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獎今天公布第四屆生技醫藥獎得主。(圖/記者湯佳玲攝)
優傳媒記者湯佳玲/台北報導
唐獎基金會今(19)日宣布第4屆生技醫藥獎得主,得獎人包括美國的查爾斯.迪納雷羅(Charles Dinarello)、英國的馬克.迪納費爾德曼(Marc Feldmann)和日本的岸本忠三(Tadamitsu Kishimoto),3人是研究細胞激素進而發展出抗體與生物製劑的先驅,以避免細胞激素過度反應,甚至為治療新冠肺炎(COVID-19)也有所貢獻,3人將共享新台幣5000萬元獎金。
唐獎生技醫藥組召集人張文昌院士表示,三位得獎人發現了細胞激素中腫瘤壞死因子(TNF)、介白素-1(IL-1)及介白素-6(IL-6)在發炎反應中的關鍵性。作用於這三者的生物製劑則是當今許多發炎性疾病患者仰賴的藥物,而今年唐獎得獎人在這些細胞激素的發現或藥物開發歷程中,具有關鍵性的影響,造福成千上萬因自體免疫或發炎性疾病而受苦的病患。
中研院副院長劉扶東說明,迪納雷羅是在細胞激素中,發現、純化並選殖出第一個發燒及發炎的調控關鍵「介白素IL-1」,進而催生各種以IL-1為標的的治療新方向,為細胞激素研究奠下基礎;費爾德曼則是發現細胞激素中的腫瘤壞死因子TNF具有調節免疫反應,並成功以「抗TNF抗體」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另外,岸本忠三發現「介白素IL-6」是調節抗體產量的細胞激素,從而製備出抗IL-6受體抗體,使細胞激素的研究從描述生物學跨進現代分子科學與醫學領域,造就許多臨床大躍進,為多重器官嚴重衰竭的慢性病開發出新藥。
至於治療發炎性疾病的藥和新冠肺炎的關係則在於很多新冠肺炎患者在感染病毒後,免疫系統會產生大量的細胞激素迎戰敵人,但是若失控造成過度的發炎反應,就會害到自身無辜的細胞,導致組織器官受損,這也是所謂的「細胞激素風暴」。不過,會讓免疫系統攻擊自己而導致嚴重併發症甚至喪命的疾病,不只新冠肺炎,還有年年影響5-10%人口日常生活的發炎性疾病「自體免疫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