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驚聲》 817萬票是為新型專政的加冕 - umedia 優傳媒  

新聞 / 百家爭鳴
山中驚聲》 817萬票是為新型專政的加冕
2020-01-14 07:00:00
A+
A
A-

「蔡英文」的名字是這座島嶼上的「恐懼的總和」,她只是這個恐懼的代名詞。(圖/翻攝自蔡英文臉書)

作者/張陌

上周末被填上的那個驚人的數字,給出了一個精準的意義:「蔡英文」的名字是這座島嶼上的「恐懼的總和」,她只是這個恐懼的代名詞。

 

開票總是有很多的解讀,最陳腔濫調的解讀就是台灣人用選票拒絕了北京,拒絕習近平的「一國兩制、台灣方案」,這是自由與民主的偉大勝利。從表象的層次上說,這個說法並無錯誤,在台灣這個小島,沒有人真的想要接受北京奉行的那個主義,以及這個主義之下的體制。

 

可是用對於自由民主的嚮往去解析這次選舉,卻完全失去了準頭,更是錯誤的認知。817萬票不是以某種正向的「嚮往」所能催出來的,蔡英文也並不能代表這種嚮往;它的背後是一種「恐懼」,讓人因它而逃竄,或說是一種「衝動」,讓人不由自主的行動。

 

這個「恐懼」就是:許多人覺得他們快要失去眼前的這個國家,無論它叫台灣或是中華民國,而這個「衝動」即是,對於所擁有的現狀的「自我保存衝動」,就像面臨死亡時,人與所有物種都會做出行動以逃離死亡的威脅一般。

 

對於「失去」與「死亡」的恐懼,讓八百多萬人決定投出一個重大的宣示:他們不想失去他們的國家。蔡英文恰巧是這個宣示的有效媒介或標的,而投給韓國瑜則無法清楚顯示他們的這個意志。

 

但為什麼不能說它就是對自由民主的禮讚、或是呼求呢?因為蔡英文這個實存的個人,並不是一位民主的鬥士,她只是前人在民主路程上奮鬥多年之後的一位收割者,更有甚者,她已反過頭來,成為民主與人權的戕害者與壓迫者。

 

反滲透法只是最近的例子罷了,這部法律馬上就要公布生效了,它對人權的傷害,雖然已被有識者看穿而大聲疾呼,但只有等它被真正施行,有實際案例發生後,更多的人才會理解它危害之深。而更早的案例則是各類「東廠」,特別是負責轉型正義的諸多機關:促轉會、黨產會,甚至是法務部、NCC、中選會、陸委會,都淪為鎮壓異己的政治工具。

 

由此可以反證,投給蔡英文並不是投給民主、由自,而是投給新型的「一黨專政」,投給一個還留存著些許民主聲望的專制政黨。

 

八百餘萬投票給蔡英文的選民,與1933年興登堡總統死後,決定投票把總統的權力交給總理希特勒的德國選民,是同一種選民。蔡英文當然不可能變成希特勒,但她訴求的跟希特勒當年訴求的是同一種情緒:她是一個意志堅定的強者,將會為保存這個身處危境的國家,奮鬥不懈!

 

德國人民當時覺得希特勒果敢而智慧,是那個顛簸的時代上天賜予德意志的拯救者,此刻的台灣人對於蔡英文也儼然有著這一種幻覺。他們以為,為了應付外部的危險,用民主的選票授予她對付那些準備瓦解、拆卸這個國家的潛伏者的權力,是必要而正義的。因此他們對於反滲透法,絲毫不以為忤。

 

香港的街頭示威,警察與抗議者的對抗,替她充分演繹了這一個國家遭逢滅頂危機的邏輯,那種亡國的恐懼,敦促著萬千選民,一一步入投票所,為她獨斷的權力進行史無前例的加冕。

 

不必太過複雜的思考,都可以知道,民主的真諦是多元與包容,將一個合法的總統候選人,汙衊為國家的敵人,正是對民主價值的玷汙與詆毀。而在這次選舉中,選民若將執政無力、政績不彰的蔡英文換下,反而是民主的表現,但選民卻在恐懼的裹脅下,用歷史新高的票數,去表揚一位僭主,去歌頌一個僭政。

 

從這裡已經可以讀出這次選舉真正的涵義,它並不是一次民主自由的偉大勝利,反而是民主的一次重大挫敗與倒退。但在北京的陰影裡,在習近平的巨像前,人們已經看不見蔡英文及民進黨對於民主的侵蝕與破壞,卻將它被轉譯成對於專制的抗拒、以及對自由與民主的一次確認!

 

台灣此刻真正的危機是,蔡英文有可能藉由八百餘萬所授予她的權力假象,進行更加殘酷的追殺,將仍然殘餘的所謂的「中國勢力」,包括政黨、媒體、若干與北京友好的機構、人士進行清洗,至少予以妖魔化、汙名化,讓他們喪失發聲的權利,以遂行長期的有民主外衣的專政統治。

 

到那個時候,如今這八百餘萬張彷彿是堅決而果斷投下的選票,可能頓時轉變為歷史訕笑的對象,人們也將否認,他們曾是其中的一分子!  

