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婉真說故事》越戰美軍在台灣的重要記憶──台中美軍招待所即將消失 - umedia 優傳媒  

新聞 / 談古論今
陳婉真說故事》越戰美軍在台灣的重要記憶──台中美軍招待所即將消失
2020-01-08 07:00:00
A+
A
A-

美軍撤離後,台中美軍招待所一度由聯勤委外經營飯店,雖荒廢多年,結構無損。(圖/作者陳婉真攝)

 

作者/陳婉真

新年度的第二天,台灣發生黑鷹直升機失事的意外。隔天,台中市公民團體到市府陳情,要求保留見證50年代美軍駐台歷史的「台中美軍招待所」,並向市府提出訴願。

 

台中美軍招待所(又稱聯勤台中招待所),在去年9月台中市政府文資審議會議中,遭判定不符市定古蹟與歷史建築資格,面臨拆除改建為「非營利組織與志工發展中心」大樓,卻遭到多個非營利組織人士陳抗,並指責市府因為錢多,寧可毁掉台中市民的共同記憶與珍貴的文化資產,在市區大肆開發興建大樓,令人失望。

 

公民團體還找來退役美國老兵一起提起訴願,要求原地保留並予以活化,維護台中重要城市記憶。他們也將結合退役美軍向白宮請願,讓川普總統知道市府計畫摧毀台中美軍招待所的事。

 

為什麼要向白宮請願?原來根據美軍招待所的紀念碑文中記載,該美軍招待所是由美軍設計並撥款委託軍方興建,碑文全文如下: 「本部外事處新建台中美軍招待所,經協商美軍援顧問團籌撥軍建款興建,實為中美合作之良好表徵,茲際奠基,樂觀厥成,謹誌。 聯合勤務總司令部   石覺   總司令陸軍二級上將   中華民國五十一年五月   日」 。

 

後院還保留美軍設計的建築,屋頂上有煙囪是它的特色。(圖/作者陳婉真攝)

 

說起台中美軍招待所,就要從一九六零年代的越戰(1955-1975)說起。話說那個戒嚴的年代,政府究竟在做什麼,一般市井小民是不能過問的,特別是和戰爭有關的事,更是事關國防機密。也因此,直到今天,台灣人幾乎不知道台灣也曾是越戰的參戰國之一。

 

越戰期間,台灣是美軍重要的後勸補給中心及機械維修中心,其中占地1750公頃的清泉崗機場更是美軍在遠東地區最大的機場,是戰後利用日本人原先興建的機場予以擴建。1959年完工,1963年美軍開始進駐部隊,直到1979年美台斷交才撤出台灣。美軍前後駐防的16年間,它成為B-52轟炸機、F-4幽靈式戰機、KC-135加油機……各式主力戰機的重要起降機場。

 

越戰,是美國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參戰人數最多、影響最深遠的一次戰爭,從1961年美國開始投入戰爭,14年間美軍死亡58209人,受傷304000人,2千多人失蹤,不只重創美國國力,也引發全世界性的反越戰風潮。

 

雖然美國為避免中國全面介入越戰,始終不允許台灣以正規軍方式參戰,後勤支援則不在此限。而位居遠東最大機場清泉崗所在地的台中市,可以想見越戰對整個城市的影響有多大。

 

全盛時期渡假美軍絡驛於途,整條新闢的大雅路上,專門服務美軍的酒吧、夜店、旅館林立,連帶許多專門出租予酒吧女郎的全新套房也一棟一棟的豎立於稻田中,是有別於市區的越戰美軍集中處。而原本是一片稻田的美村路,也是因美軍招待所及附近的美僑新村而得名,附近多條道路如華美街、中美街等,都是因美僑駐紮而得名。

 

民進黨創黨時期的重要金主王朝鑫,每次路過美軍招待所,就會告訴身邊同行的人說,那塊地是他父親王家仁所有,他十幾歲時就被徵收改建了,「沒辦法,那個時代政府要你的土地,你能不給嗎?」

 

至於有沒有補償?補償金多少?他並不知情,但他清楚記得,小時候農忙時在招待所附近稻田搓草時,一路跪行在滿是泥濘的水田裡,經常會被美軍任意丟到田裡的銳利罐頭蓋割得皮開肉綻,那是越戰期間大量美軍駐紮台中的一景。

 

越戰美軍留下來的美誼游泳池,目前還是許多市民的運動休閒好去處。(圖/作者陳婉真攝)

 

美僑新村目前保留完整的只剩門牌五權西路一段198號的一棟,由台灣銀行代管,宿舍不遠處的「美誼溫水游泳池」,則是當年美軍專用泳池,目前還在營業中,設施都還保留當年的模樣。

