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萬欽瞭望國際》波頓回憶録對川普與拜登選情的影響:大勢已定? - umedia 優傳媒  

新聞 / 百家爭鳴
戴萬欽瞭望國際》波頓回憶録對川普與拜登選情的影響:大勢已定?
2020-06-25 11:00:00
A+
A
A-

 

兩人未能好聚好散,造成波頓今天在回憶錄中大肆抨擊川普一味追求個人連任總統,而將國家重大利益和總統的責任,拋於腦後。(圖/翻攝自YouTube)

 

作者/戴萬欽(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所博士,曾任淡江大學國際學院院長)

 

波頓的回憶錄《事發之室:白宮回憶錄》,真是捲起千重浪。就在川普苦於在多項民調中皆落後拜登約百分之十之際,波頓494頁回憶錄所揭露的內情,已經讓川普的落後選情更為大勢不妙。

 

波頓對和川普恩怨情仇的描繪,算是探討美國政府總統制特性的參考資料了。

 

波頓三度在共和黨執政時的聯邦政府擔任高職,而川普是在2017年提升他出任國家安全顧問。2019年9月,波頓離職。但是,究竟是否算是辭職,真相仍待大白。川普當時便堅稱,是他開革了波頓,原因是波頓對境外敵對力量太好戰。

 

兩人未能好聚好散,造成波頓今天在回憶錄中大肆抨擊川普一味追求個人連任總統,而將國家重大利益和總統的責任,拋於腦後。

 

出版商提供的兩百萬美元豐厚高酬,固然讓波頓樂意儘量全盤托出,但是也讓波頓被批評,大致是利之所趨,或是心存報復,而非純屬正義凜然。

 

美國司法部奉川普之命,已經兩度史無前例地要求法院阻止波頓的回憶錄上市。而川普本人則是矛盾地指責波頓,是既杜撰秘辛,又洩露國家機密。

 

他書中所透露川普逾越總統職權的濫權之處,被若干評論家責怪何以當初他選擇不作證,拒絶出席國會就是否彈劾川普召開的聽證會。民主黨國會議員發動彈劾攻勢,是以川普違法威脅烏克蘭政府,非要其配合指控拜登違法及究責希拉蕊,才能獲得美國的軍援。

 

2019年9月,波頓(右)離職。但是,究竟是否算是辭職,真相仍待大白。川普當時便堅稱,是他開革了波頓,原因是波頓對境外敵對力量太好戰。(圖/翻攝自YouTube)

 

美國時事評論家古柏格(Michelle Goldberg)女士,便在紐約時報的長文中呼籲美國民衆,不要去買波頓的回憶録,但是也不要漠視波頓所爆料的秘辛。古柏格尤其嚴詞譴責川普為了一己連任之利,竟對習近平總書記説:他在新疆少數民族問題上,是支持中共政策。

 

依據波頓的描述,川普「妨礙司法」,等於是家常便飯的事。波頓指責川普蔑視政策和政治的分際。他舉列川普不該指示司法部長巴爾,著手進行針對歐巴瑪政府時代國務卿柯瑞處理伊朗問題的作為,加以起訴。

 

接替希拉蕊·柯林頓擔任國務卿的柯瑞,最後並未遭到司法起訴。但是,以海軍陸戰隊四星上將退伍出任白宮幕僚長的凱里,認為川普挾怨報復的心態可議。凱里另外向波頓抱怨說:川普撤消中央情報局前局長布瑞恩的安全調查核可,欠缺總統應有的格局,作風太「尼克森化了(Nixonian)」。

 

波頓的確長期是台灣的朋友。他在對台灣政策問題上,控訴川普不該受到華爾街商界人士的影響和牽制。波頓指控川普的游移,造成國務卿龐畢歐延後知會國會將對台灣出售F16V 戰機。他説明川普是他邀請白宮代理幕僚長穆瓦尼,也出面參與敦促後,方勉強同意出售的。他透露習近平在大阪G20高峯會議會面時,曾經要求川普不要讓台灣蔡英文訪問美國,也不要對台灣提供軍售。

