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9年10月開始,伊拉克爆發大規模示威抗議,安全部隊血腥鎮壓,總理阿卜杜.馬赫迪(右)成為眾矢之的。(圖/翻攝自U.S. Department of State)
作者/程富陽
要講世界古文明,那除了「古埃及」和「古希臘」文明外,當屬分別位居亞洲東西方的「中國文明」與「兩河流域文明」。而所謂「兩河流域文明」,指的當然是「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所藴育的「美索不達米亞」(Mesopotamia )文明。
8千年前的「蘇美人」,6千多年前的「楔形文字」,4千多年前的《漢摩拉比法典》,3千多年前的「巴比倫空中花園」,都是在這塊「美索不達米亞平原」被孕育而出。而此後的2千多年裡,波斯人來過,馬其頓人來過,阿拉伯人來過,蒙古人來過,土耳其人來過;最後在20世紀初,英國人也來過。直到1932年,才成立了一個以哈希米王朝為統治的「伊拉克」君主制國家。
1958年一個叫卡賽姆的「阿拉伯復興社會黨」軍官,推翻了哈希米王朝,成立了「伊拉克共和國」。而1963年該黨又推翻了卡賽姆,建立以該黨為主的集體政權,但由黨外人士阿里夫任總統,阿里夫於1968年又被以貝克爾為首的「復興黨軍官集團」逼退,直到1979年將政權移交給遜尼派的薩達姆·海珊(Saddam Hussein)接任,並繼任總統。
從此,這個古文明的傳遞者 — 「伊拉克」,與崛起於20世紀初的國際霸權國家 — 美國,發生了一連串「生死攸關」的歷史交匯。1980年代,薩達姆在美國支持下與其鄰國什葉派「伊朗」,進行了長達8年的「兩伊戰爭」。但因戰爭而導致民窮財困的伊拉克,卻在1990年把野心轉向波斯灣產油國「科威特」。此舉直接侵害了美國在中東的「石油利益」,終而在1991年引爆了「第一次波灣戰爭」。
「第一次波灣戰爭」失敗後的薩達姆,並沒有記取教訓,他繼續抗衡「美國霸權」。因此,美國在2001年發生「911事件」之後,當時的小布希總統,乾脆把薩達姆跟「恐怖主義」綁在一起,用一個「擁有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的理由,在2003年發動「第二次波灣戰爭」,讓不聽話的薩達姆上了「絞頭臺」,並趁機扶植了在伊拉克佔近7成信仰人數的什葉派,成立一個什葉派的「親美政權」。
但擁有權利的什葉派「親美政權」一上台,就忙著「清算」薩達姆執政時的「遜尼派」官僚體系。結果,把舊軍僚體系趕得無處可逃,終於讓這批流離軍人在2014年結合了IS,幾乎造成伊拉克境內近5年的「內戰」。而文官體系的瓦解,讓久未執政的什葉派,既無法穩定伊拉克全境的政局,卻又暗中傾向結合同是什葉派的伊朗,讓一手扶植他的美國是「又急又氣」,乾脆自2011年就全面退出伊拉克地區,為已投入2兆美元的戰爭「無底洞」解套。
然而自2003年,美軍推翻薩達姆·海珊政權以來,伊拉克並未「轉危為安」,卻反而加速「病入膏肓」。從阿拉維到塔拉巴尼,再到馬利基及阿巴迪,再到今日的馬赫迪,已是第5任總理。而馬赫迪上任才1年多,就碰到群眾因不滿缺乏工作機會以及政府貪瀆,而肇生一場自什葉派上台後,伊拉克所遭受到的最大規模群眾運動。據報導,自今年10月初迄今,已造成逾萬人以上的傷亡。
說來令人難以置信,伊拉克仍是今日中東的最大產油大國之一,日產量約388萬桶,今年可望進帳790億美元(約新台幣2.43兆元),佔政府歲收8成5以上,預估2019年度的GDP成長仍可望達到4.6%。但儘管如此,伊拉克失業率卻高達11%,1/3年輕人沒有工作,22%民眾生活在貧窮線之下,難怪民眾要起來抗議政府的無能與貪腐。
回顧16年前那場美國宣稱,將解放伊拉克的「第二次波灣戰爭」,結果卻沒有達到預期終止極權專制,推動西方民主制度的目的。今日伊拉克的這把「抗議之火」將燒到哪裡?恐怕誰也算不準。但是「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似乎已是今日中東百姓對國家忠誠與信仰的基本回應了。
最終,這個由美國一手重建的古文明「伊拉克政權」,是否將更迭於今日人民的「抗議聲」中?其實這並非伊拉克人民最想要的「結果」。他們要的是廉能的國家領導政權,安定的庶民經濟工作權,及輝煌的歷史榮耀感。但又有誰能給他們?重建他們的美國已然離去,只留下無窮貪瀆的官僚體系,他們除了走向街頭一途外,又能如何?想來此刻,怕是誰也無法給伊拉克人民一個最好的「答案」!
作者簡介
程富陽,退役上校,先後畢業於政戰學校、約旦民間「穆塔爾大學軍事教育研究所」、中華民國「國防大學國際戰略研究所 」,及約旦皇家軍事陸、戰院。曾任國防大學共教中心主任,目前仍於該中心任教。著有《現代戰爭軍事新聞趨勢》、《從非傳統安全看兩岸安全戰略的演變與展望》、《中東情勢暨國防安全專書》,及《富陽隨筆第一~三冊》等。