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軍事》別刻意販賣芒果乾2.0!對岸軍機正常出海演訓莫誤讀誤判 - umedia 優傳媒  

新聞 / 大話天下
海峽軍事》別刻意販賣芒果乾2.0!對岸軍機正常出海演訓莫誤讀誤判
2020-07-06 15:00:00
A+
A
A-

 

 

作者/張競(三策智庫授權轉載)

 

近日台灣媒體不斷積極報導解放軍軍機在台灣西南空域活動信息,同時使用大量語意不明但又訴諸感情的描述用語,顯然就是有意要販賣「芒果乾2.0版」,存心挑起兩岸敵對緊張情勢,刻意塑造海峽對立氛圍,間接讓南海爭議升溫。

 

此種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另有所圖的政治操作手法,將解放軍軍機過去數年在沿海地區早就存在的經常性演練活動,刻意當作軍事態勢有所變化新聞報導,看來不無可能是在呼應美國總統大選選情狀況發展,為特朗普陣營事事歸咎中國大陸,希望用該種獲取選票的連任策略呼應特朗普競選營造的聲勢,盼望有助於挽救其選舉票房的頹勢。

 

其實近年來解放軍軍機積極出海演訓,早就是各方軍事觀察家眾所皆知的事實,多位政治評論者亦發表過相關論述。就表面現象而言,這根本不是新鮮事,但事件真正背景因素卻乏人探討。筆者在此提出下列分析,分享軍事同好參考,並祈請戰略研究學界先進不吝指教。

 

首先,隨著經濟發展,民用航空活動迅速增加是大陸地區整體社會趨勢。解放軍雖然在大陸負責主管空域管制與運用,但許多重要航線與航路都已經逐漸釋出讓道,提供民航業者營運使用,同樣是在於內陸上空的訓練空域亦受到民航活動壓縮與排擠。許多外界人士總認為解放軍在大陸仍能呼風喚雨,但殊不知諸多軍地爭議與糾紛官司,解放軍往往都是弱勢團體,所以面對社會上經濟發展整體大格局,在空域使用權上有時吃癟(編者註:吃虧),其實解放軍是苦在心中但是口難開。

 

只要查閱網絡新聞報導,就可以看到解放軍大規模演習訓練活動必須管制空域影響空中航班交通時,經常引發民眾抱怨和社會負面批評,這讓解放軍不勝其擾。特別是要進行空中對空與對地實彈射擊,要事先發佈飛安通報,提醒過往民航班機;實施射擊時更要提心吊膽害怕產生差錯,搞出軍民糾紛無法收場。

 

兩岸軍力失衡已經影響到整體戰略環境,要是整天滿腦袋地政治解讀正常軍事活動,讓整個判斷思維失常,此後刻意錯誤解讀造成誤解誤判,那才是最讓人擔心之處!(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因此,除在遠離人煙的特定地域上空,解放軍尚可順利遂行空中演訓測試外,對於駐防於人口密集之東部沿海地區各個空中部隊兵力來說,光是進行駐地訓練維持戰備水準,就已經必須在繁忙的空中民航交通流量中找到空檔,穿越民用航路前往演習訓練空域;若欲進行大規模空中演訓,則更難找到適當空域。

 

其次,現在是全民狗仔隊時代,一些航空迷不僅關注在內陸地區上空演訓全程細節,更會偷聽相關通信頻道,然後在各個軍武論壇相互交換意見。此中所產生動態曝光妨礙軍機保密情況頻繁發生,更讓解放軍在內陸人煙密集地區上空進行的空中演訓無法維持演訓預期效果,只有基本飛航訓練還算差強人意。因此,沿海飛行部隊就開始將目光轉向海域上空,希望在各個國際航道間的空隙,找到適合進行對抗演練空域,以便排除前述干擾。

 

再者,就要回到解放軍本身的戰略考量與軍事變革政策。眾所皆知,儘管對台和平統一政策基本未變,但維持對台動武的軍事選項,也是解放軍建軍備戰從未放鬆的核心要項。在考量對台軍事行動方案上,運用空中兵力遠程奔襲,在遠海拒止外軍涉入,更為必要演練項目。因而在前述海島攻防與拒止外軍等作戰構想下,要積極讓空中武力到海上練兵,是再自然不過的結果。所以近年來解放軍軍機積極出海演訓,根本上就是家常便飯意料中事。

 

而且,近年來針對海上空中、水面與水下目標,解放軍空軍飛行部隊與海軍航空兵共同演訓、培養協同作戰能力亦是既定建軍政策,因此飛行部隊兵力在海上練兵頻率增多質量強化,是必然發展趨勢。特別是在南海島礁建設完成後,航空部隊兵力在南海得以獲得前進基地,在海上針對戰機與艦艇目標相關的演習與訓練活動質量,必要配合整體戰略環境與戰場監控體系提升而配套發展,否則解放軍投資的這些作戰、情報與後勤保障設施和作業能力,不都是在浪費銀兩嗎?

