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祥蔚說歷史》台灣血皇帝--清朝霧峰武將林文察的投名狀故事 - umedia 優傳媒  

新聞 / 焦點內容
賴祥蔚說歷史》台灣血皇帝--清朝霧峰武將林文察的投名狀故事
2020-02-24 11:00:00
A+
A
A-

《台灣血皇帝》是台藝大廣電系教授賴祥蔚精心完成的歷史小說。(圖/取自賴祥蔚臉書)

 

優傳媒記者胡智凱/專訪

 

《台灣血皇帝》是台藝大廣電系教授賴祥蔚精心寫成的歷史小說,講述霧峰林家第五代傳人林文察在中國大陸南征北討的傳奇故事。林文察這一生可說是台灣人悲情歷史的縮影,就算英勇殺敵、精忠報國,但依舊遭人猜忌,最後被設計陷害,戰到屍骨無存。

 

愛台灣怎能不識「林文察」?

 

賴祥蔚說:「愛台灣的方式之一,當然就是要正確認識台灣史!」

 

賴祥蔚認為,現在民進黨政府比較重視台灣光復之後例如二二八、白色恐怖的歷史;但台灣光復之前也有很多很精彩的歷史,他說:「像林文察這樣的傳奇人物,竟然沒有幾個人知道,就比較可惜。」

 

賴祥蔚指出,林文察為了報殺父之仇而手刃世敵,之後為了避免連累家族,於是向朝廷自首,並「戴罪立功」,親率家兵遠赴大陸替清王朝作戰,經常「以少勝多」痛擊太平天國,不僅成為閩浙總督左宗棠的得力大將,甚至在34歲的時候,就因戰功官拜從一品的「福建陸路提督」(類似福建戰區陸軍司令)。

 

賴祥蔚強調,雖然清朝時期台灣人當到最高的官位是王得祿的浙江提督,但若以實權來看,因為當時台灣還沒獨立建省,所以林文察擔任的福建陸路提督亦管轄台灣。由於林文察手握重兵,加上家底厚實,更擁有私家兵工廠,所以他才是台灣本土實權最大的第一號人物。

 

賴祥蔚說:「林文察或許是因為不想與清廷開戰,造成生靈塗炭、血流成河,所以才沒有稱帝,但我認為林文察腦中一定有閃過當台灣皇帝的念頭,所以這本書取名叫做《台灣血皇帝》,希望藉此吸引讀者來認識這位大人物。」

 

賴祥蔚並且指出,《台灣血皇帝》是全面性地介紹那個風起雲湧的大時代,不只精雕細琢每個角色的個性,就連武器、戰法、生活方式、台灣各大家族的相互傾軋,都完整地呈現出來。

賴祥蔚查閱許多清宮奏摺跟史料,精心撰寫《台灣血皇帝》。(圖/胡智凱拍攝)

 

林文察戰功彪炳 遭奸人陷害屍骨無存

 

賴祥蔚表示,從林文察身上可以看到台灣人的縮影,夾在台灣與大陸、家族與國家之間,就算表現再好,也經常不被大陸人當作「自己人」看待。

 

賴祥蔚說,自己翻了很多清宮奏摺跟史料,發現時任按察使銜分巡台灣兵備道(類似台灣區長)的「丁曰健」經常寫奏摺批鬥林文察;然而,林文察是從一品的武官,丁曰健是正三品的文官,林文察的官階事實上比丁曰健還要高。

 

賴祥蔚對此分析,丁曰健其實是清廷派來專門「卡」林文察的,此外丁曰健是科舉出身的文人,早已不滿左宗棠帶著林文察靠戰功升官,搖身變成自己頂頭上司,所以丁曰健等一眾奸人要藉著批鬥林文察來給左宗棠下馬威。

 

賴祥蔚難掩遺憾地表示,在奸人屢進讒言之下,林文察為表忠心以避免禍連家族,所以率領部隊重返大陸與太平天國作戰,儘管他已經意識到可能有去無回,但仍是義無反顧,最後就以區區300壯士面對數萬敵軍,戰到屍骨無存,那年林文察才36歲。

 

賴祥蔚直言:「丁曰健他們那幫人應該是跟太平天國有勾串,一方面借刀殺了林文察,二方面也唯有讓太平之亂持續下去,他們才能繼續升官發財,合理懷疑兩派勢力聯手設下陷阱,謀害林文察。」

 

不過賴祥蔚也說,由於林文察的屍體始終沒有找到,所以他在書中埋下伏筆,林文察未必就是戰死異鄉,吸引讀者遐思。

 

賴祥蔚展現「斜槓人生」 《台灣血皇帝》計畫登上大螢幕

 

賴祥蔚教授相當多才多藝,同時具備水土保持、政治、傳播等專業,近年更把觸角伸向台灣史與藝文創作,向時下年輕人充分展現什麼叫做「斜槓人生」。

 

賴祥蔚笑說:「其實每個人都可以興趣廣泛,像我很喜歡看歷史小說,而且我任教於台藝大,雖然在影視製作上,我不擅長拍攝,但我可以寫呀!而且也計畫把《台灣血皇帝》從小說改編成劇本,再登上大螢幕!」

 

賴祥蔚並且強調,《台灣血皇帝》是真正台灣人的故事,族群涵蓋閩南人、客家人,甚至原住民。

 

賴祥蔚說:「林文察的部隊有一半以上都是原住民,包括平埔族跟泰雅族,林文察的救命恩人則是一位客家人,所有人在林文察號召下團結一心地『反攻大陸』,故事真的是非常精彩,一定要介紹給台灣人知道!」

《台灣血皇帝》是台藝大廣電系教授賴祥蔚精心完成的歷史小說。(圖/取自賴祥蔚臉書)

 

優傳媒記者胡智凱/專訪

 

《台灣血皇帝》是台藝大廣電系教授賴祥蔚精心寫成的歷史小說,講述霧峰林家第五代傳人林文察在中國大陸南征北討的傳奇故事。林文察這一生可說是台灣人悲情歷史的縮影,就算英勇殺敵、精忠報國,但依舊遭人猜忌,最後被設計陷害,戰到屍骨無存。

 

愛台灣怎能不識「林文察」?

