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傳記》劉師舜(十)加拿大放棄在華一切不平等權利 - umedia 優傳媒  

新聞 / 談古論今
名人傳記》劉師舜(十)加拿大放棄在華一切不平等權利
2020-03-25 10:49:00
A+
A
A-

劉師舜大使。(圖/作者劉敦仁提供)

 

作者/劉敦仁

 

《優傳媒刊介》

劉師舜(1900~1996)大使,中華民國著名外交官,中華民國與加拿大關係奠基者,二次世界大戰後廢除不平等條約第一人。曾任加拿大公使、大使,外交部政務次長、聯合國代表團副團長兼託管理事會首席代表、墨西哥大使。退休後致力於中國典籍、詩詞之英譯,享譽國際。

 

劉師舜早年畢業於清華大學預備科,後以美國退還中國之庚子賠款赴美留學,先後獲得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學士、哈佛大學碩士、哥倫比亞國際公法博士(1925年3月)等學位。劉大使學貫中西,溫文儒雅,畢生對開拓中國外交關係及開展中西文化交流,有不可磨滅之貢獻。惜因人事傾軋,劉大使個性耿介,雖輩份、事功皆在蔣廷黻、葉公超之上,1958年被以不明原因、無退休金逼退,劉大使默默承受,含恨在美以著述終老。

 

其長侄劉敦仁先生勤於探索蒐羅,窮十年之力寫成劉師舜傳記,以遂心願。書中有關中國外交史之照片、文件、書信等珍貴史料極為豐富,有關外交關係之突破、經營、委屈求全等諸般情節,即在今日亦深富啓發,至於劉大使之政壇際遇更可窺當年官場文化,無不耐人尋味,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中華民國近代外交史鉅著。

 

《優傳媒》獲作者授權,即日起選録有關劉大使事功章節,每周三見刋,以饗讀者。

 

十、加拿大放棄在華一切不平等權利

 

由於加拿大為大英帝國屬地,所以在華領土上享有的條約權利,基本上都是根據中英兩國所簽訂的條約。一九四三年中英就條約內關於領事裁判權的規定,已經因為新約的簽訂而廢除。所以加拿大在華所享有的領事裁判權也自然停止。

 

但是加拿大在自1926年所謂西敏寺法案 (Statute of Westminster)成立後,在各種國際場合中,幾乎都會極力伸張其外交獨立自主的權益。直至1931年這一法案正式授權加拿大有充分的法律自主權。

金.麥堅齊在倫敦簽署相關法律的場景。(圖/加拿大國家圖書館提

 

中華民國和加拿大簽訂兩國領事裁判權協定是在加拿大首都渥太華舉行。加方為總理兼外交部長金.麥堅齊,中方則由當時駐加拿大全權大使劉師舜代表兩國簽字並立即生效。開創了中加兩國簽署的第一份官方合作檔,有益於兩國外交工作的直接開展,尤其是對加拿大方面,它將在國際舞臺上以獨立自主的國家形象出現,意義非凡。

 

劉師舜在他的《出使加拿大回憶》一書中,特地將改檔全部附錄在書後,由於上世紀七十年代,臺灣印刷的技術仍然較為落後,該協議的英文版本幾乎模糊得無法閱讀。我借此機會,將該協定文本附錄於下,供讀者參考:

1944年劉師舜和加拿大首相金.麥堅齊在渥太華簽署兩國廢除在華領事裁判權協定。(圖/作者劉敦仁提供)

 

協定簽署後,加拿大首相金.麥堅齊與劉師舜握手相互祝賀。(圖/作者劉敦仁提供)

 

 

 

 

 

 

檔後面附有劉師舜大使致加拿大首相兼外交部長金.麥堅齊的函件,就中英兩國在1943年1月11日簽訂換文後,對華所放棄的一切權利,加拿大同樣予以放棄,並在當天簽訂兩國協定後生效。

 