「蔡英文」的名字是這座島嶼上的「恐懼的總和」,她只是這個恐懼的代名詞。(圖/翻攝自蔡英文臉書)

作者/張陌

上周末被填上的那個驚人的數字,給出了一個精準的意義:「蔡英文」的名字是這座島嶼上的「恐懼的總和」,她只是這個恐懼的代名詞。

 

開票總是有很多的解讀,最陳腔濫調的解讀就是台灣人用選票拒絕了北京,拒絕習近平的「一國兩制、台灣方案」,這是自由與民主的偉大勝利。從表象的層次上說,這個說法並無錯誤,在台灣這個小島,沒有人真的想要接受北京奉行的那個主義,以及這個主義之下的體制。

 

可是用對於自由民主的嚮往去解析這次選舉,卻完全失去了準頭,更是錯誤的認知。817萬票不是以某種正向的「嚮往」所能催出來的,蔡英文也並不能代表這種嚮往;它的背後是一種「恐懼」,讓人因它而逃竄,或說是一種「衝動」,讓人不由自主的行動。

 

這個「恐懼」就是:許多人覺得他們快要失去眼前的這個國家,無論它叫台灣或是中華民國,而這個「衝動」即是,對於所擁有的現狀的「自我保存衝動」,就像面臨死亡時,人與所有物種都會做出行動以逃離死亡的威脅一般。

 

對於「失去」與「死亡」的恐懼,讓八百多萬人決定投出一個重大的宣示:他們不想失去他們的國家。蔡英文恰巧是這個宣示的有效媒介或標的,而投給韓國瑜則無法清楚顯示他們的這個意志。

 

但為什麼不能說它就是對自由民主的禮讚、或是呼求呢?因為蔡英文這個實存的個人,並不是一位民主的鬥士,她只是前人在民主路程上奮鬥多年之後的一位收割者,更有甚者,她已反過頭來,成為民主與人權的戕害者與壓迫者。

 

反滲透法只是最近的例子罷了,這部法律馬上就要公布生效了,它對人權的傷害,雖然已被有識者看穿而大聲疾呼,但只有等它被真正施行,有實際案例發生後,更多的人才會理解它危害之深。而更早的案例則是各類「東廠」,特別是負責轉型正義的諸多機關:促轉會、黨產會,甚至是法務部、NCC、中選會、陸委會,都淪為鎮壓異己的政治工具。

 

由此可以反證,投給蔡英文並不是投給民主、由自,而是投給新型的「一黨專政」,投給一個還留存著些許民主聲望的專制政黨。

 

八百餘萬投票給蔡英文的選民,與1933年興登堡總統死後,決定投票把總統的權力交給總理希特勒的德國選民,是同一種選民。蔡英文當然不可能變成希特勒,但她訴求的跟希特勒當年訴求的是同一種情緒:她是一個意志堅定的強者,將會為保存這個身處危境的國家,奮鬥不懈!

 

德國人民當時覺得希特勒果敢而智慧,是那個顛簸的時代上天賜予德意志的拯救者,此刻的台灣人對於蔡英文也儼然有著這一種幻覺。他們以為,為了應付外部的危險,用民主的選票授予她對付那些準備瓦解、拆卸這個國家的潛伏者的權力,是必要而正義的。因此他們對於反滲透法,絲毫不以為忤。

 

香港的街頭示威,警察與抗議者的對抗,替她充分演繹了這一個國家遭逢滅頂危機的邏輯,那種亡國的恐懼,敦促著萬千選民,一一步入投票所,為她獨斷的權力進行史無前例的加冕。

 

不必太過複雜的思考,都可以知道,民主的真諦是多元與包容,將一個合法的總統候選人,汙衊為國家的敵人,正是對民主價值的玷汙與詆毀。而在這次選舉中,選民若將執政無力、政績不彰的蔡英文換下,反而是民主的表現,但選民卻在恐懼的裹脅下,用歷史新高的票數,去表揚一位僭主,去歌頌一個僭政。

 

從這裡已經可以讀出這次選舉真正的涵義,它並不是一次民主自由的偉大勝利,反而是民主的一次重大挫敗與倒退。但在北京的陰影裡,在習近平的巨像前,人們已經看不見蔡英文及民進黨對於民主的侵蝕與破壞,卻將它被轉譯成對於專制的抗拒、以及對自由與民主的一次確認!

 

台灣此刻真正的危機是,蔡英文有可能藉由八百餘萬所授予她的權力假象,進行更加殘酷的追殺,將仍然殘餘的所謂的「中國勢力」,包括政黨、媒體、若干與北京友好的機構、人士進行清洗,至少予以妖魔化、汙名化,讓他們喪失發聲的權利,以遂行長期的有民主外衣的專政統治。

 

到那個時候,如今這八百餘萬張彷彿是堅決而果斷投下的選票,可能頓時轉變為歷史訕笑的對象,人們也將否認,他們曾是其中的一分子!  

加入好友
優傳媒 版權所有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著作權與轉載授權 / 合作夥伴 / 法律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