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芳共和國的興亡:戰略高度影響國家命運 - umedia 優傳媒  

新聞 / 大話天下
蘭芳共和國的興亡:戰略高度影響國家命運
2020-04-23 17:00:00
A+
A
A-

 

 

作者/袁南生(三策智庫授權轉載)

 

1776年,在美國獨立的同一年,在世界第三大島——東南亞的加裡曼丹(印尼人對婆羅洲的稱呼,今約有三分之二為印尼領土)西部,誕生了一個華人建立的國家「蘭芳大統制共和國」,開國元首是廣東梅縣客家人羅芳伯,比華盛頓1787年當選為首任總統並實現聯邦的美利堅合眾國共和體制還早11年。這是亞洲第一個現代共和國家,同時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現代共和制國家之一。

 

這個存在了110年的蘭芳共和國,是中國新興的市民階級(資產階級)在國內發展受阻的情況下,在國外建立的一個資產階級性質的共和國(呂振羽:《簡明中國通史》,第927-932頁)。回顧蘭芳共和國的歷史,探討其啟示和教訓,不無意義。

 

華人下南洋自主建國

 

羅芳伯這些人,都是滿清國的平民百姓,因為在故鄉生存環境艱難,不得已下了南洋。羅芳伯(1738—1795 年),原名芳柏,1738 年生於廣東梅縣石扇堡一耕讀之家。1772 年,34歲的羅芳伯,因鄉試屢次未中,深感失落。當時廣東很多人下南洋謀生,羅芳伯見狀跟隨前往。幾經輾轉,來到了婆羅洲。不幸一下船,就被土匪盯上了,但羅是個落魄書生,沒什麼錢財,於是土匪便放過了他。剛來時羅發揮自己特長,以教書為生。可很快發現,很多華人缺衣少食,居無定所,生活十分艱辛。同時他還了解到,這裡治安混亂,土匪橫行,土著首領對此束手無策。羅芳伯決心改變這一現狀,先是聯合土著首領,迅速平定了當地土匪海盜勢力。在戰鬥過程中,他出色的領導能力讓所有人十分敬佩,大家一致推舉他為領袖,在坤甸一帶開疆闢土,邁出了自主建國的四大步:

 

第一步是謀生立業,組建了採金公司,獲得豐厚利潤,由此打下了立業養家、融入當地、積累資本、擴大勢力的基礎。

 

第二步是團結華人,組織「同鄉會」。這是印尼歷史上最早的華人社團,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華人社團之一。

 

第三步是建立華人自治組織蘭芳公司,公司既是經濟實體,也是具有自治功能的政治實體。當時,打著公司旗號,既謀經濟利益,更謀政治利益的組織並不少見,例如:英國東印度公司一方面榨取天量經濟利益,另一方面擁有英王授予的特權,可自主佔領地盤、鑄造錢幣、擁有軍隊、有權結盟、宣戰、簽訂和平條約、在被佔據地區就民事和刑事訴訟進行審判,最終建立了英屬印度。

 

 

蘭芳公司在華人地盤上也有許多政府職能。運轉經費,來自成員們的納稅,比如開金礦的,要交「腳仿金」;種田的,要交「鴉息米煙戶錢」;做生意的,也要抽稅。另一項主要工作是「斷案」,重罪要斬首示眾,打架鬥毆要抽藤條,口角是非要紅綢大燭賠禮道歉。教育方面,舉辦漢文學校,以教授中國傳統文化為重點。

 

第四步是聯合婆羅洲的蘇丹(伊斯蘭地區政教合一的統治者),奮力擊退外來人侵, 贏得了當地蘇丹的承認、信賴和臣服,蘇丹主動將王位讓給羅芳伯。1777年,以東萬律(今印尼坤甸市)為首都的「蘭芳大統制共和國」建立,這一年定為蘭芳元年。

 