與此同時,加拿大總理兼外交部長金.麥堅齊也以同樣內容,致函中華民國駐加拿大全權大使劉師舜予以確認:

 

 

1944年4月15日美國紐約時報,為此還特地發佈新聞刊登,劉師舜全權大使代表中華民國與加拿大首相金.麥堅齊於14日晚在渥太華簽訂廢除在華領事裁判權協定,是繼英美兩國與中華民國簽署廢除裁判權協議後的又一西方國家放棄在華的所有不平等權益:

自此兩國邁入外交關係的新臺階,加拿大總理和蔣中正主席伉儷,通過宋美齡而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在收到加拿大總理1944年4月14日的電報後,宋美齡於4月19日,親筆給加拿大總理發了一封有四頁之長的私人函件。內容如同是兩位多年深交朋友之間的交談,從讚揚加拿大美麗國度及新鮮空氣到因濃霧聞名的霧都重慶及其潮濕天氣,到蔣中正感染肺炎而折騰了好幾周等等,充分展現兩國元首之間的友情已成莫逆之交,期待在戰爭勝利後共同慶祝。宋美齡還特地將一尊有兩百年歷史的花瓶贈送給加拿大總理,按照年份應該是乾隆時期的藝術品。宋美齡還建議加拿大總理可以將該花瓶和總理的母親照片一併放置在他官邸最顯著的地方,並插上鮮花,相得益彰。

蔣夫人致加拿大首相的親筆信,保存在加拿大國家檔案館。(圖/作者劉敦仁提供)

 

從四月到十月之間,雙方繼續不斷地借著書信往來保持密切聯繫,一直到十月九日感恩節當天,加拿大總理,給宋美齡發了一封長達三頁的私人信件,信中對宋美齡的健康表達慰問,並預祝她能早日康復。總理甚至和回國述職的歐瀾德大使商談,如何能安排宋美齡到加拿大的冰川勝地班芙休養,也可以到太平洋西海岸不列顛哥倫比亞省養病。對待宋美齡的關切勝過家人。

 

他還告訴宋美齡,其贈送的瓷花瓶和母親照片並列,而且趁前往英國公幹的時候,特地攜回他母親最喜愛的百合花種子,栽培成長後插在花瓶中。

 

信中洋溢著加拿大首相對中華民國元首夫婦無與倫比的關懷和敬仰。 

 

由於宋美齡在十月份又回到紐約,加拿大總理給她發了祝賀雙十國慶日的電報。電報中特別提到對中國人民,對蔣中正元帥和她表示祝福。這封電報是發到紐約哥倫比亞長老會醫療中心。當時蔣夫人正在醫院接受治療,並先告知將有長信寄到醫院:

加拿大首相致蔣夫人電報。(圖/加拿大國家檔案館提供)

加拿大總理給蔣夫人發的私人信件,原文是親筆撰寫,存檔的是用打字機打出來的,所以沒有總理的簽名。(圖/加拿大國家檔案館提供)

 

作者簡介

劉敦仁,出生於上海,幼年時隨父母遷居臺灣,在臺灣修畢大學後,負笈西班牙,專研西班牙文學及世界藝術史,後移居義大利,在梵蒂岡擔任大公會新聞辦公室中文組工作,工作結束後,入羅馬大學研習宗教考古,專題為羅馬的地下古墓。

 

1960年代曾任聯合報駐馬德里及羅馬特派員,撰寫歐洲文化藝術航訊,頗富盛名。 其後因工作需要,移居加拿大,先後在多倫多大學和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繼續西班牙文學研究,隨後在加拿大從事教學工作,並赴英國及上海等地講學逾14年。

 

1978年第一次作大陸之行,此行使他決定放棄教學工作,而轉為文化交流,進行美國、加拿大和大陸之間的教育和文化交流工作迄今。

 

2012年是中華民族建立共和百周年的一年, 他特地邀請了六十餘位辛亥先輩後裔執筆撰文, 並彙編成《民族魂》一書出版。近作外交耆宿劉師舜大使的傳記,是他費時十年的心血結晶。         

