至28萬票,不能汙名化為牆頭草,而是中間選民自主性的表現。選票不是政黨的禁臠,就算是鐵票也會生鏽,基本盤也會崩盤。

 

從2020年政黨票的資料可看出,有54萬中間選民做了兩大黨之外的選擇,和藍綠板塊合為三分天下,被稱為「賓士板塊」,但主流政黨和媒體卻刻意忽視。雖然只有兩個小黨跨越5%門檻,他們還是勇敢投給小黨,不會受到兩大黨恐嚇「浪費選票」的影響。且看這回市長補選,中間選民會怎樣表現。   

加入好友
優傳媒 版權所有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著作權與轉載授權 / 合作夥伴 / 法律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