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群羊迎賓。(圖/王惠珀攝)
作者/王惠珀
《前言: 遨遊大西北》
杜甫說:「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自由主義大師說:「認識你的朋友、鄰居、甚至你的敵人…」;毛澤東說:「從鄉村包圍城市…」,這讓我許下遨遊大西北的宏願。退休後走過東北、蒙古國、西伯利亞到蘇武流放的北海(貝加爾湖)、北疆、青藏高原、喜馬拉雅山、藏南縱谷、川滇高原、四川橫斷山脈之後,此行來到天山,圓了夢。
大西北任我行。(圖/作者王惠珀提供)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新疆有台灣的46倍大,阿爾泰山在北,崑崙山在南,天山居中,把新疆分成北疆準噶爾盆地和南疆塔里木盆地,習稱「三山夾兩盆」。天山是褶皺的山塊群,山間陷落的哈密盆地、吐魯番盆地及伊犁河谷盛產瓜果和棉花,也是石油及油氣的蘊藏地。維吾爾族多在北疆,南疆以哈薩克族居多。
《世界自然遺產》
天山山系橫亘於中國、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及哈薩克斯坦四個國家,總長達2500公里,南北寬度250-350公里,平均海拔5000公尺。最高托木爾峰(海拔7439公尺)在中國和吉爾吉斯斯坦邊界。中國境內的博格達峰(海拔5445公尺)近烏魯木齊,其北麓狹長的天池被稱為「天山明珠」,是旅遊勝地。新疆的三條大河:錫爾河、楚河和伊犁河都發源於天山。
西部天山在201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認列為世界遺產,範圍包括新疆阿克蘇的托木爾、伊犁的喀拉峻-庫爾德寧、巴音郭楞的巴音布魯克及博格達四個區域。
飛機上遠觀天山。(圖/王惠珀攝)
天山地貌與古代絲路路線圖。(圖/下載自維基百科)
《秘境》
既是秘境,少有人跡。拜交通建設之賜,2019年春嗅覺敏銳的廖泰基老師帶了「野杏花深度攝影」隊,到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的天山探秘。我是門外漢,帶著手機就跟去采風了,早鳥的秘境之旅果然驚艷。
攝影采風路線圖 。(全程13小時,圖/下載自Google map)
同行十五人中有三位帶著空拍機出遊。美媒、台媒總是報導新疆危險,維吾爾族被極權迫害的消息,我納悶帶空拍機去豈不自找麻煩。事實是空拍機一到新疆,自由飛翔瀏覽拍照,達人們玩得不亦樂乎,也沒見到刁難,是個新鮮的經驗。
空拍機為為台灣姑娘與天山留下紀錄,看這旅程有多愉快。(圖/郭學進攝)
《那拉提草原》
那拉提草原漫山遍野的雪嶺雲杉,植被豐富,有「東方瑞士」之稱,與哈薩克族民風譜出特殊的草原文化。草原以鞏乃斯河為軸,南北兩岸有唐布拉草原、庫爾德寧景區,再延伸出去有巴音布魯克景區。筆者六年前到此地遊覽,還得跋涉千里。如今218國道連貫東西,在此與獨庫公路(217國道獨山子至庫車)連結,貫穿南北天山。還有精伊霍鐵路,從北疆精河縣穿過天山主嶺,經伊寧到霍爾果斯口岸出境,到中亞哈薩克斯坦國連接新絲路,交通便捷,已名列國家5A級風景區。
那拉提草原的群羊怯生生看著鏡頭,裹足不敢回家。(圖/王惠珀攝)
《野杏花的故鄉》
伊梨自治州清水縣的大西溝以春雨杏花聞名,滿山遍野的杏樹,令人嘆為觀止。杏花是白色的,有一輪紅色外殼,紅白相間,襯托在多彩的哈薩克民居屋簷下,煞是好看。盛開時的杏花林是白色的,凋謝後紅色外殼當家,織出一大片粉紅色的杏花村。
