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報評論》這是民進黨真正為兩岸做事的時候 - umedia 優傳媒  

新聞 / 百家爭鳴
質報評論》這是民進黨真正為兩岸做事的時候
2020-05-26 12:00:00
A+
A
A-

 

直到蔡英文在就職演說中才終於沒再出現「武漢肺炎」這個詞兒,據說這是釋放善意。(圖/翻攝自蔡英文臉書)

 

/主筆室

 

兩岸之間若是就一個新型肺炎的名詞都要搞得各行其是,你說台灣與大陸之間還有什麼事可以搞在一起?

 

我們很久沒對時事,特别是兩岸的事發聲,就是在默默觀察各方掌握着話語權的人的演變。結果清楚看見,中國大陸很不喜歡「武漢肺炎」這個詞兒,其後從世界衛生組織以降,很多國家依着慣例紛紛改了口,避開地名,管它叫covid -19;可偏偏那個和大陸對着幹的川普硬要叫它「武漢肺炎」,甚至不時還把「中國肺炎」放在嘴邊。顯然,他明知大陸不爽,却要以此圖自己的爽。

 

這也罷了,而近在咫尺,充滿矛盾,理當力求緩解關係的我們,居然跟着遠在天邊,唯恐老共開心的美國一鼻孔出氣,也左一句「武漢肺炎」,右一句「武漢肺炎」,亦步亦趨,拿香跟拜,完全不假思索對我們本身的利弊得失,就非常令人不解了。

 

直到蔡英文在就職演說中才終於沒再出現「武漢肺炎」這個詞兒,據說這是釋放善意。但話說回來,如果這是善意,且是必要的善意,何行善不趁早,何姗姗而來遲?這樣若叫善意而令對方受用,莫非把對方當懵孩,給了他盼了許久的一顆糖,却要他樂不可支?

 

而究其實,自那以後,那個已越來越趨綜藝的防疫中心並不呼應,依然「武漢肺炎」故我,以及政府可支配的媒體也全都置若罔聞,照樣不改其「志」。顯而易見,蔡英文無意藉此丕變,蔚為風潮,自然不會通令上行下效,這又能説明何嘗是什麼政策?

 

孔子說:「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這是中國正名文化的來由;正名往往表明着共同立場,標舉為相互友善和好的意味。我們如此明着不理會對方的忌諱,與唱反調何異?因而把你看成非我族類豈不剛好?

 

起碼我們也從此更加明白知道,不需老共來指責,也不必我們去撇清,我們在美中之間就是偏着新大陸。以及,在兩大之間,我們並不精通什麼兩手策略的藝術;到今天為止,也看不出在這方面有什麼明顯的着力,以及有那麼一丁點的用心良苦。

 

既然是這樣,老共心裡若是很不爽,豈不合理?你老美總是老遠插手别人國家的事,如今一方面說台灣是我的一部分,一方面却從我身邊拉着它和我越行越遠,更想方設法干擾我和它做正常交往。在男女關係上,你這叫啥個玩法?我儘管搞不定她,犯得着你來插手!不是嗎?

 

香港也好,台灣也好,都由不得你美國指手劃脚、說三道四,你越是這麼做,無異乎越是逼我下重手,本來可以有的和平,就這麼變得越來越不可能,究竟孰令致之?客觀來看,真的很難說。

 

當然,這是我們不願接受的心態,但不能不承認它的確存在,而且有必要去理解,就如同我們希望他要理解我們一樣。說到底,這終究是我們兩邊的事,拉外人插手,既不相宜,更會壞事。做得多了,老共不為之怒火中燒、妒火中燒,並打算幹些什麼,才是奇怪!想一想,換做是你,恐怕也是一樣。何况,哪個外人真的可靠?你能相信他會有始有終、忠心耿耿地為你拚命、賣命、送命?他在以往的歷史上有過這麼偉大的情操嗎?且别説,目前這個對手是你也知道的巨嬰耶。

 

今天的台灣已是綠色天下,自今而後,綠營執政,無有已時,幾乎看不到變天的可能。因此,綠要理解兩岸的形勢並要承擔起兩岸的責任,已是時候;大陸要認清這個事實而知所因應,也是必須。歷史發展既走到這一步,民共關係的經營是一個無可逃避的必修課程。不容否認,長期以來民進黨對老共不夠認真,老共對民進黨太過偷懶,彼此都互抱成見,不知變通。若要真心對歷史負責,今後是由不得任何一方率性而為,恣意行事的。

 

其實,民進黨和共產黨雙方從無歷史恩怨,連有長年血海深仇的國共之間都早已化敵為友,民共之間何愁不能?祇要把横梗其中的「獨亅字擱下,必定豁然開朗,彼此不僅沒有不共戴天的絕對因素,却有打垮國民黨的共同經驗足堪相濡以沫,從而在雙方關係上激盪出創意和智慧,以利兩岸民生、安全與和平。何樂不為?何善不為?

