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的雙航母演習顯然是對準解放軍在西沙的那次例行演習,但第二次的演習則是對「南海聲明」立場的實踐。(圖/翻攝自YouTube)
作者/張陌
不過是一個7月,美國竟然在南海舉行了兩次的雙航母演習,除了7月6日中共解放軍的西沙演習結束翌日,尼米茲號與雷根號兩航艦立即展開的演習,隔了11天後的7月17日,相同的兩航母再次進行了演習。
這兩次演習之間,夾了一個重要的「南海聲明」,這份由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發表的名為「美國南海海洋主張立場」的聲明,強調中國在南海許多主張沒有國際法依據,其在南海的領土聲索「完全不合法」,美國不接受「九段線」,並批判中國以「強權」取代國際法,要在南海建立「海洋帝國」。
兩次演習都是美方主動宣布的,而不是被中國的官媒或美國的媒體爆出,其意甚為明顯。(圖/翻攝自YouTube)
第一次的雙航母演習顯然是對準解放軍在西沙的那次例行演習,但第二次的演習則是對「南海聲明」立場的實踐,即美國作為一個域外國家,仍在此一海域上具有合法存在的權利,南海不只不是中國的,美國也有它的那一份。
兩次演習都是美方主動宣布的,而不是被中國的官媒或美國的媒體爆出,其意甚為明顯,就是美國不會再打馬虎眼了,以後在這裡發生的一切矛盾、爭端,它都管定了。
這個重大的轉折,恐與七月發生的另一起重要事件有關,7月1日凌晨起,香港國安法生效實施,美國在香港的情報與政治基地遭到重挫,未來恐無法完整運作,諜報人員可能要大幅撤出,連其代理人都已逃之夭夭,美國可能因此做出戰略轉向,以南海作為新的圍堵工具。
但不必太多的軍事或地緣政治素養都可以看透,除非越南或菲律賓開放其港口作為美軍長駐基地,成為美航母靠泊補給的供輸線,兩國加入美國的軍事同盟,成為其抗中的前哨,否則,美軍在南海的存在只會是無根的飄蓬,無法產生真正的威懾效果。
台灣是北京不可承受之輕,真正可能引爆美中陷入戰爭的,台灣才是正宗的火藥庫。(圖/翻攝自YouTube)
往深一層看,解放軍去年即已在其所謂的建國七十周年閱兵中展示多個反艦飛彈,其中新亮相的東風17,速度超過30馬赫並可以不規則路徑突防,航母的演習在北京的眼中其實震懾的力度並不太高。
不過,南海對於中國,不只是所謂的歷史性主權而已,而更在於它還是能源的運輸線,對於八成以上的能源仰賴進口的中國大陸而言,南海首要的意義在此。而美國在此演習,其實所要展示的,也並非只是與中國對戰的戰力,更是其可以切斷中國能源供輸線的能力。
而中國大陸為防範此一致命的生死線被扼住喉頭,早已部署多項陸上與海上的輸送線,包括去年12月剛開通的,長達三千公里,自俄羅斯西伯利亞輸往中國的天然氣管。而一個星期前曝光的中國與伊朗的25年合作協議,則是另一個避免被西方點住死穴的努力。
中美是否將在南海發生一場熱戰,仍然成了全球戰略專家睜大眼睛注視的熱區。(圖/翻攝自YouTube)
依照雙方初步透露出來的合作計畫,北京將大幅擴大對伊朗銀行業、電信業、港口、鐵路和其他多達數十項計畫的建設,雙方並且進行軍事、安全的合作,而中國則取得為期25年伊朗定期供應原油的合約。
這是一盤涉及空前範圍與空間的博弈,美國在南海下了幾手,意在展示劫殺中國能源的能力,但中國卻另在伊朗布局了一個活眼,伊朗的原油固可以走海路到中國,但若發生南海被封鎖的非常態情境,這些油可以走中國的鐵桿兄弟巴基斯坦的經濟走廊進入新疆,完全不經水路。
德黑蘭與北京的合作,其實是美國自己雙手捧上的一個籌碼。美國兩年前以伊朗並未放棄製造核武器為藉口退出伊核協議,開始對伊朗施加極限制裁,而同時期又展開對中國的貿易戰,並愈演愈烈,除了對中興、華為兩5 G電信製造供應商進行制裁,其後陸續打出香港反中浪潮、台灣加入WHO、軍機於台海巡弋、多項挺台法案、制裁香港等牌,直到如今的南海聲明,已讓美中從競爭態勢直接掉入對抗的陷阱,既然白宮已經撕破偽善的笑臉,北京也就無需再顧及是否觸怒華府,與伊朗結為一定意義上的夥伴關係。
即令如此,中美是否將在南海發生一場熱戰,仍然成了全球戰略專家睜大眼睛注視的熱區。就歷史的教訓而言,所有看似不可能的劇碼,往往成為最終的現實。但就目前而言,美中在此發生局部戰爭,機率仍然甚微,主要是北京在南海的戰略是以靜制動,美國的航母或兩棲攻擊艦,甚或是驅逐艦未來不斷穿行於南海諸島的所謂中國「領海」十二浬範圍內尋釁,將是家常便飯,但熟知美方計謀的北京,並不會隨之起舞。
南海對於中國,不只是所謂的歷史性主權而已,而更在於它還是能源的運輸線。(圖/翻攝自YouTube)
無論如何,美中對抗已儼然成為21世紀最令人憂慮的歷史發展軸線,台灣如果認為在此一趨勢下,台灣獨立的歷史機遇已然降臨,試圖火中取栗,那麼美中在南海的對峙將迅即變成一碟小菜,因為台灣是北京不可承受之輕,真正可能引爆美中陷入戰爭的,台灣才是正宗的火藥庫。
一次世界大戰正是狂熱的塞爾維亞獨立浪潮下,一個塞爾維亞青年對奧匈帝國大公斐迪南的暗殺而起,一百年前的殷鑑,仍然應深以為惕。台灣切莫奮勇地當起另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