 

由於那段期間駐台美軍人數極多,也有不少美軍和台灣人通婚,美軍宿舍不敷使用,腦筋動得快的建商於是仿照美軍宿舍的房屋格局,在附近興建大批雙拼二層樓庭園建築,這是台灣其他城市少見的房屋格局,直到今天仍舊大受歡迎。

 

美術館對面的美術園道商圈各式餐廳林立,絕大多數建築物都是類似的雙拼格局,近二十年來一直是深受觀光客及在地人喜愛的知名商圈。台中市的老店「劉麵包」,也是因應以麵包為主食的美軍眾多,在美軍的指導下,很長一段時間專營提供美軍麵包的生意。

 

台中市目前僅存的原汁原味美軍宿舍(圖/作者陳婉真攝)

 

至於和美軍結婚的台灣女性,為數更不少,我一位很要好的高中同學就是其中之一,1980年代我在美國因黑名單無法返鄉期間,經常到距離洛杉磯約三小時車程的 Lompoc 空軍基地拜訪老友,她隨便左鄰右舍招呼一聲,就可以招來五、六位台灣人伙伴,說台灣話、吃台灣料理,一點都不寂寞。有重要訊息請同學回台時傳遞,更是萬無一失,絕不會被搜身。

 

而這些成為美軍眷屬的台灣人,回台時只要到美軍內部購物中心(PX)買些化粧品或家電、日用品等,再到諸如郵局、銀行等機關向員工兜售,因為當年購買外國製造的泊來品極為不易,獲利很高,不但很快就可賺取來回機票費用,還可大量貼補家用;而專門販售這些泊來品的「委託行」也應運而生,在台灣各大都市都有委託行一條街,由於當時台灣經濟開始起飛,各家委託行的生意都很好。

 

美軍招待所空拍全景。(圖/「搶救台中美軍招待所聯盟」提供)

 

近年來一直致力於推動美軍招待所成為古蹟的「搶救台中美軍招待所聯盟」表示,占地2300坪的台中美軍招待所是全台僅存少數保留最完整的美軍招待所,其餘多已拆毁。

 

美軍撤離後交由國防部軍備局,曾經委外經營飯店,是很多老台中人婚宴聚會的場所,2006年停止營業閒置迄今,目前產權已移轉給台中市政府,市府決定拆除改建為社福大樓。

 

聯盟成員深不以為然,因為在台中市要找地興建大樓並不困難,但這樣一棟深具歷史意義的建物一旦拆除,等於把美軍在台中的歷史記憶一併拆毁,這是對文化資產極大的破壞,何況建物周邊的老樹成林,也都應一併保留。

 

美軍招待所對面就是近年很受年輕人歡迎的審計新村文創園區。(圖/作者陳婉真攝)

 

聯盟認為,近年來台中市政府在招待所對面的審計新村的活化方面,做得相當成功,每逢假日人潮擠爆,如果把美軍招待所稍作拉皮回復原先設計的格局,規劃成為台中歷史博物館,結合審計新村甚至科博館、國美館、孫立人紀念館、美術園道商圈等區塊,將是讓有「文化城」美譽的台中市名符其實,如果執意拆除,反而是切斷了當地的文化歷史脈絡,殊為可惜。

 

越戰是影響美國近代很重要的一場戰役,也讓美國在戰後國力由強轉弱,為了要維持冷戰時期的戰略優勢,美國決定聯合崛起中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以箝制蘇聯,因而有1979年的美中建交,美軍全面撤出台灣,越戰中全力幫助美軍的台灣反而成為犧牲品,這些歷史教訓對台灣人而言尤其重要。

 

請台中市政府三思,也請文化部介入,讓戰後對台中都市發展影響深遠的美軍在台歷史永遠保存,這是我們對後代的責任。  

 

 

作者簡介

陳婉真曾擔任《中國時報》記者、美國《美麗島週刊》創辦人、立法委員、國大代表、台灣產業文化觀光推展協會理事長、綠色台灣文教基金會執行長等職務。

 

她生於彰化縣,從小立志當新聞工作者,台灣師範大學畢業便後順利進入中國時報,仗義執言和使命必達、務實求真的精神,讓她在新聞界以犀利觀點聞名。

 

她在戒嚴時期挑戰禁忌,即投入政治改革,因此成為黑牢裡的政治犯,但是無畏無懼的堅持理想,不論藍綠執政,從不向威權低頭。

 