 

賴祥蔚說:「愛台灣的方式之一,當然就是要正確認識台灣史!」

 

賴祥蔚認為,現在民進黨政府比較重視台灣光復之後例如二二八、白色恐怖的歷史;但台灣光復之前也有很多很精彩的歷史,他說:「像林文察這樣的傳奇人物,竟然沒有幾個人知道,就比較可惜。」

 

賴祥蔚指出,林文察為了報殺父之仇而手刃世敵,之後為了避免連累家族,於是向朝廷自首,並「戴罪立功」,親率家兵遠赴大陸替清王朝作戰,經常「以少勝多」痛擊太平天國,不僅成為閩浙總督左宗棠的得力大將,甚至在34歲的時候,就因戰功官拜從一品的「福建陸路提督」(類似福建戰區陸軍司令)。

 

賴祥蔚強調,雖然清朝時期台灣人當到最高的官位是王得祿的浙江提督,但若以實權來看,因為當時台灣還沒獨立建省,所以林文察擔任的福建陸路提督亦管轄台灣。由於林文察手握重兵,加上家底厚實,更擁有私家兵工廠,所以他才是台灣本土實權最大的第一號人物。

 

賴祥蔚說:「林文察或許是因為不想與清廷開戰,造成生靈塗炭、血流成河,所以才沒有稱帝,但我認為林文察腦中一定有閃過當台灣皇帝的念頭,所以這本書取名叫做《台灣血皇帝》,希望藉此吸引讀者來認識這位大人物。」

 

賴祥蔚並且指出,《台灣血皇帝》是全面性地介紹那個風起雲湧的大時代,不只精雕細琢每個角色的個性,就連武器、戰法、生活方式、台灣各大家族的相互傾軋,都完整地呈現出來。

賴祥蔚查閱許多清宮奏摺跟史料,精心撰寫《台灣血皇帝》。(圖/胡智凱拍攝)

 

林文察戰功彪炳 遭奸人陷害屍骨無存

 

賴祥蔚表示,從林文察身上可以看到台灣人的縮影,夾在台灣與大陸、家族與國家之間,就算表現再好,也經常不被大陸人當作「自己人」看待。

 

賴祥蔚說,自己翻了很多清宮奏摺跟史料,發現時任按察使銜分巡台灣兵備道(類似台灣區長)的「丁曰健」經常寫奏摺批鬥林文察;然而,林文察是從一品的武官,丁曰健是正三品的文官,林文察的官階事實上比丁曰健還要高。

 

賴祥蔚對此分析,丁曰健其實是清廷派來專門「卡」林文察的,此外丁曰健是科舉出身的文人,早已不滿左宗棠帶著林文察靠戰功升官,搖身變成自己頂頭上司,所以丁曰健等一眾奸人要藉著批鬥林文察來給左宗棠下馬威。

 

賴祥蔚難掩遺憾地表示,在奸人屢進讒言之下,林文察為表忠心以避免禍連家族,所以率領部隊重返大陸與太平天國作戰,儘管他已經意識到可能有去無回,但仍是義無反顧,最後就以區區300壯士面對數萬敵軍,戰到屍骨無存,那年林文察才36歲。

 

賴祥蔚直言:「丁曰健他們那幫人應該是跟太平天國有勾串,一方面借刀殺了林文察,二方面也唯有讓太平之亂持續下去,他們才能繼續升官發財,合理懷疑兩派勢力聯手設下陷阱,謀害林文察。」

 

不過賴祥蔚也說,由於林文察的屍體始終沒有找到,所以他在書中埋下伏筆,林文察未必就是戰死異鄉,吸引讀者遐思。

 

賴祥蔚展現「斜槓人生」 《台灣血皇帝》計畫登上大螢幕

 

賴祥蔚教授相當多才多藝,同時具備水土保持、政治、傳播等專業,近年更把觸角伸向台灣史與藝文創作,向時下年輕人充分展現什麼叫做「斜槓人生」。

 

賴祥蔚笑說:「其實每個人都可以興趣廣泛,像我很喜歡看歷史小說,而且我任教於台藝大,雖然在影視製作上,我不擅長拍攝,但我可以寫呀!而且也計畫把《台灣血皇帝》從小說改編成劇本,再登上大螢幕!」

 

賴祥蔚並且強調,《台灣血皇帝》是真正台灣人的故事,族群涵蓋閩南人、客家人,甚至原住民。

 

賴祥蔚說:「林文察的部隊有一半以上都是原住民,包括平埔族跟泰雅族,林文察的救命恩人則是一位客家人,所有人在林文察號召下團結一心地『反攻大陸』,故事真的是非常精彩,一定要介紹給台灣人知道!」

加入好友
優傳媒 版權所有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著作權與轉載授權 / 合作夥伴 / 法律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