劉師舜大使。(圖/作者劉敦仁提供)

 

作者/劉敦仁

 

《優傳媒刊介》

劉師舜(1900~1996)大使,中華民國著名外交官,中華民國與加拿大關係奠基者,二次世界大戰後廢除不平等條約第一人。曾任加拿大公使、大使,外交部政務次長、聯合國代表團副團長兼託管理事會首席代表、墨西哥大使。退休後致力於中國典籍、詩詞之英譯,享譽國際。

 

劉師舜早年畢業於清華大學預備科,後以美國退還中國之庚子賠款赴美留學,先後獲得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學士、哈佛大學碩士、哥倫比亞國際公法博士(1925年3月)等學位。劉大使學貫中西,溫文儒雅,畢生對開拓中國外交關係及開展中西文化交流,有不可磨滅之貢獻。惜因人事傾軋,劉大使個性耿介,雖輩份、事功皆在蔣廷黻、葉公超之上,1958年被以不明原因、無退休金逼退,劉大使默默承受,含恨在美以著述終老。

 

其長侄劉敦仁先生勤於探索蒐羅,窮十年之力寫成劉師舜傳記,以遂心願。書中有關中國外交史之照片、文件、書信等珍貴史料極為豐富,有關外交關係之突破、經營、委屈求全等諸般情節,即在今日亦深富啓發,至於劉大使之政壇際遇更可窺當年官場文化,無不耐人尋味,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中華民國近代外交史鉅著。

 

《優傳媒》獲作者授權,即日起選録有關劉大使事功章節,每周三見刋,以饗讀者。

 

十、加拿大放棄在華一切不平等權利

 

由於加拿大為大英帝國屬地,所以在華領土上享有的條約權利,基本上都是根據中英兩國所簽訂的條約。一九四三年中英就條約內關於領事裁判權的規定,已經因為新約的簽訂而廢除。所以加拿大在華所享有的領事裁判權也自然停止。

 

但是加拿大在自1926年所謂西敏寺法案 (Statute of Westminster)成立後,在各種國際場合中,幾乎都會極力伸張其外交獨立自主的權益。直至1931年這一法案正式授權加拿大有充分的法律自主權。

金.麥堅齊在倫敦簽署相關法律的場景。(圖/加拿大國家圖書館提

 

中華民國和加拿大簽訂兩國領事裁判權協定是在加拿大首都渥太華舉行。加方為總理兼外交部長金.麥堅齊,中方則由當時駐加拿大全權大使劉師舜代表兩國簽字並立即生效。開創了中加兩國簽署的第一份官方合作檔,有益於兩國外交工作的直接開展,尤其是對加拿大方面,它將在國際舞臺上以獨立自主的國家形象出現,意義非凡。

 

劉師舜在他的《出使加拿大回憶》一書中,特地將改檔全部附錄在書後,由於上世紀七十年代,臺灣印刷的技術仍然較為落後,該協議的英文版本幾乎模糊得無法閱讀。我借此機會,將該協定文本附錄於下,供讀者參考:

1944年劉師舜和加拿大首相金.麥堅齊在渥太華簽署兩國廢除在華領事裁判權協定。(圖/作者劉敦仁提供)

 

協定簽署後,加拿大首相金.麥堅齊與劉師舜握手相互祝賀。(圖/作者劉敦仁提供)

 

 

 

 

 

 

檔後面附有劉師舜大使致加拿大首相兼外交部長金.麥堅齊的函件,就中英兩國在1943年1月11日簽訂換文後,對華所放棄的一切權利,加拿大同樣予以放棄,並在當天簽訂兩國協定後生效。

 

與此同時,加拿大總理兼外交部長金.麥堅齊也以同樣內容,致函中華民國駐加拿大全權大使劉師舜予以確認:

 

 