蘭芳共和國面積約臺灣的20倍。首都坤甸現在是西加裡曼丹省首府,經濟、政治中心和最大城市,全市人口約62.8萬人,華人佔三分之一。蘭芳共和國的政治體制當然是共和制,設有行政、立法、司法等整套機構。有國防部,但沒有常備軍,採用的是全民皆兵,兵民一體制,部隊平時分散在各地從事生產,戰時集中起來禦敵。蘭芳還確定了自己的國旗, 規定以各式漢服為國家禮服。在行政體制上分為省、府、縣三級,各地方行政機構負責人由民眾選舉產生。至於「國之大事,皆諮決眾議而行」,類似於西方國家的議會制。國家領導人的產生,則按中國古代禪讓制再結合民主選舉的辦法,由上一任領導提名,再由民眾選舉,決定誰擔任下一屆領導。羅芳伯擔任首任國家首腦「大唐總長」19年,被當地人尊稱為「坤甸王」,1795 年因病在坤甸逝世,終年58歲。臨終前,他推薦江戊伯為接班人,江經選舉成為繼任國家元首,出色地繼承了羅的未竟事業。此後還有七人擔任過這一職位。

 

清廷不作為致蘭芳共和國覆滅

 

蘭芳共和國享國110年,比中國歷史上的秦朝、隋朝、元朝等朝代都要長久。蘭芳共和國的心腹之患來自於西方殖民者的威脅,被稱為「海上馬車伕」的荷蘭必欲置蘭芳共和國死地而後快。蘭芳共和國由蘭芳公司發展而來,有意思的是,荷蘭把印尼變為荷蘭殖民地,既訴諸武力,也同荷蘭通過建立荷屬東印度公司,一步步蠶食印尼有關。荷蘭殖民者捕捉到了蘭芳公司一步步發展為蘭芳共和國的過程,一有機會就企圖顛覆這個華人主導的國家。

 

 

蘭芳共和國攜手當地土著居民,抵抗西方殖民者的入侵長達107年,當時荷蘭人一直有顧慮,不敢全面佔領,怕同文同種的中國干預。蘭芳共和國要起死回生,轉危為安,從理論上來說有兩條途徑可試:

 

一是請清朝政府派兵援助。自漢朝戰勝匈奴以後,中國一直是東亞國際體系的主導力量,通過朝貢體制,中國給予周邊國家安全保障。中國在唐代、明代、清代三次出兵幫助朝鮮抗擊日本,明成祖時,曾為恢復安南秩序三次派張輔用兵。蘭芳共和國與中國同文同種,中國是東亞國際秩序的主導者、維護者,蘭芳共和國請中國出兵,中國為了東亞國際秩序的穩定出兵,都是題中應有之義。

 

二是將蘭芳共和國併入中國,使蘭芳共和國成為中國的一部分。這個辦法比第一條更管用。因為第一條只是基於道義出兵援助,清朝政府與蘭芳共和國畢竟是中外關係,只就道義而言,可以出兵,也可以不出兵;第二條則是基於責任出兵,蘭芳共和國被併入中國後,清廷與羅芳伯政權是中央與地方的關係,就責任而言,清廷不出面保護就失職了。17世紀初,荷蘭殖民者侵佔臺灣,1661年,民族英雄鄭成功率軍在臺灣登陸,在當地人民支援下,經過九個多月的戰鬥,於翌年2月1日迫使荷蘭侵臺長官揆一投降,結束了荷蘭在臺灣的38年殖民統治。如果清朝政府將蘭芳共和國併入中國,荷蘭基於在臺灣失敗的歷史教訓,有可能不敢大膽放手顛覆蘭芳共和國。

 

羅芳伯等華人雖然漂泊海外,但仍是滿清皇帝的子民,祖宗墳墓祠堂,以及親友家眷,都在國內。他們如果自立為王,在滿清皇帝眼裡就是反叛。抄家挖墳毀祠堂的事皇帝是幹得出來的,甚至還會派兵出海,進行征伐。羅芳伯他們不敢自立為王,所以,這個華人國家剛建國,就派人回國,覲見乾隆皇帝,想把西婆羅洲這一大塊土地納入大清版圖,或變成藩屬國家。意思是,我不敢自立為王,但朝廷下令封個王總可以吧。但乾隆皇帝根本不想理睬這些「天朝棄民」,也不承認這個華人在海外建立的國家。乾隆皇帝「不理睬」、「不承認」的態度,決定了清朝政府既不會同意將蘭芳共和國併入中國,更不會派兵出海相助。

