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票解盤》陳其邁真的一定贏?藍軍恐淪為「小三」?高雄人累了! - umedia 優傳媒  

新聞 / 焦點內容
選票解盤》陳其邁真的一定贏?藍軍恐淪為「小三」?高雄人累了!
2020-06-27 14:00:00
A+
A
A-

 

前議長許崑源告別式,覆蓋國民黨黨旗。(圖/高雄市議會提供)

 

優傳媒記者黃世澤/新聞分析

 

高雄市長補選不如想像中熱鬧,兩年四次選舉「高雄人累了」!選戰「冷吱吱」另外一個原因是缺乏年輕人打前鋒,鼓動風潮,競選主軸又回到傳統老步數,民進黨沒有韓國瑜當標靶如打空拳,雖架勢十足,仍不見熱戰。最近有人試圖帶風向把李佳芬干政和李眉蓁湊著打,而國民黨的李眉蓁沒有「大人」帶著走,想要走出左楠地區也是起步難。

 

從選票結構分析

 

2018韓國瑜以89萬票翻轉高雄成功當選市長,這是國民黨在縣巿合併後的最高得票數,而韓的61萬票總統選票,是國民黨最近的低標。

 

(89-61=28)韓國瑜在短短的一年流失28萬票,換言之,當初支持韓國瑜選高雄市長的市民已經有三分之一的選民棄韓而去。

 

陳其邁上次市長選舉得票數為74萬票,這應該是陳其邁,也是民進黨的最低潮的時期,可惜陳挾中央、地方資源於身,還是維持老式選戰策略,恐會讓不喜歡陳的網路聲量發酵,分析陳恐無法衝破74萬票的門檻。

 

反而是蔡英文的總統選票109萬票,才是民進黨在高雄市得票的最高點。

 

韓國瑜哀悼許崑源。 (圖/高雄市議會提供)

 

國、民兩黨比較

 

低標 74萬(民)-61萬(國)=13萬

 

高標 109萬(民)-89萬(國)=20萬

 

罷韓因為韓國瑜「蓋牌」反罷韓的支持票沒有參考價值,而同意罷韓的93萬9090票,低於蔡英文109萬差15萬,這足以證明蔡英文民調跌了10%的支持度,應該是正確的數字,流失主要族群就是年輕人。

 

再分析國、民兩黨最近兩年高雄的幾次選舉結果。

 

估算國、民兩黨這次市長補選差點是13-20萬票之間,且這其中有5~7萬票是討厭韓國瑜的楊秋興、北漂媽媽及網路群組們,他們所醖釀出來的選舉氛圍,韓又無心與這些因愛生恨的人暫棄前嫌,甚至揚言「對幹」,「反韓」票被激怒一下子從四面八方湧出來投下罷韓選票。

 

之前,韓國瑜對外籍新娘的不恰當言論:「鳳凰出去鷄進來」的比喻,重傷這群外籍配偶的感情,這估算也有3-5萭票從韓國瑜身上流失。高雄外配人數也不斷成長,韓國瑜看到此趨勢,請林麗嬋當市府顧問全力救援,時間過於倉卒仍是功虧一簣。

 

這些流失的10-15萬票都是國民黨當初最支持韓的一股強大力量,他們離開韓都是對韓有很多不爽,才會有這麼多的反彈。

 

如果這些人都回來,國民黨的基本盤應是70-75萬票,這個理論基礎與當初(楊秋興41萬票、黃昭順28萬票)得票數是吻合。

 

與民進黨的高標一來一往,民進黨會降到80萬票,國、民兩黨的基本盤差距應該是5-10萬票。(80-70=10)這合乎66%的投票率的標準,2018年市長投票率是76%,預估補選會少掉10%。

 

從高鐵流量、民調數據估算這移動式年輕大軍約10-15萬票,這是高雄市長補選是否勝出的關鍵,這些年輕人雖討厭韓國瑜、但也不見得喜歡陳其邁。

 

現在蔡英文520就職後民調已經跌了10%,顯示年輕人的想法又再轉變了?或是大環境的變化?

 

今天故高雄市議會許崑源議長告別式,藍營主力全到場送最後一程;另外一個場景則是韓家軍也全省動員,幫韓國瑜墊高氣勢。藍營這兩股力量動能持續積蓄,會激發多少能量回饋到選票,仍待觀察。

 

國民黨高雄市長補選提名人、市議員李眉蓁在行動中常會首次發言。(圖/國民黨高雄市黨部提供)

 

國民黨提名李眉臻目前各界反應尚稱平穩,負面新聞不多,算是可以上場的人選。雖然其父李榮宗有「大哥」背景,但高雄人「講感情、重義氣」,爸爸的背景也不見得是壞事,國民黨好好打這場選戰,李眉蓁不見得沒有機會,雖然困難度很高,但成功了應該更有成就感。

 

問題是……?

 

高雄市長補選,國民黨和民進黨因沒有韓國瑜出場當標靶,找不到選戰策略,國民兩黨竟然又回到傳統選戰策略,各自在摸索中前進。最近每天到菜市場找選票,陳其邁駕輕就熟還有自家人力挺,場面還過得去。

 

國民黨要改變傳統選戰策略、也不走韓式風格,再創新局不是沒有機會。李眉蓁年輕又清新,但國民黨目前是沒有大人當家,散布各地的市議員不是國民黨市黨部能請得動。李眉蓁只能在左楠地區先固地盤,如果走不出去,國民黨還有機會當老二嗎?

 

國民黨最大危機是,如果再採傳統選戰打法,注定慘輸,因地方組織優勢不再。李眉蓁形象清新,行政經驗不如陳其邁,談市政也輸吳益政,要趨吉避凶,須用新格局打不同選戰,讓高雄人見識到只要努力耕耘地方,人人都有希望成為高雄市長!   