 

近日台灣媒體不斷積極報導解放軍軍機在台灣西南空域活動信息,同時使用大量語意不明但又訴諸感情的描述用語,顯然就是有意要販賣「芒果乾2.0版」。(圖/翻攝自中國軍網)

 

此外,解放軍面對大陸社會對於軍事戰力所能發揮功能的社會壓力,必須有所交代。解放軍預算年年在兩會期間都受到各方矚目,成為全球強權與大陸本身社會群眾所關切的話題。軍隊在預算上獲得社會對建軍備戰支持,就不能抱殘守缺面對大洋裹足不前,若不將戰力向外投射於海疆,甚至連個海上演練作戰成績都拿不出來,解放軍恐怕無法交代。這也是解放軍軍中報紙與刊物必須積極報導戰機與艦艇在海上演練的原因。

 

最後,就要談到解放軍空軍與海軍航空兵飛行部隊兩者間,在海上合同作戰發展究竟到何種地步,其實就會顯現在這些海上演習訓練課目。就目前觀察來說,相互間交織程度確實獲得相當進展,其中包括跨軍種與機種間提供相關後勤、情報與作戰保障,不受軍種與機種限制,交互進駐對方基地遂行任務,以及自不同基地啟航,針對相同任務與相關目標,以逐批次接戰、相互支援、分進合擊以及策應掩護等不同模式,解放軍海空軍不同飛行部隊確實逐漸發揮出統合作戰實力。

 

儘管有西方評論家指出,解放軍空軍與海軍航空兵飛行部隊作為相同機種兵力,仍然無法達到混合編隊地步,並且還以美國海軍與陸戰隊相同機種飛行部隊,得以同時進駐航艦,共同執行任務作為對比,認為解放軍在此層面仍然落後。不過,若是深入探究解放軍空軍與海軍航空兵飛行部隊相同機種,會發現他們在航電配備、掛載武器以及基本準則與作戰思維上,還是存在諸多差異。假若無法發揮遂行任務加乘效果,硬是將所謂空軍與海航相同機種兵力湊對編隊,其實毫無道理可言。

 

藉由軍內信息化建設,解放軍讓進駐不同地域的飛行部隊兵力,得以透過信息網絡共同執行飛航任務提示,使其得以落實協同戰術作為,並且透過空中會合來減低以往必須在任務前將兵力集中的作業需求。而能夠採取空中會合,又在遂行任務後各自返航本身基地,這對於執行國土防空以及遠程奔襲來說,將產生重大影響。

 

尤其進行空中會合時,運用空中加油能力延伸打擊距離,或是利用預警管制機實施跨軍種空中作戰管制,更是未來遂行遠程武力投射最為關鍵性的發展要項。觀察解放軍建軍發展,必須掌握真正演練門道,而不是天天叫嚷解放軍軍機進入那個空域,但又說不清楚真正航跡與動向何在,且根本不去仔細掌握,解放軍軍機海上演訓實施課目究竟發展到何種水準。

 

至於有軍事觀察家認為解放軍特殊機種在海上活動,是在針對新載台進行作戰評估測試,並且透過此種測試驗證活動項向特定對象示威。這顯然是不理解特種空中作戰載台進行裝備測試驗證時,必須藉助地面站台以及空中測試機共同蒐集的相關數據,以便用於調整與更新原始設計。此種過程極度機密,深入內陸避人耳目都來不及,怎會可能會刻意擺在假想敵手前,大搖大擺地進行相關測試驗證,將關鍵技術情報資料拱手奉上?

 

兩岸軍力失衡已經影響到整體戰略環境,要是整天滿腦袋地政治解讀正常軍事活動,讓整個判斷思維失常,此後刻意錯誤解讀造成誤解誤判,那才是最讓人擔心之處!