 

荷蘭殖民者後來終於發現清廷不把海外華僑當自己人,於是放大膽子把蘭芳共和國徹底滅掉。1884年,荷蘭殖民者入侵蘭芳共和國,羅芳伯的繼任者想起自己是中國後裔,立即派人向清政府請求派兵支援。此時的清政府已是泥菩薩過江了,哪裡顧得上這個海外「棄民」建立的國家?1886 年,這個在異域建立起來的華人共和國,面對荷蘭殖民軍的猛烈進攻,儘管進行了頑強抵抗,終因武器太差而失敗,殘餘勢力逃至蘇門答臘,其中一些人一直向西遷徙,到馬來西亞定居,其不少後人成為東南亞顯赫人物,其中一位就是被稱之為「新加坡國父」的李光耀。由於顧忌清王朝,當時荷蘭並未公開宣稱已顛覆蘭芳共和國,而是另立了傀儡來進行統治。直到1912 年中華民國成立後,荷蘭才正式宣佈對蘭芳共和國的佔領。

 

 

清廷漠視海權和地緣戰略機遇是歷史性錯誤

 

從蘭芳共和國的興與亡之中,我們可以看到以下啟示和教訓:

 

一是中國人走出海外照樣能創造奇蹟。1500年航海大時代的到來,拉開了真正的世界歷史的序幕,哥倫布、麥哲倫等歐洲人一個個走出海外,在拓展利益邊疆的舞臺上,演出了一幕幕有聲有色的劇目。中國人也紛紛走出海外,創造了一個個有招有式的精彩。中國人陳亞先移民到荷屬蓋亞那,成了蘇利南共和國的開國元勳,第一個擔任總統兼總理。蘇利南首都帕拉馬裡博一條主要街道以「陳亞先大道」命名。筆者擔任中國駐蘇利南特命全權大使期間,曾特意去看望陳亞先家人。羅芳伯締造蘭芳共和國的事例更為典型,印尼前總統瓦希德曾這樣評價羅芳伯:「1787年華盛頓當選首任總統、實現聯邦的美利堅合眾國,建立共和制。然而,我們客屬地區領袖羅芳伯於1776年就在世界第三大島婆羅洲(今西加裡曼丹)東萬律創立「蘭芳大統制」共和體制,比美國早10年。以此歷史貢獻而論,羅芳伯亦不亞於華盛頓。羅芳伯堪稱與華盛頓並列的世界偉人之一。」

 

二是大航海時代以來,也就是明清之際,中外拓展海外利益邊疆,一個最大的區別就是外國人走出海外,得到本國政府的支援,中國人走出海外,得到的卻是政府的全力打壓。歐洲罪犯衝出海外,搖身一變就成了英雄;中國人誰私自走出海外,誰就成了罪犯。明代抗倭鬥爭,所謂的「倭寇」,十之八九實際上是出海進行國際貿易的江浙商人或下海捕魚的漁民。明治維新以來,日本鼓勵國人移民拉美等國家,專門設立了負責移民的機構,移民達77萬多人,移民後代滕森後來成為祕魯總統。成千上萬的印度人在印度政府鼓勵下移民海外,就筆者工作過的國家蘇利南,36%的國民是印度移民,印度移民是蘇利南最大的族群,印度人的燈節、象神節成了蘇利南的國家節日,蘇利南總理阿龍、副總統薩灸等許多政要都是印度移民,在千里達及托巴哥、蓋亞那、模里西斯等國家,印度裔國民都是最大的族群。

 

