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報評論》細究韓國瑜初心,期望台灣民主政治健康養生 - umedia 優傳媒  

新聞 / 百家爭鳴
質報評論》細究韓國瑜初心,期望台灣民主政治健康養生
2020-06-07 17:00:00
A+
A
A-

 

唯有期望綠營不要太猖狂,藍營不要太萎蘼,韓國瑜不要太哀怨,媒體不要太傾斜,人民不要太單純,各方在健全民主政治的道路上自尋安康養生之道,以活化淨化台灣。(圖/翻攝自韓國瑜臉書)

 

/主筆室

 

韓國瑜昨日被罷之後,在《優傳媒》即刻發出的「話説從頭探根由」分析稿中,記者林秀英寫道:「在韓國瑜風光當上市長之後,竟未站上宣傳車到各地謝票。」

 

韓國瑜沒有謝票,不可思議吧?但是事實。由於當時為他打理媒體關係的競選幕僚極為得力,他又三千寵愛集於一身,聲勢正旺,以致這個嚴重的不恰當,竟躲過了媒體的張揚,並沒有受到注意和批判。

 

可是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韓國瑜無根無由來到高雄競選市長,高雄人以前所未有的89萬高票將他送上市長寶座,所謂「一張票一世情」,這是多大的恩澤!不該花個幾天時間穿街走巷答謝選民嗎?韓國瑜竟然省了!令人不敢置信。 

 

從那一刻起便註定了今天的結局,也是從那一刻起,許多人改變了對他的看法。韓國瑜完全沒有任何理由不謝票,什麼需要認真思考人事佈局啦、過於疲勞需要休息啦……,都是矯辭。從當選到就職尚有一個月零四天,哪怕用它的零頭來謝票也不為過,如果他的確心存感激的話。

 

問題就在他沒這麼做,並且個性中劣質的一面開始浮上心頭。「一瓶礦泉水,一碗滷肉飯」的誑語說久了,「自我偉大感亅便取代了對别人的感恩。一個人若一心想要創造神話,又言大而誇上了癮,從此除了自己哪還會有别人!何况「加碼偉大他」的人如風起雲湧、成群結隊而來,他能不暈得忘了他的壞,忘了你的好?

 

可是地球從來不是隨着一個人轉的,漸漸身邊的人一個個主動被動地離開,習慣講真話的好朋友不願搭理他;脾氣剛烈的明着幹噍,個性陰柔的暗中爆料。這些人加上生來與他為敵的人便極其自然地構成了抗韓戰鬥圈,層層堆叠。祗有他渾然不覺,一味活在韓粉為他泡製的迷湯世界中。

 

沒有把真心感謝高雄市民及各方面對他的支持當個大事,又怎麼會珍惜他對高雄市民做過的承諾?

 

老實說,在那麼傳奇式選上高雄市長的情况下,根本不該動念另圖大位,這是連想都不該想的事!這是即使九牛拉也該拉不動的事!這是原則,這是分寸,這更是格局!

 

事實上在他就職高雄市長之後不久,就已經有好朋友試探性地提醒他支持別人選總統。他若頭腦清楚、定力足夠,就該立馬表態,但他沒有。他明知競逐上位並不合適,但表態不選却似千難萬難,搞得全國上下天天如舉行猜謎大會,擾嚷不已,好長時間他成了這個擾嚷的亂源,自然也沒看見他怎麼專注在市政上。他的苗頭就已經顯露了不對。

 

不知哪個哲人說過,一個不能控制自己的人,就是一台準備毁壞的機器。這個時候就看他懂不懂得持盈保泰,懂不懂得按步就班,懂不懂得韜光養晦……這種種修行之道。但他若連最基本的信守承諾都不在乎,又既已樹大招風,却還去做更大的樹,招更大的風,那恐怕就要自食其果了。

 

「絕不說絕不(Never say never)」是政客們的處世哲學,但他剛剛才在競選市長時對高雄選民信誓旦旦,怎麼即刻對拒絕問鼎大位却不敢信誓旦旦?可以説,從一開始他就不願把話說死,等着投機;他心存僥倖,急功近利;他不僅沒有阻斷韓粉的念頭,反而提供了韓粉鼓譟他的機會。

 

於是他很快身陷在這他與韓粉相互激盪營造的困局中,以致對不利於他的言語、信息、民調數字,養成了不相信、質疑動機甚至回嗆的習慣。他的「自我偉大感」在國民黨初選時達到顛峯,不論韓迷或他,彷彿祇認定這個使他出線的民調是唯一可信的數字,其他概以假民調看待。虛懷若谷、面對事實之心蕩然至此,怎不令人扼腕!