(作者是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     

 

「三策智庫」是第一個由媒體人組成的跨地區學術團體,包括兩岸三地、新加坡、馬來西亞和日本的媒體高層主管、政治評論家、專欄作家和資深記者等。   

 

 

作者/張競(三策智庫授權轉載)

 

近日台灣媒體不斷積極報導解放軍軍機在台灣西南空域活動信息,同時使用大量語意不明但又訴諸感情的描述用語,顯然就是有意要販賣「芒果乾2.0版」,存心挑起兩岸敵對緊張情勢,刻意塑造海峽對立氛圍,間接讓南海爭議升溫。

 

此種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另有所圖的政治操作手法,將解放軍軍機過去數年在沿海地區早就存在的經常性演練活動,刻意當作軍事態勢有所變化新聞報導,看來不無可能是在呼應美國總統大選選情狀況發展,為特朗普陣營事事歸咎中國大陸,希望用該種獲取選票的連任策略呼應特朗普競選營造的聲勢,盼望有助於挽救其選舉票房的頹勢。

 

其實近年來解放軍軍機積極出海演訓,早就是各方軍事觀察家眾所皆知的事實,多位政治評論者亦發表過相關論述。就表面現象而言,這根本不是新鮮事,但事件真正背景因素卻乏人探討。筆者在此提出下列分析,分享軍事同好參考,並祈請戰略研究學界先進不吝指教。

 

首先,隨著經濟發展,民用航空活動迅速增加是大陸地區整體社會趨勢。解放軍雖然在大陸負責主管空域管制與運用,但許多重要航線與航路都已經逐漸釋出讓道,提供民航業者營運使用,同樣是在於內陸上空的訓練空域亦受到民航活動壓縮與排擠。許多外界人士總認為解放軍在大陸仍能呼風喚雨,但殊不知諸多軍地爭議與糾紛官司,解放軍往往都是弱勢團體,所以面對社會上經濟發展整體大格局,在空域使用權上有時吃癟(編者註:吃虧),其實解放軍是苦在心中但是口難開。

 

只要查閱網絡新聞報導,就可以看到解放軍大規模演習訓練活動必須管制空域影響空中航班交通時,經常引發民眾抱怨和社會負面批評,這讓解放軍不勝其擾。特別是要進行空中對空與對地實彈射擊,要事先發佈飛安通報,提醒過往民航班機;實施射擊時更要提心吊膽害怕產生差錯,搞出軍民糾紛無法收場。

 

兩岸軍力失衡已經影響到整體戰略環境,要是整天滿腦袋地政治解讀正常軍事活動,讓整個判斷思維失常,此後刻意錯誤解讀造成誤解誤判,那才是最讓人擔心之處!(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因此,除在遠離人煙的特定地域上空,解放軍尚可順利遂行空中演訓測試外,對於駐防於人口密集之東部沿海地區各個空中部隊兵力來說,光是進行駐地訓練維持戰備水準,就已經必須在繁忙的空中民航交通流量中找到空檔,穿越民用航路前往演習訓練空域;若欲進行大規模空中演訓,則更難找到適當空域。

 

其次,現在是全民狗仔隊時代,一些航空迷不僅關注在內陸地區上空演訓全程細節,更會偷聽相關通信頻道,然後在各個軍武論壇相互交換意見。此中所產生動態曝光妨礙軍機保密情況頻繁發生,更讓解放軍在內陸人煙密集地區上空進行的空中演訓無法維持演訓預期效果,只有基本飛航訓練還算差強人意。因此,沿海飛行部隊就開始將目光轉向海域上空,希望在各個國際航道間的空隙,找到適合進行對抗演練空域,以便排除前述干擾。

 

再者,就要回到解放軍本身的戰略考量與軍事變革政策。眾所皆知,儘管對台和平統一政策基本未變,但維持對台動武的軍事選項,也是解放軍建軍備戰從未放鬆的核心要項。在考量對台軍事行動方案上,運用空中兵力遠程奔襲,在遠海拒止外軍涉入,更為必要演練項目。因而在前述海島攻防與拒止外軍等作戰構想下,要積極讓空中武力到海上練兵,是再自然不過的結果。所以近年來解放軍軍機積極出海演訓,根本上就是家常便飯意料中事。

 

而且,近年來針對海上空中、水面與水下目標,解放軍空軍飛行部隊與海軍航空兵共同演訓、培養協同作戰能力亦是既定建軍政策,因此飛行部隊兵力在海上練兵頻率增多質量強化,是必然發展趨勢。特別是在南海島礁建設完成後,航空部隊兵力在南海得以獲得前進基地,在海上針對戰機與艦艇目標相關的演習與訓練活動質量,必要配合整體戰略環境與戰場監控體系提升而配套發展,否則解放軍投資的這些作戰、情報與後勤保障設施和作業能力,不都是在浪費銀兩嗎?

