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蘭諾維奇說:「中國的經濟成就,動搖了西方宣稱資本主義與自由民主勢必相互連結的說法。」(圖/作者彭懷恩提供)
作者/彭懷恩
要了解當前中美貿易的衝突,若用傳統的資本主義VS.共產主義的理論框架,一定看不懂,也無法解釋。
就以2017年前月在瑞士達佛斯(Davos )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為例,世界最大的共產黨政權領導人習近平走上講壇,以全球化及自由貿易為倡議發表演講。
同一時間,支持自由主義經濟的美國,總統川普卻聲稱要打破自由貿易規則,且以行動退出了相關的國際建制,如前總統歐巴馬所推動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TPP)。
這是怎麼回事,我們要如何解讀這現象?
曾任世界銀行研究部門首席經濟學家,現任紐約市立大學研究中心客座首席教授布蘭科.米蘭諾維奇(Branko Milanovic)在《只有資本主義的世界》(Capitalism, Alone, 2019)給予我們的答案是:
「全球只剩下一種經濟原則運行:生產以利潤為導向,使用合法自由勞工,絕大多數為私有資本,並且有非集中化的協調分工。」
「然而,資本主義是以兩種不同類型的資本主義成為世界主宰:過去兩百年在西方穩定發展出的自由菁英資本主義,以及出現在中國,部分亞洲地區(新加坡、越南)和部分歐非大陸(俄國等)的國家主導的政治或威權資本主義。」
長期以來,我們認知的資本主義是與民主政治密切相關,相對的,共產主義就是威權統治。前者透過工業革命帶來的科技文明大幅改進了人類生活,進而實現了物質富裕的社會。後者則與貧窮落後,民生凋閉,脫離不了關係。
但在1980年代,情勢開始有了戲劇性的變化,中國在鄧小平的改革旗幟下,帶來四十年平均8%的人均年成長,迅速縮短與西方社會的差距。
米蘭諾維奇說:「中國的經濟成就,動搖了西方宣稱資本主義與自由民主勢必相互連結的說法。」
對西方自由民主國家來說,雪上加霜的是民粹主義與財閥政治造成的「民主衰退論」的打擊。由民粹氛圍所泡製出的川普總統及「佔領華爾街」所凸顯的嚴重貧富不均,己使自由菁英資本主義的吸引力大減。
中國共產黨以充滿黑格爾辯證法的論述,倡議「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姑不論是否悖離馬克思主義的理想,但在實踐上是「逃離貧窮」(Escaping Poverty)的事實。
沒錯,政治資本主義的特質之一,是內建貪腐社會!但對於「一窮二白」的普羅大眾,只求自己「脫窮致富」,對於官員貪污腐敗,就「張隻眼,閉隻眼」了!當統治者拿出具體的經濟成就成績單,中共統治的正當性,就不易受到挑戰。
米蘭諾維奇展望全球資本主義的未來,他是支持西方強調自由菁英資本主義在法治與民意至上的價值,但憂心政治資本主義若能持續提供更高的所得時,世界各國許多人民會願意犠牲自由民主。
作者用很犬儒的語調諷刺那些主張自由民主的人,在日常生活中還不是為了高薪,而服膺威權老闆?
作者簡介
彭懷恩,現任世新大學新聞系兼任客座教授,曾任世新大學新聞系主任、新聞傳播學院院長,及中國時報主筆、時報雜誌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