 

尤其,波頓警告:在川普拋棄敍利亞境內的庫德族之後,台灣在未來可能被拋棄名單中,列於前茅。

 

台灣內部三年多來,疾聲質疑川普惠台承諾可信度的人士不少。波頓寫出川普在辦公室內說過他心中台灣的重要性,只是如同鋼筆筆尖般的大小而已。如此美國未來當然必須以更多具體實在的惠台措施行動,才能提高台灣一般人民的信任。台灣現在的在野黨派,有不少聲音憂慮台灣只是美國抗中的棋子。美國現在當然有必要以更實際具體的友台行動,例如雙邊自由貿易區協定,證明加深合作是兩利的。

 

仍然在位的龐畢歐國務卿,對台灣大抵是友善的。波頓在書中描述他曾經傳字條給波頓嘲諷川普,其實會傷害到龐畢歐。

 

美國國家貿易代表賴席爾,已經挺身跳出來駁斥波頓。他否認川普在大阪G20高峯會議時,曾經為連任向習近平求援。司法部長巴爾,則否認曾經向波頓評論川普的決策不當。尤其,白宮經濟顧問納瓦洛,在對中共政策上和波頓雖然同屬強硬派,也斥責波頓為版稅而在回憶録中說謊。

 

雖然波頓在回憶錄中批評川普對中共政策的篇幅不大,卻已經引發多方跟進發聲批評川普。川普原先即被美國政論家多視為是「交易型」(transactional)的低理想性總統。現在則被曝光在對中共政策上,欠缺一貫目標,根本是搖擺不定。尤其針對中國大陸的人權問題,是毫無興趣的。川普確實並未如口頭所宣稱般,對中共任何高官,就人權問題施加經濟制裁。

 

謝淑麗(Susan Shirk),曾經在國務院擔任副助理國務卿,現在是加州大學聖地牙哥校區二十一世紀中國研究中心的主任。她是不満意川普政府的。她說波頓的回憶録,終於讓她明白川普政府,何以在調整對中共政策問題上,雖然話說了不少,卻沒有什麼大成就。

 

波頓在書中也透露川普政府要員對中共的基本立場,存有不小的差距。他舉列强硬派包括國務卿龐畢歐、總統國家安全副顧問博明和白宮貿易顧問納瓦洛。而財政部長穆尼清、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古德羅和川普的女婿庫須納,則屬於溫和派。

 

台灣此刻沒有必要無視拜登(中)在大選的聲勢上升。民主黨籍的眾議院議長裴洛西等人,也一向都是台灣的好朋友。繼續加強和美國兩大黨政策精英的友誼,是有必要的。(圖/翻攝自YouTube)

 

波頓對民主黨眾議員去年發動彈劾川普的行動,評價低。他認為:民主黨的動作太早了一點,也不應該只鎖定川普違法對烏克蘭施加壓力問題。波顿強調,民主黨也應該調查川普處理和土耳其總統厄多安以及和習近平相關的問題。

 

波頓承認他不贊成川普試圖和俄羅斯總統普丁修好。他也反對川普和阿富汗的塔里班集團,妥協訂立和平協議。

 

波頓的回憶錄,顯然已經對拜登挑戰川普所上揚的聲勢,展現助益。拜登先前一再被川普陣營撻伐為,在面對中共的立場上,過於軟弱。

 

拜登已經迅速回應波頓對川普的抨擊。拜登公開聲明:如果波頓的揭密屬實,「那麼川普就不只是在道德問題上令人嫌惡,而是違反了總統得保護美國國家利益及國家價值觀的神聖職責」。

 

川普對美國在北約的主要盟邦,是嚴厲相待的。他們現在顯然會比較喜歡拜登勝選。

 