 

倒也不是沒有人對他曉以利害,據說遲至去年4月中旬某一天,都還有近身的二三好友與他反覆推敲,決定懸崖勒馬,打消參選總統之念,韓國瑜因此而出現消失已久的輕鬆模樣。這本是一個轉機,但在當夜分手時,韓說這麼重要的決定總要讓某老闆知道一下。結果,在告知某老闆後,一切回到原點,從此沒了退路。

 

對於這個回到原點的改變,韓國瑜並未回告近身好友,更沒有說明原由。所謂告知某老闆究竟是真是假?某老闆何以能如此一錘定音?韓何以如此反覆?何以如此之身不由己?在在耐人尋味。其間透着的神祕意態,熟識的人倒不以為怪,因為韓的行事風格一向如此。別看他舉止顛狂,說話直白,其實他的私領域往往諱莫如深,相當難以捉摸。

 

政治人物的折舊率往往比新車出廠落地還來得高,尤其在台灣。幾十年來多少政治明星都葬身在這樣的高折舊率當中,往往千帆尚未歷過,群眾就已斷了指望,等都懒得等了。韓國瑜才剛剛冒出頭,什麼事還沒做,就背棄選民、意圖落跑,選民怎麼饒得過?政敵搞他還需要費什麼勁嗎?這不是什麼深奧的道理,自己既主動跳不出來,落得被人說成利慾薰心,固然不好聽,但庶幾近乎,能怎麼辯解!

 

就算韓國瑜有千百個不得不參選的理由,就算反韓陣營有千百個不公不義的手段,祇要韓國瑜堅守崗位,抵死不選,他都不會有今日暴起暴落、以超過他當選的選票被罷免的窘况;並甚至大可以回收他當初選上高雄市長的高人氣,準備2024年進軍總統府。結果非然,孰令致之?不就是他自己嗎?他真的沒有憤憤不平的權利啊!

 

我們曾經料準他選得上高雄市長,也曾經非常反對他參選2020總統,走到今天,韓國瑜不僅是提籃打水一場空,甚至賠上他自己的、别人的、個人的、大局的許許多多,何止他罷免過後所說的三個遺憾而已!唯有期望綠營不要太猖狂,藍營不要太萎蘼,韓國瑜不要太哀怨,媒體不要太傾斜,人民不要太單純,各方在健全民主政治的道路上自尋安康養生之道,以活化淨化台灣。   

 

唯有期望綠營不要太猖狂,藍營不要太萎蘼,韓國瑜不要太哀怨,媒體不要太傾斜,人民不要太單純,各方在健全民主政治的道路上自尋安康養生之道,以活化淨化台灣。(圖/翻攝自韓國瑜臉書)

 

/主筆室

 

韓國瑜昨日被罷之後,在《優傳媒》即刻發出的「話説從頭探根由」分析稿中,記者林秀英寫道:「在韓國瑜風光當上市長之後,竟未站上宣傳車到各地謝票。」

 

韓國瑜沒有謝票,不可思議吧?但是事實。由於當時為他打理媒體關係的競選幕僚極為得力,他又三千寵愛集於一身,聲勢正旺,以致這個嚴重的不恰當,竟躲過了媒體的張揚,並沒有受到注意和批判。

 

可是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韓國瑜無根無由來到高雄競選市長,高雄人以前所未有的89萬高票將他送上市長寶座,所謂「一張票一世情」,這是多大的恩澤!不該花個幾天時間穿街走巷答謝選民嗎?韓國瑜竟然省了!令人不敢置信。 

 

從那一刻起便註定了今天的結局,也是從那一刻起,許多人改變了對他的看法。韓國瑜完全沒有任何理由不謝票,什麼需要認真思考人事佈局啦、過於疲勞需要休息啦……,都是矯辭。從當選到就職尚有一個月零四天,哪怕用它的零頭來謝票也不為過,如果他的確心存感激的話。

 

問題就在他沒這麼做,並且個性中劣質的一面開始浮上心頭。「一瓶礦泉水,一碗滷肉飯」的誑語說久了,「自我偉大感亅便取代了對别人的感恩。一個人若一心想要創造神話,又言大而誇上了癮,從此除了自己哪還會有别人!何况「加碼偉大他」的人如風起雲湧、成群結隊而來,他能不暈得忘了他的壞,忘了你的好?

 

可是地球從來不是隨着一個人轉的,漸漸身邊的人一個個主動被動地離開,習慣講真話的好朋友不願搭理他;脾氣剛烈的明着幹噍,個性陰柔的暗中爆料。這些人加上生來與他為敵的人便極其自然地構成了抗韓戰鬥圈,層層堆叠。祗有他渾然不覺,一味活在韓粉為他泡製的迷湯世界中。

 

沒有把真心感謝高雄市民及各方面對他的支持當個大事,又怎麼會珍惜他對高雄市民做過的承諾?