現在是自由撰稿人,想記錄主流媒體忽略的真實台灣故事,挖掘更多因為政權更迭而被埋沒的歷史。

美軍撤離後,台中美軍招待所一度由聯勤委外經營飯店,雖荒廢多年,結構無損。(圖/作者陳婉真攝)

 

作者/陳婉真

新年度的第二天,台灣發生黑鷹直升機失事的意外。隔天,台中市公民團體到市府陳情,要求保留見證50年代美軍駐台歷史的「台中美軍招待所」,並向市府提出訴願。

 

台中美軍招待所(又稱聯勤台中招待所),在去年9月台中市政府文資審議會議中,遭判定不符市定古蹟與歷史建築資格,面臨拆除改建為「非營利組織與志工發展中心」大樓,卻遭到多個非營利組織人士陳抗,並指責市府因為錢多,寧可毁掉台中市民的共同記憶與珍貴的文化資產,在市區大肆開發興建大樓,令人失望。

 

公民團體還找來退役美國老兵一起提起訴願,要求原地保留並予以活化,維護台中重要城市記憶。他們也將結合退役美軍向白宮請願,讓川普總統知道市府計畫摧毀台中美軍招待所的事。

 

為什麼要向白宮請願?原來根據美軍招待所的紀念碑文中記載,該美軍招待所是由美軍設計並撥款委託軍方興建,碑文全文如下: 「本部外事處新建台中美軍招待所,經協商美軍援顧問團籌撥軍建款興建,實為中美合作之良好表徵,茲際奠基,樂觀厥成,謹誌。 聯合勤務總司令部   石覺   總司令陸軍二級上將   中華民國五十一年五月   日」 。

 

後院還保留美軍設計的建築,屋頂上有煙囪是它的特色。(圖/作者陳婉真攝)

 

說起台中美軍招待所,就要從一九六零年代的越戰(1955-1975)說起。話說那個戒嚴的年代,政府究竟在做什麼,一般市井小民是不能過問的,特別是和戰爭有關的事,更是事關國防機密。也因此,直到今天,台灣人幾乎不知道台灣也曾是越戰的參戰國之一。

 

越戰期間,台灣是美軍重要的後勸補給中心及機械維修中心,其中占地1750公頃的清泉崗機場更是美軍在遠東地區最大的機場,是戰後利用日本人原先興建的機場予以擴建。1959年完工,1963年美軍開始進駐部隊,直到1979年美台斷交才撤出台灣。美軍前後駐防的16年間,它成為B-52轟炸機、F-4幽靈式戰機、KC-135加油機……各式主力戰機的重要起降機場。

 

越戰,是美國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參戰人數最多、影響最深遠的一次戰爭,從1961年美國開始投入戰爭,14年間美軍死亡58209人,受傷304000人,2千多人失蹤,不只重創美國國力,也引發全世界性的反越戰風潮。

 

雖然美國為避免中國全面介入越戰,始終不允許台灣以正規軍方式參戰,後勤支援則不在此限。而位居遠東最大機場清泉崗所在地的台中市,可以想見越戰對整個城市的影響有多大。

 

全盛時期渡假美軍絡驛於途,整條新闢的大雅路上,專門服務美軍的酒吧、夜店、旅館林立,連帶許多專門出租予酒吧女郎的全新套房也一棟一棟的豎立於稻田中,是有別於市區的越戰美軍集中處。而原本是一片稻田的美村路,也是因美軍招待所及附近的美僑新村而得名,附近多條道路如華美街、中美街等,都是因美僑駐紮而得名。

 

民進黨創黨時期的重要金主王朝鑫,每次路過美軍招待所,就會告訴身邊同行的人說,那塊地是他父親王家仁所有,他十幾歲時就被徵收改建了,「沒辦法,那個時代政府要你的土地,你能不給嗎?」

 

至於有沒有補償?補償金多少?他並不知情,但他清楚記得,小時候農忙時在招待所附近稻田搓草時,一路跪行在滿是泥濘的水田裡,經常會被美軍任意丟到田裡的銳利罐頭蓋割得皮開肉綻,那是越戰期間大量美軍駐紮台中的一景。

 

越戰美軍留下來的美誼游泳池,目前還是許多市民的運動休閒好去處。(圖/作者陳婉真攝)

 

美僑新村目前保留完整的只剩門牌五權西路一段198號的一棟,由台灣銀行代管,宿舍不遠處的「美誼溫水游泳池」,則是當年美軍專用泳池,目前還在營業中,設施都還保留當年的模樣。

 