波頓所透露的秘辛,是否對北京的利益是有所裨助的?中共是否會是川普政府内鬥大曝光的受益者?目前看來,不會是這樣。

 

川普政府對中共的態度,至少表面上比前朝更強硬了。美國貿易代表賴席爾,日前在波頓新書引發風風雨雨後表示,美國將不會尋求和中共在經濟上「脫鈎」(decouple)。結果,川普立刻推特指稱賴席爾錯了。他堅稱自己一直都將和中共在經濟上完全脫鈎,維持為政策選項之一。

 

紐約時報6月20日報導,川普陣營在選戰中原本即已編列大筆宣傳預算,試圖突顯川普對中共的基本態度,是強硬的。

 

川普暴躁易怒及習慣使用帶有種族歧視態度的語言,原本就是他的弱點。他和雷根總統在面對國民溝通時的談吐魅力上相比,真是天淵之別。

 

波頓在回憶録中,並未對台灣任一黨派有所批評。而川普政府固然對有關台灣的一些政策主張搖擺不定,但是在若干相關的法案上,仍然比先前政府友好些。

 

台灣此刻沒有必要無視拜登在大選的聲勢上升。民主黨籍的眾議院議長裴洛西等人,也一向都是台灣的好朋友。繼續加強和美國兩大黨政策精英的友誼,是有必要的。

 

拜登在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任期內,曾經來台正式訪問。而前國防部長潘尼達在回憶錄中,曾經詳細述及拜登在歐巴瑪政府擔任副總統時,和內閣閣員互動時曾經展現靈巧的指揮和授權能力。

 

在波頓心中,民主台灣在美國的利益結構中,是有一些分量的。台灣就算不是核心利益(core interest),也算是重大利益。

 

美國兩大黨如今對中共崛起的對策主張,畢竟存在很多重叠之處。美國以探討「修昔底德陷阱」而著名的學者米爾斯海默,不相信中共會「和平崛起」,並且認為美國國防部兵棋推演的結果,應當是另有盤算。

 

在強權外交問題上算老練的拜登,現在的確是聲勢上揚。台灣既不必高興,也不必擔心吧?     

 

兩人未能好聚好散,造成波頓今天在回憶錄中大肆抨擊川普一味追求個人連任總統,而將國家重大利益和總統的責任,拋於腦後。(圖/翻攝自YouTube)

 

作者/戴萬欽(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所博士,曾任淡江大學國際學院院長)

 

波頓的回憶錄《事發之室:白宮回憶錄》,真是捲起千重浪。就在川普苦於在多項民調中皆落後拜登約百分之十之際,波頓494頁回憶錄所揭露的內情,已經讓川普的落後選情更為大勢不妙。

 

波頓對和川普恩怨情仇的描繪,算是探討美國政府總統制特性的參考資料了。

 

波頓三度在共和黨執政時的聯邦政府擔任高職,而川普是在2017年提升他出任國家安全顧問。2019年9月,波頓離職。但是,究竟是否算是辭職,真相仍待大白。川普當時便堅稱,是他開革了波頓,原因是波頓對境外敵對力量太好戰。

 

兩人未能好聚好散,造成波頓今天在回憶錄中大肆抨擊川普一味追求個人連任總統,而將國家重大利益和總統的責任,拋於腦後。

 

出版商提供的兩百萬美元豐厚高酬,固然讓波頓樂意儘量全盤托出,但是也讓波頓被批評,大致是利之所趨,或是心存報復,而非純屬正義凜然。

 

美國司法部奉川普之命,已經兩度史無前例地要求法院阻止波頓的回憶錄上市。而川普本人則是矛盾地指責波頓,是既杜撰秘辛,又洩露國家機密。

 

他書中所透露川普逾越總統職權的濫權之處,被若干評論家責怪何以當初他選擇不作證,拒絶出席國會就是否彈劾川普召開的聽證會。民主黨國會議員發動彈劾攻勢,是以川普違法威脅烏克蘭政府,非要其配合指控拜登違法及究責希拉蕊,才能獲得美國的軍援。

