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懷恩》 老彭看世界──AI大戰,鹿死誰手? - umedia 優傳媒  

新聞 / 百家爭鳴
彭懷恩》 老彭看世界──AI大戰,鹿死誰手?
2020-03-12 07:00:00
A+
A
A-

 

疫情終將過去,但AI的全球大戰,才剛開始,且成為未來三十年世界霸權之誰屬的關鍵。(圖/作者彭懷恩提供)

作者/彭懷恩

 

新冠疫情,全球發燒,台灣表現令國際驚艷。日本媒體更大讚唐鳯IT大臣,將數位科技運用於口罩配置的做法,足令日本官僚汗顏。其實,這就是人工智慧(AI)的實力展現!

 

疫情終將過去,但AI的全球大戰,才剛開始,且成為未來三十年世界霸權之誰屬的關鍵。

 

美國紐約大學史登商學院教授,知名的定量未來學者艾美.韋伯(Amy Webb)的新書《AI未來賽局》(The Big Nine)就是探討這敏感的問題。她預測中美AI競爭下,可能有三種情況:

1.樂觀:中美競合,組成「全球增強智慧聯盟」。 

2.務實:美國科技公司持續進步,但就國家實力論,是中國領先。

3.悲觀:中國人工智能王朝建立,美國節節敗退。

 

這本書先回顧人工智能的半世紀發展歷程,並探討是否會出現超越人類智慧,無法控制的「機器人」,及其引發的倫理問題。

 

二十一世紀初,推動數位科技變革的,是艾美.韋伯所說的”Big Nine”(九大公司)。其中美六家,中國三家,分別是:

1. G-MAFIA(谷歌、亞馬遜、蘋果、IBM、微軟、臉書)

2. BAT (百度、阿里巴巴、騰訊)

 

這九大巨頭是經歷殘酷市場競爭,優勝劣敗淘汰賽的贏家,成為全球主宰人工智能發展的霸主。

 

九家公司的創業菁英,可能都懷抱著強烈的利他主義及理想抱負,希望數位革命為人類帶來更光明的前途!可是,誠如艾美.韋伯所說的:

「問題在於,外部的力量正在壓迫這九大科技巨頭,合力破壞AI業界對未來的最佳計畫」 。

 

在美國,無情的市場需求,追求短期獲利,使得長期計畫無法進行。至於美國政府,則對人工智能的未來,非但沒有國家級戰略,來建立內部組織及國際合作的聯盟,反而把研發外包給商界。政府的AI政策,擔心機器人會造成更多失業問題,而橫加阻止。

 

在中國,人工智慧的發展軌跡,受到政府的雄心壯志所控制,希望到2030年成為人工智慧全球領導者。因此,百度、騰訊和阿里巴巴都必須聽命北京,配合這大戰略而行事。由於中國擁大十四億人口,使得他們能夠控制數位時代最多,也最重要的「使用者資料」。

 

基此,無論是圖形辨識演算法或人民網購、社群媒體中的談話等等,都有助於BAT打造一流的人工智慧系統。

 

為什麼艾美.韋伯會擔心美國將在這場AI的競爭失利?

 

簡單的說,美政府與G-MAFIA科技公司之間,並非協同作戰。相對的,中國政府則關注BAT的有沒有配合中國夢的願景,包括一帶一路的全球布局。

 

艾美.韋伯站在美國人的立場,疾呼美國必須有英雄出來,防止中國在AI競爭上取得領導地位!她擔心中國不僅贏了美國,也全面控制了這世界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的發展,建立一元化極權的體系。

 

筆者認為,這觀點是太戲劇性!

 

作者顯然忽視,在美國、中國以外世界的AI發展,例如日本在自動化機器人的研發,歐盟在個人資料保護上的管制實踐,印度在AI醫療生技上的進步等等,這都以制衡及減緩美中的兩極對立。

 

再者,台灣許多高科技廠商,如台積電等,在這場AI大戰中也扮演重要角色。他們亦能促成中美競爭朝向樂觀方向發展。   

 

作者簡介

彭懷恩,現任世新大學新聞系兼任客座教授,曾任世新大學新聞系主任、新聞傳播學院院長,及中國時報主筆、時報雜誌總編輯。

 

疫情終將過去,但AI的全球大戰,才剛開始,且成為未來三十年世界霸權之誰屬的關鍵。(圖/作者彭懷恩提供)

作者/彭懷恩

 

新冠疫情,全球發燒,台灣表現令國際驚艷。日本媒體更大讚唐鳯IT大臣,將數位科技運用於口罩配置的做法,足令日本官僚汗顏。其實,這就是人工智慧(AI)的實力展現!