 

走出吵架鬥嘴,莫祗顧跟對方在意的對手吊膀子,應是民進黨開展民共關係的起手式。不為別的,為的是,這是民進黨真正為兩岸做事的時候。

 

 

 

 

 

 

 

 

直到蔡英文在就職演說中才終於沒再出現「武漢肺炎」這個詞兒,據說這是釋放善意。(圖/翻攝自蔡英文臉書)

 

/主筆室

 

兩岸之間若是就一個新型肺炎的名詞都要搞得各行其是,你說台灣與大陸之間還有什麼事可以搞在一起?

 

我們很久沒對時事,特别是兩岸的事發聲,就是在默默觀察各方掌握着話語權的人的演變。結果清楚看見,中國大陸很不喜歡「武漢肺炎」這個詞兒,其後從世界衛生組織以降,很多國家依着慣例紛紛改了口,避開地名,管它叫covid -19;可偏偏那個和大陸對着幹的川普硬要叫它「武漢肺炎」,甚至不時還把「中國肺炎」放在嘴邊。顯然,他明知大陸不爽,却要以此圖自己的爽。

 

這也罷了,而近在咫尺,充滿矛盾,理當力求緩解關係的我們,居然跟着遠在天邊,唯恐老共開心的美國一鼻孔出氣,也左一句「武漢肺炎」,右一句「武漢肺炎」,亦步亦趨,拿香跟拜,完全不假思索對我們本身的利弊得失,就非常令人不解了。

 

直到蔡英文在就職演說中才終於沒再出現「武漢肺炎」這個詞兒,據說這是釋放善意。但話說回來,如果這是善意,且是必要的善意,何行善不趁早,何姗姗而來遲?這樣若叫善意而令對方受用,莫非把對方當懵孩,給了他盼了許久的一顆糖,却要他樂不可支?

 

而究其實,自那以後,那個已越來越趨綜藝的防疫中心並不呼應,依然「武漢肺炎」故我,以及政府可支配的媒體也全都置若罔聞,照樣不改其「志」。顯而易見,蔡英文無意藉此丕變,蔚為風潮,自然不會通令上行下效,這又能説明何嘗是什麼政策?

 

孔子說:「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這是中國正名文化的來由;正名往往表明着共同立場,標舉為相互友善和好的意味。我們如此明着不理會對方的忌諱,與唱反調何異?因而把你看成非我族類豈不剛好?

 

起碼我們也從此更加明白知道,不需老共來指責,也不必我們去撇清,我們在美中之間就是偏着新大陸。以及,在兩大之間,我們並不精通什麼兩手策略的藝術;到今天為止,也看不出在這方面有什麼明顯的着力,以及有那麼一丁點的用心良苦。

 

既然是這樣,老共心裡若是很不爽,豈不合理?你老美總是老遠插手别人國家的事,如今一方面說台灣是我的一部分,一方面却從我身邊拉着它和我越行越遠,更想方設法干擾我和它做正常交往。在男女關係上,你這叫啥個玩法?我儘管搞不定她,犯得着你來插手!不是嗎?

 

香港也好,台灣也好,都由不得你美國指手劃脚、說三道四,你越是這麼做,無異乎越是逼我下重手,本來可以有的和平,就這麼變得越來越不可能,究竟孰令致之?客觀來看,真的很難說。

 

當然,這是我們不願接受的心態,但不能不承認它的確存在,而且有必要去理解,就如同我們希望他要理解我們一樣。說到底,這終究是我們兩邊的事,拉外人插手,既不相宜,更會壞事。做得多了,老共不為之怒火中燒、妒火中燒,並打算幹些什麼,才是奇怪!想一想,換做是你,恐怕也是一樣。何况,哪個外人真的可靠?你能相信他會有始有終、忠心耿耿地為你拚命、賣命、送命?他在以往的歷史上有過這麼偉大的情操嗎?且别説,目前這個對手是你也知道的巨嬰耶。

 

今天的台灣已是綠色天下,自今而後,綠營執政,無有已時,幾乎看不到變天的可能。因此,綠要理解兩岸的形勢並要承擔起兩岸的責任,已是時候;大陸要認清這個事實而知所因應,也是必須。歷史發展既走到這一步,民共關係的經營是一個無可逃避的必修課程。不容否認,長期以來民進黨對老共不夠認真,老共對民進黨太過偷懶,彼此都互抱成見,不知變通。若要真心對歷史負責,今後是由不得任何一方率性而為,恣意行事的。

 

其實,民進黨和共產黨雙方從無歷史恩怨,連有長年血海深仇的國共之間都早已化敵為友,民共之間何愁不能?祇要把横梗其中的「獨亅字擱下,必定豁然開朗,彼此不僅沒有不共戴天的絕對因素,却有打垮國民黨的共同經驗足堪相濡以沫,從而在雙方關係上激盪出創意和智慧,以利兩岸民生、安全與和平。何樂不為?何善不為?

 

走出吵架鬥嘴,莫祗顧跟對方在意的對手吊膀子,應是民進黨開展民共關係的起手式。不為別的,為的是,這是民進黨真正為兩岸做事的時候。

 

 

 

 

 

 

 

加入好友
優傳媒 版權所有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著作權與轉載授權 / 合作夥伴 / 法律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