1944年4月15日美國紐約時報,為此還特地發佈新聞刊登,劉師舜全權大使代表中華民國與加拿大首相金.麥堅齊於14日晚在渥太華簽訂廢除在華領事裁判權協定,是繼英美兩國與中華民國簽署廢除裁判權協議後的又一西方國家放棄在華的所有不平等權益:

自此兩國邁入外交關係的新臺階,加拿大總理和蔣中正主席伉儷,通過宋美齡而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在收到加拿大總理1944年4月14日的電報後,宋美齡於4月19日,親筆給加拿大總理發了一封有四頁之長的私人函件。內容如同是兩位多年深交朋友之間的交談,從讚揚加拿大美麗國度及新鮮空氣到因濃霧聞名的霧都重慶及其潮濕天氣,到蔣中正感染肺炎而折騰了好幾周等等,充分展現兩國元首之間的友情已成莫逆之交,期待在戰爭勝利後共同慶祝。宋美齡還特地將一尊有兩百年歷史的花瓶贈送給加拿大總理,按照年份應該是乾隆時期的藝術品。宋美齡還建議加拿大總理可以將該花瓶和總理的母親照片一併放置在他官邸最顯著的地方,並插上鮮花,相得益彰。

蔣夫人致加拿大首相的親筆信,保存在加拿大國家檔案館。(圖/作者劉敦仁提供)

 

從四月到十月之間,雙方繼續不斷地借著書信往來保持密切聯繫,一直到十月九日感恩節當天,加拿大總理,給宋美齡發了一封長達三頁的私人信件,信中對宋美齡的健康表達慰問,並預祝她能早日康復。總理甚至和回國述職的歐瀾德大使商談,如何能安排宋美齡到加拿大的冰川勝地班芙休養,也可以到太平洋西海岸不列顛哥倫比亞省養病。對待宋美齡的關切勝過家人。

 

他還告訴宋美齡,其贈送的瓷花瓶和母親照片並列,而且趁前往英國公幹的時候,特地攜回他母親最喜愛的百合花種子,栽培成長後插在花瓶中。

 

信中洋溢著加拿大首相對中華民國元首夫婦無與倫比的關懷和敬仰。 

 

由於宋美齡在十月份又回到紐約,加拿大總理給她發了祝賀雙十國慶日的電報。電報中特別提到對中國人民,對蔣中正元帥和她表示祝福。這封電報是發到紐約哥倫比亞長老會醫療中心。當時蔣夫人正在醫院接受治療,並先告知將有長信寄到醫院:

加拿大首相致蔣夫人電報。(圖/加拿大國家檔案館提供)

加拿大總理給蔣夫人發的私人信件,原文是親筆撰寫,存檔的是用打字機打出來的,所以沒有總理的簽名。(圖/加拿大國家檔案館提供)

 

作者簡介

劉敦仁,出生於上海,幼年時隨父母遷居臺灣,在臺灣修畢大學後,負笈西班牙,專研西班牙文學及世界藝術史,後移居義大利,在梵蒂岡擔任大公會新聞辦公室中文組工作,工作結束後,入羅馬大學研習宗教考古,專題為羅馬的地下古墓。

 

1960年代曾任聯合報駐馬德里及羅馬特派員,撰寫歐洲文化藝術航訊,頗富盛名。 其後因工作需要,移居加拿大,先後在多倫多大學和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繼續西班牙文學研究,隨後在加拿大從事教學工作,並赴英國及上海等地講學逾14年。

 

1978年第一次作大陸之行,此行使他決定放棄教學工作,而轉為文化交流,進行美國、加拿大和大陸之間的教育和文化交流工作迄今。

 

2012年是中華民族建立共和百周年的一年, 他特地邀請了六十餘位辛亥先輩後裔執筆撰文, 並彙編成《民族魂》一書出版。近作外交耆宿劉師舜大使的傳記,是他費時十年的心血結晶。         

加入好友
優傳媒 版權所有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著作權與轉載授權 / 合作夥伴 / 法律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