三是乾隆對待蘭芳共和國的態度,反映了清朝政府在海權、地緣格局問題上的戰略失策。從清代統治集團的出身背景、歷史淵源來看,清代統治集團起源於遊牧民族,難免缺乏全球視野,輕視海權、缺乏地緣戰略意識毫不奇怪。蘭芳共和國存在時期,歐洲早已進入殖民時代,在海外開疆拓土成為時代潮流。由西歐航海家開創的地理大發現時代,早已極大地刺激了西歐工商業和航海業的迅速發展,激發了瓜分殖民地的狂潮,促進了西歐各國國內市場的統一和世界市場的形成,推動了海外貿易的發展,引發了世界性的商業革命。西歐自此進入封建社會的瓦解時期,向資本主義過渡,早期的重商主義也開始興起。中國卻一直以天朝自居,固守大陸文明,漠視海權,閉關鎖國,對巨大的海洋利益、海外利益和地緣戰略機遇絲毫不感興趣,主動放棄了成為世界海洋大國、海洋強國的歷史性機會,這是一個歷史性的錯誤。清朝政府不僅在處理蘭芳共和國問題上鑄下大錯,而且在涉及海外利益的戰略問題上昏招、敗招、損招迭出,嚴重損害了中國的地緣戰略環境。略舉三例:

 

(海參崴。圖片來源自網路)

 

一是中國喪失了在東北的港口海參崴。清康熙年間清政府和沙俄簽訂了《尼布楚條約》,明確訂明海參崴屬中國。1858年,沙俄通過第二次鴉片戰爭,迫使中國簽定不平等的《璦琿條約》,令中國失去了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即外東北)約6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性割讓領土最多的條約。《璦琿條約》使中國領土、主權和戰略環境蒙受重大損害,而俄國卻從中獲得巨大的領土利益和黑龍江、烏蘇里江的航行權,以及通往太平洋的出海口。正如恩格斯在《俄國在遠東的成功》一文中所說,俄國不費一槍一彈「從中國奪取了一塊大小等於法德兩國面積的領土和一條同多瑙河一樣長的河流」。

 

二是中國喪失進入日本海的出海口。1860年冬天,趁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危,沙俄逼迫清政府簽署了《中俄北京條約》,像切西瓜一樣切走了烏蘇里江以東40多萬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相當於今天黑龍江全省面積。

 

三是明清兩朝屬國琉球被日本侵佔。琉球王國位於中國臺灣島和日本九州之間,蜿蜒1000公里,總面積3600平方公里,是整個東亞海岸線上最為黃金的樞紐要道,有豐富的漁業和種植資源,單是金槍魚等水產,幾百年來就享譽世界。1877年4月,三名雙眼紅腫的琉球使者,歷經千難萬險,來到福州見到閩浙總督何璟,邊哭邊送上琉球國王的求援信。大吃一驚的清王朝,這才知道這個已經持續了六年的陰謀——日本吞併琉球。清廷訓令駐日公使何如璋立刻交涉。何在談判桌上十分強硬,為保住琉球,他主張中國戰艦保衛琉球。何清楚日本當時海軍不過4000多人,僅15艘兵船,中國完全可以打敗日本。但朝廷認為,區區琉球小國,讓日本拿去又如何?日本膽子由此越來越大,1879年3月25日,日軍把琉球國王尚泰劫持到東京,將琉球更名為日本沖繩縣。琉球亡國次年,當年來華求救的琉球使者林世功,憤然自盡在清朝總理衙門前,留下一份《以死乞師》的遺書,其字字句句,都催人淚下。但多少眼淚,都叫不醒清政府!

 

試想一想,如乾隆當時不拒絕蘭芳共和國加入中國的請求,現在的南海是什麼格局?如果中國今天仍然擁有海參崴和進入日本海的出海口,中國會擁有多麼優越的海權優勢?

