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長柯文哲第一任就提出「8年5萬戶」的社會住宅目標。(圖/台北市政府提供)
優傳媒記者胡智凱/台北報導
台北市長柯文哲當年提出8年5萬戶的社會住宅政策目標,如今北市都發局官網卻顯示目標戶數只有19,876戶,遭媒體質疑「縮水」。對此都發局澄清,官網所顯示的,其實是經過盤點、即將具體施工的「興建目標戶數」,而當初柯文哲的政見目標並未改變。
「台北居,大不易」,許多民眾無法面對居高不下的台北房價,於是轉而關心相對實惠的社會住宅,柯文哲因此在市長第一任期提出「8年5萬戶」的社會住宅政見目標,藉此吸引選民注意。
不過,台北市都發局「社會住宅興建計畫及戰情中心」網頁上卻顯示,目標戶數只有19,876戶,明顯跟「8年5萬戶」不符,因此遭媒體痛批「縮水」,並質疑柯文哲社會住宅政見「跳票」。
都發局「社會住宅興建計畫及戰情中心」網頁顯示目標戶數為19,876戶、預算執行進度為19.41%,引發外界質疑。(圖/取自都發局官網)
對此都發局澄清,網頁是為了服務那些想要抽籤社會住宅的民眾,因此上頭的目標戶數是針對「經過盤點、即將具體施工」的社會住宅興建案進行統計,是較為具體的戶數,所以數額才顯得比較少,也不代表這就是最終的目標。
都發局強調,網頁上的戶數其實還會持續增加,所有經過評估和盤點,即將進行建設的,就會加進去;至於柯文哲當初提出的8年5萬戶目標,都發局強調並未因此而有所改變。
另外,有媒體質疑網頁上的預算執行進度只有19.41%,認為執行效率太差。
對此都發局也澄清,這個統計數字是把一個個不同的社會住宅預算案加總在一起,但嚴格上應該要個別案子分開檢視才對;因為每個社會住宅預算案的立案時間不同、執行時程也不同,其實很多案子早就已經完工,執行率是100%,但跟才剛立案的加總在一起,整體百分比就降低。
都發局坦承,用這種計算方法,且持續有新的社會住宅預算案加入,預算執行進度永遠都不可能達到100%,因此會研擬修正算法或是在網頁上加註提醒,以免被誤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