由於那段期間駐台美軍人數極多,也有不少美軍和台灣人通婚,美軍宿舍不敷使用,腦筋動得快的建商於是仿照美軍宿舍的房屋格局,在附近興建大批雙拼二層樓庭園建築,這是台灣其他城市少見的房屋格局,直到今天仍舊大受歡迎。

 

美術館對面的美術園道商圈各式餐廳林立,絕大多數建築物都是類似的雙拼格局,近二十年來一直是深受觀光客及在地人喜愛的知名商圈。台中市的老店「劉麵包」,也是因應以麵包為主食的美軍眾多,在美軍的指導下,很長一段時間專營提供美軍麵包的生意。

 

台中市目前僅存的原汁原味美軍宿舍(圖/作者陳婉真攝)

 

至於和美軍結婚的台灣女性,為數更不少,我一位很要好的高中同學就是其中之一,1980年代我在美國因黑名單無法返鄉期間,經常到距離洛杉磯約三小時車程的 Lompoc 空軍基地拜訪老友,她隨便左鄰右舍招呼一聲,就可以招來五、六位台灣人伙伴,說台灣話、吃台灣料理,一點都不寂寞。有重要訊息請同學回台時傳遞,更是萬無一失,絕不會被搜身。

 

而這些成為美軍眷屬的台灣人,回台時只要到美軍內部購物中心(PX)買些化粧品或家電、日用品等,再到諸如郵局、銀行等機關向員工兜售,因為當年購買外國製造的泊來品極為不易,獲利很高,不但很快就可賺取來回機票費用,還可大量貼補家用;而專門販售這些泊來品的「委託行」也應運而生,在台灣各大都市都有委託行一條街,由於當時台灣經濟開始起飛,各家委託行的生意都很好。

 

美軍招待所空拍全景。(圖/「搶救台中美軍招待所聯盟」提供)

 

近年來一直致力於推動美軍招待所成為古蹟的「搶救台中美軍招待所聯盟」表示,占地2300坪的台中美軍招待所是全台僅存少數保留最完整的美軍招待所,其餘多已拆毁。

 

美軍撤離後交由國防部軍備局,曾經委外經營飯店,是很多老台中人婚宴聚會的場所,2006年停止營業閒置迄今,目前產權已移轉給台中市政府,市府決定拆除改建為社福大樓。

 

聯盟成員深不以為然,因為在台中市要找地興建大樓並不困難,但這樣一棟深具歷史意義的建物一旦拆除,等於把美軍在台中的歷史記憶一併拆毁,這是對文化資產極大的破壞,何況建物周邊的老樹成林,也都應一併保留。

 

美軍招待所對面就是近年很受年輕人歡迎的審計新村文創園區。(圖/作者陳婉真攝)

 

聯盟認為,近年來台中市政府在招待所對面的審計新村的活化方面,做得相當成功,每逢假日人潮擠爆,如果把美軍招待所稍作拉皮回復原先設計的格局,規劃成為台中歷史博物館,結合審計新村甚至科博館、國美館、孫立人紀念館、美術園道商圈等區塊,將是讓有「文化城」美譽的台中市名符其實,如果執意拆除,反而是切斷了當地的文化歷史脈絡,殊為可惜。

 

越戰是影響美國近代很重要的一場戰役,也讓美國在戰後國力由強轉弱,為了要維持冷戰時期的戰略優勢,美國決定聯合崛起中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以箝制蘇聯,因而有1979年的美中建交,美軍全面撤出台灣,越戰中全力幫助美軍的台灣反而成為犧牲品,這些歷史教訓對台灣人而言尤其重要。

 

請台中市政府三思,也請文化部介入,讓戰後對台中都市發展影響深遠的美軍在台歷史永遠保存,這是我們對後代的責任。  

 

 

作者簡介

陳婉真曾擔任《中國時報》記者、美國《美麗島週刊》創辦人、立法委員、國大代表、台灣產業文化觀光推展協會理事長、綠色台灣文教基金會執行長等職務。

 

她生於彰化縣,從小立志當新聞工作者,台灣師範大學畢業便後順利進入中國時報,仗義執言和使命必達、務實求真的精神,讓她在新聞界以犀利觀點聞名。

 

她在戒嚴時期挑戰禁忌,即投入政治改革,因此成為黑牢裡的政治犯,但是無畏無懼的堅持理想,不論藍綠執政,從不向威權低頭。

 

現在是自由撰稿人,想記錄主流媒體忽略的真實台灣故事,挖掘更多因為政權更迭而被埋沒的歷史。

加入好友
優傳媒 版權所有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著作權與轉載授權 / 合作夥伴 / 法律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