大西溝的野杏花。(圃/廖泰基、王惠珀攝)
夜幕低垂的杏花村尤其夢幻,廖老師的空拍機在某處擁花入眠,樂而忘返。(圖/王惠珀攝)
《人體草原》
新源縣吐爾根鄉一大片山坡地像鹿角般伸展開來,凹凸有致,被稱為人體草原,日出日落時分層次分明,分外優美。加上4月春雨織出一片美麗的杏花坡,是攝影家的最愛。不玩專業相機的我也很爭氣的用手機拍出人體草原及牛馬群像,很有看頭。
吐爾根鄉人體草原。(圖/王惠珀攝)
吐爾根鄉比美法國的普羅旺斯,真是人間仙境。(圖/王惠珀攝)
《獨山子大峽谷》
那拉提草原往北,在獨庫公路上的奎屯市有二處秘境:獨山子大峽谷及安集海红山大峡谷,丹霞地貌的景觀比美美國大峽谷。
天山冰雪消融,匯集成奎屯河奔騰而下,經過風雪蝕雕雨水沖刷,切割出一個20公里長的溝壑,石崖危聳,驚心動魄。這奇景被《美國國家地理》雜誌披露後,獨山子大峽谷開始聞名於世。這裡交通便捷,大峽谷就在公路旁一大片廣袤的戈壁灘邊。走到懸崖,憑岸臨風,奇景令人震撼。戈壁灘數以千計的綿羊輕盈漫步,陽剛與柔美交織出一幅和諧的自然奇景。
獨山子大峽谷剛如利刃(圖/郭學進攝),天山山巒卻婀娜飄逸如姑娘的絲巾。(圖/王惠珀攝)
奎屯市東側的安集海市有個地質斷裂帶,發源於天山的安集海河,在通古特附近衝出來,仿如脫韁之馬一瀉千里,形成超大的衝激扇。急湍沖刷溶解,岩層,為大地染上不同顏色,像極了梵谷的畫作。雪水帶著泥土到達谷底平原時,緩緩流淌,五彩斑斕,耀眼極了。
安集海紅山大峽谷。(圖/王惠珀攝)
《賽里木湖融冰奇景》
從伊寧市往北,可到賽里木湖觀賞早春融冰,變化多端,非常好看。我老嫗只用手機,也捕捉到許多充滿想像空間的超寫實作品:老鼠拖拖鞋,大的在後頭;彼得兔在奔跑;雲端上的聖母峰....。此地杳無人跡,但交通建設極好,回程藉著夕陽遠眺果子溝大橋,光影游移,變化多端,樂壞了一群攝影達人。
賽里木湖融冰奇景。(圖/王惠珀攝)
《與空拍機的第一次邂逅》
領隊廖老師讓空拍機在浩瀚的大峽谷盤旋,也讓我接手玩,玩到手機沒電,嚇出一身冷汗。老師好整以暇說:「趕快充電,把機子叫回來。」「機子在哪?」「不知道,峽谷上方某處。」「會栽下去嗎?」「有電就不會。」
喔,太强了!前天老師的空拍機在大西溝也搞失蹤,應該是沒電墜機,叫不回來,只好委屈機子在林子裡睡一覺。第二天大隊人馬又開回大西溝,用IP在方圓500米的杏花林裡找回了老師的寶貝。
成吉思汗的葬身之處,是歷史的謎團。前些日子BBC Earth電視台報導,一隊研究人馬在新疆探索成吉思汗的葬身之處,說到他卒於寧夏銀川,傳說骨灰灑在天山。還說,到天山空拍機會折翼,因為這蒙元大帝會顯靈,無人可以替代他在這裡稱霸,太有趣了。
《結語》
天山,一個看似遙遠荒涼的地方,卻是如詩如畫的千古江山。便捷的交通帶給我們驚艷的景觀之旅,讓絕美中華近在咫尺,有生之年得以身臨其中,無憾矣!
作者簡介
王惠珀,台灣桃園人,台大藥學院學士、美國密西根大學藥學博士。曾任台大醫學院藥學院(系)教授及系主任、長庚大學醫學院天然藥物研究所創所所長、台北醫學大學藥學院長、行政院衛生署藥政處處長等職。專長涵蓋新藥設計開發及藥事管理。
其新藥研究曾獲十五國四十一項發明專利,及獲頒經濟部「國家發明獎」等多項發明與研究貢獻獎,並列名當代名人錄及國際年度專業人士。
王惠珀在藥政管理上致力於以智財權管理藥品之學名藥立法、推動優良藥品製造規範等,以及促成健保藥價「三同政策」。此外並曾開啟專業橋接庶民的「全民用藥教育」計畫、「人民的眼睛」計畫,蓄積藥師參與社區公共衛生及長期照護的能量,獲得行政院「參與及建立制度獎」、藥師典範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