 

(作者曾任北京外交學院黨委書記兼常務副院長、中國駐辛巴威大使、駐蘇利南共和國大使、駐美國舊金山總領事)

 

「三策智庫」是第一個由媒體人組成的跨地區學術團體,包括兩岸三地、新加坡、馬來西亞和日本的媒體高層主管、政治評論家、專欄作家和資深記者等。

 

「三策智庫網」是三策智庫所成立的官方網站,以時事評論為主打,兼顧文化和時尚。對喜歡看、喜歡寫國際評論的人來說,這是一個值得選擇的選擇。  

 

 

作者/袁南生(三策智庫授權轉載)

 

1776年,在美國獨立的同一年,在世界第三大島——東南亞的加裡曼丹(印尼人對婆羅洲的稱呼,今約有三分之二為印尼領土)西部,誕生了一個華人建立的國家「蘭芳大統制共和國」,開國元首是廣東梅縣客家人羅芳伯,比華盛頓1787年當選為首任總統並實現聯邦的美利堅合眾國共和體制還早11年。這是亞洲第一個現代共和國家,同時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現代共和制國家之一。

 

這個存在了110年的蘭芳共和國,是中國新興的市民階級(資產階級)在國內發展受阻的情況下,在國外建立的一個資產階級性質的共和國(呂振羽:《簡明中國通史》,第927-932頁)。回顧蘭芳共和國的歷史,探討其啟示和教訓,不無意義。

 

華人下南洋自主建國

 

羅芳伯這些人,都是滿清國的平民百姓,因為在故鄉生存環境艱難,不得已下了南洋。羅芳伯(1738—1795 年),原名芳柏,1738 年生於廣東梅縣石扇堡一耕讀之家。1772 年,34歲的羅芳伯,因鄉試屢次未中,深感失落。當時廣東很多人下南洋謀生,羅芳伯見狀跟隨前往。幾經輾轉,來到了婆羅洲。不幸一下船,就被土匪盯上了,但羅是個落魄書生,沒什麼錢財,於是土匪便放過了他。剛來時羅發揮自己特長,以教書為生。可很快發現,很多華人缺衣少食,居無定所,生活十分艱辛。同時他還了解到,這裡治安混亂,土匪橫行,土著首領對此束手無策。羅芳伯決心改變這一現狀,先是聯合土著首領,迅速平定了當地土匪海盜勢力。在戰鬥過程中,他出色的領導能力讓所有人十分敬佩,大家一致推舉他為領袖,在坤甸一帶開疆闢土,邁出了自主建國的四大步:

 

第一步是謀生立業,組建了採金公司,獲得豐厚利潤,由此打下了立業養家、融入當地、積累資本、擴大勢力的基礎。

 

第二步是團結華人,組織「同鄉會」。這是印尼歷史上最早的華人社團,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華人社團之一。

 

第三步是建立華人自治組織蘭芳公司,公司既是經濟實體,也是具有自治功能的政治實體。當時,打著公司旗號,既謀經濟利益,更謀政治利益的組織並不少見,例如:英國東印度公司一方面榨取天量經濟利益,另一方面擁有英王授予的特權,可自主佔領地盤、鑄造錢幣、擁有軍隊、有權結盟、宣戰、簽訂和平條約、在被佔據地區就民事和刑事訴訟進行審判,最終建立了英屬印度。

 

 

蘭芳公司在華人地盤上也有許多政府職能。運轉經費,來自成員們的納稅,比如開金礦的,要交「腳仿金」;種田的,要交「鴉息米煙戶錢」;做生意的,也要抽稅。另一項主要工作是「斷案」,重罪要斬首示眾,打架鬥毆要抽藤條,口角是非要紅綢大燭賠禮道歉。教育方面,舉辦漢文學校,以教授中國傳統文化為重點。

 

第四步是聯合婆羅洲的蘇丹(伊斯蘭地區政教合一的統治者),奮力擊退外來人侵, 贏得了當地蘇丹的承認、信賴和臣服,蘇丹主動將王位讓給羅芳伯。1777年,以東萬律(今印尼坤甸市)為首都的「蘭芳大統制共和國」建立,這一年定為蘭芳元年。

 