 

老實說,在那麼傳奇式選上高雄市長的情况下,根本不該動念另圖大位,這是連想都不該想的事!這是即使九牛拉也該拉不動的事!這是原則,這是分寸,這更是格局!

 

事實上在他就職高雄市長之後不久,就已經有好朋友試探性地提醒他支持別人選總統。他若頭腦清楚、定力足夠,就該立馬表態,但他沒有。他明知競逐上位並不合適,但表態不選却似千難萬難,搞得全國上下天天如舉行猜謎大會,擾嚷不已,好長時間他成了這個擾嚷的亂源,自然也沒看見他怎麼專注在市政上。他的苗頭就已經顯露了不對。

 

不知哪個哲人說過,一個不能控制自己的人,就是一台準備毁壞的機器。這個時候就看他懂不懂得持盈保泰,懂不懂得按步就班,懂不懂得韜光養晦……這種種修行之道。但他若連最基本的信守承諾都不在乎,又既已樹大招風,却還去做更大的樹,招更大的風,那恐怕就要自食其果了。

 

「絕不說絕不(Never say never)」是政客們的處世哲學,但他剛剛才在競選市長時對高雄選民信誓旦旦,怎麼即刻對拒絕問鼎大位却不敢信誓旦旦?可以説,從一開始他就不願把話說死,等着投機;他心存僥倖,急功近利;他不僅沒有阻斷韓粉的念頭,反而提供了韓粉鼓譟他的機會。

 

於是他很快身陷在這他與韓粉相互激盪營造的困局中,以致對不利於他的言語、信息、民調數字,養成了不相信、質疑動機甚至回嗆的習慣。他的「自我偉大感」在國民黨初選時達到顛峯,不論韓迷或他,彷彿祇認定這個使他出線的民調是唯一可信的數字,其他概以假民調看待。虛懷若谷、面對事實之心蕩然至此,怎不令人扼腕!

 

倒也不是沒有人對他曉以利害,據說遲至去年4月中旬某一天,都還有近身的二三好友與他反覆推敲,決定懸崖勒馬,打消參選總統之念,韓國瑜因此而出現消失已久的輕鬆模樣。這本是一個轉機,但在當夜分手時,韓說這麼重要的決定總要讓某老闆知道一下。結果,在告知某老闆後,一切回到原點,從此沒了退路。

 

對於這個回到原點的改變,韓國瑜並未回告近身好友,更沒有說明原由。所謂告知某老闆究竟是真是假?某老闆何以能如此一錘定音?韓何以如此反覆?何以如此之身不由己?在在耐人尋味。其間透着的神祕意態,熟識的人倒不以為怪,因為韓的行事風格一向如此。別看他舉止顛狂,說話直白,其實他的私領域往往諱莫如深,相當難以捉摸。

 

政治人物的折舊率往往比新車出廠落地還來得高,尤其在台灣。幾十年來多少政治明星都葬身在這樣的高折舊率當中,往往千帆尚未歷過,群眾就已斷了指望,等都懒得等了。韓國瑜才剛剛冒出頭,什麼事還沒做,就背棄選民、意圖落跑,選民怎麼饒得過?政敵搞他還需要費什麼勁嗎?這不是什麼深奧的道理,自己既主動跳不出來,落得被人說成利慾薰心,固然不好聽,但庶幾近乎,能怎麼辯解!

 

就算韓國瑜有千百個不得不參選的理由,就算反韓陣營有千百個不公不義的手段,祇要韓國瑜堅守崗位,抵死不選,他都不會有今日暴起暴落、以超過他當選的選票被罷免的窘况;並甚至大可以回收他當初選上高雄市長的高人氣,準備2024年進軍總統府。結果非然,孰令致之?不就是他自己嗎?他真的沒有憤憤不平的權利啊!

 

我們曾經料準他選得上高雄市長,也曾經非常反對他參選2020總統,走到今天,韓國瑜不僅是提籃打水一場空,甚至賠上他自己的、别人的、個人的、大局的許許多多,何止他罷免過後所說的三個遺憾而已!唯有期望綠營不要太猖狂,藍營不要太萎蘼,韓國瑜不要太哀怨,媒體不要太傾斜,人民不要太單純,各方在健全民主政治的道路上自尋安康養生之道,以活化淨化台灣。   

加入好友
優傳媒 版權所有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著作權與轉載授權 / 合作夥伴 / 法律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