 

近日台灣媒體不斷積極報導解放軍軍機在台灣西南空域活動信息,同時使用大量語意不明但又訴諸感情的描述用語,顯然就是有意要販賣「芒果乾2.0版」。(圖/翻攝自中國軍網)

 

此外,解放軍面對大陸社會對於軍事戰力所能發揮功能的社會壓力,必須有所交代。解放軍預算年年在兩會期間都受到各方矚目,成為全球強權與大陸本身社會群眾所關切的話題。軍隊在預算上獲得社會對建軍備戰支持,就不能抱殘守缺面對大洋裹足不前,若不將戰力向外投射於海疆,甚至連個海上演練作戰成績都拿不出來,解放軍恐怕無法交代。這也是解放軍軍中報紙與刊物必須積極報導戰機與艦艇在海上演練的原因。

 

最後,就要談到解放軍空軍與海軍航空兵飛行部隊兩者間,在海上合同作戰發展究竟到何種地步,其實就會顯現在這些海上演習訓練課目。就目前觀察來說,相互間交織程度確實獲得相當進展,其中包括跨軍種與機種間提供相關後勤、情報與作戰保障,不受軍種與機種限制,交互進駐對方基地遂行任務,以及自不同基地啟航,針對相同任務與相關目標,以逐批次接戰、相互支援、分進合擊以及策應掩護等不同模式,解放軍海空軍不同飛行部隊確實逐漸發揮出統合作戰實力。

 

儘管有西方評論家指出,解放軍空軍與海軍航空兵飛行部隊作為相同機種兵力,仍然無法達到混合編隊地步,並且還以美國海軍與陸戰隊相同機種飛行部隊,得以同時進駐航艦,共同執行任務作為對比,認為解放軍在此層面仍然落後。不過,若是深入探究解放軍空軍與海軍航空兵飛行部隊相同機種,會發現他們在航電配備、掛載武器以及基本準則與作戰思維上,還是存在諸多差異。假若無法發揮遂行任務加乘效果,硬是將所謂空軍與海航相同機種兵力湊對編隊,其實毫無道理可言。

 

藉由軍內信息化建設,解放軍讓進駐不同地域的飛行部隊兵力,得以透過信息網絡共同執行飛航任務提示,使其得以落實協同戰術作為,並且透過空中會合來減低以往必須在任務前將兵力集中的作業需求。而能夠採取空中會合,又在遂行任務後各自返航本身基地,這對於執行國土防空以及遠程奔襲來說,將產生重大影響。

 

尤其進行空中會合時,運用空中加油能力延伸打擊距離,或是利用預警管制機實施跨軍種空中作戰管制,更是未來遂行遠程武力投射最為關鍵性的發展要項。觀察解放軍建軍發展,必須掌握真正演練門道,而不是天天叫嚷解放軍軍機進入那個空域,但又說不清楚真正航跡與動向何在,且根本不去仔細掌握,解放軍軍機海上演訓實施課目究竟發展到何種水準。

 

至於有軍事觀察家認為解放軍特殊機種在海上活動,是在針對新載台進行作戰評估測試,並且透過此種測試驗證活動項向特定對象示威。這顯然是不理解特種空中作戰載台進行裝備測試驗證時,必須藉助地面站台以及空中測試機共同蒐集的相關數據,以便用於調整與更新原始設計。此種過程極度機密,深入內陸避人耳目都來不及,怎會可能會刻意擺在假想敵手前,大搖大擺地進行相關測試驗證,將關鍵技術情報資料拱手奉上?

 

兩岸軍力失衡已經影響到整體戰略環境,要是整天滿腦袋地政治解讀正常軍事活動,讓整個判斷思維失常,此後刻意錯誤解讀造成誤解誤判,那才是最讓人擔心之處!

(作者是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     

 

「三策智庫」是第一個由媒體人組成的跨地區學術團體,包括兩岸三地、新加坡、馬來西亞和日本的媒體高層主管、政治評論家、專欄作家和資深記者等。   

加入好友
優傳媒 版權所有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著作權與轉載授權 / 合作夥伴 / 法律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