 

2019年9月,波頓(右)離職。但是,究竟是否算是辭職,真相仍待大白。川普當時便堅稱,是他開革了波頓,原因是波頓對境外敵對力量太好戰。(圖/翻攝自YouTube)

 

美國時事評論家古柏格(Michelle Goldberg)女士,便在紐約時報的長文中呼籲美國民衆,不要去買波頓的回憶録,但是也不要漠視波頓所爆料的秘辛。古柏格尤其嚴詞譴責川普為了一己連任之利,竟對習近平總書記説:他在新疆少數民族問題上,是支持中共政策。

 

依據波頓的描述,川普「妨礙司法」,等於是家常便飯的事。波頓指責川普蔑視政策和政治的分際。他舉列川普不該指示司法部長巴爾,著手進行針對歐巴瑪政府時代國務卿柯瑞處理伊朗問題的作為,加以起訴。

 

接替希拉蕊·柯林頓擔任國務卿的柯瑞,最後並未遭到司法起訴。但是,以海軍陸戰隊四星上將退伍出任白宮幕僚長的凱里,認為川普挾怨報復的心態可議。凱里另外向波頓抱怨說:川普撤消中央情報局前局長布瑞恩的安全調查核可,欠缺總統應有的格局,作風太「尼克森化了(Nixonian)」。

 

波頓的確長期是台灣的朋友。他在對台灣政策問題上,控訴川普不該受到華爾街商界人士的影響和牽制。波頓指控川普的游移,造成國務卿龐畢歐延後知會國會將對台灣出售F16V 戰機。他説明川普是他邀請白宮代理幕僚長穆瓦尼,也出面參與敦促後,方勉強同意出售的。他透露習近平在大阪G20高峯會議會面時,曾經要求川普不要讓台灣蔡英文訪問美國,也不要對台灣提供軍售。

 

尤其,波頓警告:在川普拋棄敍利亞境內的庫德族之後,台灣在未來可能被拋棄名單中,列於前茅。

 

台灣內部三年多來,疾聲質疑川普惠台承諾可信度的人士不少。波頓寫出川普在辦公室內說過他心中台灣的重要性,只是如同鋼筆筆尖般的大小而已。如此美國未來當然必須以更多具體實在的惠台措施行動,才能提高台灣一般人民的信任。台灣現在的在野黨派,有不少聲音憂慮台灣只是美國抗中的棋子。美國現在當然有必要以更實際具體的友台行動,例如雙邊自由貿易區協定,證明加深合作是兩利的。

 

仍然在位的龐畢歐國務卿,對台灣大抵是友善的。波頓在書中描述他曾經傳字條給波頓嘲諷川普,其實會傷害到龐畢歐。

 

美國國家貿易代表賴席爾,已經挺身跳出來駁斥波頓。他否認川普在大阪G20高峯會議時,曾經為連任向習近平求援。司法部長巴爾,則否認曾經向波頓評論川普的決策不當。尤其,白宮經濟顧問納瓦洛,在對中共政策上和波頓雖然同屬強硬派,也斥責波頓為版稅而在回憶録中說謊。

 

雖然波頓在回憶錄中批評川普對中共政策的篇幅不大,卻已經引發多方跟進發聲批評川普。川普原先即被美國政論家多視為是「交易型」(transactional)的低理想性總統。現在則被曝光在對中共政策上,欠缺一貫目標,根本是搖擺不定。尤其針對中國大陸的人權問題,是毫無興趣的。川普確實並未如口頭所宣稱般,對中共任何高官,就人權問題施加經濟制裁。

 

謝淑麗(Susan Shirk),曾經在國務院擔任副助理國務卿,現在是加州大學聖地牙哥校區二十一世紀中國研究中心的主任。她是不満意川普政府的。她說波頓的回憶録,終於讓她明白川普政府,何以在調整對中共政策問題上,雖然話說了不少,卻沒有什麼大成就。