蘭芳共和國面積約臺灣的20倍。首都坤甸現在是西加裡曼丹省首府,經濟、政治中心和最大城市,全市人口約62.8萬人,華人佔三分之一。蘭芳共和國的政治體制當然是共和制,設有行政、立法、司法等整套機構。有國防部,但沒有常備軍,採用的是全民皆兵,兵民一體制,部隊平時分散在各地從事生產,戰時集中起來禦敵。蘭芳還確定了自己的國旗, 規定以各式漢服為國家禮服。在行政體制上分為省、府、縣三級,各地方行政機構負責人由民眾選舉產生。至於「國之大事,皆諮決眾議而行」,類似於西方國家的議會制。國家領導人的產生,則按中國古代禪讓制再結合民主選舉的辦法,由上一任領導提名,再由民眾選舉,決定誰擔任下一屆領導。羅芳伯擔任首任國家首腦「大唐總長」19年,被當地人尊稱為「坤甸王」,1795 年因病在坤甸逝世,終年58歲。臨終前,他推薦江戊伯為接班人,江經選舉成為繼任國家元首,出色地繼承了羅的未竟事業。此後還有七人擔任過這一職位。

 

清廷不作為致蘭芳共和國覆滅

 

蘭芳共和國享國110年,比中國歷史上的秦朝、隋朝、元朝等朝代都要長久。蘭芳共和國的心腹之患來自於西方殖民者的威脅,被稱為「海上馬車伕」的荷蘭必欲置蘭芳共和國死地而後快。蘭芳共和國由蘭芳公司發展而來,有意思的是,荷蘭把印尼變為荷蘭殖民地,既訴諸武力,也同荷蘭通過建立荷屬東印度公司,一步步蠶食印尼有關。荷蘭殖民者捕捉到了蘭芳公司一步步發展為蘭芳共和國的過程,一有機會就企圖顛覆這個華人主導的國家。

 

 

蘭芳共和國攜手當地土著居民,抵抗西方殖民者的入侵長達107年,當時荷蘭人一直有顧慮,不敢全面佔領,怕同文同種的中國干預。蘭芳共和國要起死回生,轉危為安,從理論上來說有兩條途徑可試:

 

一是請清朝政府派兵援助。自漢朝戰勝匈奴以後,中國一直是東亞國際體系的主導力量,通過朝貢體制,中國給予周邊國家安全保障。中國在唐代、明代、清代三次出兵幫助朝鮮抗擊日本,明成祖時,曾為恢復安南秩序三次派張輔用兵。蘭芳共和國與中國同文同種,中國是東亞國際秩序的主導者、維護者,蘭芳共和國請中國出兵,中國為了東亞國際秩序的穩定出兵,都是題中應有之義。

 

二是將蘭芳共和國併入中國,使蘭芳共和國成為中國的一部分。這個辦法比第一條更管用。因為第一條只是基於道義出兵援助,清朝政府與蘭芳共和國畢竟是中外關係,只就道義而言,可以出兵,也可以不出兵;第二條則是基於責任出兵,蘭芳共和國被併入中國後,清廷與羅芳伯政權是中央與地方的關係,就責任而言,清廷不出面保護就失職了。17世紀初,荷蘭殖民者侵佔臺灣,1661年,民族英雄鄭成功率軍在臺灣登陸,在當地人民支援下,經過九個多月的戰鬥,於翌年2月1日迫使荷蘭侵臺長官揆一投降,結束了荷蘭在臺灣的38年殖民統治。如果清朝政府將蘭芳共和國併入中國,荷蘭基於在臺灣失敗的歷史教訓,有可能不敢大膽放手顛覆蘭芳共和國。

 

羅芳伯等華人雖然漂泊海外,但仍是滿清皇帝的子民,祖宗墳墓祠堂,以及親友家眷,都在國內。他們如果自立為王,在滿清皇帝眼裡就是反叛。抄家挖墳毀祠堂的事皇帝是幹得出來的,甚至還會派兵出海,進行征伐。羅芳伯他們不敢自立為王,所以,這個華人國家剛建國,就派人回國,覲見乾隆皇帝,想把西婆羅洲這一大塊土地納入大清版圖,或變成藩屬國家。意思是,我不敢自立為王,但朝廷下令封個王總可以吧。但乾隆皇帝根本不想理睬這些「天朝棄民」,也不承認這個華人在海外建立的國家。乾隆皇帝「不理睬」、「不承認」的態度,決定了清朝政府既不會同意將蘭芳共和國併入中國,更不會派兵出海相助。

