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由「自由青年(Free Youth)」及「泰國學生協會」發起的示威,是二零一四年政變以來最大型抗議活動之一。(圖/翻攝自YouTube)
作者/梁東屏
泰國首都曼谷七月十八日有幾千人無視防疫禁令,在五世皇大道上具有爭取民主歷史意義的民主紀念碑前示威,提出包括解散國會、終止騷擾異議人士,以及修改由軍方制定的憲法,進一步還政於民等三大訴求。
這個由「自由青年(Free Youth)」及「泰國學生協會」發起的示威,是二零一四年政變以來最大型抗議活動之一。更引人矚目的是,一天之後,北部的清邁府及東北部的烏汶府也分別發生了規模較小但同樣訴求的示威,似乎意味著沉寂已久的泰國政治再度風雨欲來。
泰國上一次的大型集會發生在去年十二月十四日,當時有數千名示威者,響應第三大黨「未來前進黨」黨魁塔納通號召,以「快閃」的方式現身曼谷一家購物商場以及附近的天鐵車站,抗議軍政府壓迫民主派政黨的生存空間,但現場並無示威場合常見的政治人物演說。
今年四十二歲的億萬富翁塔納通是泰國政壇新星,因為反軍政府形象鮮明,深受年輕族群支持。他所創建的「未來前進黨」在二零一九年選舉中大勝,一躍成為第三大黨,卻因為資金借貸問題,面臨被解散命運。他本人更因為登記參選時,還持有媒體公司股份,當年十一月遭憲法法院取消議員資格。
人群愈聚愈多,終於在與警方推擠後移開拒馬。(圖/翻攝自YouTube)
塔納通在號召前述集會後表示,當天的抗議只是暖身,主秀在下個月才會登場,要總理巴育「準備接招」。不過,塔納通的預告並未實現,「未來前進黨」也在次年二月二十一日因違反政治獻金相關法律,遭泰國憲法法院裁定解散。
這次在曼谷民主紀念碑前的集會事前並未獲得批准,同時亦違反泰國當前的防疫禁令,不過示威群眾無視於警方的警告,如期於當天下午五時開始在民主紀念碑聚集。曼谷市政府工作人員事前在民主紀念碑周圍放置大批花盆,警方也設置了拒馬,意欲阻擋人群進入。
示威者剛開始時也只能坐在紀念碑對面的麥當勞門前的馬路邊,但後來人群愈聚愈多,終於在與警方推擠後移開拒馬,成功進駐民主紀念碑範圍及周邊道路,直至午夜才散去。發起的組織表示,如果他們的訴求得不到回應,兩星期後會再次上街,並將行動升級。
泰國現任總理巴育二零一四年擔任陸軍總司令期間發動政變,推翻民選的英樂政府,隨後進行了長達五年的軍政府統治,一直到去年三月才舉行國會選舉「還政於民」。但抗議者認為,由當時軍政府制定的憲法,讓支持軍方與泰國君主制度的保守派人士得利,加上法院採取了解散反對黨的手段,才讓巴育獲得勝選,從軍政府領袖搖身一變而為「民選總理」。
泰國年輕人對一位自我放逐在柬埔寨金邊市的泰國異議人士離奇失蹤,泰國政府卻表現得毫不關心;以及一位男子僅只是穿著印有「我對皇室已失去信心」的T恤,就被送往精神病院的事情,做出猛烈抨擊。(圖/翻攝自YouTube)
軍政府修訂的憲法有兩個重點,一是所謂的「局外人總理」,讓巴育能夠不參選也具有被推選為總裡的資格;另一則是規定參議院的二百五十個席次都由軍方指定,成為推舉巴育的「鐵票」。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有愈來愈多跡象顯示出來,泰國年輕人開始對現政府失去耐性。他們對一位自我放逐在柬埔寨金邊市的泰國異議人士離奇失蹤,泰國政府卻表現得毫不關心;以及一位男子僅只是穿著印有「我對皇室已失去信心」的T恤,就被送往精神病院的事情,做出猛烈抨擊。
目前,巴育政府恐怕最需擔心的是,示威效應已經外溢出曼谷。七月十八日當天,北部清邁府知名的塔佩門(Tha Phae Gate)前以及東北部烏汶府的城隍廟前都有示威活動,訴求也都是要求巴育政府下台。
「反獨裁民主聯盟」(紅衫軍)主席乍都蓬則在臉書發文,建議示威者要做出更明確的訴求,「如果僅只是目前所提出的三個訴求,當權者會視若無睹,一切都將如常,不會有任何改變」。他也呼籲示威者避開有關皇室的議題。
前述的抗議場合中,有學生拿著標語「這是我們的國家,但猜猜看,誰的家卻在德國?」暗指泰王拉瑪十世哇集拉隆功在德國有房地產,幾乎整年都住在那邊。這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哇集拉隆功甚至包下一整座旅館,帶著後宮嬪妃避居德國。
泰國有極為嚴厲的「冒犯王室罪」,乍都蓬顯然是警告示威者,不要讓巴育政府有機會轉移焦點。
作者簡介
梁東屏,曾任中國時報紐約新聞中心記者、主任,中國時報駐東南亞特派員。現為香港亞洲周刊、新加坡新明日報、新加坡品雜誌、台灣人間福報…專欄作家。
2002年隻身前往阿富汗採訪,獲第十七屆吳舜文新聞獎採訪報導最優獎。著有「一個人@東南亞」、「閒走@東南亞」、「說三到四@東南亞」、「閒嗑牙@東南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