 

波頓在書中也透露川普政府要員對中共的基本立場,存有不小的差距。他舉列强硬派包括國務卿龐畢歐、總統國家安全副顧問博明和白宮貿易顧問納瓦洛。而財政部長穆尼清、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古德羅和川普的女婿庫須納,則屬於溫和派。

 

台灣此刻沒有必要無視拜登(中)在大選的聲勢上升。民主黨籍的眾議院議長裴洛西等人,也一向都是台灣的好朋友。繼續加強和美國兩大黨政策精英的友誼,是有必要的。(圖/翻攝自YouTube)

 

波頓對民主黨眾議員去年發動彈劾川普的行動,評價低。他認為:民主黨的動作太早了一點,也不應該只鎖定川普違法對烏克蘭施加壓力問題。波顿強調,民主黨也應該調查川普處理和土耳其總統厄多安以及和習近平相關的問題。

 

波頓承認他不贊成川普試圖和俄羅斯總統普丁修好。他也反對川普和阿富汗的塔里班集團,妥協訂立和平協議。

 

波頓的回憶錄,顯然已經對拜登挑戰川普所上揚的聲勢,展現助益。拜登先前一再被川普陣營撻伐為,在面對中共的立場上,過於軟弱。

 

拜登已經迅速回應波頓對川普的抨擊。拜登公開聲明:如果波頓的揭密屬實,「那麼川普就不只是在道德問題上令人嫌惡,而是違反了總統得保護美國國家利益及國家價值觀的神聖職責」。

 

川普對美國在北約的主要盟邦,是嚴厲相待的。他們現在顯然會比較喜歡拜登勝選。

 

波頓所透露的秘辛,是否對北京的利益是有所裨助的?中共是否會是川普政府内鬥大曝光的受益者?目前看來,不會是這樣。

 

川普政府對中共的態度,至少表面上比前朝更強硬了。美國貿易代表賴席爾,日前在波頓新書引發風風雨雨後表示,美國將不會尋求和中共在經濟上「脫鈎」(decouple)。結果,川普立刻推特指稱賴席爾錯了。他堅稱自己一直都將和中共在經濟上完全脫鈎,維持為政策選項之一。

 

紐約時報6月20日報導,川普陣營在選戰中原本即已編列大筆宣傳預算,試圖突顯川普對中共的基本態度,是強硬的。

 

川普暴躁易怒及習慣使用帶有種族歧視態度的語言,原本就是他的弱點。他和雷根總統在面對國民溝通時的談吐魅力上相比,真是天淵之別。

 

波頓在回憶録中,並未對台灣任一黨派有所批評。而川普政府固然對有關台灣的一些政策主張搖擺不定,但是在若干相關的法案上,仍然比先前政府友好些。

 

台灣此刻沒有必要無視拜登在大選的聲勢上升。民主黨籍的眾議院議長裴洛西等人,也一向都是台灣的好朋友。繼續加強和美國兩大黨政策精英的友誼,是有必要的。

 

拜登在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任期內,曾經來台正式訪問。而前國防部長潘尼達在回憶錄中,曾經詳細述及拜登在歐巴瑪政府擔任副總統時,和內閣閣員互動時曾經展現靈巧的指揮和授權能力。

 

在波頓心中,民主台灣在美國的利益結構中,是有一些分量的。台灣就算不是核心利益(core interest),也算是重大利益。

 

美國兩大黨如今對中共崛起的對策主張,畢竟存在很多重叠之處。美國以探討「修昔底德陷阱」而著名的學者米爾斯海默,不相信中共會「和平崛起」,並且認為美國國防部兵棋推演的結果,應當是另有盤算。

 

在強權外交問題上算老練的拜登,現在的確是聲勢上揚。台灣既不必高興,也不必擔心吧?     

加入好友
優傳媒 版權所有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著作權與轉載授權 / 合作夥伴 / 法律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