 

前議長許崑源告別式,覆蓋國民黨黨旗。(圖/高雄市議會提供)

 

優傳媒記者黃世澤/新聞分析

 

高雄市長補選不如想像中熱鬧,兩年四次選舉「高雄人累了」!選戰「冷吱吱」另外一個原因是缺乏年輕人打前鋒,鼓動風潮,競選主軸又回到傳統老步數,民進黨沒有韓國瑜當標靶如打空拳,雖架勢十足,仍不見熱戰。最近有人試圖帶風向把李佳芬干政和李眉蓁湊著打,而國民黨的李眉蓁沒有「大人」帶著走,想要走出左楠地區也是起步難。

 

從選票結構分析

 

2018韓國瑜以89萬票翻轉高雄成功當選市長,這是國民黨在縣巿合併後的最高得票數,而韓的61萬票總統選票,是國民黨最近的低標。

 

(89-61=28)韓國瑜在短短的一年流失28萬票,換言之,當初支持韓國瑜選高雄市長的市民已經有三分之一的選民棄韓而去。

 

陳其邁上次市長選舉得票數為74萬票,這應該是陳其邁,也是民進黨的最低潮的時期,可惜陳挾中央、地方資源於身,還是維持老式選戰策略,恐會讓不喜歡陳的網路聲量發酵,分析陳恐無法衝破74萬票的門檻。

 

反而是蔡英文的總統選票109萬票,才是民進黨在高雄市得票的最高點。

 

韓國瑜哀悼許崑源。 (圖/高雄市議會提供)

 

國、民兩黨比較

 

低標 74萬(民)-61萬(國)=13萬

 

高標 109萬(民)-89萬(國)=20萬

 

罷韓因為韓國瑜「蓋牌」反罷韓的支持票沒有參考價值,而同意罷韓的93萬9090票,低於蔡英文109萬差15萬,這足以證明蔡英文民調跌了10%的支持度,應該是正確的數字,流失主要族群就是年輕人。

 

再分析國、民兩黨最近兩年高雄的幾次選舉結果。

 

估算國、民兩黨這次市長補選差點是13-20萬票之間,且這其中有5~7萬票是討厭韓國瑜的楊秋興、北漂媽媽及網路群組們,他們所醖釀出來的選舉氛圍,韓又無心與這些因愛生恨的人暫棄前嫌,甚至揚言「對幹」,「反韓」票被激怒一下子從四面八方湧出來投下罷韓選票。

 

之前,韓國瑜對外籍新娘的不恰當言論:「鳳凰出去鷄進來」的比喻,重傷這群外籍配偶的感情,這估算也有3-5萭票從韓國瑜身上流失。高雄外配人數也不斷成長,韓國瑜看到此趨勢,請林麗嬋當市府顧問全力救援,時間過於倉卒仍是功虧一簣。

 

這些流失的10-15萬票都是國民黨當初最支持韓的一股強大力量,他們離開韓都是對韓有很多不爽,才會有這麼多的反彈。

 

如果這些人都回來,國民黨的基本盤應是70-75萬票,這個理論基礎與當初(楊秋興41萬票、黃昭順28萬票)得票數是吻合。

 

與民進黨的高標一來一往,民進黨會降到80萬票,國、民兩黨的基本盤差距應該是5-10萬票。(80-70=10)這合乎66%的投票率的標準,2018年市長投票率是76%,預估補選會少掉10%。

 

從高鐵流量、民調數據估算這移動式年輕大軍約10-15萬票,這是高雄市長補選是否勝出的關鍵,這些年輕人雖討厭韓國瑜、但也不見得喜歡陳其邁。

 

現在蔡英文520就職後民調已經跌了10%,顯示年輕人的想法又再轉變了?或是大環境的變化?

 

今天故高雄市議會許崑源議長告別式,藍營主力全到場送最後一程;另外一個場景則是韓家軍也全省動員,幫韓國瑜墊高氣勢。藍營這兩股力量動能持續積蓄,會激發多少能量回饋到選票,仍待觀察。

 

國民黨高雄市長補選提名人、市議員李眉蓁在行動中常會首次發言。(圖/國民黨高雄市黨部提供)

 

國民黨提名李眉臻目前各界反應尚稱平穩,負面新聞不多,算是可以上場的人選。雖然其父李榮宗有「大哥」背景,但高雄人「講感情、重義氣」,爸爸的背景也不見得是壞事,國民黨好好打這場選戰,李眉蓁不見得沒有機會,雖然困難度很高,但成功了應該更有成就感。

 

問題是……?

 

高雄市長補選,國民黨和民進黨因沒有韓國瑜出場當標靶,找不到選戰策略,國民兩黨竟然又回到傳統選戰策略,各自在摸索中前進。最近每天到菜市場找選票,陳其邁駕輕就熟還有自家人力挺,場面還過得去。

 

國民黨要改變傳統選戰策略、也不走韓式風格,再創新局不是沒有機會。李眉蓁年輕又清新,但國民黨目前是沒有大人當家,散布各地的市議員不是國民黨市黨部能請得動。李眉蓁只能在左楠地區先固地盤,如果走不出去,國民黨還有機會當老二嗎?

 

國民黨最大危機是,如果再採傳統選戰打法,注定慘輸,因地方組織優勢不再。李眉蓁形象清新,行政經驗不如陳其邁,談市政也輸吳益政,要趨吉避凶,須用新格局打不同選戰,讓高雄人見識到只要努力耕耘地方,人人都有希望成為高雄市長!   

加入好友
優傳媒 版權所有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著作權與轉載授權 / 合作夥伴 / 法律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