 

荷蘭殖民者後來終於發現清廷不把海外華僑當自己人,於是放大膽子把蘭芳共和國徹底滅掉。1884年,荷蘭殖民者入侵蘭芳共和國,羅芳伯的繼任者想起自己是中國後裔,立即派人向清政府請求派兵支援。此時的清政府已是泥菩薩過江了,哪裡顧得上這個海外「棄民」建立的國家?1886 年,這個在異域建立起來的華人共和國,面對荷蘭殖民軍的猛烈進攻,儘管進行了頑強抵抗,終因武器太差而失敗,殘餘勢力逃至蘇門答臘,其中一些人一直向西遷徙,到馬來西亞定居,其不少後人成為東南亞顯赫人物,其中一位就是被稱之為「新加坡國父」的李光耀。由於顧忌清王朝,當時荷蘭並未公開宣稱已顛覆蘭芳共和國,而是另立了傀儡來進行統治。直到1912 年中華民國成立後,荷蘭才正式宣佈對蘭芳共和國的佔領。

 

 

清廷漠視海權和地緣戰略機遇是歷史性錯誤

 

從蘭芳共和國的興與亡之中,我們可以看到以下啟示和教訓:

 

一是中國人走出海外照樣能創造奇蹟。1500年航海大時代的到來,拉開了真正的世界歷史的序幕,哥倫布、麥哲倫等歐洲人一個個走出海外,在拓展利益邊疆的舞臺上,演出了一幕幕有聲有色的劇目。中國人也紛紛走出海外,創造了一個個有招有式的精彩。中國人陳亞先移民到荷屬蓋亞那,成了蘇利南共和國的開國元勳,第一個擔任總統兼總理。蘇利南首都帕拉馬裡博一條主要街道以「陳亞先大道」命名。筆者擔任中國駐蘇利南特命全權大使期間,曾特意去看望陳亞先家人。羅芳伯締造蘭芳共和國的事例更為典型,印尼前總統瓦希德曾這樣評價羅芳伯:「1787年華盛頓當選首任總統、實現聯邦的美利堅合眾國,建立共和制。然而,我們客屬地區領袖羅芳伯於1776年就在世界第三大島婆羅洲(今西加裡曼丹)東萬律創立「蘭芳大統制」共和體制,比美國早10年。以此歷史貢獻而論,羅芳伯亦不亞於華盛頓。羅芳伯堪稱與華盛頓並列的世界偉人之一。」

 

二是大航海時代以來,也就是明清之際,中外拓展海外利益邊疆,一個最大的區別就是外國人走出海外,得到本國政府的支援,中國人走出海外,得到的卻是政府的全力打壓。歐洲罪犯衝出海外,搖身一變就成了英雄;中國人誰私自走出海外,誰就成了罪犯。明代抗倭鬥爭,所謂的「倭寇」,十之八九實際上是出海進行國際貿易的江浙商人或下海捕魚的漁民。明治維新以來,日本鼓勵國人移民拉美等國家,專門設立了負責移民的機構,移民達77萬多人,移民後代滕森後來成為祕魯總統。成千上萬的印度人在印度政府鼓勵下移民海外,就筆者工作過的國家蘇利南,36%的國民是印度移民,印度移民是蘇利南最大的族群,印度人的燈節、象神節成了蘇利南的國家節日,蘇利南總理阿龍、副總統薩灸等許多政要都是印度移民,在千里達及托巴哥、蓋亞那、模里西斯等國家,印度裔國民都是最大的族群。

 