 

疫情終將過去,但AI的全球大戰,才剛開始,且成為未來三十年世界霸權之誰屬的關鍵。

 

美國紐約大學史登商學院教授,知名的定量未來學者艾美.韋伯(Amy Webb)的新書《AI未來賽局》(The Big Nine)就是探討這敏感的問題。她預測中美AI競爭下,可能有三種情況:

1.樂觀:中美競合,組成「全球增強智慧聯盟」。 

2.務實:美國科技公司持續進步,但就國家實力論,是中國領先。

3.悲觀:中國人工智能王朝建立,美國節節敗退。

 

這本書先回顧人工智能的半世紀發展歷程,並探討是否會出現超越人類智慧,無法控制的「機器人」,及其引發的倫理問題。

 

二十一世紀初,推動數位科技變革的,是艾美.韋伯所說的”Big Nine”(九大公司)。其中美六家,中國三家,分別是:

1. G-MAFIA(谷歌、亞馬遜、蘋果、IBM、微軟、臉書)

2. BAT (百度、阿里巴巴、騰訊)

 

這九大巨頭是經歷殘酷市場競爭,優勝劣敗淘汰賽的贏家,成為全球主宰人工智能發展的霸主。

 

九家公司的創業菁英,可能都懷抱著強烈的利他主義及理想抱負,希望數位革命為人類帶來更光明的前途!可是,誠如艾美.韋伯所說的:

「問題在於,外部的力量正在壓迫這九大科技巨頭,合力破壞AI業界對未來的最佳計畫」 。

 

在美國,無情的市場需求,追求短期獲利,使得長期計畫無法進行。至於美國政府,則對人工智能的未來,非但沒有國家級戰略,來建立內部組織及國際合作的聯盟,反而把研發外包給商界。政府的AI政策,擔心機器人會造成更多失業問題,而橫加阻止。

 

在中國,人工智慧的發展軌跡,受到政府的雄心壯志所控制,希望到2030年成為人工智慧全球領導者。因此,百度、騰訊和阿里巴巴都必須聽命北京,配合這大戰略而行事。由於中國擁大十四億人口,使得他們能夠控制數位時代最多,也最重要的「使用者資料」。

 

基此,無論是圖形辨識演算法或人民網購、社群媒體中的談話等等,都有助於BAT打造一流的人工智慧系統。

 

為什麼艾美.韋伯會擔心美國將在這場AI的競爭失利?

 

簡單的說,美政府與G-MAFIA科技公司之間,並非協同作戰。相對的,中國政府則關注BAT的有沒有配合中國夢的願景,包括一帶一路的全球布局。

 

艾美.韋伯站在美國人的立場,疾呼美國必須有英雄出來,防止中國在AI競爭上取得領導地位!她擔心中國不僅贏了美國,也全面控制了這世界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的發展,建立一元化極權的體系。

 

筆者認為,這觀點是太戲劇性!

 

作者顯然忽視,在美國、中國以外世界的AI發展,例如日本在自動化機器人的研發,歐盟在個人資料保護上的管制實踐,印度在AI醫療生技上的進步等等,這都以制衡及減緩美中的兩極對立。

 

再者,台灣許多高科技廠商,如台積電等,在這場AI大戰中也扮演重要角色。他們亦能促成中美競爭朝向樂觀方向發展。   

 

作者簡介

彭懷恩,現任世新大學新聞系兼任客座教授,曾任世新大學新聞系主任、新聞傳播學院院長,及中國時報主筆、時報雜誌總編輯。

加入好友
優傳媒 版權所有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著作權與轉載授權 / 合作夥伴 / 法律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