三是乾隆對待蘭芳共和國的態度,反映了清朝政府在海權、地緣格局問題上的戰略失策。從清代統治集團的出身背景、歷史淵源來看,清代統治集團起源於遊牧民族,難免缺乏全球視野,輕視海權、缺乏地緣戰略意識毫不奇怪。蘭芳共和國存在時期,歐洲早已進入殖民時代,在海外開疆拓土成為時代潮流。由西歐航海家開創的地理大發現時代,早已極大地刺激了西歐工商業和航海業的迅速發展,激發了瓜分殖民地的狂潮,促進了西歐各國國內市場的統一和世界市場的形成,推動了海外貿易的發展,引發了世界性的商業革命。西歐自此進入封建社會的瓦解時期,向資本主義過渡,早期的重商主義也開始興起。中國卻一直以天朝自居,固守大陸文明,漠視海權,閉關鎖國,對巨大的海洋利益、海外利益和地緣戰略機遇絲毫不感興趣,主動放棄了成為世界海洋大國、海洋強國的歷史性機會,這是一個歷史性的錯誤。清朝政府不僅在處理蘭芳共和國問題上鑄下大錯,而且在涉及海外利益的戰略問題上昏招、敗招、損招迭出,嚴重損害了中國的地緣戰略環境。略舉三例:

 

(海參崴。圖片來源自網路)

 

一是中國喪失了在東北的港口海參崴。清康熙年間清政府和沙俄簽訂了《尼布楚條約》,明確訂明海參崴屬中國。1858年,沙俄通過第二次鴉片戰爭,迫使中國簽定不平等的《璦琿條約》,令中國失去了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即外東北)約6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性割讓領土最多的條約。《璦琿條約》使中國領土、主權和戰略環境蒙受重大損害,而俄國卻從中獲得巨大的領土利益和黑龍江、烏蘇里江的航行權,以及通往太平洋的出海口。正如恩格斯在《俄國在遠東的成功》一文中所說,俄國不費一槍一彈「從中國奪取了一塊大小等於法德兩國面積的領土和一條同多瑙河一樣長的河流」。

 

二是中國喪失進入日本海的出海口。1860年冬天,趁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危,沙俄逼迫清政府簽署了《中俄北京條約》,像切西瓜一樣切走了烏蘇里江以東40多萬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相當於今天黑龍江全省面積。

 

三是明清兩朝屬國琉球被日本侵佔。琉球王國位於中國臺灣島和日本九州之間,蜿蜒1000公里,總面積3600平方公里,是整個東亞海岸線上最為黃金的樞紐要道,有豐富的漁業和種植資源,單是金槍魚等水產,幾百年來就享譽世界。1877年4月,三名雙眼紅腫的琉球使者,歷經千難萬險,來到福州見到閩浙總督何璟,邊哭邊送上琉球國王的求援信。大吃一驚的清王朝,這才知道這個已經持續了六年的陰謀——日本吞併琉球。清廷訓令駐日公使何如璋立刻交涉。何在談判桌上十分強硬,為保住琉球,他主張中國戰艦保衛琉球。何清楚日本當時海軍不過4000多人,僅15艘兵船,中國完全可以打敗日本。但朝廷認為,區區琉球小國,讓日本拿去又如何?日本膽子由此越來越大,1879年3月25日,日軍把琉球國王尚泰劫持到東京,將琉球更名為日本沖繩縣。琉球亡國次年,當年來華求救的琉球使者林世功,憤然自盡在清朝總理衙門前,留下一份《以死乞師》的遺書,其字字句句,都催人淚下。但多少眼淚,都叫不醒清政府!

 

試想一想,如乾隆當時不拒絕蘭芳共和國加入中國的請求,現在的南海是什麼格局?如果中國今天仍然擁有海參崴和進入日本海的出海口,中國會擁有多麼優越的海權優勢?

 

(作者曾任北京外交學院黨委書記兼常務副院長、中國駐辛巴威大使、駐蘇利南共和國大使、駐美國舊金山總領事)

 

「三策智庫」是第一個由媒體人組成的跨地區學術團體,包括兩岸三地、新加坡、馬來西亞和日本的媒體高層主管、政治評論家、專欄作家和資深記者等。

 

「三策智庫網」是三策智庫所成立的官方網站,以時事評論為主打,兼顧文化和時尚。對喜歡看、喜歡寫國際評論的人來說,這是一個值得選擇的選擇。  

加入好友
優傳媒 版權所有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著作權與轉載授權 / 合作夥伴 / 法律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